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 如图所示,湖水水深10m,一只白鹭离水面2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倒影距离白鹭______ m。2.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__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特征。3. 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现象,停止加热待冷却后,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______
前两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的碘,生活中______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就与固态碘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相同。4.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______,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5. 如图,是水的密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变化曲线,通过图像可以发现水的密度在______时最大。同质量的水,温度从升高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会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6. 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____。7. 2022年2月15日未满18岁的苏翊鸣获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成为中国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在颁奖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A. 10s B. 50s C. D. 8. 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因为驱狗器( )A. 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 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 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 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9. 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A. 升华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10.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 潮湿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 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 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
B. 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
C. OF的距离越短,说明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
D. 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12. 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金水银钢、铁纯水冰植物油干松木酒精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C. 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D.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13. 冰在熔化过程中,科学的说法是( )A. 吸热,温度升高,体积增大 B. 吸热,温度不变,冰的质量减小
C. 放热,体积不增大也不缩小 D. 整个过程中,冰水融合物的温度为14. 对于密度的定义式,小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 对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15.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16.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17. 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 个瓶子;
用嘴对着瓶口吹时,由于______ 振动发出声音,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 个瓶子;
如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______ 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 填“高”或“低”。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像,生活中应用该成像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了,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选填“高”或“低”些,使像再次呈现在光屏中央;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则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可得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则该眼镜片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______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或“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在图基础上,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在图基础上,若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则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可得到清晰的像。19. 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
小鑫同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置于______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______ 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
将金属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横梁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 g;
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 ;
经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 ;
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______ 选填“不变”或“改变”。
20. 在长为102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此时声速为340米/秒
其中一次声音是由空气传来的,那么,空气传送声音用了多少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21. 冬季,王端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将鲜豆腐冰冻,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和总体积不变,便成了不含水分的冻豆腐,在涮火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求:
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冻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冻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静止 4 【解析】解: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是静止的;
已知白鹭离水面2m,因为白鹭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倒影”到水面的距离,即倒影距离水面也是2m,倒影距离白鹭。
故答案为:静止;4。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知识。 2.【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频率影响音调,振幅影响响度,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断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
共鸣箱的作用是弦的振动引起箱内空气的振动,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3.【答案】升华 凝华 霜 【解析】解: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发生了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
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霜。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4.【答案】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采用显微镜这个实例作为突破口,对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较高的应用,了解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虚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根据小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从而确定成像特点。
【解答】
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相对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小物体在水滴组成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虚像位于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虚像。
故答案为: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虚像。 5.【答案】4 变小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在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同质量的水温度从升高到的过程中,质量不变,由图象知密度变大,由公式得,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4;变小。
在图象中找出密度最大值,看对应的温度;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温度无关,根据图象找出水密度的变化情况,利用公式得到体积变化。
此题考查了水的反常膨胀及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从图象中得到正确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变大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解析】解: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当温度的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变大。
根据,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故答案为:变大;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
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的水除外,反之相反。
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温度越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7.【答案】B 【解析】解: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46s,与50s接近,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
8.【答案】B 【解析】解:
AB、人的听觉范围是,狗的听觉范围是,
超声驱狗器发出超声波,其频率高于20000Hz,狗能听到,而人听不到。所以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而不是发出声音的响度小,故B正确、A错误;
C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D错误。
故选:B。
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人的听觉范围是,狗的听觉范围是。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特点、人的听觉范围,属于基础题目。
9.【答案】B 【解析】解: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是喷出的细小的水滴凝固为小冰晶;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知道凝固概念,可解答此题。
10.【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漫反射,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容易发生漫反射,不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
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错误;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
11.【答案】C 【解析】A、由图知过O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O为该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故A错误;
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会聚在焦点F,故B错误;
C、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越短、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故C正确;
D、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D错误。
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
将凸透镜的某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
本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光心、焦距、会聚作用的理解,其中D选项的判断易错!
12.【答案】D 【解析】解:
A、冰和植物油不是同一种物质,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
B、水银是液体,但它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
C、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植物油的质量大,故C错误;
D、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质量的大小。
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13.【答案】BD 【解析】解: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熔点为,冰熔化成水,冰的质量减少。
故选:BD。
熔化是通过对物质加热,使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
熔化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与其凝固点相等。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态。
本题考查了冰的熔化特点,属于基础题。
14.【答案】CD 【解析】解: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B错误,CD正确。
故选:C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对密度公式的理解,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考虑。
15.【答案】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作出反射光线;当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是中考热点之一,要求学生不仅要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反射或折射画出入射光线。
16.【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C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端点A、B、C的像点、、,连接、、即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17.【答案】7 瓶内空气柱 1 快 高 【解析】解:用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
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的。
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
故答案为:;瓶内空气柱;1;快;高。
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本题确定振动物体是关键,然后根据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判断频率,再判断音调是解决本题的宗旨。
18.【答案】照相机 低 左 近视 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能 左 【解析】解: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该成像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若要成清晰像,光屏应向左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近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光屏上仍然会出现完整的像,但是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减少,所成的像会变暗一些;
若将蜡烛和光屏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将原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由于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所以像将靠近透镜,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即将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照相机;低;左;近视;烛焰的像变暗了些;能;左。
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透镜的移动方向;
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焦距越小,折光能力越强,则成的像靠近凸透镜,要使像成在原来的位置,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操作的理解,难点是物距的大小与成像性质的关联,但只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即可解答。
19.【答案】水平 零刻度线 右 不变 【解析】解:实验前,首先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金属块的质量为:,
由图可知,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金属块的体积为:,
金属块的密度为:;
将金属块截去一半,质量减小了,但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水平;零刻度线;右;;;;不变。
天平的正确使用: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使用天平的时候要左物右码;金属块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金属块的体积等于金属块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的差。
测出了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
密度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无关。
使用天平时,指针未指到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要明确是在调节过程中还是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要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0.【答案】解:由可知,空气传送声音用的时间为:
;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因此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得时间为:
;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
答:空气传送声音用了3秒;
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米/秒。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先算出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再根据时间差算出金属中传播的时间,再根据计算出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基础题。
21.【答案】解: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
豆腐含水的质量:
,
因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则:,
根据可得,鲜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即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质量:
,
因鲜豆腐冰冻后,豆腐整体外形不变,
所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体积:
,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
答:鲜豆腐的密度为;
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 【解析】知道鲜豆腐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求出鲜豆腐的密度;
根据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求出水的质量,即为水结冰后冰的质量,根据求出冰的体积,即为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鲜豆腐的质量减去水的质量即为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的质量,鲜豆腐的体积减去冰的体积,即为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的体积,利用求出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孔洞的体积等于冰的体积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八上物理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