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3628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3628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3628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展开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
1.(2022春·广西南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化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B.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常规戏”。
C.“石”长度单位,十斗为一石;“寻”容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D.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
2.(2022春·河南鹤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常流连于自然山水,以排解心中苦闷,写下“永州八记”,本文为其中一篇。
B.《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在写法上,《石壕吏》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进行升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是“客观”叙述,没有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C.即席讲话,要根据特定的背景、场合决定说什么和怎么说,不宜长篇大论,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也不能东拉西扯,离题万里。
D.《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
3.(2022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春日温柔的风轻拂着翠绿的叶子”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
D.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与孔子齐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4.(2022春·河北秦皇岛·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和其他四部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并称为“五经”。
C.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叫古体诗,一类叫近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近体诗。
D.《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5.(2022春·黑龙江绥化·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关于文体知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话剧剧本主要有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B.《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京剧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是黄梅戏代表剧目。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是墨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6.(2022春·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篇好的游记,往往具有知识性。《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中谈到长江考察热及中外勇士的探险,《一滴水经过丽江》中谈到丽江的历史,谈到东巴文字,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
B.经典诗文表情达意有技巧。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白居易的《卖炭翁》没有直接发议论,但情感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C.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空间顺序介绍核舟。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按照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逻辑严密。
D.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贺敬之《回延安》中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是比兴兼用。《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比兴兼用。
7.(2022春·湖南衡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B.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C.河南民歌“信天游”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D.“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黄发、
8.(2022春·广西桂林·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文体。“记”只叙事不发表议论,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柳宗元《小石潭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演讲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要把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成为易听易懂的口语。
D.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9.(2022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又称“诗三百”。
B.《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旨在阐发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C.“记”属于古代的散文体裁,也叫“杂记”。可记事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如《桃花源记》《核舟记》《小石潭记》都属于杂记。
D.演讲,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一般具有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的特点。语言尽可能要口语化、大众化。
10.(2022春·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庄子》作者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道遥游》。
B.《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即是芦苇。本诗采用了反复吟唱的手法。
C.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主人公,前期,祥子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健壮的”;后来祥子成为“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的人,这是封建社会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战争教科书”。
11.(2022春·云南昭通·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书法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与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蔡京齐名,世称“宋四家”。
B.隶书是我国汉字的一种字体,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状,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C.“颜筋柳骨”是中国书法史上对唐代两位书法家书法风格的合称。颜指颜真卿,因其书法筋肉丰满所以称为“颜筋”;柳指柳公权,其书法刚劲清瘦,谓之“柳骨”。
D.《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传为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纸本手卷,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2.(2022春·四川凉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
B.《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C.《登勃朗峰》的作者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同一人,都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13.(2022春·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古诗文中表示“绿”的词语还有“碧”“翠”等,它们在色泽的深浅、明暗上有细微区别。
B.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一篇好文章,在写法上总有值得模仿、借鉴的地方。
C.《登勃朗峰》一文写上山用的是散文笔法,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用的是小说笔法,富有传奇色彩。
D.“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这一句话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外,还用到了夸张的修辞。
14.(2022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保尔•柯察金既有面对挑战勇敢顽强的一面,也有面对亲情、友情温情脉脉的一面。
B.保尔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C.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始终在平凡的生活中挣扎。
D.孙少平渴望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煤矿工人。
15.(2022春·云南西双版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B.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后,写下了倍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C.贺敬之的《安塞腰鼓》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我们学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
16.(2022春·四川自贡·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科学观察笔记,作者是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世外桃源”现在指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D.诗歌兴盛于唐朝。杜甫、苏轼、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17.(2022春·辽宁营口·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人。
B.苏轼,字子瞻,南宋杰出词人。
C.《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等。
D.《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18.(2022春·云南曲靖·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D.《社戏》一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小时候跟随母亲到外婆家省亲时到赵庄去看社戏经历的一篇散文。
19.(2022春·浙江杭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梳理保尔的成长史,下列各项中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双目失明
②修筑铁路
③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④做童工
⑤参加战斗头部受伤
⑥在朱赫来影响下革命
A.④⑥②⑤①③ B.⑥④⑤②③① C.④⑥⑤②③① D.④⑥⑤②①③
20.(2022秋·云南昭通·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1.(2022春·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
B.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个成语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2.(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C.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哲学家,代表作是《道德经》。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由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历时三年写成的。
23.(2022春·河北邯郸·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代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指代老人。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而唐朝诗人杜甫的《石壕吏》则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篇。
C.《社戏》写了作者故乡的风俗民情,描写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象,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D.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著名散文,有浓郁的陕北风情;吴伯箫的《灯笼》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
24.(2022春·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同类型演讲词特点各异。《最后一次讲演》是即兴演讲,有极强的现实性,语言慷慨激昂,情感爱憎分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庄重场合的正式演讲,知识性、逻辑性强。
B.游记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传达出敬畏生命、珍视自然的意识;《壶口瀑布》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赞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C.朗读课文要结合课文的文体特点进行。《回延安》是抒情诗,语调要舒缓低沉:《灯笼》《安塞腰鼓》都是散文,语调要高昂明快。
D.表达方式要按需使用。小说《社戏》以记叙为主,穿插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用得恰如其分;《卖炭翁》以记叙为主,描写极精简,没有任何直接抒情议论语句。
25.(2022春·湖南湘潭·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立春”,“立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它与“惊蛰”“清明”“芒种”属于同一个季节的节气。
C.古代常以籍贯来称呼人,如柳宗元,世称柳河东;王安石,世称王临川。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春秋到战国时期的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6.(2022春·河北唐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了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筑路”这一章节,描写了保尔在筑路过程中面临的恶劣天气、残匪骚扰、饥饿威胁和疾病折磨等困难。
27.(2022春·辽宁辽阳·八年级统考期末)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思是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他的作品。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自《马说》,作者是北宋文学家韩愈。
D.《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8.(2022春·湖南湘西·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B.《恐龙无处不在》用科学研究中的一则实例,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火山喷发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29.(2022春·陕西渭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选项中表述不当的一组是( )
A.“哥儿,你要牢牢记住!”她及其郑重地说。“地”是结构助词。
B.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称为动宾短语。如:更加坚强。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
D.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30.(2022春·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自《呐喊》的鲁迅小说《社戏》中出现的“老生”“老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老年女子、年轻男子和滑稽人物。
B.科普作品,一般或多或少地运用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理趣和情趣。《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
C.《逍遥游》出自《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北冥有鱼》《虽有嘉肴》都是庄子及其后学的作品。
D.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这里的“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C.有误,“寻”是长度单位,并非是容量单位;所以选项错误;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
B.《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因此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属于古体诗。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C.错误。《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并非“墨家经典之一”;
故选C。
6.C
【详解】C.有误,《核舟记》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空间顺序介绍核舟的。
故选C。
7.C
【详解】C.“信天游”是陕北民歌。
故选C。
8.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有误,“记”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也可发表议论。因此选项“‘记’只叙事不发表议论”说法有误;
故选A。
9.B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B.《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
故选B。
10.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故选D。
11.A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知识。
A.“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没有“蔡京”;
故选A。
12.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社,在绍兴是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故选A。
13.D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D.“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本句并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D。
14.B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
B.“后来在哥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有误,应为: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故选B。
15.C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C.是贺敬之的《回延安》,不是《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刘成章。
故选C。
16.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社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述错误,《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B.“作者是利奥波德”表述错误,《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
D.“杜甫、苏轼、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表述错误,苏轼是北宋的代表诗人;
故选C。
17.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有误,苏轼是北宋杰出词人;
故选B。
18.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积累能力。
D.《社戏》是一篇小说,出自《呐喊》。
故选D。
19.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梳理。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可知,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往神父家用来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保尔辍学后做了童工,受尽折磨,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工作;在战斗中,保尔腿部受伤,但他不等痊愈便加入了骑兵队伍,参加战斗头部受伤;出院后,他已不宜重返前线,就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修筑铁路快结束时得了伤寒;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几乎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他在病榻上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故正确的排序为:④做童工;⑥在朱赫来影响下革命;⑤参加战斗头部受伤;②修筑铁路;①双目失明;③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故选D。
20.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A.《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故选A。
21.C
【详解】A.“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有误,《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误,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
D.“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有误,戴圣是西汉人。
故选C。
22.C
【详解】考查对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识记。
C. 庄子的代表作是《庄子》,《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
故选C。
23.C
【详解】C.有误,《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并非“散文”,所以选项错误;
故选C。
24.C
【详解】C.“《回延安》是抒情诗,语调要舒缓低沉”表述错误,《回延安》 是抒情诗,感情真挚热烈。语调要明快。故选C。
25.B
【详解】B.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几个节气,“芒种”属于夏天;
故选B。
26.C
【详解】C.在养病期间,保尔认识了达雅,之后他们互相勉励,终结成夫妻。冬妮亚是保尔的初恋,并没有成为保尔的妻子。
故选C。
27.C
【详解】C.韩愈是唐朝人;“作者是北宋文学家韩愈”表述有误;
故选C。
28.C
【详解】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的是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而非“火山喷发”;
故选C。
29.B
【详解】B.“更加”为修饰语,“坚强”为中心语,“更加坚强”为偏正短语,而非动宾短语;
故选B。
30.C
【详解】C.有误。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虽有嘉肴》是《礼记》中的作品。
故选C。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共11页。
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05 文学文化常识-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共11页。
2022-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项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项复习精讲精练:专题05: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