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册做个百数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做个百数表教学设计,共6页。
第六课时单元课时第6课时知识课题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节次1设计者陈茜其它 所涉单元大概念(表述)100以内数的认识;会数、会读、会写、会比较大小。学习内容分析在“百数表”中蕴含着丰富的“规律”,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按10行10列做一个百数表,并探索在这样一个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从而加深理解数的意义。学情分析在已经会数、会读、会写、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再次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本节课探究数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体会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以及100以内数的大小。2、探究百数表中隐含的规律,提高探究的乐趣,发展推理能力。评价设计(作业设计)课堂:课后:学习活动关键问题探索表格中1~100的排列规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习环节关键问题(或内容)活动形式预设引导策略达成目标(或大概念)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填表后观察、表述表述不完整提问引导:能独立填满表格吗?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达成目标:初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丰富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环节问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过对几组数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再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策略: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序地对百数表进行观察。提问引导:竖着看个位有什么特点?横着看前后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表达清楚你的想法吗?达成目标:帮助学生整体认识百以内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第三环节练习:想一想,填一填请应用所学解决这个问题,独立解决并交流。策略:利用对百数表中的规律填写提问引导:提取百数表中的一部分,你还能完成表格吗?达成目标:让学生感觉整体规律对部分仍是适用的。记录与反思学生学习表现基本都能熟练完成百数表;能探索出表中隐含的规律;但利用百数表的规律,提取出一部分表格,部分学生会无从下手,有点困难。教师教学过程1、看一看2、说一说3、想一想反思与调整1、横着、竖着、斜着发现规律时,要各选几排数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如果发现横着同一排里相邻两数相差1,可以用数的组成说明,学生更易于理解,如23和24分别是2个十3个一与2个十4个一,相差1。同样,竖着同一排里相邻两数相差10,也可以用数的组成说明。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百数表中观察并找出规律,其实就是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及推理能力。第三部分,单元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反思对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的整体反思,如:单元大概念的提炼与实施完成的效度等,单元/课时目标、评价任务设计与使用的质量水平等,情境创设与关键问题、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效果等,以及设计与实施后的调整。(该环节,应在授课前、后学生表现对比分析,授课思考与研讨后进行)反思与调整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学生已有的20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实际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更多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把碎片式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维水平。2、直观模型与简单推理相结合,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位值思想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在教学时,加强直观,变抽象为形象,给予学生较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多操作多感受,“做中学”的理念来达到知识的延展。3、通过多样化的数数活动,更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三 生活中的数做个百数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跳绳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五 加与减(二)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