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01
    ·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02
    ·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选一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课堂回顾,语文与生活,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测卷(二)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1. fáng   yán (        )下挂着鸟笼,里面的小鸟是爷爷用来 jiě    mèn (         )逗着玩儿的。

    2. méng   lóng (         )的梦境中,我看到了一大片成熟的 mài    suì (         ),它们 wú yōu wú lǜ (               )地在月光下、在秋风里摇摆。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0分)

    (  )高(  )阔  成(  )上(  )  欣(  )若(  )

    (  )能(  )力  一丝(  )(  )  惊(  )失(  )

    1.以上词语中,___________形容数量多,___________形容人高兴。

    2.遇到危险时应该保持镇定,__________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3.考试时一定要__________,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

    三、选一选。(12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chú)头           zhǐ          mái)藏

    B.jūn            chòu)味        ái)症

    C.zhàn)放          què         bào)晒

    D.xuàn)耀          shì          gō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剥夺    擦试                                                 B.描绘   藤萝

    C.指晖    怒吼                                                 D.渗透   耸肩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校的足球队一直成绩不好,但在本次县运动会上却破天荒地夺得了金牌。

    B.他不学无术,还总是那么骄傲,目中无人,总有挑大梁的时候。

    C.会上和会下,他简直判若两人,是个典型的变色龙

    D.这个人是有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

    4.对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中国人,我们————自己的——祖国。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语的中断。                                 D.表示意思的转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B.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D.从鲸的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

    6.如果你想制作一个书签送给朋友,鼓励他勤奋读书,可以选择下列哪句话写在书签上?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那位女护士对我说: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涛把泥沙卷向海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电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回顾。(6分)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见识了孩子的天真活泼: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菜花无处寻;目睹了一家三兄弟的田园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到孩子是富有生命力的,孩子使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园恢复了勃勃生机。

    六、语文与生活。(6分)

    随着私家车的日渐普及,车贴语(贴在车身外的标示语,尤以车后为多)这快乐元素已成为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独特的马路文化已经形成。

    例如:

     

     

     

     

    1.请你从上述车贴语中任选一条进行赏析,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妙在何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试着写一条车贴语,并对它作简要的解释说明。(4分)

    我的车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25分)

    (一)山中(10分)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 无雨,空翠 湿人衣。

    [注释]① :原,本来。空翠:指山间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4分)

    2.发挥想象,描绘三四两句诗的画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来写景。

    B.第一句写山中溪水,第二句写红叶;三、四两句诗人转换镜头,从局部放 大到整座山来写景。

    C.山间青色的雾气太浓郁,以至于真的打湿了行人的衣服。

    D.这首诗色彩鲜艳明丽,富有诗情画意,毫不消极。

    (二)巨犀——陆上第一兽(15分)

    说起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大家会立刻想起大象。确实,最近2000多万年来,象族一直是陆地上最大的兽。但在象族崛起之前,曾有一类比大象还大、比长颈鹿还高的巨型犀牛--巨犀。

    巨犀个子虽大,却不是现代犀牛的放大版。比起矮壮敦实、鼻上长角的现代犀牛,它更像一头粗胖的长颈鹿,或是超大号的马。已知最早的巨犀类,是始巨犀,生活在4000多万年前的中始新世。它的体型远小于后辈们,肩高约1.9米,体重800公斤上下。其身体各部位比例和马接近,四肢也像马一样较为纤细。始巨犀的骨骼显示,它们确实和马一样,擅长快速奔跑。这个优势不仅能让它们甩开掠食者,也便于在环境恶化时长途迁徙。

    既然速度给早期的巨犀带来了生存优势,那它们为何放弃轻盈之躯,演化出比大象还沉重的身体呢?巨犀的食性和消化系统,可能充当了主要推手。我们都知道,现代马的主食是地面的草,而始巨犀以灌木和树木枝叶为食。对马来说已经很高大的体型,对吃树叶的巨犀来说却还不够。于是它们就走起了类似长颈鹿的演化模式,海拔越来越高,抬起头能够到6米以上的高度。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巨犀没有长颈鹿的苗条身材?原来长颈鹿和牛、羊、鹿一样是反多动物,有分瓣的胃来反复消化、发酵食物,吸收营养效率高。而巨犀作为犀牛家族成员,没有这般消化神器。它们只能依靠大量进食,并长出庞大的肠胃腹腔,以容纳这些待消化的食物。同时其四肢也逐渐变得粗大如柱,以支撑沉重的躯体,最终成为史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

    1.阅读完全文,我发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明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列出一个问题清单,请你补充完整。(3分)

     

     

     

     

     

     

     

     

     

     

     

     

     

    3.它的体型远小于后辈们,肩高约1.9米,体重800公斤上下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始巨犀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4.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始巨犀以灌木和树木枝叶为食,所以需要不断抬头伸长脖子。

    B.长颈鹿苗条是因为长颈鹿有分瓣的胃来反复消化、发酵食物,吸收营养效率高。

    C.巨犀不像长颈鹿那样苗条,是因为巨犀消化不好,吃得太多。

    D.本文语言简洁易懂,使得科普性文章没有那么晦涩难懂。

    5.巨犀的食性和消化系统,可能充当了主要推手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小动物吧,比如漂亮的孔雀、乖巧的小山羊、蹦蹦跳跳的小白兔、温顺的小鹿、可爱的小松鼠……

    请你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大胆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编写成童话故事。注意抓住动物的主要特点。题目自拟,语句通顺,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相关试卷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句子训练,诗词曲鉴赏,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卷(二)-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句子训练,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冲刺卷】期末测试卷(五)-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末冲刺卷】期末测试卷(五)-2022-2023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一选,句子练习,按课本内容填空,阅读理解,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