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数学模型就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曲线图
C.数学模型可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D.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
【答案】B
【分析】1、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
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一系列数学形式.它将现实问题归结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刻画实际问题,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
2、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
【详解】A、曲线图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A正确;
B、数学模型就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可能是曲线图,也可能是数学表达式,B错误;
C、数学模型可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
D、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故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D正确。
故选B。
2.关于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S”型
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
D.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答案】C
【分析】1、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但也会出现类似“J”的增长。
【详解】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但可能有些种群不适应当前环境而灭绝,A错误;
B、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种群出生率的增大,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B错误;
C、K值取决于环境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C正确;
D、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增长倍数,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增长规律,重点是考生理解“J”型和“S”型曲线出现的条件。
3.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猕猴,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下图曲线表示岛上猕猴增长的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在m年内,猕猴种群增长类似“J”形曲线
B.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
C.当猕猴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能维持的最大值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群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答案】B
【分析】分析图形,农户迁入南海某岛m年内,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由O点降至P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环境条件恶化,资源条件短缺造成的,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详解】A、猕猴迁入南海某岛m年内,由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猕猴种群增长呈“J”形曲线,A正确;
B、猕猴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题干没有体现岛上淡水资源缺乏),猕猴为争夺生活资源加剧了种内竞争,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
C、随环境阻力增加,曲线在n线附近上下波动,n线是该岛环境容纳量,C正确;
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猕猴数量相对稳定,说明该岛上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正确。
故选B。
4.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C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退湖还田、封山育林、改造沙漠、生态农业等相关措施都能促进群落良性发展,A正确;
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D正确。
故选C。
5.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个体的优良性状只有传递给后代才有进化意义,生物繁殖是以种群为单位进行的,所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群落是一个自然区域所有种群的集合。种群是一个自然区域中全部个体的集合。
【详解】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A错误;
B、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植物,它们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的树木只是群落的一部分,C错误;
D、群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D正确。
故选D。
6.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 )
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B.用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密集的地区取样
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因标记物醒目被捕获量增加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算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四条边上的菌体
【答案】C
【分析】1、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到广大人群中随机取样,用发病人数与调查总人数的比值表示发病率。
2、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要随机选取多个样方取样,计数出每个样方的数目并计算种群密度,之后求平均值作为调查结果。
3、在调查样地中,随机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假定,来估计调查样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
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再通过换算得到种群密度。
【详解】A、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足够大的群体中随机调查,如果选择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患者家系中患者比例较高,所以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
B、采用样方法时应该随机取样,根据地形选择运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保证随机取样,如果按照调查者个人意愿在个体密集区取样,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
C、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志物醒目,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被捕获量增加,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
D、正常统计时,血球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如果方格内、所有边线和顶角上的菌体都统计,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错误。
故选C。
7.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稍待片刻再观察,可使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便于观察计数
B.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用抽样检测法进行估算
C.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
D.实验中没有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染色,会导致活菌计数值小于活菌实际值
【答案】D
【分析】1、探究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
(1)酵母培养(液体培养基,无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
2、注意事项: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可定为10mL)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坡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于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A正确;
B、酵母菌繁殖能力强,个体微小,数量较多,逐个计数较困难,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估算,B正确;
C、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是由于培养液酵母菌浓度过大不便于计数,这时可将培养液适当稀释后再计数,C正确;
D、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活菌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
故选D。
8.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
【答案】C
【分析】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详解】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正确;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调查其丰富度,C错误;
D、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均不能忽略不计,实验结果才正确,D正确。
故选C。
9.小球藻和鱼腥蓝细菌是养殖水体中的两种典型藻类。小球藻易被鱼类消化,是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藻类;鱼腥蓝细菌(蓝细菌中的一种)不易被鱼类消化,且异常增殖会形成水华使水质恶化,是污染指示种。科研人员研究了氮磷浓度对小球藻和鱼腥蓝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时每天补足氮、磷和水到初始浓度,小球藻和鱼腥蓝细菌都不会呈“J”形增长
B.无论是单独培养还是共同培养,氮磷浓度增加都有利于小球藻和鱼腥蓝细菌繁殖
C.小球藻和鱼腥蓝细菌共同培养时,鱼腥蓝细菌处于竞争优势,种间竞争强度不随氮磷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共同培养时,中氮磷条件有利于小球藻繁殖,且可以防止鱼腥蓝细菌的异常增殖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等。
【详解】A、由于空间是有限的,即使每天补足氮、磷和水到初始浓度,两种藻都不会呈“J”形增长,A 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无论单独培养还是共同培养,氮磷含量增加都有利于藻类繁殖,B 正确;
C、两种藻类的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强度都随氮磷浓度的改变而改变,C 错误;
D、共同培养时,中氮磷条件有利于小球藻繁殖,且可以防止鱼腥藻异常增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提高养殖产量,D 正确。
故选C。
10.在同一个池塘生物群落中,鲢鱼生活在水的上层,鳙鱼常栖息在水的中层,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下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鲢鱼、鳙鱼和青鱼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氧气
B.鲢鱼、鳙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减少了生态位的重叠
C.两种生物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
D.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选择和生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答案】A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A、影响鲢鱼、鳙鱼和青鱼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如生活在水上层的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A错误;
B、鲢鱼、鳙鱼和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降低了其对相同资源的竞争,减少了生态位的重叠,B正确;
C、两种生物生态位重叠越多,需求的生存空间和资源相同的越多,竞争越激烈,C正确;
D、不同种群之间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选择和生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且避免竞争,D正确。
故选A。
11.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局部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能量D1的最终去向是流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C1+D1+E1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D.应尽可能多的增加草原牲畜的放牧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分析】题意分析,生产者的同化量为A1,A1=B1+C1+D1+E1,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C1,C1=E2+B2+C2+D2,B代表呼吸消耗,E代表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代表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现存量。
【详解】A、能量D1的最终去向是流向分解者,A错误;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即C1+D1+E1,B正确;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C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并能计算能量传递效率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12.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要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
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
C.该生态系统肯定没有分解者
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答案】A
【分析】
【详解】A、富集作用是随着营养级越高含量会越高,由题意可知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而引发“痛痛病”,所以人类要预防该病应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A正确;
B、丙营养级所含镉浓度最高,说明丙营养级最高,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B错误;
C、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必须有分解者,C错误;
D、四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
故选A。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属于生产者,C属于分解者
B.①②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图中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到关键作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A表示生产者,B1、B2、B3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③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
【详解】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A属于生产者,C属于分解者,A正确;
B、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B正确;
C、图中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进而引起温室效应,C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有机物进入到生物群落,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将生物群落里的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非生物环境中,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到关键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
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化学防治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答案】B
【分析】1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2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 、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详解】A、利用黑光灯(物理信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A正确;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例如某些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特殊波长的光照射,C正确;
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黄麻的生命活动受到光照信息的影响,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
故选B。
15.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高
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高
C.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而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D.甲可能为森林生态系统,乙可能为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自身结构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自身结构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当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即生态系统中物种数大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干扰对其产生的影响就越小,所以抵抗力稳定性高。但也因为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比较困难,所以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详解】AB、根据图示可知,随着时间(横轴)的推移,甲、乙两条曲线的变化情况为甲偏离稳态的幅度大,这表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恢复稳态所需时间长,表明其恢复力稳定性低,AB错误;
CD、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应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甲的,则说明甲可能为草原生态系统,乙可能为森林生态系统,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
16.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 ℃ ~2 ℃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而不是一种生物,A错误;
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所以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B正确;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所有物组成生物群落,C正确;
-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a、c是生产者 B.b、e是肉食动物
C.c、f是杂食动物 D.d、f是植食动物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a、b是生产者,c和f是最高营养级。
【详解】A、a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能捕食b等,属于消费者,A错误;
B、b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B错误;
C、c和f都能捕食生产者a、b,也都能捕食消费者e,所以c和f属于杂食动物,C正确;
D、d是植食动物,但由C选项解析可知,f属于杂食动物,D错误。
故选C。
18.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奇怪的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食物链
C.蚂蚁和真菌的这种种间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南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通常指捕食链),特点:①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详解】A、互利共生关系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是同一个物种,蚂蚁之间体现的是种内互助,A错误;
B、真菌是分解者,在捕食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所以“植物→真菌→切叶蚁”不能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B错误;
C、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该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组分之间仅能体现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D错误。
故选C。
19.研究人员调查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发现生物群落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有害昆虫时常爆发,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泥鳅、田螺等动物逐渐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长期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群落演替
B.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
C.群落中信息传递可调节青蛙和有害昆虫间的种间关系
D.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
【答案】A
【详解】A、农田群落的这种变化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所致,A错误;
B、因农田的资源和空间有限,所以农田群落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B正确;
C、群落中信息传递可调节青蛙和有害昆虫间的种间关系,C正确;
D、连续多年种植水稻的农田,其群落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有关,D正确。
故选A。
20.以下对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食性越杂,其种群数波动幅度越大
B.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
C.生产者在制造有机物时,所利用的能量类型可能不同
D.各种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使其更加稳定
【答案】A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详解】A、动物的食性越复杂,其种群数量波动幅度越小,某种食物的变化对其影响不是太大,A错误;
B、分解者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正确;
C、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前者利用的是太阳能,后者利用的是物质氧化时释放的化学能,C正确;
D、消费者具有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D正确。
故选A。
21.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长期坚持吃素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小
D.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
【答案】B
【分析】1、图中是两条长度不同的食物链,而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详解】A、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所固定的能量相同,则理论上吃玉米的人(处于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比吃牛肉的人(处于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但是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中所含有能量的多少,A错误;
B、“吃素”即以第一营养级生物作为食物,这样可以获取最多的能量,充分利用了粮食中的能量,B正确;
C、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C错误;
D、重金属离子会沿着食物链(网)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重金属离子积累越多,D错误。
故选B。
22.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狼根据鹿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鹿
B.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光波长的刺激才能萌发
C.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答案】B
【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狼根据鹿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鹿,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
B、烟草的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照射才能萌发,体现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未体现生物种间信息传递,B错误;
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体现种间的捕食关系,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蝙蝠通过回声定位对被捕食者进行捕食,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D正确。
故选B。
23.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过程主要代表光合作用,d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b代表光合作用,c代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f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g、e代表分解作用;碳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传递。
【详解】A、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呼吸作用,b代表光合作用,A正确;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正确;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甲→丁、乙→丁、丙→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甲→乙、甲→丙、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
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而反复利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24.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该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相关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幅度越小,据此分析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曲线可推知: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A、B、D均错误,C正确。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粪便做肥料,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
【答案】C
【分析】
【详解】A、使用粪便做肥料,是因为粪便中无机盐和被分解者分解其中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该过程中植物并没有获得粪便中的能量,A错误;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不能代表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这只狼也不能代表下一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所以二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满足10%—20%,B错误;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正确;
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般越少,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虫吃树叶,但虫的数量多于树,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
26.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x年后该种群数量Nx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__________点左右。C点时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3)从图乙分析,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从a年到e年,___________逐渐成为优势树种。
【答案】 种群密度 Aλx B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0~e 乙
【分析】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形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逻辑斯谛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详解】(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x年后该种群数量Nx可表示为Aλx。
(2)B点增长速率最大,最容易恢复到K值,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C点时种群数量变化不大,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竞争是此消彼长的关系,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从图乙分析,C值一直在下降,因此两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0~e。从a年到e年,甲存有量越来越少,乙逐渐成为优势树种。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曲线以及种间关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
27.蜘蛛在茶园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同学在不同类型的茶园中对蜘蛛的相关指数进行了调查,得到下表数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有机茶园
无公害花园
普通茶园
个体数
1615
982
601
物种数
57
48
34
丰富度指数
7.72
6.83
5.23
(1)分别从不同类型的茶园各选取10个茶丛,调查并统计其上蜘蛛的相关指数.该过程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蜘蛛属于肉食性动物,通过___________关系控制多种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二叉蚜和黑刺粉虱等是主要的茶树害虫,这些害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消费者。根据上表结果可知,由于有机茶园中蜘蛛的_________较多,可以通过明显降低害虫的_____________(填两个种群数量特征)来控制虫害。
(3)有机茶园不喷洒除草剂,每年采茶1次;无公害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4次;普通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6次。普通茶园中蜘蛛的丰富度指数最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 标志重捕法 随机取样法
(2) 捕食 初级 个体数和物种数 种群密度和出生率
(3) 喷洒除草剂不利于蜘蛛的生长繁殖 频繁采茶改变了茶园为蜘蛛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分析】1、样方法: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生物,如植物、蚜虫卵、跳蝻等,要做到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详解】(1)从不同类型的茶园各选取10个茶丛,随机取样,用到了样方法;要统计蜘蛛物种的数据,可采用记名计算法;调查蜘蛛的个体数,由于蜘蛛个体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2)蜘蛛属于肉食性动物可捕食多种茶树害虫,因此通过捕食关系控制多种茶树害虫;害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以茶树为食物,属于第二营养级,因此是初级消费者;根据表中结果可知,有机茶园中蜘蛛的个体数和物种数均高于其他茶园中的数目,蜘蛛的数量多可使害虫减少,降低了害虫的出生率、种群密度,从而使害虫得以控制。
(3)有机茶园不喷洒除草剂,每年采茶1次,无公害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4次,普通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6次,可以看出采茶较频繁,频繁采茶改变了茶园为蜘蛛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喷洒除草剂也不利于蜘蛛的生长繁殖。
【点睛】本道题用具体的实例考查种群、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非常贴近生活,从题目信息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显得非常重要,丰富生活常识的储备也有助于解题。
28.苹果小卷叶蛾幼虫是危害苹果的害虫,姬蜂是该虫的天敌。为研究苹果抵抗虫害的机制,某科研小组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遭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姬蜂,观察其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挥发物A
对照物质
挥发物B
对照物质
挥发物A
挥发物B
结果/只
35
15
43
7
17
33
(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苹果的挥发物A和遭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属于______信息。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三个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
(3)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由此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答案】(1) 生物种群 化学
(2) 信息源 信道 信息受体
(3) 丁原醇溶剂 苹果能产生挥发性物质吸引姬蜂寻找食物;遭受虫害后,产生的挥发物B对姬蜂的吸引力更大 种间关系
【分析】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遭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物质应为溶剂丁原醇,通过三组结果可知挥发物A和挥发物B都能吸引姬峰,且挥发物B吸引姬峰效果好于挥发物A。
【详解】(1)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之间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挥发物A和挥发物B都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2)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意一项,信息传递都不能完成。
(3)实验用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苹果的挥发物A和遭受虫害后的苹果挥发物B,要排除丁原醇的影响,所以对照物质应为丁原醇溶剂;苹果通过产生挥发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保护自身,当受伤时产生挥发物B吸引更多天敌保护自身。此示例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即调节害虫天敌捕食害虫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9.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频度
级
1%~20%21%~40%
41%~60%
61%~80%
81%~100%
AB
C
D
E
(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 种。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E 小
广
(2)200
(3)ABCD
(4)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人类活动的干扰
【分析】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1) 植物:在研究领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 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1)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而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因此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E级。调查发现E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说明植物乙的种群密度小,同时说明植物乙在整个群落中分布范围广。
(2)由图可知,D频度级物种数所占百分比为8%,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16÷8%=200种。
(3)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同时也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故选ABCD。
(4)群落演替的原因: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④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30.荔枝是广东特色农产品,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果农关注的问题。荔枝园A采用常规管理,果农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进行管理,林下几乎没有植被,荔枝产量高;荔枝园B与荔枝园A面积相近,但不进行人工管理,林下植被丰富,荔枝产量低。研究者调查了这两个荔枝园中的节肢动物种类、个体数量及其中害虫、天敌的比例,结果见下表。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B
523568
103278104118
36.6740.86
14.1020.40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使用除草剂清除荔枝园A的杂草是为了避免杂草竞争土壤养分,但形成了单层群落结构,使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降低。试根据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原理,设计一个生态荔枝园简单种植方案(要求:不用氮肥和除草剂、少用杀虫剂,具有复层群落结构),并简要说明设计依据_____________。
【答案】(1)趋光
(2) 高 食物和栖息空间
(3) 低 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4)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通过竞争关系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详解】(1)采用灯光诱捕法,利用的是某些昆虫具有趋光性。
(2)由题图可知,荔枝园B节肢动物的种类数多于荔枝园A,即荔枝园B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高,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利于其生存。
(3)由题图可知,荔枝园A的节肢动物总数量以及害虫和天敌的比例均低于荔枝园B,可推知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均低于荔枝园B ,原因可能是荔枝园A使用杀虫剂,降低了害虫的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4)根据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原理,在荔枝林下种植大豆等固氮作物,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并通过竞争关系减少杂草的数量,避免使用除草剂;同时通过种植良性杂草或牧草,繁殖天敌来治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