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二)(含解析)
展开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多姿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的奇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氦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B.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
C. 我国古代画家用墨书写绘制字画
D. 影视舞台.上利用干冰产生云雾缭绕的景象
2.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奶、豆类、虾皮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
B.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C.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C. 量取液体
D. 用滴管吸取液体
4.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口杯接水刷牙可节约用水
B. 少乘私家车,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C.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要先用带油的布擦
D. 用纯碱溶液刷洗餐具表面的油污
5. 下列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的是( )
A. B. C. D.
6.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B. 氧气可作燃料
C. 18K黄金可作饰品
D.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氧气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
B. 水基型灭火器可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C.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D.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8. 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蜡烛燃烧 C. 食物腐败 D. 铁丝生锈
9.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 高炉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5P+O2=P2O5
C.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l+CuSO4=Cu+A1SO4
D.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2HgO=2Hg+O2↑
10.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
B
C
D
要密闭保存
两种溶液颜色不同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分子不断运动
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不同
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氯化钠分子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可以将水煮沸
B. 为保护金属资源,应合理开采矿物
C. 当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时,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些
D. 食用甲醛泡发的海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氯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测定pH
B
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
加热看是否熔化
C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D
碳酸氢铵和尿素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 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 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铁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B
氯化钾
二氧化锰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C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二氧化碳
水
通过浓硫酸干燥
A. A B. B C. C D. D
15. 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镁和镁的混合物共8g,测得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若继续在氧气中燃烧至完全反应后,最终所得固体的总质量为( )
A. 10g B. 14g C. 6g D. 9.6g
16. “大美龙江,魅力道里”。道里菜市场承载着哈尔滨人的餐桌记忆,这里汇集了肉、蛋、果、蔬、油、盐、酱、醋及各种美味食品。
(1)如图是营养丰富的一种美食一“菜团子”,其中的馅料有菠菜、胡萝卜、虾仁等。虾仁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是 ______ 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馅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___ 。
(2)面皮是由玉米面粉制作而成,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 ______ (填化学式),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3)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氮肥,其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______ ,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17. “科技兴国,科技创新”。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升,氢氧燃料电池车作为一种终极环保新能源车,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公交和物流方面已经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车。
(1)汽车的壳体材料使用了若合金,主要是利用它的 ______ 等性能(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熔点低
B.强度和硬度好
(2)铝合金属于 ______ 材料。工业上炼铝的方法是电解氧化铝,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此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由 ______ 变为0。
(3)氢氧燃料电池车行驶时的能量转化是从 ______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 ______ 能。
(4)氢气作为新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 ______ 等优点(填一点)。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为了使图2表达完整准确,应在乙中补充 ______ (填序号)。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原因 ______ 。
19. 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请回答:
(1)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下列化学实验,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下列实验A与 ______ (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______ 。
(2)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 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 ______ 生成时,此类反应才可以发生。已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 ______ (“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20. 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硫酸、高锰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火柴、木块、药匙、棉花、镊子及以下仪器:
Ⅰ.制取氧气:
(1)利用上述所给仪器、药品以及补充的一种仪器 ______ 可以制取氧气。
(2)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部分操作为:①将装满水后用玻璃片盖好的集气瓶倒放在水槽内;②收集氧气;③加热药品。相对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
Ⅱ.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3)利用所给药品和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有 ______ (填序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如图所示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可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和 ______ 的现象。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使瓶内气体 ______ ,瓶内压强减小, ______ 外界压强的缘故。
21. 如图中A、B、C、D、E、F六种物质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取肥皂,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1)分别写出A、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 ;E: ______ 。
(2)写出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D和足量的C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 ______ 。
22. 某实验室小组同学为测定碳酸钾和氯化钾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情况,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列出求解第二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______ 。
(3)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 ______ 。
(4)配制上述实验时所用氯化钙溶液,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 ______ ,水的质量为 ______ 。
(5)向滤液b中加入53.5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23. 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鉴别A、B、C三种溶液,已知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提出问题1】A、B、C分别是什么?
【实验活动1】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展开了讨论。最后根据步骤2的现象确定了C为 ______ ,但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有气泡冒出的原因 ______ 。
【实验活动2】同学们取少量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C,观察到 ______ ,于是确定了B是氯化钡溶液,同时也确定了A。
【提出问题2】同学们完成了上述鉴别实验后,将实验活动1中步骤2滴入C后试管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了过滤分离,对所得滤液中的离子成分产生了兴趣:滤液中有哪些离子呢?
【深入探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一种试剂一次性就能确认滤液中的离子成分,该试剂是 ______ (填化学式)。于是向滤液中滴加了所选试剂,结果观察到了滤液中有气泡冒出的现象,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深入分析交流】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活动1绘制了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数目随滴入C的变化趋势图,请你结合图像分析:图中b表示的是 ______ (填离子符号);在滴入C之前试管内A、B中溶质的质量比为 ______ 。
老师为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不断深入的钻研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使超导体处于低温状态,故A错误;
B、塑料引起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若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B正确;
C、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我国古代画家用墨书写绘制字画,可以长久保存,故C正确;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易升华吸热,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从而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进行分析;
B、根据塑料引起的污染是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C、根据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D、根据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易升华吸热,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白色污染与防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D
【解析】解:A、奶、豆类、虾皮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说法正确;
B、食盐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但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说法正确;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钙元素的来源来分析;
B、根据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分析;
C、根据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社会热点,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3.【答案】D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试剂时,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靠量筒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排净胶头内的空气,再伸入液体中吸取药品,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用口杯接水刷牙可减少水的使用量,从而节约用水,故A正确;
B、少乘私家车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故B正确;
C、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要先用干布擦净,防止铁与水接触,然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从而隔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故C不正确;
D、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因此用纯碱溶液刷洗餐具表面的油污,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节水措施考虑;
B、根据减缓温室气体的措施考虑;
C、根据常见防止锈蚀措施考虑;
D、根据油脂的化学性质考虑。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为原子,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正确;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错误;
C.18K黄金具有漂亮的颜色、优良的抗腐蚀性、优良的延展性,可作饰品,正确;
D.碳酸钙难溶于水,但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可用作人体补钙剂,正确。
故选:B。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7.【答案】C
【解析】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吸氧气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说法正确;
B、水基型灭火器可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说法正确;
C、自然界的物质并不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自然界中存在金、银、铂等金属的单质,说法错误;
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氧气的用途来分析;
B、根据灭火器的使用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来分析;
D、根据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用途、灭火器的适用范围、物质的存在形式、农作物适宜生长的酸碱性等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铁丝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答案】A
【解析】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点燃2P2O5,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3CuSO4=Al2(SO4)3+3Cu,故选项错误。
D、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反应之一是加热氧化汞,但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gO=△2Hg+O2↑,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0.【答案】D
【解析】解:A、液化石油气要密闭保存,是因为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要防止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浪费,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两种溶液颜色不同,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溶液导电的原因、事实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则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可以将水煮沸的叙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则为保护金属资源,应合理开采矿物的叙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时,说明空气不足,则当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时,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些的叙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不能食用甲醛泡发的海产品,则食用甲醛泡发的海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来分析解答;
B、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来分析解答;
C、根据当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时,说明空气不足来分析解答;
D、根据甲醛有毒,不能食用甲醛泡发的海产品来分析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2.【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钾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用测定pH的方法可以区分二者,故选项方法正确。
B、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都有链状结构,都有热塑性,加热都会熔化,用加热看是否熔化的方法不可以区分二者,故选项方法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空气中燃着的木条会继续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二者,故选项方法正确。
D、碳酸氢铵有刺鼻的气味,尿素无明显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二者,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氯化钾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来分析;
B、根据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都有链状结构,都有热塑性,加热都会熔化来分析;
C、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空气中燃着的木条会继续燃烧来分析;
D、根据碳酸氢铵有刺鼻的气味,尿素无明显气味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B
【解析】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g,故A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故B正确;
C、t1℃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和质量都不能确定,所以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AD
【解析】解:A、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过滤得到木炭粉,该选项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氯化钾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钾,该选项不正确。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氢氧化钠,该选项不正确。
D、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该选项正确。
故选:AD。
A、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D、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A
【解析】解:镁元素的质量为:8g×75%=6g,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最终所得固体的总质量为:6g÷(2440×100%)=10g。
故选:A。
根据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依据镁元素守恒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难度不大,充分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即可解答。
16.【答案】蛋白质 构成细胞 菠菜和胡萝卜 C6H12O6 叶色浓绿
【解析】解:(1)如图是营养丰富的一种美食一“菜团子”,其中的馅料有菠菜、胡萝卜、虾仁等。虾仁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该营养素在人体中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馅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菠菜、胡萝卜;
故答案为:蛋白质;构成细胞;菠菜和胡萝卜;
(2)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故答案为:C6H12O6;
(3)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施加氮肥,其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故答案为:叶色浓绿。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及其作用来分析;
(2)根据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来分析;
(3)根据氮肥的作用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化学式的写法以及化肥的作用等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17.【答案】B 金属 2Al2O3=通电4Al+3O2↑ +3价 化学 机械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解析】解:(1)汽车的壳体材料使用了铝合金,主要是利用它的密度小、强度和硬度好的性质;
故答案为:B;
(2)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电解氧化铝生产铝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反应前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3=0,则x=+3,反应后铝单质为0价;
故答案为:金属;2Al2O3=通电4Al+3O2↑;+3价;
(3)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从化学能开始,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化学;机械;
(4)氢气作为新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1)根据用途推知性质;
(2)根据题干叙述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注意条件和配平;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3)氢能源汽车的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4)根据氢能的优点来方向。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2H2O2=MnO22H2O+O2↑ A 由一种分子生成另外两种分子
【解析】解:(1)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同时生成了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MnO22H2O+O2↑。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为了使图2表达完整准确,应在乙中补充1个氧分子,故选A。
(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原因是由一种分子生成另外两种分子。
故答案为:(1)2H2O2=MnO22H2O+O2↑;
(2)A;
(3)由一种分子生成另外两种分子。
(1)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乙图补充完整。
(3)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此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原因。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9.【答案】D 都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实验现象 复分解 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 不属于
【解析】解:(1)化学实验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生成沉淀、产生气泡等。下列化学实验,若按实验现象分类,可将下列实验A与D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实验现象。
(2)上述A、B、D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此类反应才可以发生。
已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D;都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实验现象。
(2)复分解;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不属于。
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
20.【答案】试管 ①③② ①②⑦⑧ 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减少 小于
【解析】解:(1)利用上述所给仪器、药品以及补充的一种仪器试管可以制取氧气,故答案为:试管;
(2)制取氧气的过程有多步操作,其中的部分操作为:①将装满水后用玻璃片盖好的集气瓶倒放在水槽内;③加热药品;②收集氧气;故答案为:①③②;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①②⑦⑧;CaCO3+2HCl=CaCl2+H2O+CO2↑;
(4)如图所示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可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和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现象。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压强的缘故;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减少;小于。
(1)仪器的选择;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操作步骤;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二氧化碳的性质,内外压强差。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步骤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1.【答案】NaOH BaCl2 HCl+AgNO3=AgCl↓+HNO3 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E是氯化钡,化学式为:BaCl2。
(2)C和F的反应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3)D和足量的C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故答案为:
(1)NaOH;BaCl2;
(2)HCl+AgNO3=AgCl↓+HNO3;
(3)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A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取肥皂,则A是氢氧化钠(碱);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则C是盐酸(酸);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盐酸能转化成二氧化碳,则B是二氧化碳(氧化物);盐酸能和铁反应,盐酸能和氯化钡相互转化,则D可以是铁(单质),E是氯化钡(盐);盐酸和氯化钡都能和F反应,则F是硝酸银;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K2CO3+CaCl2=CaCO3↓+2KCl 111100=x10g 27.6g 22.2g 199.8g 15%
【解析】解:(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
(2)由图可知,第二次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mg,得到10g不溶性物质和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此时恰好完全反应,10g不溶性物质是碳酸钙,
设第二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第二次反应的碳酸钾质量为y,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z。
K2CO3+CaCl2=CaCO3↓+2KCl
138 111 100 149
y x 10g z
111100=x10g,138100=y10g,100149=10gz
x=11.1g,y=13.8g,z=14.9g
则第二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1g。
(3)由(2)的计算可知,第二次反应的碳酸钾质量为13.8g,由于两次反应消耗氯化钙的质量相等,则两次反应掉的碳酸钾质量也相等,则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13.8g×2=27.6g。
(4)由(2)的计算可知,第二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1g,两次反应消耗氯化钙的质量相等,则总共消耗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2=22.2g;则配制上述实验时所用10%氯化钙溶液,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22.2g;水的质量为:22.2g÷10%−22.2g=199.8g。
(5)由(2)的计算和题意可知,两次加入的氯化钙溶液质量为:22.2g÷10%=222g,两次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2=20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2.5g+222g−20g=244.5g,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42.5g−13.8g×2+14.9g×2=44.7g,向滤液b中加入53.5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44.5g+53.5g=298g,则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4.7g298g×100%=15%。
故答案为:
(1)K2CO3+CaCl2=CaCO3↓+2KCl;
(2)111100=x10g;
(3)27.6g;
(4)22.2g;199.8g;
(5)15%。
根据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由两次反应所用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参加两次反应的物质质量都相等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理解两次反应所用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参加两次反应的物质质量都相等。
23.【答案】碳酸钠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产生白色沉淀 H2SO4 Ba2+ 73:208
【解析】解:【解释与结论】氯化钡溶液和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根据步骤2的现象确定C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活动2】同学们取少量B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C,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于是确定了B是氯化钡溶液,同时也确定了A(盐酸)。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深入探究】选择一种试剂一次性就能确认滤液中的离子成分,该试剂是稀硫酸。于是向滤液中滴加了所选试剂,结果观察到了滤液中有气泡冒出的现象,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即碳酸钠过量,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故答案为:H2SO4。
【深入分析交流】碳酸钠和稀盐酸、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BaCl2+Na2CO3=BaCO3↓+2NaCl,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质量相等碳酸钠消耗氢离子和钡离子的个数比是2:1,因此a是氢离子,b是钡离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可知,相等质量的碳酸钠消耗氯化氢和氯化钡质量比是73:208。
故答案为:Ba2+;73:208。
【解释与结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
【实验活动2】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
【深入探究】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深入分析交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二)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K-39,冰城烟火气,抚慰四方人,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94%的稀有气体属于纯净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