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
地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5分)
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
A. 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 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 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 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 图示地区( )
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 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 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 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下图为冰岛地裂缝景观,拍摄于北京时间2017年7月19日22时,拍摄地点大致位于北纬64°、西经21°附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拍摄时
A. 当地时间正值傍晚
B 北京该日昼短夜长
C. 临近我国大暑节气
D. 地球运行至近日点
4. 图中地裂缝
A. 大体呈东西向延伸
B. 两侧岩石来自地核
C.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D. 为地震形成的褶皱
北京密云白河峡谷山高谷深,冬季雪后,景色别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密云白河峡谷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堆积 D. 风力侵蚀
6. 峡谷中河面更容易结冰的是
A. 凸岸边 B. 凹岸边 C. 河心区 D. 深水区
下图为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三地( )
A. 甲地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B. 乙地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C. 丙地多雨且季节变化大 D. 均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8. 关于三地气候对当地自然景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高山自然带谱数量较少 B. 乙地的植被多为常绿硬叶林
C. 丙地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广 D. 三地河流均流量大、有冰期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为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图。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 北半球中纬度冬季西风分速比夏季大,主要是由于
A. 西北季风 盛行西风
B.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C. 东北信风 西北季风
D.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10. 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分速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海陆分布
C. 洋流
D. 地形
下图是某年3月4日11时和5日06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由4日11时到5日06时,图中( )
A. ①地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中心
B. ②地水平气压梯度减小,风力减弱
C. ③地风向由偏北风转变为偏南风
D. 高气压中心的位置东移,势力增强
12. 据图推测5日白天( )
A. 渤海海域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B. 西北大范围降水,应注意防洪涝
C. 北京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
D. 西安天气晴好,气温较4日升高
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气压状况出现时( )
A. 塔里木河处在丰水期 B. 巴西高原上植被繁茂
C. 北极的极光绚丽缤纷 D. 印度半岛西北风强劲
14. 图中( )
A. 甲地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B. 甲地气温高,空气受热下沉,形成近地面高气压
C. 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D. 乙地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暖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右图所示阿勒泰气象站、水文站所观测数据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气温②—径流量③—降水 B. ①—径流量②—气温③—降水
C. ①—气温②—降水③—径流量 D. ①—径流量②—降水③—气温
16. 左图所示地区的河湖( )
A. 夏秋季节为丰水期 B.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 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D. 为大量水鸟的越冬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每年当博斯腾湖面上的冰开始融化破裂,冰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景观(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的重要原因是( )
A. 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B. 纬度高,蒸发量小
C. 夏季风带来降水多 D. 与外流河互相补给
18. 在博斯腾湖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下列河流可能进入汛期的是( )
A. 长江干流 B. 淮河 C. 珠江 D. 松花江
M湖属于北冰洋流域,是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淡水湖,湖泊深度大、蓄水量大。下图为M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M湖( )
A. 湖水较深,导致湖盆断裂下陷 B. 深居内陆,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C. 蒸发量小,湖水更新速度缓慢 D. 形态狭长,北部水温高于南部
20. 图中( )
A. 全流域降水后,甲河比乙河水位变化大 B. 冰川融水是乙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来源
C. 枯水期时,甲河的补给主要来自M湖 D. 北半球冬半年,甲河比乙河的结冰期长
下图示意2021年某时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表层水温与正常年份偏差状况,即水温距平值/℃。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洋流①、②与以下局部海域洋流模式图相符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2. 图示海域与正常年份相比( )
A. 东西部的海温普遍上升 B. 赤道中部海温偏差较小
C. 甲海域的下沉气流增强 D. 乙海域的上升气流减弱
23. 若图示海域水温异常的趋势持续数月,且强度增加,则可能伴随发生的现象是( )
A. 澳大利亚东海岸异常干旱 B. 秘鲁渔场渔获量大幅减少
C. 甲附近大陆西岸暴雨成灾 D. 乙附近降水量比常年增加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洋流( )
A. ①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④ B. ②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
C. ③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 D. ③为寒流,⑤为暖流,③比⑤水温低
25.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 B. ②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 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 D. ④⑤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
大约八百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受其喷发方向及风向的影响,浮石和火山灰等喷发物在火山锥各坡向覆盖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北坡最薄。火山喷发后自然条件改变,重新形成自然带,如下图所示。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次火山大规模喷发时期,主导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7. 图示区域( )
①与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布一致②所处经度可由其山麓基带大致推出
③东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发育比较完整④东坡的斑块自然带属于地方性分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8. 受火山喷发干扰,该地自然带重新演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 B. 热量 C. 水分 D. 地形
下图是某位老师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这位老师生活的城市是( )
A. 吐鲁番 B. 北京 C. 成都 D. 广州
30. 该城市的公园在选择树种时应( )
A. 多种植常绿的针叶树,如松、柏等,全年都具有观赏价值
B. 引入常绿阔叶树,丰富园区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效益
C. 大面积铺种适合寒冷季节生长的草坪,体现欧式园林特色
D. 选择落叶乔木中观花、观果、观秋叶的树,丰富园林景观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5分)
31. 某校学生到河北省桑干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区开展河流地貌研学活动。图1是桑干河流经区域图,图2为桑干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图3为地质时期河流沉积物剖面实景照片。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阶地,是指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一条历史漫长的河流,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
(1)读图2,判断河流阶地T1、T2、T3中形成最早的是____。分析图示河流阶地的形成发展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双项选择)。
A.该地区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B.该地区地壳经历了三次下降
C.地壳稳定时期河流下蚀最强烈 D.T1阶地上沉积面积仍在扩大
图3实景照片中的物质特点是石、砾、砂、泥混杂,颗粒大小不均。
(2)照片中的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图2____(填代号)阶地上;根据该阶地的沉积层构成判断,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的____(地形区)。
研学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较完整的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
(3)分析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3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马拉开波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的地区之一。
(1)分别说明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2)比较马拉开波湖湖水盐度的南北差异,并说明理由。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33. 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蕴藏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下左图“贡嘎山附近冰川分布”和下右图“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贡嗄山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
(1)分析贡嘎山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游客在海螺沟可以看到“冰川森林”奇观,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冰川与森林共存,专家解释这与此地降水丰沛密切相关。
(2)指出“冰川森林”出现的海拔范围,说明海螺沟水汽的来源。
海螺沟在海拔2100~3800米可以看到大片石滩,岩石大小混杂(如下图)。
(3)描述石滩的形成过程。
34. 泰加林,又称亚寒带针叶林,由抗旱耐寒的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等组成,主要分布地区如图所示,泰加林带的北界就是整个森林带的北界。图23是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与气温降水关系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上图描述泰加林带的分布特点,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读下图,将各数字序号对应的陆地自然带填写在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科学家通过卫星观测,发现过去三四十年间,在原来冰雪广布、冻土层深厚的苔原带地区,有些已经长出了高大的树木,局部甚至形成了森林。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变暖对上述变化的影响。
35. 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赣州是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之一,说明赣州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之一,防汛形势严峻。
(2)分析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
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
(3)简述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5分)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从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故选C。
【2题详解】
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水渠水自北向南流,表明北高南低;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量;渠水主要用来灌溉,所以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水循环环节。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主要是在流水、风力、冰川和海浪等四种外力作用下,经过侵蚀、搬运、堆积形成,而喀斯特地貌只形成于石灰岩地区;泥石流实际是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坡度较大地区,而坡度较小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且在水量、含沙量一致情况下,坡度越小,沉积层越厚。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北京为东八区,冰岛为西一区,二者相差9小时,拍摄时北京时间为7月19日22时,此时冰岛为7月19日3时,正值早晨,北京该日昼长夜短,临近我国大暑节气 ,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选C。
【4题详解】
此时为7月,冰岛日出北稍偏东,故影子偏南,根据图中地裂缝的影子可知,地裂缝大体呈东西向延伸;两侧岩石来自地幔;处于板块生长边界;为火山、地震形成的断层裂缝,选A。
【点睛】7月份,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北半球昼长夜短,公转速度较慢;1月份,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5. B 6. A
【解析】
【5题详解】
观察图片信息可知,该峡谷有河流发育,山高谷深,大致呈V形,应是流水侵蚀形成,B正确;冰川侵蚀形成的峡谷大致呈U形,A错误;流水堆积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地貌,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地貌,两者都不会形成V行峡谷,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河流的凸岸边沉积作用比较明显,流速较缓、河水较浅,最易结冰,A正确;凹岸边和河心区河水较深、流速较快,不易结冰,B、C错误;深水区河水深,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A。
【答案】7. A 8. B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降水多,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少,有明显的干湿两季,A正确;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中纬西风控制,温和湿润,B错误;丙地常年受中纬西风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变化小,C错误;甲地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甲地位于低纬度地区,高山自然带谱数量较多,A错误;乙地是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正确;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湿润,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少,C错误;三地河流均没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候类型成因: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2)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受单一风带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2、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1)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2)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地中海气候—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3、受季风影响的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交替控制)(2)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替控制)。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北半球中纬度(30°~60°)西风分速冬季比夏季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该纬度范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强;二是由于该季节北半球陆地降温快,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大陆东岸盛行西北季风,也加大了风速中西风的分量。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南半球的西风分速均远大于北半球,主要原因在于南半球在该纬度范围内缺少大陆,以海洋为主,摩擦力较小,所以西风分速更大。与太阳辐射、洋流、地形等关系不大。故选B。
【答案】11. D 12. C
【解析】
【分析】该题以为亚洲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对区域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1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①地没有形成高压中心,为低压,故A排除;②地等压线变的更加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增强,风力增强,故B排除;③地应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故C排除;图中高压中心气压值增大,势力增强,且高压中心向东移动,故D正确。故本题选择D。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渤海海域即将有冷锋过境,带来大风天气,不利于航行。故A排除;西北地区此时由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故B排除;北京受冷锋影响,可能会有降水天气,且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C正确;D选项,图示信息西安此时即将受到冷锋影响,产生大风降温等天气,故D排除。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C。
【答案】13. A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可知,东经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所以图示地球自转呈逆时针,图示半球为北半球,北纬30°附近亚洲大陆上出现了亚洲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塔里木河处在丰水期,A正确。巴西高原处于南半球,为冬季,草木枯黄,B错。极光绚丽缤纷应在极夜期间,此时北极附近为极昼,C错误。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岩,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的形成并非热力因素影响,且空气受热应上升,A正确,B错。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风向为自东北向西南,C错误。乙地受西风和海陆轮廓的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的暖流,D错误。故选A。
【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节增温和冷却的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就北半球亚欧大陆而言,冬季,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当地位于干旱地区,全年干旱少雨,②线较稳定,故为降水;当地位于北半球,6、7、8月份气温高,冬季气温在0℃以下,故①线为气温,所以③线为径流量。故选C。
【16题详解】
由径流量曲线看出,春末夏初流量最大,为丰水期,A错;区域受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正确;区域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C错;冬季湖河结冰,食物来源少,不可能成为水鸟越冬栖息地,D错。故选B。
【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补给多少和补给时间受区域气候影响)、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受冰川储存量和气温的影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受冬季积雪量和春季气温的影响)、湖泊水补给以及地下水补给等。
【答案】17. A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博斯腾湖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淡水湖,该湖位于内流区域,因所在地区距海较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小,C、D错误。博斯腾湖位于中纬度地区,且气候干旱,晴天多,蒸发量大,B错误;博斯腾湖周边的高大山脉有较多的积雪和冰川,故湖泊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冰雪融水补给量大,使得博斯腾湖成为淡水湖,A正确。故选A。
【18题详解】
结合材料每年当博斯腾湖面上的冰开始融化破裂,冰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景观据此分析,博斯腾湖出现“推冰”奇观的季节为春季,春季时期,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化,使得河流的流量增加,出现春汛,四条河流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具有春汛,D正确;长江干流、淮河 、珠江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汛期在夏季,ABC错误,故选D。
【点睛】湖泊的类型:
(1)构造湖:由於地壳运动造成局部断裂或下陷而积水成湖
(2)火口湖:火山喷发后火山口,天长久,积水成湖。
(3)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4)海成湖:由於河流或浅海泥沙的沉积作用,造成局部低洼地形,积水成湖。
(5)冰川湖:是由冰川磨蚀作用和冰碛物(随冰川运动被搬运和堆积下来的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冰川湖,其特点是形状多样湖岸曲折。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湖为贝加尔湖。该湖盆是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所以湖水较深,A选项因果倒置,A错误;有河流相连,河流注入北冰洋,参与海陆间循环,B错误;纬度较高,蒸发弱,再加上湖水深度大,蓄水量大,因此湖水更新速度缓慢,C正确;形态狭长,北部纬度高,水温低,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甲河地势高于湖泊,湖泊无法补给甲河流,乙河受湖泊调节明显,所以全流域降水后,甲河比乙河水位变化大,A正确,C错。乙河地势低于湖泊,湖泊补给河流,湖泊水是乙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来源,B错误。北半球冬半年,甲河比乙河纬度低,结冰期短,D错误。故选A。
【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有:雨水补给(补给多少和补给时间受区域气候影响)、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受冰川储存量和气温的影响)、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受冬季积雪量和春季气温的影响)、湖泊水补给以及地下水补给等。
【答案】21. C 22. C 23. D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洋流①、②位于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洋流呈逆时针运动,符合C模式,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图示海域中东地区较正常年份水温低-0.5至-1℃,东西部海温没有普遍上升,A错误;赤道中部水温距平等值线密集,赤道中部海温偏差较大,B错误;甲海域的水温偏低,下沉气流增加,C正确;乙海域的暖海水较正常年份加强,上升气流增强,D错误。故选:C。
【23题详解】
若图示海域水温异常的趋势持续数月,且强度增加,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暖流增强,降水增多,A错误;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增强,渔获增多,B错误;甲附件大陆西岸下沉气流增强,降水进一步减少,不可能出现暴雨C错误;乙附件海域暖海水增多,降水量比常年增多,D正确。故选:D。
【点睛】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条著名的秘鲁寒流。在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从而使那里的海平面上升,海水温度升高。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下层冷海水上涌,导致这里海面温度的降低。东南信风减弱,西部暖海水回流,秘鲁沿岸由于海水温度增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发展,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而赤道太平洋西岸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低,空气层结稳定,由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纬度和海陆轮廓,图示位于太平洋。图中洋流①是西风漂流,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④,A正确;②是秘鲁寒流,流向低纬度,水温低,为寒流,B错误;③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受海陆轮廓影响,C错误;③为寒流,⑤为暖流,但③比⑤纬度低,水温高,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1①是西风漂流,使流经的地区降温减湿,A错误;②是秘鲁寒流,使荒漠延伸至赤道附近,B错误;③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C正确;④⑤都是暖流,没有交汇处,不能形成著名渔场,D错误。故选C。
【点睛】洋流影响:一、 气候,洋流影响着高低位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的分布。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二、 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易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上升补偿流将海洋深层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面,易形成大渔场。(例如:秘鲁渔场)。三 、海洋污染,洋流带着被污染的海水流动,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分。四 、海洋航行,顺流加速,逆流减速。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造成了极大的危险。
【答案】26. D 27. D 28. A
【解析】
【分析】
【26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天池的东南部火山灰分布的最远,说明火山灰受风力影响,向东南方向飘落,因此主导风向为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7题详解】
图示区域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的变化相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规律,①错误;所处的纬度可由山麓基带大致推出,②错误;东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发育比较完整,没有自然带的缺失,③正确;东坡的斑块状自然带分布与火山灰分布有关,属于地方分异,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题详解】
受火山喷发干扰,该地自然带重新演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是火山灰影响下的土壤因素,A正确;热量、水分和地形受火山喷发干扰不大,不是火山喷发干扰后自然带重新深化的首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点睛】火山灰的作用:火山灰会为土壤带来丰富的养料,可以使土壤非常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火山喷发会给当地带来很多矿物质;火山灰的工业用途也很多,比如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制成墙板、楼板和隔音保温材料等;在化学工业方面,可磨粉用作过滤剂、干燥剂和催化剂;火山灰还可用于填料工业,制作光学玻璃高级磨料、塑料抛光剂、橡胶塑料等其他化工品填料。还有人将火山灰用作杀虫剂的载体和肥料的控制剂。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吐鲁番位于西北干旱地区,不适合乔木生长,排除A;图中河流结冰,成都、广州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排除CD;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符合图中状况,B正确。故选B。
【30题详解】
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故应选择落叶乔木中观花、观果、观秋叶的树,丰富园林景观,D正确;针叶树、常绿阔叶树、适合寒冷季节生长的草坪不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排除。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5分)
31. 【答案】(1) ①. T3 ②. AD
(2) ①. T3 ②. 黄土高原
(3)河流凸岸是沉积岸,阶地沉积面(地形)较开阔(容易被观察到) ;凸岸受河流侵蚀较弱,不同时期的阶地地貌较易留存。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堆积地貌、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图2显示河流阶地越是在上部,出现的时间越早,故最早是T3。图中出现三级阶地,表明地壳间歇性抬升(地壳稳定期间,流水沉积作用较强,形成河漫滩,地壳抬升期间,落差增大,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原先形成的河漫滩被抬升,形成新的阶地),A正确,B错误。当地壳稳定时期,沙砾沉积,下蚀不强烈,C错误。T1阶地上的沉积面积在河岸处,仍然在不断堆积,证明T1面积仍然在扩大,D正确。故选AD。
【小问2详解】
图3中的地貌,有石、砾、砂、泥混杂,颗粒大小不均的特点,图2中只有T3有砾石和黄土等混合,T2中只有砾石,T1中只有沙砾,所以照片中的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T3阶地上。图2展示阶地的沉积层有沙砾和黄土,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西部黄土高原,故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小问3详解】
阅读材料,结合知识可知,河流阶地多保留在凸岸的原因是:河流的侵蚀在凹岸,凸岸为堆积岸,阶地的沉积面较为平坦,水流速度较慢,沙砾沉积更易,易被观察;由于流速慢,因此侵蚀作用较弱,随时间的推移能遗留下来的阶地地貌较多,且更容易保存下来。
32. 【答案】(1)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2)差异:南部比北部湖水盐度低。理由:与北部相比,南部降水较多;南部入湖河流数量多(或流量大) ; 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盐度高。
(3)马拉开波湖周边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被茂盛;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强,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
【解析】
【分析】本题以马拉开波湖区域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盐度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马拉开波湖纬度为北纬8度到12度之间。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带。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马拉开波湖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马拉开波湖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经湖面进一步增湿之后, 在湖泊四周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小问2详解】
马拉开波湖湖水盐度的南北差异主要从区域降水量,淡水的注入、与外界水体的交换来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湖的南部比北部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时间更长,降水更多;而且南部的地表径流较多,入湖河流数量多,淡水注入较多,盐度较低;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受海洋高盐度水体的影响,盐度高。
【小问3详解】
马拉开波湖周边高温多雨,水热搭配充足,植被茂盛,热量丰富,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作用强,有机质含量少。降水丰富,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植物茂盛,植物根系发达,对有机质吸收强,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贫瘠。
33. 【答案】(1)贡嘎山处于较低纬度,海拔高,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明显,人为影响较小。
(2)3000-3800米,夏季风携带海洋水汽;谷内植被蒸腾;河湖等水体蒸发补充水汽。
(3)冰川侵蚀、搬运岩石,在海拔较低处冰川融化后堆积。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集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垂直自然带、冰川地貌的形成、动植物丰富的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图上看,贡嘎山处于较低纬度,海拔高,山地相对高度大,基带温度高,垂直方向水热条件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多样,适合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丰富。结合所学,该区域山高谷深,人类活动少,自然环境受人为影响较小,生态环境较为原始,所以动植物物种丰富。
【小问2详解】
注意材料“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冰川与森林共存”,从图可以看出(注意图中冰舌和森林分布),冰川森林的海拔大致在3000-3800米的高度。水汽的主要来源有: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夏季受东南以及西南暖湿海洋季风影响,降水多。沟内植被丰富,植物蒸腾带来较多水汽;周围河湖蒸发补充水汽。
【小问3详解】
石滩的形成过程主要与冰川侵蚀和堆积有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下滑,下滑过程对地表岩石产生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冰碛物在低海拔堆积,冰川融化后形成石滩。
34. 【答案】(1)分布:纬度较高(大约50°N- 66.5°N),跨越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北部(横贯北半球沿海和内陆)。影响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2) ①. 热带草原带 ②. 温带草原带 ③. 温带森林带 ④. 亚寒带针叶林带
(3)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温升高,冰雪融化,冻土层变薄,水分增加(地表沼泽增多、土壤水分增加), 苔原带出现森林。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以及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泰加林分布的南界大致在50°N,北界大致分布到北极圈,分布的纬度较高。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均有分布,横贯北半球大陆东西沿海和内陆地区。该自然带分布是沿纬线分布,东西向延伸,由抗旱耐寒的树种组成,形成原因是纬度高,受到太阳辐射少,因此影响因素是热量(太阳辐射)因素。
【小问2详解】
读图2并结合材料“亚寒带针叶林,由抗旱耐寒的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等组成”知,亚寒带针叶林应分布在热量较低,水分条件相对较少的地带④位置;温带森林带分布在热量条件适中,水分条件适中的③位置;热带草原带分布在热量条件高,降水条件较少的①位置;②位置热量条件适中,水分条件较少,应为温带草原带。
【小问3详解】
读图2可知,苔原带比亚寒带针叶林带的纬度高,热量低,水分条件较少;在原来冰雪广布、冻土层深厚的苔原带地区,长出高大的树木,说明热量和水分条件都有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气温升高,苔原带地区热量增加,冰雪融化,冻土层变薄,水分增加(地表沼泽增多、土壤水分增加),水热条件满足了树木的生长,因此苔原带出现森林。
35. 【答案】(1)赣州纬度较低;位于河流谷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来水量大;处在山地环抱之中,地势洼地,易积水;多条支流汇入鄱阳湖,汇水量大;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增加了长江干流水量,鄱阳湖泄洪速度受限等。
(3)气候调节能力下降(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影响水生生物及湖区周边植物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洪涝灾害的发生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赣州纬度相对较低,冬季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多,冬季气温相对较高。结合图中河流等信息可知,赣州位于河流谷地,热量不易散失,且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根据图中陆高等信息可知,赣州北部存在山地,山地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南下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之一,降水的持续时间长,强度大,使得来水量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鄱阳湖地区地处山地怀抱之中,地势相对低洼,容易积水,且南部具有多条支流汇入,鄱阳湖汇水量大,集水区域广,使得水位较高。长江流域的降水增加了长江的干流水量,使得鄱阳湖向长江泄洪的速度受限,从而鄱阳湖的水位上升,所以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的高水位地区。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鄱阳湖作为重要的湖泊湿地,其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直接影响了水生生物及湖区植被的生长,使得区域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湖泊水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湖泊的水质变差。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对区域气候的调节能力也减弱,使得空气湿度减小,温差增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北京延庆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北京通州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北京平谷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