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69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4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5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7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8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9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试卷 1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展开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6]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厦门)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B )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解析] 魏晋时期,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群臣建议将选拔官员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或者拣选官员时候也多侧重资品,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破坏了,排除D项。故选B项。
2.东晋南朝时,谱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谱学,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的依据,也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这反映了( B )
A.士庶界限日渐模糊 B.门阀政治具有重要影响
C.社会阶层完全固化 D.宗法制度影响南朝政治
[解析] 由材料“士族若不精谱学,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的庶族寒人之凭依”可知,东晋南朝时,门阀士族竭力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严格区分士庶界限,并将谱学作为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谱学在此之下盛行并成为“专门之学”,这反映了门阀政治具有重要影响,B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庶界限分明,排除A项;C项“社会阶层完全固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宗法制度盛行于西周时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关于识人取士问题,和洽对曹操进言:“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这一言论( D )
A.确立了传统价值观主导地位
B.规避了九品中正制弊端
C.有利于形成大一统国家格局
D.蕴含了儒学的基本理念
[解析] 材料中和洽向曹操进言,识人取士不能只用一个标准,因为偏激的做法容易导致隐伪,相反,推行教化或选官时,要坚持中庸之道,通达人情。据此可知,和洽的言论蕴含着儒家的中庸理念,D项正确;儒家传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实质上是维护士族门阀世袭特权的选官制度,而材料强调识人取士要坚持“中庸”之道,无法规避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识人取士的原则,对大一统国家格局没有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山东济南)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入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 B )
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
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
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
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中“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入仕者的半数”“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入仕的占50%”等信息可知,两晋时期,选官权逐渐集中到吏部,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涉及多种选官制度,且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正制是首选的选官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社会阶层在正常流动,并未固化,排除C项;从材料不能看出科举制度的端倪,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河北邢台)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士人进入官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唐代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 A )
A.选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
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由材料“唐代进士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可知,唐代科举制录取名额有限,而贵族尚可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仕途,体现了选官制度有待完善,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充分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排除B项;世家大族“垄断”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科举选官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辽宁锦州)科举制最大的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这表明科举制( A )
A.有利于形成新的价值取向
B.排除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水平
[解析] 材料“这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体现的是科举制对于社会价值观塑造的影响,A项正确;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排除B项;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排除C项;材料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3·江苏期末)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为群相之首。唐太宗时,削弱尚书仆射的权力,委派亲信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并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三省长官同堂议事。后来,又将政事堂迁到了中书省。这些调整( C )
A.体现了执行与决策合并 B.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民主
C.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 D.使宰相的权力名存实亡
[解析] 唐太宗对三省的调整举措,明显削弱了尚书省的地位,加强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使得尚书省变成了执行机构,而此后的进一步调整,最终将中书省的地位提高到门下省之上,由此可知,这种调整反映了三省地位的变化,C项正确;这些调整并未实现决策与执行合并,排除A项;民主的表述不妥,排除B项;宰相权力依然存在,并未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项。
8.《文苑英华》专列唐朝中后期“中书制诰”与“翰林制诏(诰)”两大品类,其中“中书制诰”占四十卷,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由此可见,唐朝中后期( B )
A.翰林侵夺了三省的权力
B.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科举制提高了文官地位
D.扩大了宰相选拔的范围
[解析] 材料“唐朝中后期……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说明唐朝中后期,在传统的三省六部制的决策运行体系之外,“翰林”(古代官名)参与机要,承旨办事的比重更大,体现了加强皇权的需要,以及对法定的三省六部制的冲击,表明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项正确;中书省负责决策,“翰林制诏”多于“中书制诰”,侵夺了中书省的权力,而不是三省的权力,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和宰相选拔,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9.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C )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解析] 依据材料“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可知,政事堂议政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决策的科学性,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君权,排除A项;“提高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相权,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山东期末)如表为唐代三司使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D )
唐太宗 | 三司即户部、度支、盐铁转运。三司是尚书省下设的三个各自独立的部门。 |
唐玄宗 | 盐铁使和转运使合二为一即盐铁转运使,地位日益突出,呈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
中唐后 | 度支超过户部,号称度支使,贞元后以本部尚书侍郎担任。以“计相”之名,侵夺尚书省职权。 |
A.三司使逐渐控制决策权 B.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
C.三省六部制已日渐成熟 D.国家机构权力再整合
[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三司使由尚书省下设的各自独立的部门,到地位突出,再到以“计相”之名侵夺尚书省职权,说明三司使的职权不断发生变化,即国家机构权力不断整合,D项正确;决策权属于皇帝,排除A项;材料与科举制没有关系,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前期已经成熟,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辽宁大连)白居易在《赠友五首》中对两税法有这样的描述:“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这反映了( A )
A.政策结果与初衷出现背离
B.文学作品的价值值得商榷
C.货币税收推动了经济发展
D.世人普遍反对两税法实施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的诗句表达了对两税法的批判,而两税法本身目的是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政策结果与初衷出现背离,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体现了两税法的弊端,排除C项;“普遍反对”说法绝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江苏徐州)《旧唐书》中记载:“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材料中赋税制度的特点为( C )
A.赋役征发以钱为主 B.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交纳实物,以庸代役 D.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
[解析] 根据“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的租庸调制,特点是按丁征税,交纳实物,以庸代役,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赋役征发以实物为主,排除A项;以庸代役,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这是租庸调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主要征税标准是人丁,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山东济宁)均田制下奴婢、耕牛的授田情况
| 奴婢 | 耕牛 |
北魏 | 人数不限,授田数与农民同 | 一头授田30亩,限4牛 |
北齐 | 限300—60人,授田数与农民同 | 一头授田60亩,限4牛 |
隋代 | 限300—60人,授田数与农民同 | 一头授田60亩,限4牛 |
唐代 | 不授田 | 不授田 |
与以往相比,唐代政府的这一做法( A )
A.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B.保护了自耕农的利益
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D.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解析] 从表格内容可得出,唐代奴婢和耕牛不再授田,这样门阀士族家的众多奴婢和耕牛就不能再授田,这样他们的势力就不断下降,A项正确;自耕农有自己的土地,利益并不受影响,排除B项;不授田,就不会受到土地的限制,人身依附关系不会得到强化,排除C项;材料与农村社会秩序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2023·山东淄博)唐朝初年,根据民户资产和田亩的多寡划分户等,按户等交纳户税和地税。户地两税成为租庸调之外的重要税源。户地两税的征收( B )
A.标志着两税法正式实施
B.为后期税制改革奠定基础
C.说明租庸调制遭到破坏
D.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解析] 根据“根据民户资产和田亩的多寡划分户等,按户等交纳户税和地税。户地两税成为租庸调之外的重要税源”可得出户地两税的征收,开始逐步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收标准,为之后的两税法改革奠定基础,B项正确;户地两税的征收并不是两税法正式实施的标志,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租庸调制遭到破坏,排除C项;户地两税的征收并不会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山西吕梁)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后杨炎推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 C )
A.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C.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遏制了土地“买卖”之风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收入困难,杨炎推行两税法,政府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按田亩征收地税,扩大了税源,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两税法并未增加商品经济发展的困难,排除A项;两税法改革征税标准,削弱而非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按土地和户数征税,并未遏制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3·海南模拟)“安史之乱”是唐朝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此后,朝野剧变,户口逃逸,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种情形之下,唐朝( B )
A.加强了地方藩镇势力 B.革新了国家征税标准
C.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D.变革了封建土地制度
[解析] 根据“朝野剧变,户口逃逸,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可得出,在这种情形之下,唐朝推行了两税法,征收地税与户税,革新了国家征税标准,B项正确;材料与加强了地方藩镇势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3·辽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尚书左右仆射若得兼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即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代的三省制。
[答案] (1)原因: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建立中外朝制度,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创立察举制,派大军出击匈奴等。
(2)变化:从可以参与决策到只行使执行之权。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对于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和提高行政效率有利;对皇权有一定限制。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并结合所学汉初王国问题和少数民族威胁边疆得出,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威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结合所学得出,汉朝在继承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中央官制,建立中外朝制度;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刺史制度和“推恩令”;为选拔人才创立察举制;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派大军出击匈奴等。
(2)变化:根据材料二“得出席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之身份……但到开元以后,即尚书仆射不再附有出席政事堂之职衔了。如是则他们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而无发布命令及参与决定命令之权”得出,从可以参与决策到只有执行命令之权。评价:根据材料一“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得出,三省制一定程度上对专制皇权有限制约束的作用;结合所学,三省制,将完整相权一分为三,可以防止权臣专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共6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素养练习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共4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树,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北京]下图为唐代告身,[20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