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 试卷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第1页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第2页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末
    生 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核酸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
    C.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2.(2分)下列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关系是(  )
    A.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C.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D.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3.(2分)在电子显微镜下,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和细胞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叶绿体
    4.(2分)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如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④是特殊化学键
    B.①表示腺苷
    C.②表示脱氧核糖
    D.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最多
    5.(2分)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A.是无氧呼吸 B.是有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6.(2分)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7.(2分)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8.(2分)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法
    C.孟德尔用豌豆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9.(2分)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  )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
    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
    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
    10.(2分)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表,则如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GCA
    CGT
    ACG
    TGC
    赖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苏氨酸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11.(2分)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  )
    A.一个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tRNA不能携带氨基酸
    B.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
    C.mRNA在mRNA链终止密码处停止合成
    D.tRNA上出现终止密码
    12.(2分)基于对基因、环境和生物体性状的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也可能不同
    B.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一种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因为受精时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13.(2分)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14.(2分)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较长
    D.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a和基因b可发生交叉互换
    15.(2分)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不同个体酶活性范围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不同个体
    患者
    携带者(表现正常)
    正常人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相对值
    0~6
    9~30
    25~40
    A.通过染色体分析无法确定胎儿是否患病
    B.从有无症状来看,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C.通过对人群中患者数量的调查可推测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D.通过测定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可准确判断个体是否为携带者
    16.(2分)如图是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萝卜和甘蓝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F1的不育与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关
    C.F2的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D.萝卜﹣甘蓝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17.(2分)临床研究显示几乎所有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患者都存在“费城染色体”(如图所示),这也成为诊断CML的重要指标。结合如图,判断费城染色体的形成原因是(  )

    A.染色体易位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交叉互换 D.染色体倒位
    18.(2分)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19.(2分)生物进化论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下列对基于证据的进化观点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A.有性生殖是在无性生殖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B.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C.减数分裂是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D.原核细胞是由结构更简单的病毒进化而来的
    20.(2分)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第2号同源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对同源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据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
    B.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
    C.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
    D.染色体变异是导致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对应的位,共60分)
    21.(5分)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用A﹣a表示等位基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是    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Ⅲ9的基因型是    。
    (3)若Ⅲ7和Ⅲ10结婚,则属于    结婚。不宜生育,因为他们出生的孩子中患病概率为    。
    22.(9分)某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红花品系丙杂交,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组合1
    组合2
    P
    甲×丙
    乙×丙
    F1类型及比例
    全是红花
    全是红花
    F2类型及比例
    红花:白花=9:7
    红花:白花=3:1
    (1)两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甲   ,乙   。
    (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种;若对F1测交,子代的现型和比例是   。杂交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   。
    (3)补充完成如图模型,以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上述性状的。

    23.如图对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

    (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   。
    (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    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    。(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①   、②   (写出两个不同的缺点)
    24.为探究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依据真核细胞中DNA(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1)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
    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
    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
    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    (相同/不同)的核糖体。
    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    结合,进行    过程合成蛋白质。
    (2)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①15NH4Cl和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细菌利用它们合成    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和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    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    (合成了/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    (一/二)。

    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    ,这说明    与“重”核糖体相结合,这为另一假说提供了证据。
    (3)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②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25.调查发现某些饮料中富含的糖浆会导致肥胖,并促进肿瘤的生长。研究人员以早期结肠癌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了糖浆摄入与结肠癌发展的关系。
    (1)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小鼠的某些基因    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形成癌细胞。由于癌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
    (2)除正常饮食外,研究人员每日给早期结肠癌小鼠口服400μl玉米糖浆,并连续8周进行检测,结果如图。

    ①A组为对照组,该组小鼠除正常饮食外,每日应口服    。
    ②研究发现,肥胖可能会促进癌症的发展。但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鼠体重增加不显著,而    增加显著,说明该口服剂量的玉米糖浆    。
    (3)研究发现许多癌细胞内脂肪酸合成显著增强,从而促进肿瘤发展。研究人员推测糖浆可能通过调控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脂肪酸合成而发挥作用。若验证此推测,还需检测(2)中的A组和B组小鼠细胞中    。
    (4)请提出一种预防结肠癌的具体措施    。
    26.小麦和玉米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其产量一直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的光合速率约为小麦的1.5倍。科学家对小麦和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小麦和玉米在CO2固定的过程中存在差异。给小麦提供14CO2,检测其体内物质的放射性情况,发现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是C3酸,然后是C5、丙糖磷酸、葡萄糖等;给玉米提供14CO2时,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C4酸。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玉米叶片的叶肉细胞围绕维管束鞘细胞整齐排列呈“花环”状,光合作用时,CO2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   ,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转移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   参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CO2则直接参与碳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   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产生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降低时,   的合成会减少,原因是   。
    (4)科研人员对13个玉米品种和7个小麦品种的CO2补偿点进行了检测,前者平均为5mg/cm3,后者平均为51mg/cm3,因此,   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请你根据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5)有人认为可将玉米的高效光合基因转入到小麦中,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请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27.学习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黄色b)。B对b为完全显性,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黄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
    玳瑁猫为什么会呈现黑黄斑块的毛色呢?1949年,巴尔等人发现在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小体(命名为巴氏小体)而雄猫中没有。进一步研究发现,巴氏小体是一条凝缩且失活的X染色体。人体细胞中也存在巴氏小体,若X染色体有两条或多条时,巴氏小体数比X染色体数少1条。
    1961年,莱昂提出了“莱昂假说”,认为“巴氏小体是遗传上失活的X染色体,这种失活在胚胎发育早期随机发生,且在体细胞中不可逆转。一旦细胞中某条X染色体失活,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该观点很好地解释玳瑁猫毛色的原因。
    X染色体失活是如何发生的呢?研究表明,X染色体的失活起始于“X染色体失活中心”的Xist基因转录产生长链非编码XistRNA分子。胚胎发育早期,Xist基因在一条X染色体上强烈表达,并包裹该染色体。XistRNA本身并不能引发沉默,但它聚集了其他修饰和浓缩染色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促使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发生。通常在失活的染色体上,会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而失去了转录活性,而Xist基因却没有被甲基化,可以持续产生XistRNA,而另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可以转录形成TsixRNA,TsixRNA可以与XistRNA互补配对,抑制XistRNA的转录调控。其次,与细胞内其他染色体相比,失活的X染色体的乙酰化程度要低很多,而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与基因组不转录的区域相关;XistRNA招募的修饰因子促使H3组蛋白第27位赖氨酸甲基化,可以诱导异染色质(转录活性低)的形成,从而抑制该区域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文中信息可知,玳瑁猫的性别一定是    性。玳瑁猫的黑、黄斑块毛色是由两种产生色素的细胞决定,当不同的产色素干细胞分裂时,同一来源的子代色素细胞位置靠近,形成一片聚集区。请结合文中信息分析如图,表示Y和H区域的细胞示意图分别是    (填出图中的正确选项)。

    (2)结合文意,玳瑁猫与黑色猫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型(包括颜色和性别)及其比例为    。
    (3)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正常雄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中Xist基因    (选填“会”或“不会”)大量转录。
    (4)文中提到的与X染色体失活机制相关的表观遗传方式有哪些?   。(多选)
    A.DNA甲基化
    B.组蛋白的去乙酰化
    C.非编码RNA的调控
    D.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
    (5)对巴氏小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如:
    ①鉴定性别: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    (男子或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    时,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此方法比性染色体组成的检测更简便易行。
    ②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原因分析:某克氏综合征患者性别为男性,但先天睾丸发育不良,经镜检发现是性染色体异常,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推断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最可能是    。若该患者的母亲卵细胞正常,推测其父亲产生异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分析】1、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2、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能
    储藏脂类
    脂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解答】解: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A错误;
    B、核酸储存并传递遗传信息,B正确;
    C、糖类如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
    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糖类、脂质、核酸的功能,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析】1、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3、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脱氧核苷酸。所以,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的组成及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3.【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DNA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答】解:A、蓝藻和黑藻都含有核糖体和细胞膜,且这两个结构都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A正确;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和内质网,B错误;
    C、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拟核,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分析】图中①表示腺嘌呤,②表示核糖,③是普通磷酸键,④是高能磷酸键。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④是特殊的化学键,断裂时释放大量能量,A正确;
    B、①表示腺嘌呤,B错误;
    C、②表示核糖,C错误;
    D、③是普通磷酸键,断裂后释放的能量较少,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分析】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
    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或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解答】解:A、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CO2放出,说明也有可能是有氧呼吸,A错误;
    B、需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有可能是需氧呼吸,但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也有可能,B错误;
    C、乳酸发酵时只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发酵,C正确;
    D、酒精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过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酒精发酵,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正确结论的能力。
    6.【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解答】解:A、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构成有氧环境,从而抑制厌氧型细菌的繁殖,A正确;
    B、中耕松土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量,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促进对无机盐的吸收,B正确;
    C、真空包装可隔绝空气,使袋内缺乏氧气,可以降低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
    D、快速短跑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运动,所以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有利于抑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过多的乳酸,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7.【分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解答】解:A、为了便于观察,选定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差异,A正确;
    B、在该实验中,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正确;
    C、该实验中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C错误;
    D、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为先杂交后自交,因此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一对杂交实验的过程及该实验对所选亲本的要求,明确孟德尔在该实验中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因此不一地再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再结合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
    8.【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假说解释→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解答】解:A、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法,B正确;
    C、孟德尔用豌豆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
    D、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学的相关实验,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历程中,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未分裂,染色体排列散乱,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解答】解:A、该时期有3条染色体,6个核DNA分子,A错误;
    B、该时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错误;
    C、该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
    D、该图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示意图,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0.【分析】遗传信息在DNA上,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这样遗传信息就从DNA转移到mRNA上;mRNA上控制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
    【解答】解:tRNA上的三个碱基(UGC)属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图中tRNA对应的密码子为ACG,而密码子在mRNA上,mRNA是DNA上的模板链转录而来的,因此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是TGC.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位置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图中和表中的信息准确判断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
    11.【分析】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只起终止信号的作用,不能编码氨基酸,没有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所以运载氨基酸的tRNA有61种.
    【解答】解:A、终止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A错误;
    B、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B正确;
    C、多肽链的合成在mRNA链的终止密码处停止,C错误;
    D、密码子在mRNA上,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掌握密码子的位置和种类,tRNA的种类及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解答】解:A、表观遗传中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A正确;
    B、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ii,其子代都是O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正确;
    C、生物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C正确;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13.【分析】由图分析可知:F2的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9:3:3:1,所以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A_B_),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aabb),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aB_、A_bb),F1 为双杂合子(AaBb)。
    【解答】解:A、两对等位基因杂交,F2 中灰色比例最高,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最少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A错误;
    B、F1 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假设为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_,aaB_),故后代为两种表现型,B正确;
    C、F2 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灰色大鼠中有1/9 的为纯合体(AABB),其余为杂合,C错误;
    D、F2 中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与米色(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相关计算,属于对知识理解判断和灵活运用的考查,难度适中。
    14.【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植物细胞的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解答】解:A、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
    B、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由于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所以不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较长且发生DNA复制,C错误;
    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基因、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和基因突变的概念,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5.【分析】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半乳糖血症患者不产生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酶活性为0或极低,携带者由于只有一个显性基因,所以表达酶活性降低,而正常人为显性纯合子,两个显性基因均表达,酶的活性最高。
    【解答】解:A、半乳糖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分析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A正确;
    B、携带者(表现正常),没有患病,所以患病为隐性性状,半乳糖血症的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B正确;
    C、发病率可以通过在人群中调查患者数量来推测,C正确;
    D、由于携带者的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为9~30,纯合子的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为25~40,所以通过测定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活性,不能准确判断个体是否为携带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数据,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6.【分析】根据图可知,萝卜和甘蓝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是因为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子代无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加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即得到可育的F2代。
    【解答】解:A、图示表明,萝卜和甘蓝的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两种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
    B、F1植株不育,原因是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B正确;
    C、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F2的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异源多倍体),C错误;
    D、萝卜一甘蓝植株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基本类型。其中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
    【解答】解:和正常人相比,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原来位于ABL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形成了BCR﹣ABL复合体,从而出现“费城染色体”。涉及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能正确分析题图,做出准确的判断。
    18.【分析】本题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群体随机交配后代某种基因型频率。先根据题意计算出雌配子与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雌、雄配子组合,计算出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种群中BB=80%,bb=20%,含有B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80%,含有b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20%,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Bb=2×80%×20%=32%。
    故选:B。
    【点评】本题是根据种群基因型频率计算随机交配后代的某种基因型频率,本题还可以先分析出几种自由交配的方式,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再综合起来,这种方式容易理解,但很容易漏掉某种交配方式而出现错误。
    19.【分析】1、有性生殖使后代产生更多的变异,使后代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所以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化程度更高。
    2、有氧呼吸消耗同样的葡萄糖产生的能量要远远多于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更充分、高效,因此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进化程度高。
    3、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解答】解:A、早期的生物无性别分化,逐渐进化后出现性别分化,在无性生殖的基础上出现有性生殖,A正确;
    B、地球早期处于无氧状态,生物都进行无氧呼吸,出现氧气后才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故减数分裂是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C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繁殖,故细胞不是在病毒的基础上出现的,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减数分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等,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识记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关系;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解答】解:A、据题意可知,人类的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故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A正确;
    B、由于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故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B正确;
    C、分析题干可知,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C正确;
    D、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选择,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物种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对应的位,共60分)
    21.【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Ⅱ4),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Ⅰ1和Ⅰ2的基因型都是Aa。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Ⅲ10患病,即基因型为aa,由Ⅲ10可知,Ⅱ5和Ⅱ6的基因型都是Aa,因此Ⅲ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或Aa。
    (3)Ⅲ7的母亲和Ⅲ10的父亲是亲兄妹,若Ⅲ7和Ⅲ10结婚,则属于近亲结婚,因为Ⅱ4患病,即基因型为aa,Ⅲ7的基因型肯定是Aa;Ⅲ10的基因型为aa,他们生出的孩子中患病率为。
    故答案为:
    (1)隐 常
    (2)AA或Aa
    (3)近亲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及其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在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22.【分析】在实验组合1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符合9:3:3:1,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中,红色基因型为A﹣B﹣,白色的基因型有A﹣bb、aaB﹣、aabb;
    在实验组合2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3:1,可知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解答】解:(1)在实验组合1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符合9:3:3:1,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中,红色基因型为A﹣B﹣,白色的基因型有A﹣bb、aaB﹣、aabb.甲、丙都为纯合,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
    (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若对F1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红花:白花=1:3,杂交组合2中,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
    (3)由以上分析可知,红色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即A基因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示为红色,因此基因控制上述性状的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aabb aaBB或AAbb
    (2)5 红花:白花=1:3
    (3)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分析】由坐标曲线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甲虫对杀虫剂1和杀虫剂2都有抗药性,并目逐渐增强。甲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正好体现了生物的变异是不同的,而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并目是通过甲虫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被选择的个体保留,不抗药和抗药性差的个体被淘汰,再通过遗传使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有利基因频率逐渐增大,使种群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解答】解:(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在杀虫剂的作用下,总是有部分个体保留下来,所以曲线下降但是不可能达到0。
    (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这种选择作用是定向的,使甲虫的抗药性增强。
    (3)使用杀虫剂治中会使害中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繁殖,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采用激素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消灭害虫,这些方法不污染环境,目成本低,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
    (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部分甲虫具有抗药性
    (2)选择 定向 增强
    (3)使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大量繁殖、对环境造成污染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点,明确图中杀虫剂1选择了某种抗性基因,但是杀中剂2却对这种抗性基因有淘汰作用,这样利用杀虫剂1选择形成的抗性系,再用杀中剂2外理,就能把
    对杀虫剂1有抗性的个体杀死,所以杀虫剂1和杀虫剂2交替使用,可提高杀虫的效果。
    24.【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过程,其中转录主要发生细胞核中,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这就涉及遗传信息如何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的问题,本题就该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实验验证。
    【解答】解:(1)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不同基因的遗传信息不同,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指导蛋白质合成。
    (2)①细菌利用碳源和氮源来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核糖体核苷酸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因此应用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③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均为“重”核糖体,说明大肠杆菌被侵染后,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
    由于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1)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即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分别与细菌DNA、噬菌体DNA混合,观察是否有杂交带。若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为“信使”,则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后有杂交带形成,与细菌DNA混合后没有杂交带形成。具体如下表: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②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③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2
    ①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④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故答案为:
    (1)不同 核糖体 翻译
    (2)①蛋白质和核酸
    ②尿嘧啶
    ③没有合成 一 底部 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3)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2


    【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具体过程;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能根据实验假设或实验目的,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论,有一定难度。
    25.【分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2)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抑癌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解答】解:(1)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小鼠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形成癌细胞。由于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
    (2)据图分析:①A组为对照组,该组小鼠除正常饮食外,每日应口服等量的清水。②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鼠体重增加不显著,而肿瘤相对体积增加显著,说明该口服剂量的玉米糖浆促进小鼠结肠癌的发展,但不依赖肥胖。
    (3)研究人员检测并比较了正常小鼠和患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mRNA,发现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该物质含最高,说明结肠癌小鼠细胞内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增强,癌细胞内脂肪酸合成显著增强,从而促进肿瘤发展。mRNA是转录的产物,由此推测糖浆可能通过调控该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脂肪酸合成而发挥作用。若验证此推测,还需检测(2)中的A组和B组小鼠细胞中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和脂肪酸含量。
    (4)根据研究成果,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健康饮食可预防结肠癌。
    故答案为:
    (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糖蛋白
    (2)等量的清水 肿瘤相对体积 促进小鼠结肠癌的发展
    (3)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或脂肪酸含量
    (4)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
    【点评】本题以探究糖浆摄入与结肠癌发展的关系为素材,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曲线图,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实验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6.【分析】分析图形:图示为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酶,其中CO2首先进入叶肉细胞,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a(根据题意应为C4酸),然后C4酸转变成苹果酸,苹果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丙酮酸。一方面CO2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碳反应,合成磷酸丙糖和淀粉,磷酸丙糖再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蔗糖储存起来;另一方面丙酮酸再进入叶肉细胞,经过一系列变成苹果酸。
    【解答】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麦提供14CO2,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C4酸,故a为C4酸,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转移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ATP和[H]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产生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降低时,由于合成磷酸丙糖的原料Pi减少,磷酸丙糖的合成会减少。
    (4)由于玉米的CO2补偿点更低,故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从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来说,可能是由于玉米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强的亲和力,因而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5)将玉米的高效光合基因转入到小麦中,转基因小麦能利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其光合速率,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
    (1)C4酸 CO2
    (2)ATP和[H]
    (3)磷酸丙糖 合成磷酸丙糖的原料Pi减少
    (4)玉米 玉米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强的亲和力,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5)合理,转基因小麦能利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其光合速率
    【点评】本题结合图形,考查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对图中过程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明确通过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属于考纲中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7.【分析】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黄色b)。B对b为完全显性,但杂合子的毛色却表现为黑、黄斑块的混合体,取名“玳瑁猫”,由于雄性个体中不含B或b等位基因,所以玳瑁猫只出现在雌猫中。巴氏小体是一条凝缩且失活的X染色体。若X染色体有两条或多条时,巴氏小体数比X染色体数少1条,所以巴氏小体只出现在雌猫中,且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变为巴氏小体。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猫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B,黄色b),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玳瑁猫,由于雄性个体只有X染色体上含有毛色基因,不会出现杂合子,所以玳瑁猫的性别一定是雌性。由于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图示个体含有两条同型的X染色体,为雌猫,Y区域均为黄色,说明产色素干细胞中的X染色体上含有b基因,且雌性个体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中的另一条X染色体凝缩为巴氏小体,可知为丁图,同理,H区域为黑色,说明产色素干细胞中的X染色体上含有B基因,且雌性个体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中的另一条X染色体凝缩为巴氏小体,可知为丙图。故选丁和丙。
    (2)玳瑁猫(XBXb)与黑色猫(XB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比例为1:1:1:1,由于雌性个体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形成巴氏小体,所以XBXB表现为黑色雌猫,XBXb会表现为玳瑁雌猫,而XBY为黑色雄猫,XbY为黄色雄猫,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黑色雌猫:玳瑁猫(雌):黑色雄猫:黄色雄猫=1:1:1:1。
    (3)Xist基因转录产生长链非编码XistRNA分子,XistRNA本身并不能引发沉默,但它聚集了其他修饰和浓缩染色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促使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发生,从而使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不能表达,而且一旦细胞中某条X染色体失活,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而雄性个体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X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能正常表达,从而使雄性个体表现不同的毛色,所以正常雄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中Xist基因不会大量转录。
    (4)根据题意“研究表明,X染色体的失活起始于“X染色体失活中心”的Xist基因转录产生长链非编码XistRNA分子。胚胎发育早期,Xist基因在一条X染色体上强烈表达,并包裹该染色体。XistRNA本身并不能引发沉默,但它聚集了其他修饰和浓缩染色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能促使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发生。通常在失活的染色体上,会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而失去了转录活性,而Xist基因却没有被甲基化,可以持续产生XistRNA,而另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可以转录形成TsixRNA,TsixRNA可以与XistRNA互补配对,抑制XistRNA的转录调控。其次,与细胞内其他染色体相比,失活的X染色体的乙酰化程度要低很多,而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与基因组不转录的区域相关;XistRNA招募的修饰因子促使H3组蛋白第27位赖氨酸甲基化,可以诱导异染色质(转录活性低)的形成,从而抑制该区域基因表达”可知,导致X染色体失活的原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的去乙酰化、非编码RNA的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等原因,即ABCD正确。
    (5)①巴氏小体只出现在XY型生物的雌性个体中,而巴氏小体又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所以可用于性别鉴定。一些需要进行力量和速度比拼的体育项目在比赛前通常会对参加女子项目的运动员的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若发现运动员细胞中无巴氏小体时,说明其为男性,将不能参加该项比赛。
    ②某克氏综合征患者性别为男性,但先天睾丸发育不良,经镜检发现是性染色体异常,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细胞核中有1个巴氏小体,说明其体细胞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形成了巴氏小体,故可推断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最可能是XXY。若该患者的母亲卵细胞正常(含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形成XXY的精子应含XY性染色体,所以可推测其父亲在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没有分离。
    故答案为:
    (1)雌 丁和丙
    (2)黑色雌猫:玳瑁猫(雌):黑色雄猫:黄色雄猫=1:1:1:1
    (3)不会
    (4)ABCD
    (5)女子 无巴氏小体 XXY XY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没有分离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巴氏小体形成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总结结论的能力。

    相关试卷

    2021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生物(选考)(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生物(选考)(教师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决定小鼠毛色为黑, 甲型血友病, 将4种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 埃博拉病毒, aabb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清华附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清华附中高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营养级的丁属于不同的种群,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