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期末复习】高中政治章节知识点梳理(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展开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18.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形而上学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含义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
辩证思维方式 |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
(2)辩证思维的特征:整体性与动态性
| 整体性 | 动态性 | |
区别 | 依据 |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要求 |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 |
意义 | ①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此”与“彼”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对立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与部分因为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整体有层次之分 | 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事物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 |
特点 | 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 以动态的方式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 | |
联系 | 客观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整体性是包含动态性的整体性,动态性是在整体性基础上的变化发展,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
19.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 分析 | 综合 | |
区别 | 原因 | 为了认识事物的整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需要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要素暂时地分割开来,把被考察的部分、要素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 | 要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必须把通过分析得到的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以及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阶段的认识,按照对象所固有的联系重新组合起来 |
含义 | 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或者把认识对象的复杂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地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 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按照其固有的联系联结和统一起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 |
方法 | ①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成分的分析 ②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 ③功能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 ④因果分析是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原因的分析 ⑤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即矛盾分析法)是最高层次、最具概括性的分析 | ①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运用结构综合和功能综合等多种方法,获得对研究对象整体结构、所具功能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具体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 ②哲学中的综合,旨在把握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 |
特点 | 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其优点是精确;如果局限在问题的“点”上,容易流于片面 | 注意力主要放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综合的结果只是对认识对象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 | |
联系 | ①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又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②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思维中的反映,辩证的分析与综合方法是矛盾分析法的体现 ③辩证地理解和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 |
第九课 理解质变互变
20.质的含义、量的含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主要内容)、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的含义、量的含义、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主要内容)
质的含义 |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
量的含义 |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
量与事物的关系 | 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
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主要内容) | ①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⑤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
(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要求 |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
意义 |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 |
21.把握适度原则
(1)度与关节点
度的含义 | 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
度的意义 |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
关节点 |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
(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4)掌握适度原则(把握适度原则的要求)
“得当” | ①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 ②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 ③适当就是幅度“得当”,而不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
“得中” | ①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②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 |
积极促成质变 | 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22.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辩证关系;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比较 | 肯定 | 否定 | |
含义 | 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 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 |
关系 | 对立 | 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 |
统一 |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 | ||
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 陷入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 ||
(2)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 辩证否定观 | 形而上学否定观 |
否定的动力 |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 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忙,新事物就不能产生。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
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 辩证的否定是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
23.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比较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内容 |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
原因 | 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它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运用思维抽象 |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维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
环节 | ①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②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维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 ④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 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 ①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包含着研究对象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 ②上升的起点,往往是某一认识对象的矛盾焦点,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
结果 | 思维抽象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种共性的认识 | 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测试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