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3页。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 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 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
C. 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 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其目的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及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是( )
A. 玉米秸秆就地焚烧 B. 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C.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D. 增高烟囱排放工厂中的废气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 矿泉水 高锰酸钾 B. 洁净的空气 金属汞
C. 稀盐酸 水 D. 金刚石 二氧化碳
4.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C. 使用干冰人工降雨 D. 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等多种产品
5. 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
A. 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
B. 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 面粉加工厂
D. 居民住宅区
6. 高纯度单晶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一般先需要制得粗硅,反应原理为:,关于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B. 属于置换反应
C. 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7. 2021年9月17日,神州12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举国上下为之欢呼。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如图为核心舱环控保障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分子大小发生了改变
B. 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
C. 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较纯
8.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生成物是混合物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9. 下面的实验中有关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煮楻足火 B. 斩竹槌洗 C. 日晒成干 D. 覆帘压纸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B. 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 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 可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确保长期食用
12. 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可使气体( )
A. 通过氢氧化钙溶液 B. 通过燃着的酒精灯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通过紫色石蕊溶液
13. 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
温度 | 20 | 3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水 | 氯化钠 | ||||||
硝酸钾 | 110 | 169 | 246 |
为配制100g、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 g。
时,分别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水量较多的物质是 ______ 。
时,5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______ 。
某固体混合物含、。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再 ______ 。请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14.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对月球进行了多次科学探测,发现月球贮存有一定数量甲烷和钛铁矿主要成分。人类有望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并通过一系列反应获取氢气为火箭提供燃料,获取的氧气可逐渐形成可供呼吸的大气层。如图是科学家设想的有关人类利用月球资源的操作流程:
钛铁矿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反应前,钛铁矿需粉碎,其目的是 ______ 。
请写出与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15. 酒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多个领域。实验室常用酒精灯作为加热仪器,对酒精灯适当改进,可提高其火焰的温度,以下是两种改进方法的示意图。
对比分析:方法一添加金属网罩能提高温度的原因是 ______ ;方法二将铜丝的两端插入酒精灯的灯芯处,从燃烧条件上看,插入铜丝的作用是 ______ 。加热完成后,用镊子取下金属网罩或铜丝,盖上灯帽,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______ 。
查阅资料: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浓度为的酒精溶液能有效杀菌消毒。结合资料分析,夏天在家用汽车内喷洒酒精溶液消毒,比冬天更易引发爆燃危险,这是因为 ______ 。消毒时,为避免这一隐患,你的一个合理建议是 ______ 。
16.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写出仪器名称:Ⅰ______,Ⅱ______。
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 ______填编号。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不纯的原因:______一条即可。
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______填编号。
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______填“a”或“b”端通入。
17. 为测定实验室中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取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分三次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加入稀盐酸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如图所示,请计算。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______g。
原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污染物,故A错;
B、新能源不污染环境,故B正确;
C、燃烧农作物秸秆产生污染物,故C错;
D、燃煤火力发电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能污染环境。
2.【答案】C
【解析】解:A、将农田中的玉米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较多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利用,能够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增高烟囱排放工厂中的废气,不能起到净化废气的作用,仍然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公共场合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3.【答案】B
【解析】解:矿泉水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锰、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是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金属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故符合题意;
稀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混合物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
难度并不大,需要多练习,多积累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物质,工业上把石墨转化成金刚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产品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答案】B
【解析】解:A、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正确;
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没有毒性,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错误;
C、面粉颗粒弥漫于空气中遇明火可能会爆炸,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居民住宅区禁止燃放鞭炮,故正确。
故选:B。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反应前后硅化合价分别为、0,碳元素化合价分别为,错误;
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C、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正确;
D、该反应中碳得到氧,体现还原性,故利用了碳的还原性,正确;
故选:A。
A、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分析。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C、根据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D、根据该反应中碳得到氧,体现还原性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A、图中蒸发水汽的过程,分子没有改变,该选项不正确。
B、图中的饮用水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加入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说明是软水,该选项正确。
C、氧再生系统的原理是电解水,此过程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选项不正确。
D、该系统产生的氢气是可燃气体,燃烧前需验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8.【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原子不可再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微观示意图,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与反应相关信息的正误,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9.【答案】A
【解析】解:A、实验室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用A,故正确;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排净空气,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故错误;
C、验满时,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应放在瓶口,故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解答;
B、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解答;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解答;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该放少量水或细沙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制法、氧气的验满、氧气的性质验证,涉及的装置多、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解题时应认真细心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A、煮楻足火,是把碎料煮烂,使纤维分散,直到煮成纸浆,需要用火去煮,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斩竹槌洗,砍下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使纤维充分吸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日晒成干,把压到半干的纸膜一张张叠好,进行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覆帘压纸,将附着在竹帘上的纸张取下来,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答案】D
【解析】解:A、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酱油中加入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所以不能食用用甲醛浸泡的食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维生素C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六大营养素的相关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燃着的酒精灯,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燃着的酒精灯会熄灭,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错误。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答案】15 硝酸钾 11:10 降温至,然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解析】解:为配制100g、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故答案为:15;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配制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较大的是硝酸钾;故答案为:硝酸钾;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0g::10;故答案为:11:10;
由表格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某固体混合物含、。为得到尽可能多且纯度较高的硝酸钾,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固体中加入100g水,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后,再降温至,然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故答案为:降温至,然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
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混合物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解析】解:钛铁矿主要成分是,还含有一些杂质,则钛铁矿属于混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氧元素化合价是,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反应前,钛铁矿需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由题意可知,与甲烷在的条件下生成铁、钛、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流程中,甲烷和氢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则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甲烷和氢气,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混合物;;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
、。
根据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
根据将钛铁矿需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来分析;
根据与甲烷在的条件下生成铁、钛、一氧化碳和氢气来分析;
根据该流程中甲烷和氢气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能集中火焰 可使酒精快速挥发,提高灯芯外部酒精浓度,从而增加火焰温度 隔绝氧气 夏天温度高,酒精易挥发,空气中酒精浓度更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爆燃 用酒精湿巾擦拭合理即可
【解析】解:方法一添加金属网罩能提高温度的原因是能集中火焰;方法二将铜丝的两端插入酒精灯的灯芯处,从燃烧条件上看,插入铜丝的作用是可使酒精快速挥发,提高灯芯外部酒精浓度,从而增加火焰温度。加热完成后,用镊子取下金属网罩或铜丝,盖上灯帽,火焰熄灭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答案为:能集中火焰;可使酒精快速挥发,提高灯芯外部酒精浓度,从而增加火焰温度;隔绝氧气;
夏天温度高,酒精易挥发,空气中酒精浓度更易达到爆炸极限,消毒时,为避免这一隐患,合理建议是可用酒精湿巾擦拭;故答案为:夏天温度高,酒精易挥发,空气中酒精浓度更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爆燃;用酒精湿巾擦拭合理即可。
根据提高火焰温度的方法、金属的性质以及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根据酒精的性质、安全知识来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酒精灯熄灭方法的原理以及网罩和铜丝可以提高酒精灯火焰温度的原因。
16.【答案】试管 锥形瓶 C 收集时刻过早 bac b
【解析】解: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Ⅰ是试管,Ⅱ是锥形瓶;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C;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不纯的原因:收集时刻过早;
装置收集氧气,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最后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ac;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
故答案为:试管;锥形瓶;
;收集时刻过早;
;
。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纯的原因是:收集时刻过早进行分析;
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最后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7.【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次加入50g稀盐酸没有产生气体,稀盐酸只是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第二次加入50g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第三次加入50g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加同样质量的稀盐酸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减少了一半,说明原溶液中的碳酸钠在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已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 44
原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原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原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87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白沙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符号表达不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