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等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升腾的“烟火气”与洋溢的“忙碌劲儿”寄寓新的愿景: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下列生活场景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超市工作人员分类整理货物 B. 霓虹灯在街头闪烁
C. 点燃酒精炉加热火锅 D. 冰淇淋从冰箱里拿出后融化
2. 蛋白质对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胡萝卜 B. 馒头 C. 苹果 D. 牛肉
3. 下列物品的主要制作材料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羊毛围巾 B. 合成橡胶手套 C. 玻璃杯 D. 尼龙绳
4. 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5. 《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手丢弃 B.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D.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
6. 如图是学生自制的装置,其中试管口的橡皮塞中间插有玻璃导管,向试管中加入试剂可以使小车向左移动。下列试剂能实现这一现象的是( )
A. 铜和稀硫酸
B. 硫酸钠和氯化钡
C. 氧化铁和稀盐酸
D. 碳酸钠和稀硫酸
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过滤泥水
C. 稀释浓硫酸 D. 读取液体体积
8. 钛(Ti)合金在国防,医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钛和铁的含氧化合物,还含有微量的硅等,可用于制备金属钛。该钛铁矿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A. FeTiS3 B. FeTiO3 C. CuTiO3 D. Fe2O3
9. 2023年,郑州将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建设,规划建设加氢站200座以上,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690辆以上。氢能源正悄然影响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氢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B. 可由水制得,来源广泛
C. 运输、贮存方便 D. 目前制氢耗能大,成本高
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水银 B. 生理盐水 C. 盐酸 D. 洁净的空气
11. 布洛芬(C13H18O2)是家庭常备药品,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洛芬中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 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C. 布洛芬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D. 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
B. Cu粉(C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KCl(KClO3)——加入MnO2,充分加热
13.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打开K,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塑料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和短蜡烛几乎同时熄灭
B. 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短蜡烛熄灭,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
C. 根据蜡烛的变化可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小
D. 若观察到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变红,则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4. 镁和锌的混合物共13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
A. 0.3g B. 0.6g C. 1.2g D. 2.0g
15. 五香花生米常采用真空包装。将装有五香花生米的袋子抽成真空,主要是为了抽出 ______ (填化学式);为了让花生米有一定的咸味,增加口感,需要加入一种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 ______ 。
16. 压缩空气型造雪机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将冷水注入,通过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在造雪机前方喷出“白雾”,形成雪花。压缩空气喷出后膨胀过程会 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冷水变成水雾,其微观事实是 ______ ;为了防止造雪机钢铁外壳锈蚀,常在外壳表面刷一层油漆,其防锈原理是 ______ 。
17. 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固体的溶解度为 ______ ;
(2)t2℃时,各取30g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______ (填“>”“电子数,表示阳离子,不合题意;
D、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降温结晶
【解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固体的溶解度为30g;
(2)t2℃时,甲物质溶解度为50g,乙物质溶解度小于30g,t2℃时,各取30g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甲物质全部溶解,乙物质部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3)物质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若甲的溶液中混有少量乙,所以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答案为:(1)30g;
(2)>;
(3)降温结晶。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C+O2CO2 NH3
【解析】解:(1)碳在高温下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6、0、3,生成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8、6、3,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N、6个H,故X的化学式为:NH3。
故答案为:(1)C+O2CO2;
(2)NH3。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黑色粉末变红色 C+2CuO2Cu+CO2↑25.6
【解析】解:(1)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左侧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
(2)实验开始前,称量左侧试管与其内固体的总质量为45g,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该试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6.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36.2g=8.8g,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则有
C+2CuO2Cu+CO2↑
128 44
x8.8g
12844=x8.8g
x=25.6g,
答:该实验中生成铜单质的质量为25.6g。
故答案为:(1)黑色粉末变红色;C+2CuO2Cu+CO2↑;
(2)25.6。
(1)根据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开始前,称量左侧试管与其内固体的总质量为45g,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该试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6.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2CuO2Cu+CO2↑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的化学性质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0.【答案】H2SO4 H2SO4+Cu(OH)2=CuSO4+2H2O置换反应
【解析】解:(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甲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甲为铁,铁属于单质,丁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甲能与丁反应,所以丁为硫酸铜,硫酸铜属于盐,丙能与丁相互转化,丙可能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属于碱,乙能与甲、丙反应,乙能转化为丁,所以乙为硫酸,硫酸属于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乙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丙生成丁的反应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
(3)甲和乙反应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H2SO4;
(2)H2SO4+Cu(OH)2=CuSO4+2H2O;
(3)置换反应。
根据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甲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甲为铁,铁属于单质,丁在农业上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甲能与丁反应,所以丁为硫酸铜,硫酸铜属于盐,丙能与丁相互转化,丙可能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属于碱,乙能与甲、丙反应,乙能转化为丁,所以乙为硫酸,硫酸属于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解:(1)燃放烟花后,能闻到浓烈的火药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
(2)在空气中点燃铁丝,铁丝不能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较低。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空气中氧气浓度不高。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①③④
【解析】(1)①硝酸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含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②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但是不含铵根离子,不属于铵态氮肥;③氯化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含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④碳酸氢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含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故属于铵态氮肥的是①③④。
(2)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会降低肥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
故答案为:
(1)①③④;
(2)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
(1)根据含铵根离子的氮肥属于铵态氮肥,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钙能与硝酸铵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铵态氮肥的特征、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2种 CH4+H2OCO+3H2 14:3
【解析】解:(1)由图可知,甲为甲烷,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乙为水,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C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丁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3)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2+16):6=14:3。
故答案为:(1)2种;
(2)CH4+H2OCO+3H2;
(3)14:3。
(1)根据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一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进行分析;
(2)根据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丙和丁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模型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24.【答案】BC2KMnO4K2MnO4+MnO2+O2↑b
【解析】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C,故选用的实验装置是BC;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若选用如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
故答案为:(1)BC;
(2)2KMnO4K2MnO4+MnO2+O2↑;
(3)b。
(1)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5.【答案】酸雨 分子构成不同 +62NaOH+SO2=Na2SO3+H2OCaCO3 溶液变浑浊 气泡
【解析】解:(1)SO2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
(2)SO2和SO3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设三氧化硫化合物中硫元素化合价为x,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x+(−2)×3=0,x=+6,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类似,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4)样品的成分可能是:猜想I:Ca(OH)2(未变质);猜想Ⅱ:CaCO3(全部变质);猜想Ⅲ:Ca(OH)2和CaCO3(部分变质);
(5)该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并进行探究,猜想Ⅲ成立,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①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静置后,溶液分层,取上层清液,通入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②取①中烧杯底部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6)设需用熟石灰的质量为x,
H2SO4+Ca(OH)2=CaSO4+2H2O
98 74
98t×5%x×92.5%
9874=98t×5%x×92.5%
x=4t
答:需用熟石灰4t。
故答案为:(1)酸雨;
(2)分子构成不同;+6;
(3)2NaOH+SO2=Na2SO3+H2O;
(4)CaCO3;
(5)溶液变浑浊;气泡;
(6)4t。
(1)根据SO2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进行分析;
(2)根据SO2和SO3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与二氧化碳反应类似,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未变质);或CaCO3(全部变质);或Ca(OH)2和CaCO3(部分变质)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6)根据H2SO4+Ca(OH)2=CaSO4+2H2O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南丰镇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实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