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10.0分)
5月初,青岛某校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测量正午时标志杆的影长变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图1为测量场景图,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测量活动开展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大致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测量活动开展期间,同学们发现( )
A. 标志杆正午影子每天变短 B. 标杆正午影子均朝向正南
C. 日出时间一天天推迟 D. 白昼时间一天天变短
3. 图示学生测量标杆影子时,青岛的天气是( )
A. B. C. D.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山区居民在房前、屋后及屋顶晾晒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图为江西篁岭景区等高线地图及晒秋景观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4. 图示区域“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土壤条件
5. “晒秋”观景栈道两端的相对高度是( )
A. 150米 B. 200米 C. 500米 D. 850米
6. 本区域内甲、乙、丙、丁四地中,雨季有可能欣赏到瀑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2019 年 2 月,我国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致力于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九市及两个特区组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空间载体。读图完成 1-3题。
下列地点与粤港澳大湾区最接近的是( )
A. 110°W,23.5°N B. 110°E,23.5°N C. 130°E,40°N D. 120°W,38°N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北部,濒临大西洋。16世纪初,欧洲人和非洲黑人开始在巴西东南沿海登陆,种植甘蔗、咖啡和开矿。目前,人口超过2亿,城镇人口比重超过80%。如图是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8. 该国大城市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数量多,空间分布较集中 B. 数量多,沿河呈带状分布
C. 数量少,空间分布较均衡 D. 数量少,集中在东南地区
9. 该地区人口分布( )
A. 平原多,高原少 B. 北方多,南方少 C. 东南多,西北少 D. 内陆多,沿海少
10. 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度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污染严重 B. 气候湿热 C. 植被稀疏 D. 对外交通不便
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外包产业每年的增速高达30%以上,最高时超过5C%。目前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11.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被形象地称为( )
A. 世界加油站 B. 世界加工厂 C. 原材料仓库 D. 世界办公室
12. 印度21世纪初形成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沿海 B. 大陆内部 C. 西部、南部沿海 D. 北部山区
13.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主要分布在班加罗尔、新德里等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英语普及
②劳动力成本高
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交通便利
⑤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如图为南极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4. 造成“西瓜雪”迅速生长的原因可能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地壳运动活跃 C. 降水异常增多 D. 极地东风势力强劲
15. “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降雪量少 B. 紫外线强 C. 风力强劲 D. 气温太低
16. “西瓜雪”现象在南极地区大面积出现,可能( )
A. 引发降雪增多 B. 导致土壤酸化 C. 加剧臭氧空洞 D. 加剧冰川融化
中国是“桥的故乡”。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摆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索作为桥身要承重结构的叫“悬素桥”,亦称“吊桥”。据此,完成各小题。
17. 造成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经济水平的差异 C. 文化特点的差异 D. 政治历史的差异
18. 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桥下便于行船;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桥上便于行车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谷宽度 B. 河流水量 C. 人口密度 D. 交通方式
19. 吊桥多建在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下列地区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
A. 成都平原 B. 珠江三角洲 C. 闽浙山区 D. 祁连山区
20.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据下列图表资料,完成21~23题。
台湾省人口、城市分布不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源头 B. 东海岸曲折多良港,这里城市较密集
C. 因平原西广东狭,西部人口密度较高 D. 因北部地势高较凉爽,人口密度最大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文资料,完成各小题。
21. 1950~2000年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和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增大、增大 B. 减少、减少 C. 增大、减少 D. 减少、增大
22. 湿地是东方白鹤繁殖中停的必要环境。1970~2000年东方白鹤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
A. 人类狩猎 B. 湿地面积减少 C. 猛禽增多 D. 老鼠增多
23. “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 草地改良 B. 封沙禁牧 C. 坡耕地改梯田 D. 退耕还湿
读“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图”,完成各小题。
24.
图中所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 D. 四川盆地
25.
影响我国冬小麦收割顺序的自然因素分别是( )
A. 海陆分布,地形因素 B. 温度带,降水量
C. 土壤,交通条件 D. 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 非洲是一片广阔而神奇的土地,号称“热带大陆”“高原大陆”。如图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和非洲主要地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的平均海拔并非世界最高,却被称为“高原大陆”,说明原因。
(2)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分析其名称由来。
非洲大陆上天然植被有规律的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气候的特征。图3中①-③为非洲大陆上选取的典型植被景观照片。
(3)将①-③的植被类型在图2中的位置上与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填写在表中。
①
②
③
在图2的位置
______
______
______
气候类型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
猴面包树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世界上有八种猴面包树,以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种类最全。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和该岛上的猴面包树景观图
(4)在马达加斯加岛的甲、乙两地中,有大量猴面包树分布的地区是 ______ ;猴面包树生长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 ;上述地点猴面包树储水的时期为 ______ 。
27.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最大支流为达令河。墨累河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1)描述墨累一达令河径流量的特征。
(2)说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
为保证墨累-达令河流域农牧业发展,澳大利亚在该河流域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但在引水灌溉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
(3)从图中看出墨累-达令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分析这样做对河流下游产生的最直接的不利影响。
(4)灌溉会引起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灌溉对环境的影响如图所示。选择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入空格中(填字母),以完整表示灌溉对环境的影响。
①种植业减产
②径流减少
③地下水位升高
④用水成本增加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
(5)为解决墨累-达令河流域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简析该流域以东地区水量丰富的原因。
28. 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美誉,因其水能资源丰富,积极打造“东南亚的蓄电池”的发展目标。南欧江是湄公河老挝境内最大的支流,是老挝政府极力推进开发的水电资源,南欧江项目是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之一。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据图描述其海陆位置。
(2)分析老挝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项目是中国在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项目。南欧江梯级水电站建设十分不易,该工程与2012年开始动工,耗时9年时间完成。
资料卡:BOT方式是中国电网公司负责建设水电站,达成运营
获取收益。当收回成本并获得一定
盈利后再移交给老挝政府。
(3)分析南欧江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的自然原因。
(4)说明老挝接受“BOT方式”建设该水电站的理由。
南欧江水电站建设期间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有效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条件,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如今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造福680万人口安全用电,有效改善了老北部电网结构,提高了电网质量,为推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
(5)简述老挝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水电站中获得的利益。
29. 川藏铁路东起于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理塘等,跨金沙江进入西藏自治区后进入经昌都、林芝等至终点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千米,是第二条进藏铁路,将在2030年底建成道车。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川藏铁路线路的大致走向 ______ ,影响川藏铁路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 、 ______ 。
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桥隧总长819.24k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42.5%。整个川藏铁路计划工期11年,估算静态总投资537.8亿元,修建川藏铁路成本不低。
(2)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与青藏铁路相比,分析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
川藏铁路的设计时速等级是快速铁路,建成以后,成都至拉萨只需8—10小时(现在需要三天左右)。川藏铁路辐射的人口众多,沿线有丰富的能源、矿产、森林、旅游等资源,铁路的修建能提升沿线的交通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能把西藏连入长江经济带,并形成我国通往南亚的便接陆路通道。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铁路、航空与其他地区相通,说明还要建设川藏铁路的必要性。(提示:可从铁路运输的特点、修建铁路的意义等方面说明)
(4)在铁路客货枢纽和综合车站大力推广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本区域的特点,任选一种新能源,说明其在川藏铁路沿线综合车站开发利用的方向。
30.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这里“陕西苹果”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黄河主要产沙区林草梯田覆盖率的变化。
(2)林草梯田覆盖率的变化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影响。图2表示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结合区域特点,选择下列正确的自然地理因素填入下图空格中(填字母)。
①气候
②植被
③土壤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
在20多年的“绿色革命”中,延安市率先通过改良品种,开辟梯田台地(见图3)种植“山地苹果”获得成功。与平原产区苹果相比,山地苹果含糖量更高、口感脆甜,也更耐贮藏。2018年1月,“延安苹果”注册为“国家地理标注证明商标”。
(3)完成下列内容,说明延安发展山地苹果的有利条件。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
延安依靠特色农产品,迎来经济发展新契机。如图示意延安水果产销的主要过程。
(4)简要概括科学技术在水果生产和销售中发挥的作用;生产方面: ______ ;销售方面: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B、A、A
【解析】解:青岛某校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时间是5月初,为期两周,地球公转至轨道的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的②段。
故选:B。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活动是在5月初,地球公转至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所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标志杆正午影子每天变短,A正确;青岛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标杆正午影子均朝向正北,B错误;白昼一天天变长,日出时间一天天提前,CD错误。
故选:A。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读图结合知识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据图可知,图示学生测量标杆影子时,可判断青岛的天气是晴天。四个选项中A为晴,B为阴,C为雾,D为大雨。
故选:A。
正确分析出天气预报情况,还要依据对天气符号的认识我们判断不同的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对应关系是否正确作出判断,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熟记即可。
4~6.【答案】C、A、A
【解析】解:图示区域的聚落形式是乡村,该区域“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是受到地形的影响(地形崎岖不平,房屋错落不平,使得晒秋景观错落有致)。
故选:C。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山区居民在房前、屋后及屋顶晾晒丰收的农作物和果实。图示区域的聚落形式是乡村,该区域“晒秋”景观错落有致。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解:图示等高距为50米,“晒秋’观景栈道两端的海拔分别为500米和350米,因此,相对高度为150米。
故选:A。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可依据等高距估算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等高距的含义、海拔的估算、相对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有瀑布。
故选:A。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7.【答案】B
【解析】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纬度约为110°E,23.5°N。
故选:B。
在经纬网上,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依据经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东西经度;依据纬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北纬度。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经纬度的判读方法。
8~10.【答案】D、C、B
【解析】解:读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示意图,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巴西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少,空间分布不均,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故选:D。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
解:读图可知,该地区为南美洲部分区域,依据图例判断该区域人口分布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
故选:C。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交通、经济、地形、气候、水源等。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属于基础题。
解:亚马孙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
故选:B。
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本题主要考查巴西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1~13.【答案】D、C、C
【解析】解:目前,印度以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最快,被形象称为“世界办公室”;该国家的计算机软件工业中心是班加罗尔。
故选:D。
印度由于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及称号,牢记即可,属于基础题。
解: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印度21世纪初形成的一些外包产业中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故选:C。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原来利用煤、铁资源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汽车制造、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兴工业逐渐崛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题考查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解: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是: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早,人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低;与矿产资源丰富无关。
故选:C。
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恒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纺织工业,其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
本题考查印度的工业及分布,结合地图比较记忆即可。
14~16.【答案】A、D、D
【解析】解:根据题干可知,“西瓜雪”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所以造成“西瓜雪”迅速生长的原因可能是气温升高,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其余选项关系不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西瓜雪又称作“雪藻”,是一种具有微红或者粉红色并带有新鲜西瓜气味的雪。西瓜雪融化之后颜色更红,像红葡萄酒的颜色,这种红色是由一种名字叫极地雪藻的绿藻引起的。这种类型的雪常在晚春或者夏季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高山和极地地区,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题干的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地理事实即可分析解答。
解:“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纬度高,气温太低,不利于植物生长。
故选:D。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本知识点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
解:读题干可知,“西瓜雪”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若“西瓜雪”现象持续发展,将加剧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D正确;不会导致降雪增多、土壤酸化和紫外线增强,ABC错误。
故选:D。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概况,理解回答即可。
17~19.【答案】A、D、C
【解析】解: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不同,导致对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差异,因为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此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本题以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图为背景,考查了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差异悬殊的最主要原因,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解:读图与材料可知,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桥下便于行船;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桥上便于行车。行船与行车是交通方式的不同;材料中无体现河谷宽度、河流水量、人口密度。据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建筑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吊桥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省(简称闽)、浙江省(简称浙)一带,该地地形崎岖,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为了交通方便,建设了很多的桥。
故选:C。
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台湾火烧寮为全国“雨极”,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东部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大。
该题考查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地区,理解解答。
20.【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知,
受水系影响,城市多分布在河流下游地区;
西海岸曲折多良港,这里城市较密集;
因平原西广东狭,西部人口密度较高;
北部纬度高较凉爽,人口密度最大。
故选:C。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地形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考查台湾省的人口、城市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读图解答即可。
21~23.【答案】C、B、D
【解析】解:读图可得,1950年一2000年,三江平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故选:C。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占的比重最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知,东方白鹤的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湿地面积减少,东方白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故选:B。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区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国家为保护湿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故选:D。
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但也造成湿地萎缩、气候异常、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
本题考查三江平原变迁的原因,在把握三江平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湿地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
24~25.【答案】B、D
【解析】解: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华北平原)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综上所述,冬小麦分布在图中的华北平原。
故选:B。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该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能说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解: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甲、乙两地纬度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丙、乙位于山脉两侧,乙为平原,丙为高原,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
故选:D。
根据种植地区热量条件的不同,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的以北区域,根据种植地区热量条件的不同,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冬小麦主要种植在暖温带地区,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地区,这一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一般每年秋季种植小麦,到了冬季越冬,第二年春季小麦返青,初夏时节进入收割季节。春小麦主要种植在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比如我国的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等地区,这一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冬季十分寒冷,小麦无法越冬,因此一般每年开春时种下小麦,夏季为生长季节,到了秋季收割。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乙 丙 甲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甲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解析】解:(1)非洲平均海拔并非最高,但是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的范围广,被叫做“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是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2)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称为“热带大陆”。
(3)读图可知,①为热带草原景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对应乙;②为热带沙漠景观,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对应丙;③为热带雨林景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对应甲。
(4)猴面包树的树干高大、粗壮,说明其生长条件有优越的一面,生长地区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猴面包树树干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说明其生长地区存在气候干旱的时段,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炎热,干湿季分明,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图中表示热带草原气候的为甲;猴面包树大量储水的季节是当地雨季,储水是为了度过干季,乙地位于南半球,说明储水季节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故答案为:
(1)地形以高原为主;
(2)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3)
(4)甲;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富饶的大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出口农矿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非洲的气候主要可以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四个类型,呈明显的东西带状分布,且以赤道为中心,具有南北对称、季节相反的特点。
本题以非洲地形分布图、非洲气候分布图和猴面包树景观图为材料,涉及非洲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特征、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的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② ④ ③ ①
【解析】解:(1)读图,图中墨累一达令河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区域降水少,河流干支流水量不大。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多时令河,干季支流易断流。
(2)墨累一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灌溉水源是盆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可通过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措施和发展节水农业来解决。
(3)从图中看出墨累一达令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水质。
(4)根据所学知识所知,灌溉增加导致径流减少,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湿地减少,②地下水位升高。径流减少导致盐度增加,蓝绿藻繁殖,鱼类减少,盐度增加导致牲畜质量下降,④用水成本增加。实体生态环境变化导致鱼类减少,③地下水位的增高导致土地盐碱化,进而导致①种植业减产。
(5)大分水岭以东地区盛行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水量丰富。大分水岭以东为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可调水。
故答案为:
(1)干支流水量不大,流量季节变化大,干季支流易断流;
(2)水源不足;
(3)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4)②;④;③;①;
(5)大分水岭以东地区盛行从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水量丰富。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自西向东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布特征是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也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大分水岭,注入印度洋,最大支流为达令河。墨累河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墨累-达令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澳大利亚河流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8.【答案】解:(1)读图可知,老挝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毗邻缅甸,西南毗邻泰国。
(2)老挝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从地形来看,老挝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从气候来看,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五月至十月为雨季,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
(3)读图可知,南欧江水电站建设周期较长的自然原因: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物资运输调运困难,耗时长;其次,根据材料可知,该水电站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杆工程之一,老挝政府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间接表明该水电站规模大,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因此工期较长;再次,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同时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施工进程;最后,水库建设形成大面积库区,库区和水库周边的居民需要工程移民,从而影响了施工进度。
(4)老挝采用BOT方式建设水电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老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资源的开发潜力大;另一方面,老挝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水电站建设的资金和技术,而BOT方式是中国负责建设水电站,所以采用该方式有利于老挝引进资金和技术,从而促进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新建该水电站对当地来讲,促进本地区水能资源开发,带动本地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电网设备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电站的修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对当地的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故答案为:
(1)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毗邻缅甸,西南毗邻泰国;
(2)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山地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建设物资运输困难;降水多,地质条件复杂,多自然灾害,不利于施工;
(4)老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资金短缺和技术条件不足,采用该方式可以引进资金和技术;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大量资金的投入,对该地的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该工程是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该地的电力网和输电网的形成,促进该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东南亚主要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其中该区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本题以“一带一路”为背景,涉及东南亚主要国家、水能资源、水电站建设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29.【答案】东西走向 地质构造复杂 经济发展
【解析】解:(1)由图分析可知,川藏铁路连接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该铁路大致呈东西走向。川藏铁路线路起伏较大,可能的原因应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川藏铁路线路长、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川藏铁路途经地区应尽可能避开高山,避开地质状况不稳定的地区;②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交通闭塞、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经济是影响川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多地联系城镇,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2)铁路修建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大小、穿越河流数量、沿线地质条件、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等方面,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即可以上所述各方面进行分析。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穿越横断山区,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穿越的河流多;川藏铁路穿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3)青藏高原还要修建川藏铁路的原因,①是铁路运输具有其优势,②是铁路的修建能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安全程度高、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大;川藏铁路可直接和成都这一中国西南部经济中心相连,使西藏就将拥有相当便捷的对外交通,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来自外部的资本也可以通过这条通道迅速进入青藏高原进行投资,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4)在川藏铁路沿线综合车站开发利用的方向是:建设太阳能电站,为车站提供电能(照明);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车站提供热水和供暖;建设地热电站,为车站提供电能(照明);抽取地下热水,为车站提供供暖、温泉洗浴等;建设风力发电场,为车站提供电能(照明)。
故答案为:(1)东西走向;地质构造复杂;经济发展;(2)地形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3)铁路运输具有优势;铁路的修建能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4)太阳能;建设太阳能电站,为车站提供电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车站提供热水和供暖。
(1)川藏铁路大致呈东西走向。川藏铁路线路长、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交通闭塞、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穿越横断山区,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穿越的河流多;川藏铁路穿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3)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安全程度高、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川藏铁路可直接和成都这一中国西南部经济中心相连,使西藏就将拥有相当便捷的对外交通,利于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4)川藏铁路沿线适宜建设太阳能电站,为车站提供电能。
本题以川藏铁路线路与主要站点分布图、青藏线剖面图和川藏线剖面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川藏铁路的走向及影响因素、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的自然原因、建设川藏铁路的必要性、川藏铁路沿线综合车站开发利用的方向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0.【答案】② ③ ① 肥沃 充足 大 平坦 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树的死亡率,提高树的成活率;还可以运用科技力量提高水果的产量以及水果的品质等 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交通的发展,可以扩大水果的销售范围;冷藏技术的提高延长水果的销售时间;提高水果的销量等
【解析】解:读图可知,(1)黄河主要产沙区林草梯田覆盖率的变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3年,大部分地区林草梯田覆盖率从30%~40%以下提高到40%~70%及以上。
(2)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对产沙区的治理首先提高林草梯田覆盖率,因此A表示②生物;植被能保持水土,较少对土壤的侵蚀,因此B表示③土壤;能调节局地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因此C表示①气候。
(3)结合材料,延安发展山地苹果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①肥沃;气候较干旱,光照②充足;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昼夜温差③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社会经济条件: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开辟梯田台地,地形较④平坦;改良品种,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山地苹果含糖量更高、口感脆甜,也更耐贮藏,市场需求量大。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水果生产和销售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在生产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树的死亡率,提高树的成活率;还可以运用科技力量提高水果的产量以及水果的品质等。在销售方面,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交通的发展,可以扩大水果的销售范围;冷藏技术的提高延长水果的销售时间;提高水果的销量等。
故答案为:
(1)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3年,大部分地区林草梯田覆盖率从30%~40%以下提高到40%~70%及以上;
(2)②;③;①;
(3)①肥沃;②充足;③大;④平坦;
(4)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树的死亡率,提高树的成活率;还可以运用科技力量提高水果的产量以及水果的品质等;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交通的发展,可以扩大水果的销售范围;冷藏技术的提高延长水果的销售时间;提高水果的销量等。
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在平坦的黄土塬地区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在缓坡修建水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在陡坡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等。
本题以人地协调观为背景,涉及黄河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8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