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第1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第2页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潜水、航天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2.(3分)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3.(3分)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含镓元素(Ga)的催化剂一ZnGa2O4,在该催化剂表面成功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关于ZnGa2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中Ga元素化合价为+3
    B.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锌、镓、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D.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它物质
    4.(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
    B.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因其质脆而不能作车船体材料
    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5.(3分)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1: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C.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会污染大气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5:4
    6.(3分)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二氧化碳
    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至气体不再放出,共注入稀盐酸40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
    7.(3分)现将15g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铁、炭粉和锌粉的黑色固体混合物溶于5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60g,剩余固体4.8g,则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为无色,则剩余固体可能是炭和铁的混合物
    B.若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锌和硫酸
    C.若溶液为浅绿色,则剩余固体可能是炭和铜的混合物
    D.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19.6%
    8.(3分)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氯化铁
    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D.该包粉末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二、非选择题
    9.(4分)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    接触。
    (3)在我国用金属制造硬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延长硬币的使用寿命,请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是    。
    10.(4分)如图1所示,室温下将120g 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乙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    (填“a”或“b”)相似。
    (3)室温时,将丙中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0%的NaOH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g,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11.(6分)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凉水,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同时固体物质变硬、结块。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发热包内的物质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合理即可)。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
    (3)向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H2。
    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4)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是CO2和H2的混合气体。
    (5)图2中甲、乙装置位置是否可以交换,说明理由    。
    (6)若要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请设计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CuCl2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
    12.(7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得的CaSO4•2H2O固体中含有少量的CaCO3,该小组的同学对所得固体进行如下的探究:
    (实验一)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①实验前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样品,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后,再给样品加热,装置A的作用是    。
    ②已知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m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2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m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m4g
    某同学选用b、d或c、d数据组合求出x: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    (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
    ③某同学提出为了使得到的数据准确,在B中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很重要,该操作是    。
    (实验二)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SO2气体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
    将实验一所用装置中的D换成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其余装置不变。取纯净CaSO4•2H2O固体3.44g放在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E装置右侧导管口检验,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如下:


    F点
    G点
    H点
    I点
    酸性KMnO4溶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
    带火星的木条
    不复燃
    不复燃
    不复燃
    复燃
    ①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
    ②H~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5分)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g某浓度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1)所取样品中含铜单质的质量为   g.
    (2)计算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潜水、航天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保护气;
    D、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切割大理石,故正确;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保护气,二不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故错误;
    D、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重点是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2.(3分)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以防液体喷出伤人,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用自来水清洗过的滴管取取用试剂,会造成试剂的污染,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分)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含镓元素(Ga)的催化剂一ZnGa2O4,在该催化剂表面成功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关于ZnGa2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中Ga元素化合价为+3
    B.由一种金属元素和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锌、镓、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
    D.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其它物质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解答】解:A.在ZnGa2O4中,锌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Ga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2)×4=0,x=+3,故正确;
    B.锌元素与镓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氧元素是非金属元素,由两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故错误;
    C.锌、镓、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70×2):(16×4)=65:140:64,故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含氢元素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3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
    B.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其中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玻璃钢,因其质脆而不能作车船体材料
    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分析】根据铝的性质、常见材料的类别、性质以及波尔多液的配制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制品不易腐蚀,说法正确;
    B、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说法正确;
    C、玻璃钢与玻璃不同,玻璃钢的拉伸强度可超过碳素钢,耐腐蚀能力强,称为玻纤维增强塑料,不脆,说法错误;
    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材料的性质、农药的配制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3分)某火箭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1: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C.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会污染大气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5:4
    【分析】A、根据化学式可以判断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比;
    B、根据化学式及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C、氮气和水不污染环境;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解答】解:A、甲中氮、氧原子个数比是1:2,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4=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物是氮气和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会污染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4+2N2H44H2O+3N2,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3: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3分)用气体压力传感器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图Ⅰ表示的是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1说明1体积水约消耗1体积二氧化碳
    B.曲线1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C.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继续向瓶2注入稀盐酸至气体不再放出,共注入稀盐酸40mL,此时瓶内的气压刚好恢复到起始气压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溶解度及气压变化回答;
    B、根据曲线情况和化学反应特性回答;
    C、按照对比实验的原则回答;
    D、根据实验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回答。
    【解答】解:A、20mL水注入容量瓶后,若二氧化碳不溶解到水中,则此时瓶内气体相当于被压缩,压强会变大,而曲线1显示压强没有变化,说明20mL水正好溶解20mL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减小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相当于二氧化碳减少体积由水的体积补充,使得内部体积不发生变化,保持在等压条件下,选项A正确;
    B、曲线1是压力变化曲线,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的生成,不能判断有化学反应,选项B正确;
    C、按照对比实验原则,改变是溶液,一个是水,一个是氢氧化钠溶液,水作为空白实验,而在30s之后出现压力不同变化,说明只能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消耗掉,压强出现变化,选项C正确;
    D、此反应可看成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此反应有水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影响气压,使前后气压不一致,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3分)现将15g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铁、炭粉和锌粉的黑色固体混合物溶于50g未知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60g,剩余固体4.8g,则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为无色,则剩余固体可能是炭和铁的混合物
    B.若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硫酸锌和硫酸
    C.若溶液为浅绿色,则剩余固体可能是炭和铜的混合物
    D.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19.6%
    【分析】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碳不与硫酸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若溶液为无色,推出溶液中没有有色的Fe2+、Cu2+,则铁元素、铜元素反应后只能在剩余的固体中,所以固体中有Fe、Cu,另外还一定有不反应的C;故A错误;
    B、若溶液为无色,推出溶液中无有色的Fe2+、Cu2+,则铁元素、铜元素只能在剩余的固体中,所以固体中有Fe则溶液中不会有H2SO4(会与铁反应);故B错误;
    C、若溶液为浅绿色,则溶液中有Fe2+,但也有可能固体中也有Fe,则剩余固体可能是炭和铜的混合物;
    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生成了氢气,其质量是15g+50g﹣60g﹣4.8g=0.2g;根据黑色混合物的信息可知生成的氢气只能是由锌与硫酸反应制得;
    设生成氢气0.2g需要硫酸的质量为x,需要锌的质量为y,则有
    Zn+H2SO4═ZnSO4+H2↑
    65 98 2
    y x 0.2g
    解得:x=9.8g,y=6.5g,又因为黑色固体原有15g,现在剩余4.8g,且生成氢气0.2g,需要的锌的质量为6.5g,所以还有黑色固体溶解,溶解的固体质量为:15﹣4.8﹣6.5=3.7g,因为氧化铜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氧化亚铁大,且与硫酸反应时化学计量数之比都是1:1,所以相同质量下,氧化铜需要的硫酸较少,所以3.7g为氧化铜时,需要的硫酸最少,设溶解3.7g氧化铜需要的硫酸量为z,
    CuO+H2SO4=CuSO4+H2O
    80 98
    3.7g z
    可以得出z=4.5g。所以硫酸一共为9.8+4.5=14.3g;
    所以硫酸需要的最少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综上所述,需要的硫酸的质量分数至少为28.6%,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选项提供的信息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
    8.(3分)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氯化铁
    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D.该包粉末的组成有三种情况
    【分析】根据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银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银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
    A、通过推导可知,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铁,故A错误;
    设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BaCl2+Na2CO3=BaCO3↓+2NaCl
    208 197
    x×100g 19.7g

    x=20.8%
    K2CO3+BaCl2=BaCO3↓+2KCl
    138 197
    13.8g 19.7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假设13.8g全部是碳酸钾,生成碳酸钡的质量19.7g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197
    10.6g 19.7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假设13.8g全部是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大于19.7g,混入杂质后,也可能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
    B、通过推导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故B错误;
    C、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故C正确。
    D、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碳酸钾、氯化钾和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和硝酸钾两种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非选择题
    9.(4分)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  水 接触。
    (3)在我国用金属制造硬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了延长硬币的使用寿命,请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是  不易锈蚀,化学性质稳定等 。
    【分析】(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即可。
    (2)根据对照实验的唯一性分析解答。
    (3)物质用途反映物质性质,从用硬币使用过程中要耐腐蚀、易保存,美观、易于铸造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填:3Fe+2O2Fe3O4。
    (2)通过对比试管①③可知变量为水,再结合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故填:水。
    (3)物质的用途反映性质。硬币是用于流通的货币,化学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的性质是不易锈蚀、化学性质稳定等。故填:不易锈蚀,化学性质稳定等。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铁的性质,要相关知识要加强记忆,灵活应用。
    10.(4分)如图1所示,室温下将120g 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乙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无法判断 (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  a (填“a”或“b”)相似。
    (3)室温时,将丙中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0%的NaOH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881 g,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CD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分析】(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4)在实验室完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解答】解:(1)不知道乙的温度及其对应的溶解度,不能判断乙中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故填:无法判断。
    (2)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说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a相似。
    故填:a。
    (3)室温时,将丙中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0%的NaOH溶液需加水的质量:109g÷10.0%﹣209g=881g,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故填:881;CD。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1.(6分)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凉水,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同时固体物质变硬、结块。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发热包内的物质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或Ca(OH)2+Na2CO3=2NaOH+CaCO3↓或CaCl2+Na2CO3=2NaCl+CaCO3↓ (合理即可)。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剧烈燃烧,引起失火 。
    (3)向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H2。
    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4)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证明是CO2和H2的混合气体。
    (5)图2中甲、乙装置位置是否可以交换,说明理由  不能交换,若交换,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澄清石灰水无现象,无法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
    (6)若要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请设计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CuCl2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
    【分析】(1)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铝粉的可燃性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6)根据查阅资料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物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或Ca(OH)2+Na2CO3=2NaOH+CaCO3↓或CaCl2+Na2CO3=2NaCl+CaCO3↓,故填:CaO+H2O=Ca(OH)2或Ca(OH)2+Na2CO3=2NaOH+CaCO3↓或CaCl2+Na2CO3=2NaCl+CaCO3↓;
    (2)铝粉遇明火与空气中的氧气剧烈反应,会引起失火,故填:铝粉在空气中遇明火剧烈燃烧,引起失火;
    (4)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和水,实验现象有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生成,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5)若交换甲乙装置,氢氧化钠先吸收二氧化碳,石灰水无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故填:不能交换,若交换,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澄清石灰水无现象,无法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由资料信息知:铝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若要证明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固体混合物,观察现象,故填: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点评】资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审题时要特别关注。
    12.(7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得的CaSO4•2H2O固体中含有少量的CaCO3,该小组的同学对所得固体进行如下的探究:
    (实验一)测定CaSO4•2H2O和CaCO3的质量比x:y,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①实验前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样品,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后,再给样品加热,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②已知CaSO4•2H2O在160℃生成CaSO4,1350℃时CaSO4开始分解;CaCO3在900℃时分解完全。现控制B装置温度900℃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m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m2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m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m4g
    某同学选用b、d或c、d数据组合求出x:y的值,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  b、c (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x:y的值。
    ③某同学提出为了使得到的数据准确,在B中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很重要,该操作是  继续通空气一段时间 。
    (实验二)研究CaSO4•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CaSO4•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SO2气体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
    将实验一所用装置中的D换成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其余装置不变。取纯净CaSO4•2H2O固体3.44g放在实验装置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用带火星的木条在E装置右侧导管口检验,记录数据和实验现象如下:


    F点
    G点
    H点
    I点
    酸性KMnO4溶液
    不褪色
    不褪色
    不褪色
    褪色
    带火星的木条
    不复燃
    不复燃
    不复燃
    复燃
    ①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CaSO4•H2O 。
    ②H~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42CaO+2SO2↑+O2↑ 。
    【分析】(实验一)
    ①根据碱石灰的作用进行分析;
    ②根据C装置和E装置的作用进行计算分析;
    ③根据实验目的,为了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D吸收进行分析;
    (实验二)
    ①根据G点现象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②根据实验现象H~I段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硫酸钙分解放出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一)
    ①装置A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填: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若无装置E,会使装置D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质量增大,从而使碳酸钙质量偏大,实验测定结果偏小;C装置增重是水的质量,可求出CaSO4•2H2O和CaSO4的质量;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是硫酸钙和氧化钙,可进一步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以求出x:y的值,故填:偏小;b、c;
    ③根据实验目的,为了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D吸收,在B中反应结束后的操作很重要,该操作是继续通空气一段时间,故填:继续通空气一段时间;
    (实验二)
    ①3.44gCaSO4•2H2O中CaSO4的质量为3.44g××100%=2.72g,G点固体中硫酸钙的质量也为2.72g,结晶水的质量为:3.08g﹣2.72=0.36g;设G点固体的化学式为CaSO4•xH2O,,解得x=1,所以化学式为CaSO4•H2O,故填:CaSO4•H2O;
    ②I点时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硫酸钙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硫和氧气,H~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故填:2CaSO42CaO+2SO2↑+O2↑。
    【点评】该类题目综合性强,根据实验目的,借助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再结合教材基本知识进行解答。
    13.(5分)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0g某浓度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质量为200.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1)所取样品中含铜单质的质量为 2 g.
    (2)计算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铜的质量,根据铜的质量可以计算氧化铜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所取样品中含铜单质的质量为:10.0g+192.0g﹣200.0g=2g,
    故填:2.
    (2)设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10.0g﹣2g x
    =,
    x=16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5/31 16:14:06;用户: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勤学早试卷(3套+):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勤学早试卷(3套+),共13页。

    【中考冲刺】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冲刺】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临考满分卷】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临考满分卷】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