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ml/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氯、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2.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 B.溶液 C.蔗糖溶液 D.胶体3.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选项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电解质ACuBCOHClNaOH大理石CKOHAgClD 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之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将浓溶液逐滴加到煮沸的溶液制备胶体5.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A.可以通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C.分散质粒子因吸附离子而带电荷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丁达尔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现象、电泳、渗析和聚沉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7.合成17 t NH3,放出Q kJ热量。利用浓氨水吸收氯气工业的尾气,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也可以用FeCl2溶液吸收氯气制得FeCl3溶液,然后制备Fe(OH)3胶体;经实验发现,溶液几乎都有丁达尔效应(粒子对光的散射现象),且丁达尔现象随其浓度升高逐渐增强,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比溶液的强。现用以下装置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靠近光源时,溶液和胶体均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B.胶体靠近光源时,胶体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溶液无明显现象C.通过溶液、胶体互换位置,出现二次丁达尔现象的为溶液,只出现一次丁达尔现象的为胶体D.通过溶液、胶体互换位置,只出现一次丁达尔现象的为溶液,出现二次丁达尔现象的为胶体8.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存在又能以化合态存在的元素是A.钠 B.氧 C.氯 D.钙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 B.酒精 C.纤维素 D.天然橡胶10.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是①木炭②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③金刚石④黑火药⑤铅笔芯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 D.③11.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A.NO(g)HNO3(aq) B.稀硝酸NO2C.NO2(g)HNO3(aq) D. (aq) (aq)1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精彩呈现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泡腾片实验”中,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时,有电子的转移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该过程吸收热量D.吉祥物“冰墩墩”的材质中有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是纯净物13.分散系是混合分散体系的简称,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的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可将胶体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D.用光束照射CuSO4溶液会出现丁达尔效应14.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D.气溶胶和液溶胶的差别在于分散剂的物质状态1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Ca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二、填空题16.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用于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利用柠檬酸钠溶液还原氯金酸()即可制备得到胶体金。研究发现:柠檬酸钠的用量不同会导致胶体金粒径和颜色的不同。(1)经过反应后可制备得到的胶体金胶粒的个数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个,原因是_______。(2)德国化学家席格蒙迪研制出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胶体金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致范围在_______之间。(3)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胶体金的胶粒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紧密结合,若将胶体金装入U型管中,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_______极附近颜色加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17.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②空气;③ ;④ ;⑤ ;⑥冰水混合物;⑦ ;⑧ ;⑨ 溶液 ;⑩ 胶体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以上各空均填相应物质的序号)18.现有以下8种物质:①熔融状态的NaCl、②NO2、③NaHCO3、④铜、⑤AgCl、⑥酒精、⑦稀H2SO4、⑧FeCl3溶液。(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填序号)(2)写出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3)写出④与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4)标准状况下,3.36L②完全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获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此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9.(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ⅰ、下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ⅱ、以Na、K、H、O、C、S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①HCl② __③ __④ Ba(OH)2⑤ Na2CO3⑥ ___⑦ CO2⑧ H2Oⅲ、 写出⑦通入到过量的④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ⅳ、 实验室检验气态⑧的方法是___________。(2)某无色透明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放出H2,判断下列离子:Mg2+、Ba2+、Cu2+、H+、Ag+、SO42-、SO32-、OH-、HCO3-、NO3-,哪种离子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ⅰ、 生成Al3+时,原无色透明溶液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ⅱ、生成AlO2-时,原无色透明溶液能够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____。四、实验题20.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是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选填试管编号)。(2)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3)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分析】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物质形成的是混合物。解析:A.烧碱、液氯、碘酒分别属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A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化合物,白磷是单质,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C.干冰是CO2,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铁是金属单质,氯化氢是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D.空气属于混合物,氮气是单质,胆矾是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2.D【分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A.稀硫酸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B.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C.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C;D.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D;选D。3.C解析: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盐类,A错误;B. 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 SO2属于酸性氧化物,Li2O是碱性氧化物,CH3COOH属于酸,KOH属于碱,AgCl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D. 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D错误;故选C。4.C解析: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A错误;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B错误;C.分液时为了避免污染,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正确;D.将浓溶液逐滴加到煮沸的溶液会得到沉淀,D错误;故选C。5.D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最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选D。6.A解析:A.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A错误;B.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现象,可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B正确;C.胶体的性质主要有: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C正确;D.溶液、胶体、浊液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直径介于1nm- 100nm的为胶体,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D正确;故本题选A。7.C解析:A.根据题意,溶液几乎都有丁达尔效应(粒子对光的散射现象),当溶液靠近光源时,溶液和胶体都有明显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胶体靠近光源时,胶体有丁达尔现象,通过胶体后光源变弱,溶液没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而故B正确;C.直接与光源接触光强,溶液有丁达尔响应。但经过溶液后光变弱胶体就无法丁达尔效应了,因此通过溶液、胶体互换位置,出现二次丁达尔现象的为胶体,只出现一次丁达尔现象的为溶液,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得到D是正确的,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8.B解析:A.钠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因此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故A错误;B.空气中有氧气(O2),也有二氧化碳和水,O元素既能以游离态存在,又能以化合态存在,故B正确;C.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故C错误;D.钙是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故D错误;9.B解析:A.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B.酒精为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符合题意;C.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是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D.天然橡胶,为天然高分子,是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①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灰分、还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属于混合物,①错误;②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②错误;③金刚石是由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正确;④黑火药研究的物质是硫、碳和硝酸钾,属于混合物,④错误;⑤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和黏土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⑤错误;故选D。11.C解析:A.NO不与H2O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B.稀HNO3与Cu反应生成NO,3Cu+8HNO3=3Cu(NO3)2+2NO↑+4H2O,选项B不符合题意;C. 发生反应为3NO2+H2O= 2HNO3+NO,能实现转化,选项C符合题意;D.中的N为最高价+5价,O3为氧化剂,因此不能生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2.A解析:A.玻璃纤维的成分属于玻璃,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A正确;B.柠檬酸与小苏打发生复分解反应,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没有电子转移,选项B错误;C.乙酸钠在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暂时处于亚稳态;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的结晶和颗粒,就能打破它的亚稳态,迅速结晶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选项C错误;D.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A。13.D解析:A.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A正确;B.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可将胶体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B正确;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散射原理,C正确;D.CuSO4溶液不是胶体,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D错误;故答案为:D。14.C解析:A.固溶胶:将固体作为分散剂所形成的溶胶,所以有色玻璃是固溶胶,故A正确;B.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所以雾、云、烟都是气溶胶,故B正确;C.胶粒能透过滤纸,所以不能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故C错误;D.根据定义可知,气溶胶和液溶胶的差别在于分散剂的物质状态,故D正确;故答案选C。15.C解析: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KOH属于碱,CaCO3属于盐,故B错误;C.H2SO4和HN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都属于酸,故C正确;D.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选C。二、填空题16.(1) 小于 胶体金中1个胶粒由多个金组成,因此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NA(2)1~100(3) 负极 胶体金的胶粒带正电荷解析:(1)1mol氯金酸(HAuCl)经过反应可得到Au原子为1mol,而胶体金中1个胶粒由多个金组成,因此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NA;(2)这种超显微镜能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3)胶体金的胶粒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紧密结合,导致其胶粒带正电荷,通电后胶粒向负极移动,故答案为:负极;胶体金的胶粒带正电荷。17. ②⑨⑩ ④⑥ ①⑦ ⑤解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其中②空气、⑨ 溶液 、⑩ 胶体都是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④CO2、⑥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 ①、⑦ 属于酸;⑤Ba(OH)2是由Ba2+和OH-构成的属于碱。18. ①③⑤ ①④⑦⑧ 0.2mol/L 0.1NA解析:(1)电解质的定义是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为①③⑤;能够导电的物质中含有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包括①④⑦⑧;(2)碳酸氢钠属于弱酸的酸式盐,所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3)Fe3+的氧化性强于Cu2+,④与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O2溶于水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所以3.36LNO2溶于水后会生成0.1molHNO3,那么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为0.2mol/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计算可知,电子转移0.1mol,即0.1NA。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9. 树状分类法 H2SO4 或H2SO3 或H2CO3或H2S或H2C2O4(合理即可) NaOH或 KOH K2CO3或K2SO3或K2SO4或Na2SO3或Na2SO4(合理即可) Ba2++2OH-+CO2 = BaCO3↓+H2O 将该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中,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证明该气体为H2O Mg2+、H+、SO42- Ba2+、OH-、NO3-【分析】(1)i、根据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的定义分析判断;ii、以Na、K、H、O、C、S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可组成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常见的物质的化学式书写;ⅲ、 ⑦CO2通入到过量的④[Ba(OH)2]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据此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ⅳ、 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固体检验水蒸气;(2)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存在有色的Fe3+离子,与铝反应生成氢气,则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i、当生成Al3+时,说明溶液呈酸性;ii、当生成AlO2-时,说明溶液呈碱性,据此分析解答。解析:(1)ⅰ、交叉分类法是根据物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式,树状分类法是对同一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在分类的分类法,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无机化合物、盐、碱、酸、氧化物、氢化物属于树状分类法,故答案为树状分类法;ⅱ、以Na、K、H、O、C、S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可组成酸有:H2SO4、H2CO3、H2SO3 、H2CO3、H2S或H2C2O4,碱有:NaOH、KOH,盐有:K2CO3、Na2CO3、K2SO3、Na2SO3、K2SO4、Na2SO4,故答案为H2SO4 或H2SO3 或H2CO3或H2S或H2C2O4;NaOH或KOH;K2CO3或K2SO3或K2SO4或Na2SO3或Na2SO4;ⅲ、 ⑦CO2通入到过量的④[Ba(OH)2]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O2 = BaCO3↓+H2O,故答案为Ba2++2OH-+CO2 = BaCO3↓+H2O;ⅳ、 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固体检验水蒸气,方法为将该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中,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证明该气体为H2O,故答案为将该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中,若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证明该气体为H2O;(2)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Cu2+;铝既能与酸作用产生氢气,也能与碱作用产生氢气。ⅰ、当溶液显酸性时,铝与酸反应生成Al3+,溶液显酸性,则SO32-、HCO3-、OH-不能大量存在,由于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没有氢气产生,因此也不存在NO3-;根据溶液不显电性,一定存在阴离子,即溶液中肯定有SO42-,而Ag+、Ba2+可与SO42-生成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也不存在Ag+、Ba2+,此时溶液中一定含H+、SO42-,可能存在Mg2+离子,故答案为H+、SO42-、Mg2+;ⅱ、当溶液显碱性时,铝与碱反应生成AlO2-,在碱性溶液中Mg2+、Cu2+、H+、Ag+、HCO3-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不显电性,一定存在阳离子,一定含有Ba2+,根据离子共存可知原溶液中的阴离子只能是OH-、NO3-,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OH-、Ba2+,可能存在NO3-,故答案为OH-、Ba2+、NO3-。四、实验题20.(1) C F(2)固体溶解,溶液变棕黄色(3)Ca(OH)2 +2HCl = CaCl 2 +2H2O(4)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A解析: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无色酚酞遇碱变红;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是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有沉淀生成的是F;(2)B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变棕黄色;(3)E试管内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2HCl = CaCl 2 +2H2O;(4)紫色石蕊遇酸、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所以A试管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作业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下列叙述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