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01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02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 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集训一 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第1类 送别惜别
    一、(2019长沙一中集团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 题。(8分)
    送魏大①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 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此诗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
    B.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故事,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C.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
    D.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E.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 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 题。(8分)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②不能荐,羞为献纳臣③。
    【注释】①黄金尽:《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这里指盘缠花光。②祢:祢衡,东汉人,有才辩,与孔融友善,孔融曾上表推荐他。此处借指丘为。一作“尔”。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从题材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B. 从诗题可知,诗人送别朋友丘为落第返回江东。“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C. 从相互映衬看,颔联写了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D. 从画面设置看,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E. 从情感表达看,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2. 请对本诗的首联进行简要赏析。(4分)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③。
    【注释】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滪(yàn yù):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③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诗的前两联写自己从“高义”和“寥落”二词生发出为李剑州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这层意思。
    B. 颔联用典贴切。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剑州任剑州刺史;李广则用以比拟李剑州不受重用。“但见”和“焉知”前后呼应。
    C. 颈联写实景。写诗人“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
    D. 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他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做客依人,托身无所。
    E. 全诗一气呵成,由李剑州写到诗人自己,再由诗人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
    2. 有人说颈联中的数字运用得精妙传神,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分)





    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送万巨
    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前两句从眼前的分别场景写起,“岁暮”二字加深了忧伤感,一是到年末了,二是年纪大了,此联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到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 第三、四句情藏景中。描写凄凉季节的景象,到了年末岁衰之时,又面临着朋友的别离,深秋的万般凄凉和心头的万端愁绪交织在一起,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
    C. 意象传达出情感。送别友人,诗人的心情是不平静的。诗歌中“无风自落”“不雨空阴”的天气状况衬托了这种心情。
    D.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两句是实写,诗人巧借马的胆怯来加深分别的忧愁和担忧。一个“怯”字既烘托了离别情绪,又加深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E. 最后两句中“望”字表明距离之远,一如诗人的牵念深长而无尽头,融入了浓重的思乡之情和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2. 诗人的“离别之情”具体有哪些?(4分)






    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此别”“谪居”等词点题,“嗟”字和“问”字表现了诗人与两位朋友的关系非同寻常。
    B. 从意象来看,本诗与《渔家傲·秋思》中都引用了“雁”这个意象,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颈联“青枫江上”紧扣王少府贬长沙,“白帝城边”紧扣李少府贬峡中,“古木疏”意境恬淡闲适。
    D. 尾联“圣代”“雨露”是古代文人诗中的惯用之语,指在圣明的时代,会多多沐浴皇恩,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即将改变。
    E. 中间两联情景相融,结合得自然巧妙,读来自有一种苍凉中饱含亲切的情味。所写之境,从巫峡到衡阳,从青枫江到白帝城,十分开阔。
    2. 这首诗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①,初日郢门山②。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释】①汉阳渡:长江渡口。 ②郢门山: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汉阳渡一起指荆楚大地。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荒戍落黄叶”既点明送别的地点,又指出送别的时令。荒凉冷落的古堡,落叶的秋,把离愁别绪渲染得尤为伤感。
    B. 就送别场景而言,“浩然离故关”送别的情感在此陡然一振,原来友人此行,心怀浩然之气且有远大的志向,顿时给人气象雄峻、格调健拔之感。
    C. 颔联运用互文,展示了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冉冉旭日的辽阔雄奇的送别背景,但也更加烘托出离别之悲情。
    D. 颈联写实。写出了诗人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而江东的亲人正盼归舟从天际飞来的情境。
    E. 尾联诗人设想他日重逢之时的情形,这与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这是一首送别诗,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4分)





    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送韩十四①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①韩十四:名不详,作者友人。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他的双亲欢娱。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交代背景。苍劲中蕴藏一股抑郁之气,暗扣题目,“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间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流露出诗人的忧愤和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B. 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用一个问句,表示对韩十四此行真挚的关切。同时透露出,由于当时正是乱世,韩十四的前途也不免有渺茫之感。
    C. 颈联虚实结合,描写诗人的遐想和怅惘,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 尾联感情激昂,“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 从情感表达来看,本诗的“此别应须各努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对友人劝慰之语,都未落入写离别“凄凄戚戚”之情的俗套。
    2. 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写出两种即可)




        第2类 思乡怀人
    八、(2019麓山国际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夜泊钱塘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 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
    C. 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
    D. 这是一首羁旅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E. 本诗语言清新雅致,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富有自然气息。
    2. 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字的内涵。 (4分)



    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碛①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注释】①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炼字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一句“走马”是写行军紧张,“西来”是写行进方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B. 意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第二句的意思是离家以后已经见过两次月圆了,“月”在这里传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 语言风格与意象密不可分。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哀婉凄凉,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D. 第三、四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表明了诗人因找不到晚上住宿的地方而着急与迷茫。
    E. 在这首叙事写景诗中,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2. 本诗末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4分)



    十、(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①,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②,故人殊③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释】①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②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③殊:竟,尚。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诗歌中的意象常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比如“瑟”就多与别离之悲相联系。本诗借“瑟”营造凄清氛围,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B. 从写作顺序看,颔联用“楚角”“残月”等意象加以层层渲染,依次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突出“夜思”之苦。
    C. 颈联以“芳草已云暮”起兴,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来”,“已”“殊”两字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D. “乡书不可寄”写出长期没有收到“故人”音讯的不满,不愿再寄乡书。“秋雁又南回”,点出是冷落的清秋时节。
    E. 全诗擅用音乐造境,以景寓情,前两联着意蓄势,曲尽其妙;后两联一吐衷肠,酣畅淋漓。
    2.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


    十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释】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 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辟。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
    C. 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园,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愁苦,溢于言表。
    D. 本诗前两联重在抒情,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两联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E. 尾联是说:我现在还没有归去,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言外之意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有自鸣得意的意思。

    2. 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4分)

    十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8分)
    巴山道中除夜①书怀
    崔涂
    迢递②三巴③路,羁危④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⑤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②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③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后亦多泛指四川。④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⑤孤烛:一支烛。这并非实指,而是说自己在这除夕之夜,一人独照,更感到是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主要写出了诗人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感叹三巴道路的迢远,感叹与故乡的万里相隔,抒发漂泊天涯的无限情怀,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B. 诗歌以字传情。颔联“夜”字点明了时间,“乱山”“残雪”为旅途所见,表现了羁旅之苦。
    C. 颈联主要写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情感疏远,与僮仆日渐亲近的情感转变。“骨肉远”“僮仆亲”直接表现出诗人当时孤独的处境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D. 尾联统摄全文的情感,“明日”紧扣题中的“除夜”二字,于篇末点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漂泊,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E. 全诗融情于景,诗人在描绘山影散乱、残雪映夜的同时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铅华皆无,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2.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两句中,“乱”和“残”用得巧妙,请简要赏析。(4分)





    十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①,寂寂山城柳映门②。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③楼高易断魂④。
    回首故山⑤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①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②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③迥(jiǒng):远。④断魂:这里是形容哀伤至极。⑤故山:故乡。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点明了时节和出游的地点,“柳映门”是清明时节特有之景。“寂寂”一词,渲染了周围的环境气氛,表现了山城仍是一派寂寞冷落的光景。
    B. 从写景顺序看,颔联诗人由近及远写景,描绘了一幅色调淡雅、风物凄清的景象图。与首联“寂寂山城”呼应,与都城寒食时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照,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
    C. 颈联中“天寒”,点出了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直抒胸臆,诗人借“天寒”“地迥楼高”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
    D. 尾联以问句作结,写诗人回望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满怀离愁别绪不知讲给谁听。以“向谁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E. 从画面描述看,诗人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的落花、稀疏的雨丝等描绘出一幅凄清幽寂的郊外风景图。画面层次分明,色调清淡。
    2. 诗中说“地迥楼高易断魂”,“断魂”形容极度伤心。请简要分析诗人“断魂”的原因。(4分)





    第3类 山水田园
    十四、(2019长郡第七次限时检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共8分)
    江 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来源:Z.xx.k.Com]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正作于这期间。
    1.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中的“抱”字用了比喻的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B. 颔联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畅。
    C. 颈联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D. 中间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从景物和人事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幽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写足了江村幽事。
    E. 尾联欢快愉悦,说明作者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完全没有了悲苦之调,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
    2. 有评论说“幽”字是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十五、(2020原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①,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②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③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注释】①陆郎:即陆绩,三国时东吴的才子。②细荇:荇菜。③屐齿:古代人所穿用麻绳所纳的鞋的鞋底。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用典是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首联用陆郎清明出游的典故表明诗人追逐的心意,一个“好”字,表现出诗人对玉粒塘庄的喜爱之情。
    B. 细节描写是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颔联“醉踏残花”“屐齿香”两个细节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喝酒后游春的场景和兴奋情态。
    C. 从画面描述看,颈联描述了一阵急风把云从远远的山那边刮过来,等到雨停了,田间的水仍然不断地流向池塘的早春之景。
    D. “夕阳”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物象,本诗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夕阳”都是凄凉失落的象征。
    E. 全诗描写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好烟光”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与友人雨后的所见所闻。(4分)



    [来源:学#科#网]

    十六、(2020原创)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8分)
    浣溪沙①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②浮午盏③,蓼茸④蒿笋试春盘⑤。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②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③午盏:午茶。④蓼茸:蓼菜的嫩芽。⑤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点等装盘馈赠亲友。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从写作顺序来看,这首词是以空间顺序来铺叙景物的。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享用清茶野餐的欢愉。
    B. 词的第一句描写环境: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苏轼却以“作晓寒”三字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C. 从炼字角度来看,第二句用一“媚”字,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给人以动感,写出作者对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D. 从表现手法来看,“入淮清洛渐漫漫”一句虚实结合,作者由眼前的洛涧联想到它汇入浊淮以后,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暗含“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归隐之意。
    E.“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句子,用在词的结尾,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2.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雪沫乳花浮午盏”一句。(4分)






    十七、(2020原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霁 夜①
    孔平仲
    寂历②帘栊③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④。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⑤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释】①霁夜:雨过天晴之夜。②寂历:寂静疏落的样子。③帘栊:窗帘和窗牖。④戍墙铃:城墙上守城兵士播响的铃铛。⑤轩:窗户。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从景物状态看,首联写的是醒后所见所闻,描绘了朦胧月色,接着写听到的戍墙之铃的清冷,与之映衬,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颔联实写眼前清寂的霁夜之景,虚写之前的狂风暴雨。以雨前的“狂风”衬托雨后的“淡月笼云”,突出了雨后景色的清幽。
    C. 颈联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描写了雨后的秋夜景色,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欣悦的意趣。
    D. 尾联描写了早晨诗人从南边窗户远望庐山被夜雨洗涤得一片青翠的迷人之景。诗人忽以豪迈之笔,又将读者推到一个清旷爽朗的境界,令人不禁意兴勃发,精神焕发。
    E. 全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描写了秋夜雨停之后的清静景色,表现了诗人闲静、愉悦的精神境界。
    2. 诗中所写之景很奇异,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意境。(4分)





    第4类 即事感怀
    十八、(2020原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①沽酒谁能择,邮②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③无一事,粗裘④粝食⑤地行仙⑥。
    【注释】①村垆(lú):乡村酒店。②邮:驿站、旅舍。③方寸:指心。怡怡:和悦顺从。④粗裘(qiú):粗布衣服。⑤粝(lì)食:粗米饭。⑥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首联点明了季节,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秋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虽未用一字表达感情,但已含有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
    B. 颔联运用对偶手法,将各种物象加以组合互相衬托,将江南乡村的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抓住“梅雨”这一江南特有的气候现象,抒写路途境况。
    C. 颈联写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在乡村酒店歇息,显示出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运用了设问的手法,隐含诗人失意的情怀,从侧面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
    D. 尾联借景抒情,说自己虽然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 “方寸”指诗人内心无所希求。表现出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
    E. 诗中运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入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寄托了诗人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2.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这两句。(4分)




    十九、(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8分)
    发潭州①
    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来源:学*科*网Z*X*X*K]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释】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以舟为家,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潭州:今湖南长沙一带。《发潭州》一诗,作于大历四年(769年)。②贾傅:即汉代贾谊,因才高为人所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褚公: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来源:Z+xx+k.Com]
    A. 首联紧扣题面,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出行的时间。暗含着奔波无定、生计日窘的悲辛和黯然伤情的心绪。
    B. 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启程时的情景。诗人扬帆直航,岸边鲜花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在挽留,营造了欢快热闹的氛围。
    C. 颈联用典抒情,以虚写实。诗人登舟而行,百感交集:想到两位古人的遭遇,引起诗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D. 尾联进一步借古人以抒怀。想到贾谊、褚遂良在不同的时代都名高一时,却都被贬抑郁而死,诗人的沉郁悲愤之情达到高潮。
    E.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怀,句句含情,百转千回,创造了深切感人、沉郁深婉的艺术意境。
    2. 尾联含“伤神”二字,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伤神”的原因有哪些?(4分)





    二十、(2020原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咸阳城西楼晚眺①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②云初起日沉阁③,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②溪:磻溪。③阁:慈福寺阁。
    1.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从炼字角度看,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似”字,点明愁的起因——眼前所见汀洲。
    B. 从景物角度看,颔联用云起、日沉和雨来、风满,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诗人登楼所见拂晓景色,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 颈联写晚眺远景,诗人从声色的角度描摹了山雨将到,鸟雀仓皇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的景色,暗示了诗人孤独漂泊的处境。
    D. 尾联“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E. 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2. 开篇的“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集训一 课外古诗词曲鉴赏
    一、1. (4分)AC 【解析】A项,这首诗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壮志。选项理解的情感内容不完整。C项,颔联讲的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豪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所以没有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
    2. (4分)运用典故。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现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二、1. (4分)AB 【解析】A项,“从归程写到离别,由远及近”理解错误,应是“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B项,“江东”并不是“诗人的故乡”而是诗人的友人丘为的故乡。
    2. (4分)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落第”。“况复”二字更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春”三字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三、1. (4分)BE 【解析】A项前两联写自己从“高义”和“寥落”二词而生发出热情歌颂李剑州“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两层意思。C项“颈联写实景”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标题是“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可见写的是诗人臆想中的“将赴荆南”的情景,是虚写。D项,“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错误,从诗歌标题来看,应是诗人将要前往荆南,尾联用“仲宣楼”暗示诗人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来源:Z+xx+k.Com]
    2. (4分)示例一:“双”修饰“蓬鬓”,双鬓如蓬,写出了诗人漂泊的艰难,与下一句“一”相呼应,音节上具有照应美,突出了诗人漂泊途中的孤独寂寞。
    示例二:“一”修饰“钓舟”,表明诗人孑然一身,孑然一身的诗人和烟波浩渺的江汉两相对照,更让人觉得诗人漂泊的孤独寂寞。
    四、1. (4分)DE 【解析】D项,“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两句是诗人想象着友人此去的路途漫长,到处是荒村野草,远处将骑行的马也露出胆怯的样子。是虚写。E项,最后两句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并未体现浓重的思乡之情。
    2. (4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诗人对友人此去路途艰险的担忧之情;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之情。
    五、1. (4分)AE 【解析】B项“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理解不当,《渔家傲·秋思》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本诗写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表达了思乡之情。C项“意境恬淡闲适”不正确,古木参天、枝叶扶疏,意境雄浑肃穆。D项“点明两位友人的处境即将改变”诗中并未提到,尾联针对李、王二少府远贬的愁怨和惜别的忧伤,进行了语重心长的劝慰,对前景进行了乐观的展望。
    2. (4分)①惜别关切之情;②宽慰勉励之情;③在劝慰之中暗含对朝廷的微讽之意。(答对两点即可)
    六、1. (4分) CD 【解析】 C项“但也更加烘托出离别之悲情”理解错误,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渲染了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的“浩然”。D项理解错误,颈联后一句是诗人遥想江东的亲人正盼归舟从天际飞来的情境 ,是虚写。
    2. (4分)先以以“荒戍”和“黄叶”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之情,接着用“浩然”一词展示了友人心怀高远志向,离别的伤感转化成豪迈坚定。最后设想他日重逢之时的情景,流露出对日后重逢的期盼、喜悦之情。
    七、1. (4分)BE 【解析】A项“万事非”三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D项“感情激昂”有误,全诗感情深沉委婉。
    2. (4分)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是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诗人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八、1. (4分)CE 【解析】C项因为“何处可维舟”,诗人没有找到可以靠岸的地方,所以没有买到酒,无法借酒消愁,只能吟唱思乡曲排遣思乡之情。E项本诗描绘的是孤独凄清的景象,所以E项不正确。
    2. (4分)①一愁羁旅途中,漂泊孤苦,孤独悲凉,从“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孤灯”“一雁”可以看出;②二愁背井离乡,欲归不得,思念家乡,从“离心”“乡梦”可以看出;③三愁各般愁绪萦绕心头,难以驱散,“剪不断,理还乱”的苦痛之情,从“问”“微吟”“寄”看出。(答出前两点可给满分)
    九、1. (4分)CD 【解析】C项“意境哀婉凄凉”分析有误。全诗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壮美而豪迈,所以意境是雄浑壮阔的。D项“因找不到晚上住宿的地方而着急与迷茫”分析有误,“今夜不知何处宿”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但下句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夜宿在何处。
    2. (4分)末句融情于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明月照耀,荒凉大漠无边无际而又朦胧隐约;苍凉景色与作者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融为一体。
    十、1. (4分)BD 【解析】B项先是听觉,再是视觉。D项长期不知故人音讯,于是想到了写家书,但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又逢秋雁南回,家书无雁可托。并没有不满和不愿再寄乡书的意思。
    2. (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凄清的琴瑟声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这样写,既为“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奠定了思乡的哀怨基调。
    十一、1. (4分)AB 【解析】C项“无心翻书”理解错误,从诗中来看,“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意思是“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D项理解有误,本诗前两联重在对春景的描绘,后两联重在抒情。E项,“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作者的自嘲,“有自鸣得意的意思”理解有误。
    2. (4分)诗的前四句运用流水、落花、东风、梦、子规、月等意象,描绘了落花满天的暮春之景,营造了清冷孤寂(凄凉愁惨)的意境。
    十二、1. (4分)DE 【解析】A项“给人以萧瑟的感觉”有误,“三巴路”“万里身”显得气象宏大,可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动地反映出巴蜀的山川形势。虽是抒发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却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B项“乱山”“残雪”是写住所的环境,住所外面,是覆盖着残雪的乱山,并非旅途所见。C项“直接表现出”表述有误,“骨肉远”“僮仆亲”是从侧面暗示。
    2. (4分)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表现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诗人心境的凄冷。
    十三、1. (4分)BC 【解析】B项的“由近及远写景”表述有误,颔联写景顺序是由远及近。C 项“直抒胸臆”表述有误,颈联的抒情方式是即景抒情,或说触景生情。
    2. (4分) ①贬谪之地僻远荒寒,自己孤寂落寞。由“寂寂山城”“天寒酒薄”可以看出;②家乡渺远,思乡之愁情倍增,黯然消魂。由“地迥楼高”“回首故山”可以看出。
    十四、1. (4分)AE 【解析】A项“‘抱’字用了比喻的手法”错误,“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清江村落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E项“完全没有了悲苦之调……”理解有误。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看似庆幸、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辛酸。
    2. (4分)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全家怡然。一个“幽”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闲悠然。
    十五、1. (4分)BE 【解析】A项首联写的是诗人为了寻找三国东吴才子陆绩的遗迹,在清明节这个大好的春光里,在山里住了好几个晚上,并非是用典,且选项中“陆郎清明出游”也表述有误。C项“早春之景”表述有误,颈联描述的是急风吹云、雨落方塘的画面,是清明日之景。D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夕阳”是凄凉失落的象征,本诗中的“夕阳”是写雨后夕阳的斜照十分绚丽。
    2. (4分)所见:雨水流入方塘,回望夕阳正红;所闻:耳边蛙声阵阵。
    十六、1. (4分)AD 【解析】A项不是以空间顺序来铺叙景物的,从早上写到中午,应是时间顺序。D项不是“由眼前的洛涧联想到它汇入浊淮以后”,而是由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青碧的洛涧,想到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了。
    2. (4分)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煎茶时上浮的白泡比作“雪沫”“乳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煎茶时水泡的色泽与形态,表现出作者清旷、娴雅的审美趣味,以及对平静、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十七、1. (4分)BD 【解析】 B项“衬托”表述有误,颔联将雨前的“狂风送雨”和雨后的“淡月笼云”进行了对比,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D 项中尾联是想象之景,是诗人由夜景推想到明天所见到的景色,是虚景,并非真正看到。
    2. (4分)全诗描绘了夜色秋景,渲染了寂静、恬淡、清爽的意境。诗人抓住富有特色的秋夜景色——秋风明月进行浓彩渲染。秋叶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便引动了诗人的清秋逸兴。
    十八、1. (4分)BE 【解析】A项“诗人在初秋行经江南”理解有误,从“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可知是初夏,而不是“初秋”。C项“设问的手法”表述有误,“谁能择”运用了反问的手法。D项“借景抒情”理解有误,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虽然路途劳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
    2. (4分)“花枝已尽”用一“尽”字写出了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莺将老”用一“老”字形容雏莺渐长、叫声短促稀疏,说明春天已经过去。“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表现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同时,通过“已、将、渐、欲”表明时间的推移,暗含了诗人惜春的淡淡情思。
    十九、1. (4分)AB 【解析】A项“点明此行的目的地”理解有误,点明的是出发地。B项“营造了欢快热闹的氛围”理解有误,诗人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渲染了一种悲凉冷落的气氛。
    2. (4分)①在外漂泊的凄苦;②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③忧国伤时的悲愤;④感叹身世的愁绪。
    二十、1. (4分)DE 【解析】A项从“似”字可知,汀洲不是眼前所见实景。B项“拂晓景色”表述有误,应是傍晚景色。C项从蝉鸣可知是近景,而非远景。所以“晚眺远景”理解有误。
    2. (4分)①思乡之愁;②对唐王朝颓势之愁;③昔盛今衰之愁;④人世沧桑之愁。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字音字形集训-(带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字音字形集训-(带答案),共5页。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综合运用集训(带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综合运用集训(带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综合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古诗鉴赏之托物言志(带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古诗鉴赏之托物言志(带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托物言志概念,托物言志诗歌特点,分类,“读清”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第二部分课外古诗词曲鉴赏集训(带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