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44课文01劝学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3754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44课文01劝学
展开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44课文01劝学,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44] 课文01 劝学
一、重点词句梳理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 “车柔”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复、再;“暴”同“曝”,晒 )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见识 )
④君子生非异也( “性”同“性”,天性 )
2.解释加点多义词语的含义。
(1)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僻远、极远的 )
③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副词,完全 )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动词,绝交 )
⑤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动词,死 )
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动词,断绝 )
(2)利
①金就砺则利( 形容词,锋利、锐利 )
②非利足也( 使动用法,使……快 )
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使动用法,使……锋利 )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形容词作名词,便利的条件,有利的条件 )
⑤欲居之以为利( 动词,牟利、赢利 )
⑥商人重利轻别离( 名词,利益 )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①劝学
古义:_鼓励、勉励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就砺则利
古义:_金属制的刀斧等__
今义:黄金
③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_蟹腿__
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广泛地学习__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⑤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爪子和牙齿__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托身,藏身__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作动词,游泳 )
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 )
④用心一也( 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使动用法,使……快 )
⑥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使……弯曲 )
5.判断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判断句 标志词:……者……也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标志词:之 )
二、文化常识识记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君子”在文中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
B.“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两次为“跬”,举足一次为“步”,故半步称“跬步”。
D.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解析】 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3课文10谏逐客书,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4课文11与妻书,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65课文22兼爱,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