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3760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教学课件
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节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群居生活,教材知识萃取,工具使用的影响,原始农业基本特征,农耕和畜牧的出现,3概况,4意义,天文历法,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节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远古时期的生产与生活
知识点93: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扩大了人类的食物来源。
(2)为以后的种植业准备了生产手段。
(1)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2)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3)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时间:大约1万年前。
①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6]______,并逐渐形成聚落。
③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④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7]__________、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粟麦农业区
精耕细作
君主和各级贵族
古代中国与古代美洲地区农耕方式的主要区别 在生产工具方面,古代中国已使用铁犁牛耕,古代美洲仍以人力为主。在劳作关系方面,古代中国已出现个体农耕,古代美洲仍采用集体耕种。
2.影响: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精耕细作 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力的大量投入、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与制度的不断成熟和农田基础设施的兴修与维护等方面。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和基本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1.根本条件:随着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
国家与氏族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氏族组织既有着历史的联系,又有着原则上的区别:在性质上,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以政治文化结合的单位,氏族是按血缘划分居民、以血缘关系结合的社会组织形式。在形式上,国家设立以强制力为后盾的公共权力机关,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机关。公共权力机关的存在,是国家和氏族组织的本质区别。
1. 下图所示为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文物。据此可知,河姆渡人当时 A.主要以渔猎采集为生B.已从事原始农耕和畜牧C.手工制陶业开始萌芽D.把猪当作唯一图腾崇拜
2.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一文献记载A.分析了早期农业产生的原因B.证实了食物生产出现的因素C.叙述了人类文明诞生的过程D.说明了阶级矛盾形成的影响
3.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 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就其内容(关于农作物从灌溉、耕耘到收获的过程)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严格管理灌溉的措施。这表明A.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B.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4.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犁耕技术的进步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转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转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系大家庭。——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史前卷》 材料二 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材料一反映了妇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述变化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以中华文明为例概述“共产制家庭公社”是如何迈入阶级社会的。
5.【参考答案】 (1)变化:由“女娶男”到“男娶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转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原因:原始农业产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出现耜耕或犁耕,男子主导生产。(2)核心观点: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概述:生产力发展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把集体财产变成私有财产,形成权贵阶层;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解题思路】 (1)变化:根据材料“‘女娶男’又转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转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回答。原因:根据材料“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得出原始农业产生,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进步,出现耜耕或犁耕,男子主导生产。(2)核心观点:根据材料“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得出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概述:材料一体现的是耕作方式的发展和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材料二体现的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禹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相关知识回答。
知识点94: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玉米、马铃薯、甘蔗的主要优点 产量高、生产快,对土、肥、水要求低,对气候适应性强,播种期长,耗工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小,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等。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葡 萄
动物群落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 世界是由一块被科学家称为“联合古陆”的巨大陆地构成。地质力量撕裂了这片广袤的大地,将它分成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用历史学家克罗斯比的术语来说,哥伦布标志性的成就是让“联合古陆”的裂隙重新弥合。下列可以作为“重新弥合”证据的是①《本草纲目》中所附的葡萄和苜蓿图 ②16世纪中叶德国学者绘制的番茄植株和果实图③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 ④英国人于16世纪绘制的马铃薯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传入欧洲,17世纪后传入印度、拉丁美洲及世界各地。咖啡的传播历程反映出A.物种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B.欧亚地区饮食结构渐趋同化C.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D.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3. “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A.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B.外来物种引起了当地环境恶化C.物种交流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D.外来物种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
4.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此则材料反映出“包谷”种植带来的影响是A.扩大了耕地面积,保护了环境资源B.缓解了粮食不足,造成了水土流失C.促进了人口增长,缓解了人口压力D.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温饱问题
食物物种交流的双重影响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但亦有消极影响。如大量荒地被开垦,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甘蔗等作物的引种,在美洲形成了使用奴隶的单一种植园经济,带有血泪的甘蔗种植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1)农业现代化①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10]__________转变。②过程
知识点95: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2)畜牧业现代化: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3)渔业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16]________、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自动化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1)优点:提高了食品的保鲜能力;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输送等。
(2)缺点: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理念推广薄弱等。
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消除饥饿之间的关系
(1)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的概念,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前者侧重“吃得饱”,后者侧重“吃得好”,它们都有利于消除“饥饿”。
(2)粮食安全问题起源于食物匮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于食物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它们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两个历史性难题。当今的市场经济体系、农业技术、产业政策等大大缓解了饥饿问题,但生产者对高产量和低成本的追求,有可能对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1. 人类通过使用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批优良作物;拖拉机、播种机等机械装备使农民从传统的劳动模式中解放出来;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弥补了农产品的季节性不足。这说明A.粮食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B.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的发展C.粮食储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D.我国种植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2. 2006年9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2005年度国际粮食援助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共对外提供了57.7万吨粮食援助,占当年全球粮食援助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和欧盟。这主要说明了中国A.成为最大的粮食生产国B.农业的现代化技术得到较大提高C.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D.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3.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蔗糖这一来自旧大陆的食物,在美洲被广泛种植,然后又回流到欧洲,带来了饮食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1492年之后,甘蔗种植园逐步遍及整个美洲,尤其是在加勒比海地区。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欧洲糖价不断下降。之前只有贵族才吃得起的价格昂贵的调味品,到1800年左右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传统的用香料、盐或糖腌制食物的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却使食物丧失了新鲜的味道。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肉,只能在入冬后宰杀家畜,也属无奈之举。1835年、1874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冻机,自此,食物特别是肉类更易于储存。——摘编自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食物传播与储藏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4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续上表,古代希腊和罗马,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节医疗与公共卫生教学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上的疫病,2种类,黑死病,教材知识萃取,4防治,肘后备急方,牛痘接种法,巴氏消毒法,青霉素,古代疫病频发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十五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第5节交通与社会变迁教学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陆交通的变迁,教材知识萃取,2代表性成就,丝绸之路,米迪运河,航海技术,海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大西洋,1陆路交通①火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