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届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7月以来,F市降水量持续偏少。为缓解旱情,气象部门在8月适时开展火箭弹和地面暖炉人工增雨作业(地面暖炉是一种燃烧焰条使催化剂进入云中从而达到增雨的设备)。下表为某次人工增雨作业的位置及时段。下图为27日10时拍摄的地面暖炉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作业形式 | 纬度 | 经度 | 海拔 | 作业时段 |
地面 眠炉 | 27°03'N | 119°33'E | 1000米 | 26日12时 至28日20时 |
火箭弹 | 27°23'N | 120°13'E | 90米 | 27日12时 至27日20时 |
1. 地面暖炉作业选择在海拔较高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较低 B. 日落较晚
C. 距云层近 D. 风力较强
2. 与火箭弹增雨作业相比,地面暖炉( )
A. 可选场地多 B. 机动性强
C. 成本低 D. 效率高
3. 拍摄者最接近暖炉的( )
A. 正东方 B. 正南方
C. 正西方 D. 正北方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地面暖炉是一种燃烧焰条使催化剂进入云中从而达到增雨的设备”可知,地面暖炉作业选择在海拔较高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是距云层近,利于使催化剂进入云层,C正确;与气温较低、日落较晚、风力较强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火箭弹具有运输便捷、机动性强的优点,而且增雨催化效果也很好,但受空域使用限制,使用火箭弹需提前向空管部门申请,以免影响空中航线安全。烟炉人工增雨,则是在地面烟炉作业点燃烧碘化银,通过空气上升运动,将碘化银带到空中,以达到增雨效果。但是烟炉作业点的设置条件较为严苛,一般适用于山区地形云的作业。与火箭弹增雨作业相比,地面暖炉设备简单,成本较低,C正确;地面火箭可选场地多,机动性强,AB错误;增雨效率差别不大,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地面暖炉景观图拍摄时间是8月27日10时,此时太阳位于东偏南的方向,暖炉的影子位于西偏北方向,故推断拍摄者最接近暖炉的正东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 )
A. 1月28日 B. 4月27日 C. 10月26日 D. 12月27日
5. 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 B. 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
C. 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 D. 雪前晴>雪后晴天>雪天
6. 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 )
A. 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 B. 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
C. 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 D. 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可通过三条曲线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冬半年。27日曲线在午后出现明显的变化,地表反照率从低到高明显转折,意味着此时天气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对反照率的影响,而另两天的曲线都较平稳,没有明显变化,表示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可判断降雪最有可能发生在27日。D项,符合分析,故D正确。A、B、C项均无法得出,故A、B、C项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雪后地表覆盖积雪,新雪表面较“粗糙”,对光线的漫反射作用大,反照率高。雪前地表为沙地,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较低、吸收率较高,太阳照射下易升温。因此同为晴天,雪地的反照率比沙地大。雪天雪花呈晶体形状多样,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较大,反照率较高。地表反照率呈现出: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C项符合推理分析所得,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分析所得,故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积雪疏松,雪片间空气含量较大,空气的导热性能较差,减少地表辐射的散失,使地表温度下降较慢。B正确,稳定积雪覆盖沙子对沙子本身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影响较小,AC错误;积雪会增加地面的反射,使得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减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
中国某科考船赴西北太平洋进行深海科学与资源考察。已知两种海底矿产的分布,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 )
A. 甲海区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B. 乙海区位于大陆架分布地区
C. 丙海区的海底矿产资源单一 D. 丁海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8. 考察过程中( )
A. 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 B. S2航段沿线表层海水盐度越来越低
C. 科考船行驶至S3航段时顺风顺水 D. S4航段一带洋壳厚度大于地壳均值
【答案】7. A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处环太平洋第一岛链,为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距离海岸线较远,不属于大陆架,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丙海区既有矿产1又有矿产2,矿产资源丰富多样,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海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错误。所以选A。
【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1航段途经我国著名的海洋渔场——舟山渔场,A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S2航段由近海海域逐步向大洋中航行,陆地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并且纬度位置越来越低,海水的蒸发越来越多,海水表层盐度越来越高,B错误;S3航段主要受东北信风带控制,不顺风顺水,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洋地壳厚度较薄,陆地地壳厚度较厚,D错误。所以选A。
【点睛】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有一连串海沟、列岛和火山、板块移动剧烈。它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
陕北黄土高原煤炭资源开发区,常发生沉陷、滑坡等灾害,使土壤质量剧减。图为沉陷区土壤含水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9. 裂缝带与非裂缝带土壤含水率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是( )
A. 坡中 坡底 坡顶 B. 坡底 坡中 坡顶
C. 坡顶 坡中 坡底 D. 坡底 坡顶 坡中
10. 裂缝带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含水率变化一致,原因可能是裂缝带( )
A. 含水量高,有机质分解快 B. 土壤通气性好,有机质分解快
C. 含水量低,有机质分解慢 D. 土壤保温性差,有机质分解慢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坡顶裂缝带与非裂缝带土壤含水率变化最小,坡底裂缝带与非裂缝带土壤含水率变化最大,坡中裂缝带与非裂缝带土壤含水率变化大小介于坡底与坡顶之间,所以裂缝带与非裂缝带土壤含水率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是坡底,坡中,坡顶,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裂缝带含水率低于非裂缝带,有机质含量低,由于裂缝带增加了土壤裸露面积,所以通气性好,有机质氧化分解快,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的作用。它与土壤的结构性、通气性、渗透性和吸附性、缓冲性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称为物候。气候变化影响植被物候。下图中数字Ⅰ、Ⅱ、Ⅲ、Ⅳ代表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Ⅲ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草原,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②阶梯位置③经度位置④海陆位置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2. 受气候变化影响各植被区域植被的生长季延长,则其( )
A.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提前 B.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提前
C. 返青期提前,枯黄期延后 D. 返青期延后,枯黄期延后
13. 研究表明日均气温增大导致四个区域的植被返青期提前。这种现象变化最小的应是( )
A. Ⅰ植被区 B. Ⅱ植被区 C. Ⅲ植被区 D. Ⅳ植被区
【答案】11. B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Ⅲ植被区位于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部,纬度较高,热量带转为温带,影响因素为纬度位置,①正确;植被从森林到草原,是海陆位置引起的地区水分差异,④正确;与阶梯位置、经度位置的关系不大,②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
【1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植被的生长季延长,气温升高快,返青期提前,BD错误;气温下降慢,枯黄期延后,A错误,C正确;故选C。
【13题详解】
日均气温增大导致四个区域的植被返青期提前,返青是指幼苗移栽或者植被越冬后由黄转绿的过程,发生在温带地区植被较多,亚热带地区植被较少,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Ⅰ植被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返青期变化最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返青期是指植物的幼苗移栽或越冬后,由黄色变为绿色,并恢复生长的一段时间。
人口老龄化风险是指从老年人领域扩散而来的对社会造成的不确定损失。老龄化风险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构、人口生育率、人口迁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全国的老龄化风险水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人口老龄化风险处于最高位增长态势的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西部地区
15. ④地区人口老龄化风险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生态环境 B. 交通通信 C. 医疗条件 D. 产业结构
【答案】14. A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老龄化风险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构、人口生育率、人口迁移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等因素密切相关。东北地区由于传统工业的衰落,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人口老龄化风险处于最高位增长态势,A正确;西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最低,中、东部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的地区,老龄化程度居中,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东北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风险最高,对应④,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曾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劳动力向外流失严重,导致本地区老龄化风险偏高,D正确;生态环境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东北地区的交通通信、医疗条件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D。
【点睛】随着育龄妇女规模缩小、生育水平持续走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传统乡村聚落多呈现从分散到密集的演化过程。下表示意某年重庆市H区和江西省T县的传统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聚落位置 | 聚落密度 | 平均间距 | 平均规模 | 住户数 |
重庆市H区 | 32个/km2 | 约95m | 0.24hm2 | 1~57户 |
江西省T县 | 5个/km2 | 约175m | 0.89hm2 | 6~508户 |
16. 造成两地传统乡村聚落密度与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河流 ④植被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7. 下图示意两地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中表示江西省T县密集化阶段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重庆市H区聚落密度大,平均间距小,平均规模小,住户少;而江西省T县聚落密度小,平均间距大,平均规模大,住户多;可知重庆市H区地形起伏大,平地少,河流多,水源充足,故聚落密度大,规模小;江西省T县地形平坦,水源较少,聚落规模大,密度小,故影响两地传统乡村聚落密度与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河流,②③正确;两地气候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差别不大,①错误;植被对聚落分布影响小,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据表可知江西省T县聚落密度较小,聚落规模大,平均间距大,平均规模大,住户数较多,相较④图,②图更能反映江西省T县传统乡村聚落的密集化阶段,B正确,D错误;①③聚落规模较小,不能表示江西省T县密集化阶段,AC错误。故选B。
【点睛】自然环境因素是乡村聚落形成和分布的基础,气候、地形、水源、土壤都会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人文环境因素同样影响乡村聚落的分布,聚落多沿交通线分布,交通便利;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使得聚落向大城市周围集中。
海域开发强度表示海域空间对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承载程度。以不同类型用海活动的规模及其资源耗用程度,确定海域开发强度指数(≥0.3表示开发超载)。青岛市处于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位置。其中,即墨区陆海开阔、向海而兴,是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主要承载区。下图示意青岛市海域开发强度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导致青岛市区近岸海域开发强度现状的用海活动,不包括( )
A. 建设大型港口码头 B. 发展沿岸滩涂养殖 C. 发展滨海休闲旅游 D. 建设生态海洋牧场
19. 即墨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能优化海域开发的措施是( )
①控制海岸线开发规模②大量填海造陆拓宽海洋利用空间③建立海岸线分类保护与综合管理机制④扩大近岸养殖规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青岛市区管理海域开发强度较低,近岸海域开发轻度较高,说明青岛的近岸海域用海活动主要集中在靠近海岸的地带,建设大型港口码头、发展沿岸滩涂养殖、发展滨海休闲旅游,都是在靠近海岸的地带进行的,ABC包括,不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建设生态海洋牧场,D不包括,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本题选D。
【19题详解】
即墨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控制海岸线开发规模,建立海岸线分类保护与综合管理机制,能够优化海域开发,①③正确;大量填海造陆拓宽海洋利用空间,扩大近岸养殖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②④错误。故选A。
【点睛】"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主要在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建设海上蓝色粮仓缓解传统渔业资源压力。
冰川服务可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其中供给服务包括淡水资源、水力发电;调节服务包括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文化服务包括美学欣赏、科学研究等。三江源冰川服务总价值为421.51亿元,直接经济价值的供给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20.64%。图为三江源地区冰川储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下列冰川的功能中能够直接体现经济价值的是( )
A. 径流调节 B. 美学观赏 C. 气候调节 D. 科学资源
21. 推断三江源冰川服务价值最先降低的可能是( )
A. 气候调节 B. 径流调节 C. 淡水供给 D. 科学研究
22. 下列关于2002-2018年三江源<0.1km2和>50km2冰川储量略有增加的原因分别是( )
①海拔高,气温低,持续冻结②较大面积冰川融化,面积变小③降雨增多,雨水冻结④冰川温度低,融水冻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20. B 21. A 22. C
【解析】
【20题详解】
冰川美学观赏功能的经济价值能够在人们旅游观赏中体现,B选项正确。而径流调节、气候调节以及科学资源这些功能都不能直接体现经济价值,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题中显示冰川储量降低,短时间,水资源供给能力和径流调节能力不会有变化,相反,水的融化量可能增多,科学研究受影响更小,BCD错误。而气候调节因冰川储量和面积变化,对太阳辐射反射率变化,及蒸发量变化,可能导致气候首先受影响。A正确。故选A。
【22题详解】
小面积冰川是因为较大面积冰川融化面积变小所致,②正确。面积大的冰川储量增加主要是冰川融水重新冻结所致,④正确。冰川并没有持续冻结,融化和冻结现象都有,①错误。降雨量不会因为全球变暖必然增加,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服务即人类直接或间接从冰川中获得的所有产品或惠益,如淡水资源、水力发电、调节气候、冰雪旅游等。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使该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快,小冰川面积增加是因为大冰川融化变成小冰川,而较大冰川的面积增加则与冰川融化后重新冻结有关。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升,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升到一定高程后,湖水退出,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
(1)根据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的分布特征,推测湖相沉积时期图示湖盆的地势高低。
(2)比较甲、乙两地河床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分选性的差异,并从水文角度分析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呼和浩特盆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答案】(1)淤泥质黏土层厚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增高。
(2)甲沉积物颗粒较大,分选性较差;乙沉积物颗粒较小,分选性好。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较差;乙处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粒径较小,分选性较好。
(3)岩层受到挤压作用,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断裂下沉,导致形成地堑构造;中间地势低于两侧,形成盆地。
【解析】
【分析】本题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为材料,涉及河流沉积地貌、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相信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淤泥层厚度较大,东北侧淤泥层厚度较小。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会越来越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黏土层厚度越来越厚,故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可以推测湖盆的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升高。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东北侧,乙位于呼和浩特断陷盆地西南侧;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地势较高,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的粒径较大,分选性差;乙处地势较低,与山体距离较远,地势更平缓,流速较慢,河流的搬运能力弱,沉积物的粒径较小,分选性好。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呼和浩特盆地为断陷盆地。其形成过程是:当岩层受到挤压作用,超出岩层的受力极限,导致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着断裂面相对中间岩层发生抬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地堑构造导致中间地势较低,两侧地势较高,形成盆地地形。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下图示意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简述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长三角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
(3)阐述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中西部的省区数量较少。
(2)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其联系的范围(腹地)较广;工业基础好,物联网企业生产协作条件好。
(3)利于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分析】本题以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服务业的区位优势条件和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空间分布不均衡;集中100家重点企业分布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无锡、广州等,还有集中75家的天津、南京、深圳等。因此物联网重点企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中西部的省区数量较少,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甘肃、宁夏等省区没有集中分布25家以上企业的城市。
小问2详解】
由材料“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可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完善的互联网与发达的信息通讯网络,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由材料“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可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其联系的范围(腹地)较广;工业基础好,物联网企业生产协作条件好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可知,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和工厂设备的连接,达到产品和机器之间的信息互联与沟通,实现智能化工业生产,利于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方便各行各业传递信息,带动了新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变,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挝是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正式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全长1679km,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中老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占比超过60%。友谊隧道地处两国交界处,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夹有盐岩,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施工难度极大。盐岩是海盐结晶之后形成的石头,遇水即变成盐水,侵入混凝土结构后,对钢筋腐蚀性极大。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是中老两国政府共同确定的国家级合作项目,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以边境贸易和物流仓储业为主。中老铁路改变了老挝缺乏高效运输方式、运输成本高的局面,促进了该经济合作区发展壮大。中老铁路沿线分布众多自然保护区,部分路段在穿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采取了以桥代路等多种措施以保护其生存环境。下图为中老铁路及周边区域地形示意图。
(1)说明友谊隧道附近地层岩盐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
(2)分析中老铁路的开通对“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促进作用。
(3)中老铁路是生态和谐之路,运用资料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1)该区域原来是海域;后来受板块运动的影响,该区域不断抬升;纬度低,气温高,海水逐渐蒸发,盐类物质逐渐析出,形成了地层中的岩盐沉积层。
(2)提高了运量和运速,降低了运输成本,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延长了运输距离,提高了该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提高了该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量和周转率,有利于提高该经济合作区的产业规模及经济效益。
(3)中老铁路很多路段修建桥梁以桥代路,保护耕地资源,减少耕地占用;减少植被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铁路对村寨地表的破坏和江河的影响,进而保护村寨与江河环境。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与老挝之间的中老铁路沿线地质结构、生态保护措施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质作用、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本小题主要从盐岩的概念和特点,结合所学地质作用等知识进行分析。由材料“盐岩是海盐结晶之后形成的石头”可知,该区域原来是海域;后来受板块抬升运动,该区域不断抬升;由图可知,友谊隧道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导致海水不断蒸发,盐类物质逐渐析出,形成了地层中的岩盐沉积层。
【小问2详解】
本小题可由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由材料“中老铁路改变了老挝缺乏高效运输方式、运输成本高的局面,促进了该经济合作区发展壮大”可知,中老铁路的开通提高了“磨憨一磨丁经济合作区”与中老两国之间货物运输的运量和运速,降低了运输成本,改善了“磨憨一磨丁经济合作区”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铁路开通后,延长了运输距离,提高了该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铁路开通后,可以提高“磨憨一磨丁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量和周转率,有利于提高该经济合作区的产业规模及经济效益。
【小问3详解】
本小题可从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的措施结合所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分析。由材料“中老铁路沿线分布有众多自然保护区,部分路段在穿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采取了以桥代路等多种措施以保护其生存环境”可知,中老铁路很多路段修建桥梁,以桥代路,保护耕地资源,减少耕地占用;同时也能减少植被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以桥代路,可以减少铁路对村寨地表的破坏和江河的影响,进而保护村寨与江河环境。因此认为中老铁路是生态和谐之路。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共1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