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1页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2页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必修4(人教版)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共10页。
    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2023辽宁协作校期中)事实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息,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个人发展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历史发展所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山东教研共同体联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不同于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由此,可以推出              (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旧唯物主义没有揭示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旧唯物主义没有认识到物质因素决定历史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湖北武汉部分重点学校联考)网络社会是新的人类社会形态,形成了新的人类社会结构,是新的人类文明体系。面对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型、适应和构建新的文明体系问题。为此,人类必须更新文明形态构建理念,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这表明              (  )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辽宁辽阳期末)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三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根源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河北衡水期中)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材料体现了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的调整会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经济基础的巩固完善推动上层建筑的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3浙江杭州期中联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人民群众改革的决心和毅力决定了改革能够取得伟大成就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实现共产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湖北沙市中学月考)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和结构显著改善,但也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较低、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我国须从当下开始,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加以应对。这启示我们               (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人口政策的调整源于国情的变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敢于直面人口问题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积极调整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江苏徐州期中)2022410,《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一经发布,引起各界关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我国GDP超过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1.5亿户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已经比较宏大,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一区域市场;202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25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超过4亿多人,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折射出全球最大市场的信心与底气;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25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快递网络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政府定价大幅瘦身、政策制定过程日益透明公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具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条件。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依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专题强化练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A2.D3.D4.D5.C6.B7.C 1.A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正当时!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这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①②正确切题。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不合题意。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人发展不是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历史发展所决定,表述错误。2.D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走向了唯心主义,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物质因素决定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不同于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可以推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③④正确切题。题干强调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弊端,不涉及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不合题意。旧唯物主义也揭示了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只是揭示的本质规律是错误的,表述错误。3.D 面对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型、适应和构建新的文明体系问题,人类必须更新文明形态构建理念,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说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④正确切题。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表述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表述错误。4.D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也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③④正确切题。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表述错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但未必能构成完整的系统,表述错误。5.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但不一定是促进作用,错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会影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②③正确;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应该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排除。6.B 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①④正确切题。人民群众改革的决心和毅力有力推动了改革成就的取得,但不起决定作用,表述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表述错误。7.C 我国人口状况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须从当下开始,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加以应对,这启示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积极调整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④正确切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决定于,表述错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表述错误,排除8.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在我国人民生活相对富足、市场规模宏大、基本具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必将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将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解析 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设问指向宽泛,属于宏观考查。学生应根据材料联系教材知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具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条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联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市场规模已经比较宏大,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折射出全球最大市场的信心与底气;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可联系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可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