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50分,非选择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石景山高二(上)期末
地 理
一、选择题共50分
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图为崇明岛分布示意图以及摄影爱好者在丙地拍摄的落日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甲乙丙丁四地中,泥沙淤积最严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照片拍摄时( )
A. 纽约(74°W)夕阳西下 B. 伦敦灯火通明
C. 悉尼(151°E)旭日东升 D. 开罗(31°E)烈日当空
2022年6月,江西省武功山地质公园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图左示意武功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的形成,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武功山花岗岩峰林地貌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②①
4. 图中岩石I与图中的岩石种类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图中序号代表地质作用,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昂盖淖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湖泊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是一内陆封闭湖泊。图为乌兰察布及周边区域图和昂盖津尔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乌兰察布市( )
A. 植被以草原为主 B. 离海近降水多 C. 河网密布 D. 北与俄罗斯接壤
7. 昂盖淖尔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 )
①河水②地下水③大气降水④冰雪融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 昂盖淖尔湖盆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垃圾岛也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它是由大量固体漂浮物组成的。图为垃圾岛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垃圾岛形成的主要洋流是( )
A. 北大西洋暖流 B. 秘鲁寒流 C. 南赤道暖流 D. 北太平洋暖流
10. 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有上升补偿流携带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
B. 乙地气候受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影响,寒冷干燥
C. 洋流可以从低纬向高纬地区传输热量,减小温差
D. 船只从甲到乙可以顺北赤道暖流航行,节省时间
海温距平是指某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海温与同期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一般认为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0.5℃,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达到或低于-0.5℃出现拉尼娜现象。图为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8年该海域月平均海温的变幅较小 B. 2019年该海域的海温总体较常年偏高
C. 2020年以来厄尔尼诺拉尼娜交替出现 D. 2022年拉尼娜的强度较往年大幅减弱
12. 2021年初,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3.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有可能导致( )
A. 东南亚台风数量偏少 B. 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减少
C. 秘鲁渔场的渔业增产 D. 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入秋日是指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时,首日即为入秋日。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日期等值线分布及四条寻秋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线路①沿线入秋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了(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15. 丙地自然带为(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6. 四条寻秋路线中植被景观变化最显著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图是我国部分茶类的主要分布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茶类主要分布省区简称正确的是( )
A. 老青茶一陕 B. 古黟黑茶一皖 C. 六堡茶一湘 D. 茯茶一桂
18. 边茶主要分布省区( )
A. 位于外流区 B. 地形平坦广阔
C. 少数民族最多 D. 位于黑河一腾冲线以东
图a为我国某地景观剖面示意图,图b为该地四个采样点的土壤剖面图。甲地的塔头薹草是一种湿地的标志性植物,塔头是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缠结而形成的草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甘肃省 B. 海南省 C. 西藏自治区 D. 黑龙江省
20. 甲地的土壤剖面图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作物
小麦
玉米
冬季休耕
甲
21. 该地区位于( )
A. 准噶尔盆地 B. 三江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22. 作物甲最有可能是( )
A. 甘蔗 B. 甜菜 C. 棉花 D. 油菜
过冷水汽和雾滴遇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如树枝,迅速凝结成冰晶。新的水雾一层叠一层轻附在原来的冰晶上,这就是雾凇。图为全国雾凇、雨凇观赏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能观赏到雾凇的地方( )
A. 位于我国的第一、二级阶梯 B.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和中温带
C. 多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D. 北方较南方温度低观赏地多
24. 雾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冬季常见现象,该地形成雾淞的主要天气条件可能是( )
A. 降雪 B. 大风 C. 降雨 D. 升温
25.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观赏地形成雾凇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高,气温低②冬季降雪多,水汽充足
③海拔较高,气温低④空气湿度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近期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分布式光伏跟踪电站在厦门(24N,118E)正式投入使用。光伏电站的“追日”型太阳能板可以实时跟踪太阳,通过水平和竖直旋转,确保太阳光线总是垂直照射其表面,令发电效率最大化。与传统火电相比,可减少碳排放578吨。图为可旋转的太阳能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厦门的“追日”型太阳能板在冬至日和夏至日旋转的差异。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生物资源量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福建沿海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区之一,曾经由于海岸开发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一度出现大面积减少的现象。
(2)分析红树林面积的减少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7. 图为9月某时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天气系统名称及判断依据。
(2)说出C代表的天气系统名称,描述B地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状况。
(3)说出D地的风向,判断该地风力大小并简述依据。
(4)若A天气系统生成于热带洋面,后发展成某种气象灾害,并登陆我国东南沿海,推测其中心气压值的变化过程,并列举其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28. 图左为世界某区域图,图右为②地城市瓦尔帕莱索的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虽距海近,但以荒漠为主。简述该地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
(2)描述瓦尔帕莱索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降水季节变化的原因。
图为瓦尔帕莱索高度倾斜的缆车,倾斜角度最大可达70°。1883年第一辆轨道缆车开始在这座城市中使用,最高峰时有28个轨道缆车服务于民众,目前仍有部分车辆在运行。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将其列为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
(3)简析该城市缆车的轨道高度倾斜的原因。
29. 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大拐弯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处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有“西藏江南”之称。表为林芝地区多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0.5
2.3
5.5
8.5
11.8
14.8
15.8
15.3
13.5
100
5.2
1.4
降水量(mm)
1.6
4.4
17.0
47.1
74.3
125.2
133.9
123.3
114.6
39.9
5.3
1.4
(1)分析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原因。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图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2)简述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指出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高山冰雪带的下限分布高度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4)说明南迦巴瓦峰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的原因。
表为尼洋河4个主要水文监测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
测站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
1.51
1.28
1.37
1.82
5.00
16.89
23.50
22.23
15.54
6.03
2.91
1.93
2
1.33
1.07
1,12
1.52
5.69
17.49
23.30
21.87
15.65
6.47
2.73
1.77
3
1.34
1.10
1.08
1.41
4.95
17.70
24.65
21.69
15.50
6.17
2.70
1.71
4
2.22
183
195
2.36
4.89
11.50
18.74
23.76
17.66
8.12
4.13
2.84
(5)结合资料分析尼洋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甲地位于河道凸岸,流速慢,泥沙淤积最为明显,A正确。乙丙丁位于长江河口南河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河道流速较快,侵蚀作用更为明显。故选A。
【2题详解】
丙地日落,当地在18点前后(东八区),纽约(西五区)为5点前后,不可能夕阳西下;伦敦10点前后,不可能灯火通明;悉尼(东十区)20点前后,不可能旭日东升;开罗(东二区)12点前后,烈日当空。故选D。
【点睛】时间计算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两地之间的东西关系,明确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原则;第二步:确定两地之间的经度差,然后根据15°/h的标准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第三步: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所求地区的时间,同时注意跨越国际日界线(大致为180°经线)和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后日期的变化。
【答案】3. C 4. B 5. B
【解析】
【3题详解】
武功山为花岗岩峰林地貌,花岗岩属于侵蚀型岩浆岩,所以最开始岩浆岩裂隙侵入,在地下形成花岗岩,对应③;之后地壳抬升,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依次对应①④;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峰林地貌,对应②。所以先后顺序是③①④②,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岩石I在地下伴随着岩浆岩形成,可能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变质岩。结合右图信息可知,甲为沉积物形成,属于沉积岩;丙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属喷出型岩浆岩;丁为岩浆侵入地下形成,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所以乙为变质岩。故选B。
【5题详解】
花岗岩出露地表后,形成峰林地貌,其主要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作用,图中②表示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①表示沉积作用;③表示重熔再生;④岩浆喷出地表的冷却凝固,ACD错误。故选B。
【点睛】指向岩浆的地质作用表示重融再生,指向岩浆岩的地质作用表示冷却凝固,指向变质岩的作用表示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的作用表示外力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答案】6. A 7. A 8. D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乌兰察布市年降水量介于200-400mm,属于半干旱区,植被以草原为主,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河流较少,A正确,BC错。北与蒙古国接壤,D错。故选A。
【7题详解】
结合右图信息可知,多条河流注入湖泊,昂盖淖尔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河水。同时,区域降水少,大气降水不是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湖泊在秋冬春等季节还主要受地下水的补给。所以昂盖淖尔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河流水和地下水,①②正确,③错。区域海拔较低,不存在冰雪融水补给,④错。故选A。
【8题详解】
根据材料“湖泊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是一内陆封闭湖泊”可知,湖盆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所以其地质构造为地堑,而不是背斜、向斜或地垒。故选D。
【点睛】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垃圾岛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北大西洋暖流在大西洋,秘鲁寒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南半球,ABC错;北太平洋暖流位于北太平洋中低纬地区,D对;故选D。
【10题详解】
甲地,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与上升补偿流无关,A错;乙地,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气候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B错;低纬海水温度较高,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洋流可以从低纬向高纬地区传输热量,减小高低纬度温差,C对;船只从甲到乙可以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节省时间,D错。故选C。
【点睛】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答案】11. B 12. B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2018年该海域月平均海温的变幅较大,A错误;2019年该海域的海温距平基本大于0,说明该年份海温总体较常年偏高,B正确;2020年以来,以拉尼娜现象为主,厄尔尼诺拉尼娜并未交替出现,C错误;2022年拉尼娜的强度较往年并未大幅减弱,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该处气流下沉;与此相反,赤道太平洋中、西部海域水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因此在赤道上空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气环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3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西太平洋地区温度比正常年份偏低,因此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东南亚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A正确;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海水水温异常变暖,秘鲁渔场减产,C错误;南美洲西岸地区,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加,B错误;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水温下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减少,D错误。故选A。
【点睛】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东南信风强度增大,导致太平洋赤道附近东部海区上升补偿流增强,冷海水上泛加强,导致海温持续异常偏低。此时亚洲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南美洲气温相对较低,近地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两个大洲之间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
【答案】14. A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面组成物质的等差异的影响下发生的分异现象。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到内蒙古,因此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5题详解】
丙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分布在温带与寒带的过度地区,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①线路由南向北从海南到内蒙古,②线路由南向北从广州到漠河,二者都体现了纬度地带性的变化。①线路明显比②短,所经过地区的景观差异小于②,排除①;②线路所经过地区都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景观以森林为主,故②线路景观差异不显著;③线路主要在西部,主要在高度、山地地区,景观差异也不大。④线路至西向东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大,且该线路从沿海到内陆,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自然景观的水平变化也显著,因此④线路景观差异最为明显,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又叫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地面组成物质的等差异的影响下发生的分异现象。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茶所在省区的位置和轮廓判断,老青茶产于湖北,简称鄂,A错;古黟黑茶产于安徽,简称皖,B对;六堡茶产于广西,简称桂,C错;茯茶产于陕西,简称陕或秦,D错。故选B。
【18题详解】
边茶产于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属于外流区,A对;四川省以高山高原和盆地地形为主,地形不是平坦广阔,B错;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C错;黑河一腾冲线穿过四川,D错;故选A。
【点睛】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四川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
【答案】19. D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500m有阔叶林和针叶林,说明降水较多,能生长森林;针叶林说明纬度较高,气候较寒冷,位于针叶林阔叶林过渡地区,而且河谷处有沼泽分布,说明位于中国东北地区,D对;甘肃省气候干旱,没有阔叶林, 海南省热带季风气候,500m海拔高度上,不可能有天然针叶林; 西藏自治区主要是高寒草甸、草原为主,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甲地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分层,B正确;①③④的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太薄,而且此地是沼泽,ACD错;故选B。
【点睛】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 黑龙江是中国位置最北、最东,纬度最高,经度最东的省份。黑龙江是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从表中看,该地小麦秋种,第二年初夏收,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D正确。准噶尔盆地和三江平原一年一熟,农作物为春小麦,AB错误。珠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等,不是冬小麦,C错误。故选D。
【2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可能位于华北平原,属暖温带,黄淮海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所以甲可能为棉花,C正确。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春小麦、大麦、土豆等。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作物为冬小麦、甘薯、玉米,谷子等。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油菜等。
【答案】23. C 24. A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能观赏到雾凇的地方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二、三级阶梯,A错误;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中温带,B错误;南方较北方温度低观赏地多,D错误。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容易形成雾凇,C正确。故选C。
【24题详解】
雾松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形成的一种自然奇观,因此形成雾松的条件有降温、水汽充足、风速小,BD错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以降雪为主,A正确,C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低,①错;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雪并不多,②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雾凇观赏地均为山地,海拔较高,气温低,③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相对较多,空气湿度大,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答案】(1)夏至日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的角度大,冬至日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的角度小。
(2)海水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后退;土壤盐渍化加剧;抵抗台风能力减弱,台风灾害加剧;净化海水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固“碳”能力减弱,加速气候变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与冬至日相比,夏至日昼长更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夏至日太阳能板水平转动的角度更大。夏至日和冬至日日出和日落的太阳高度角差别不大,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冬至日更大,由于太阳光线总是垂直照射太阳能板表面,所以夏至日太阳能板竖直旋转的角度大。
【小问2详解】
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是海防林。主要作用是防风消浪,减少风浪侵蚀,固岸护堤。红树林面积减少,海水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后退,河口三角洲萎缩,土壤盐渍化加剧,抵抗台风能力减弱,台风灾害造成的影响加剧。红树林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红树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红树林湿地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海水的功能,红树林面积缩小,净化海水能力减弱。红树林能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红树林面积萎缩,其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固“碳”能力减弱,加速气候变暖。
27. 【答案】(1)气旋(或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
(2)冷锋;B地出现降水、大风和降温。
(3)偏北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4)气压升高;暴雨,大风,滑坡,泥石流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9月某时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为材料,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台风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根据A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高压指向低压,低压中心,应是气旋(或低气压)。
【小问2详解】
C位于低压槽内,北侧为冷气团,南侧为暖气团,根据图中的运行方向可看出,C是冷锋,冷锋过境,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易出现降水、大风和降温。
【小问3详解】
D地位于低压北部,按照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可知,D地为偏北风;该地风力较大,因为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小问4详解】
A天气系统生成于热带洋面即台风,夏秋季节,台风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离开热带洋面,台风势力减弱,气压升高;台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过境多暴雨大风天气,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易出现滑坡,泥石流。
28.【答案】(1)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2)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原因: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
(3)城区地势起伏大,缆车的轨道高度倾斜,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效率。
【解析】
【分析】本题考地方性分异现象,降水的影响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与成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①地为巴塔哥尼亚高原,其西侧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盛行西风,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同时,结合图中洋流信息可知,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侧受寒流(福克兰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促进了该地荒漠的形成。
【小问2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瓦尔帕莱索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相对较多。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紧邻安第斯山脉,城区内地势起伏大,为了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距离,缆车的轨道高度倾斜。
29. 【答案】(1)位于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缺口深入,受地势抬升,降水丰富,气候温暧湿润。
(2)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景观,表现为与赤道向两极相似的自然带变化规律;与北坡相比,南坡的自然带数目更多,带谱更完整。
(3)南坡高山冰雪带下限海拔较北坡更低。原因:南坡为迎风坡,降水更多,雪线海拔更低。
(4)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量丰富,山地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生物的生存;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自然生态保存较完整。
(5)夏季受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的影响,径流量更大;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少,降水少,径流量小。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山地垂直带谱的影响因素,雪线的影响因素,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的信息,调动与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材料“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大拐弯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可知,林芝位于河谷,整体海拔相对较低,地势越低气温越高,该地气温较高;区域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风从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在雅鲁藏布江大拐湾处受东低西高的地势抬升,降水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使得林芝的气候具有了热带、亚热带特征,因此被誉为“西藏江南”。
【小问2详解】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山地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自然带变化,整体变化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类似。其次,注意其南北坡自然带数量的差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南坡的相对高度更大,基带水热条件更好,自然带数量更多,带谱更完整。
【小问3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山地南坡为西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更多,高海拔地区表现为降雪,所以南坡的雪线更低,南坡高山冰雪带下限海拔较北坡更低。
【小问4详解】
从资料中可读出,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纬度较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水热条件优越;从材料中可读出,该山地海拔7782米,山麓在1000米左右,所以海拔高,且相对高差大,山地水热垂直分异明显,存在不同的生境,适合多种物种生存,物种丰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演化影响较小,区域交通条件较差,交通闭塞,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物种丰富,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小问5详解】
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夏季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更大,表明夏季河流径流量更大,冬季河流径流量更小。区域夏季降水相对较多,且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所以夏季径流量大,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量小,径流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北京延庆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