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
展开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2.(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是某超市的支付设备“刷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刷脸机”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B.经“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刷脸”时顾客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靠近摄像头
3.(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C.图中此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图中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4.(2023·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2019年12月26日中午,成都地区发生了一次日偏食,全校师生都在操场共睹这一奇特的景观,请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发生日偏食时月球正位于太阳和地面观察者的之间某位置
B.有同学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发现不能看全日偏食,此时他应该让方框离眼睛近一点
C.有同学在盆水中加入少量的墨水来观看,水面离太阳越近,成像就越大
D.有一些同学利用短焦距凸透镜来观看,调节透镜与太阳的距离不可能看到偏食正立的像
5.(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纸筒开口端蒙一半透明纸做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在光屏上恰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S1;在图示情景中,若在底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嵌入一合适的凸透镜也恰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S2,S2与S1相比( )
A.更亮更小 B.更暗更小 C.更亮等大 D.更亮更大
6.(2023·河南洛阳·统考三模)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7.(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8.(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一定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光屏上的像会变模糊,这时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光屏上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9.(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某超市在货架上放置了放大镜、以便老年人查看价签以及商品的保质期等信息,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
B.是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
C.是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
D.是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
二、多选题
10.(2023·河南焦作·统考一模)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对比像的性质和像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的像是正立的,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的
B.两次的像都是放大的
C.第一次的像是虚像,第二次的像是实像
D.第一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第二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11.(2023·河南焦作·统考模拟预测)在研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光屏上已呈现清晰的放大的烛焰的像,要使像变为清晰的缩小的实像,可行的方法是( )
A.把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
B.只把屏靠近凸透镜
C.只将凸透镜适当向光屏移动靠近
D.将蜡烛和光屏向同方向移动
12.(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60 | 30 | 20 | 15 | 12 |
像距v/cm | 12 | 15 | 20 | 30 | 60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C.当u=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眼镜片对光起会聚作用
三、填空题
13.(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如图为道路监控摄像头,摄像头可以将道路交通实况传输给监控器。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______透镜,当汽车逐渐靠近摄像头时,汽车通过摄像头成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四、作图题
14.(2023·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一条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平面镜发生反射,请在图中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 )
五、实验题
15.(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小明用光具座、凸透镜、发光LED灯做成的物体、光屏等器材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5cm B.10cm C.20cm
(2)当物体向凸透镜靠近,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明将如图乙所示的LED发光灯制成的“F”字样的光源替换图甲中的光源,移动光屏又一次找到了清晰的像,从左向右观察光屏,该像可能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C”或“D”)图。
16.(2023·河南郑州·二模)小明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
(2)在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利用该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明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7.(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该实验需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在同一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像的中心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上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实验结束后,交流时发现使用蜡烛进行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你认为“甲”“旧”“上”“王”几个汉字中,适合做成LED光源的字是_______。
18.(2023·河南许昌·统考一模)小杨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接下来她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 _____(填字母);
A.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B.点燃蜡烛
(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固定在45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图中 _____(选填“甲”、“乙”或“丙”)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当屏上的像清晰时,小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该向 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19.(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请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丽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_cm;
(2)在组装器材时,小丽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将______________(选填“出现烛焰不完整的像”“出现飞虫影子”或“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变暗”)。
20.(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_____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_____ 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 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3cm,则光屏向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3)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大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变暗”或“变亮”)了;
(4)如图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请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像变模糊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BC.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AC错误,B正确;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BC.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刷脸”时,人要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C错误;
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要靠近“刷脸”机镜头,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由于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故A错误;
B.由题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即
,
则
当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时,,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故B错误;
C.由题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方框远离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的大小变化如图所示:所以,方框离眼睛越近,“取景”范围越大,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利用水面观察太阳,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利用短焦距凸透镜来观看太阳,所以物距远大于焦距,不可能成虚像,所以不会看到正立的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由题意可知,第一次通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第二次换上凸透镜后,由于物距大于像距,烛焰经凸透镜也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凸透镜的直径更大,经凸透镜折射的光更多,所以像S2比S1更亮,同时,由于两次的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则像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7.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逐项判断。
【详解】摄像头为凸透镜,其原理为光的折射,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特点相同,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则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
8.B
【详解】A.观察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关系发现,物距大、像距小,且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即物距为25cm,与原来的像距相同,所以适当移动光屏,让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B正确;
C.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则凸透镜变厚,焦距变小,像将成在光屏左边,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适当距离,光屏上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故C错误;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能将光发散,所以经过近视眼镜和凸透镜成的像会向右边移动,则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放大镜的实质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利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AC
【详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原理相同,成虚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综上所述,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1.ACD
【详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因此要使光屏上变为清晰缩小的实像,可以把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故A符合题意;
B.只把屏靠近凸透镜,物距仍然在一倍焦距以内,因此光屏上仍然呈现清晰的放大的烛焰的像,移动光屏后,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因此将凸透镜适当向光屏移动靠近,直到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光屏上就会呈现出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将蜡烛远离透镜,物距增大,光屏靠近透镜,像距减小,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光屏上的像会变为清晰的缩小的实像,故将蜡烛和光屏向同方向移动可以达到目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ACD。
12.BC
【详解】A.由第3次实验数据可知,u=v=2f=20cm时,成等大的像,所以焦距为10cm,故A错误;
B.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物距都大于1倍焦距,成实像,且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故B正确;
C.当u=45cm时,大于20cm,即大于2f,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故C正确;
D.第5次实验后,在贴近凸透镜左侧放一眼镜片,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放上眼镜片后,像距变大,说明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BC。
13. 凸 实 变大
【详解】[1]摄像头的镜头中间厚两端薄,是凸透镜。
[2][3]摄像机的成像原理是把物体置于两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汽车逐渐靠近摄像头时,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会变大。
14.
【详解】(1)延长线后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2)由图知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最后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5. B 右 大 D
【详解】(1)[1]由图甲可知,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
u=50cm-20cm=30cm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u>2f,即
f<15cm-------①
像距
v=65cm-50cm=15cm
2f>v>f,即
15cm>f>7.5cm-------②
联立①②解得
7.5cm<f<15cm
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近,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要想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3)[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与物体的左右、上下均相反,则从左向右观察光屏,该像可能是图丙中的D,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投影仪 远离
【详解】(1)[1]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成像情况。
(2)[2][3]在图所示位置,物距大于像距,则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了此原理。
(3)[4]小明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成像延后,为了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即像要往前移,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蜡烛远离透镜。
17. 高度(同一水平线) 缩小 照相机 上
【详解】(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2][3]由图可知,物距u=50cm-20cm=30cm,像距v=65cm-50cm=15cm ,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4]因为凸透镜成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所以适合做LED光源的汉字是上字。
18. B 乙 等大 远离
【详解】(1)[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第一步是点燃蜡烛,根据烛焰的高度调节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3]凸透镜固定在45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此时物距为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则像距为
故应在乙区域内移动。
(3)[4]当屏上的像清晰时,小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因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像会呈在光屏后方,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该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
19. 10.0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 左 出现完整的像但变暗
【详解】(1)[1]小丽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此光斑位置即为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f=60.0cm-50.0cm=10.0cm
(2)[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便于观察,需要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3]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远视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4)[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飞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故亮度会变暗。
20. 同一高度 放大 左 变亮 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呈现在光屏的右侧
【详解】(1)[1][2]图甲中测量焦距的方法是平行光聚焦法,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由此可以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2)[3][4]由图乙可得,此时的物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烛焰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应减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
(3)[5]焦距相同、镜面直径较大的凸透镜,发光体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的光线多,像会变亮。
(4)[6]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眼镜,近视眼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再经凸透镜会聚后,像呈在光屏的右侧,当光屏距离不变时,光屏上的像会变模糊。
专题17 内能的利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 这是一份专题17 内能的利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内能——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 这是一份专题16 内能——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电压 电阻——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 这是一份专题11 电压 电阻——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题分项选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