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1页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2页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化学(教师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顺义初三(上)期末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a-40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3.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氮气无色无味 B. 铝呈银白色 C. 蔗糖易溶于水 D. 碳酸易分解
    4.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A. B. C. D.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铁丝 B. 镁条 C. 红磷 D. 氢气
    6. 下列有关O2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能燃烧 B. 能支持燃烧 C. 能供给呼吸 D. 液态氧为无色
    7.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Al2O3 C. MgSO4 D. HCl
    8.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2 C. 2O D. O2-
    9. 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
    A. 用盆接水洗菜 B. 用淘米水浇花
    C. 使用节水型马桶 D. 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固体 D. 称量固体
    11.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NaCl2(氯化钠) B. CuO(氧化铜) C. ZnSO4(硫酸锌) D. AgNO3(硝酸银)
    12.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 太阳能飞机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火力发电
    13.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4. 实验室过滤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 B. C. D.
    15. 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 B.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闻气味 D. 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16. 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C B. 核外电子数为12
    C. 原子序数是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17.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8.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4 C. -2 D. -4
    19.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急救病人 B. 做气体肥料
    C. 人工降雨 D. 灭火
    20.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循环(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氧循环和碳循环分别是指O2和CO2的循环
    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21. 液化石油气中丁烷(C4H10)的含量最高。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可燃性
    B. 由14个原子构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58g
    D. 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5
    22.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吸附性 B. 不可与氧气反应
    C. 可重复使用 D.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3.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 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燃气火苗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进入久未使用的煤矿矿坑前做烛火实验
    24.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收集二氧化碳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净化河水

    A. A B. B C. C D. D
    25. 实验小组对蜡烛展开了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

    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上图),约1S后取出
    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用嘴吹蜡烛火焰
    火焰熄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
    B ②说明蜡烛外焰温度最高
    C. ③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D. 蜡烛火焰能被吹灭,是因为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3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干冰常用做制冷剂,利用了干冰__________性质。
    (2)酥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3)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27. 美丽的溶洞是石灰岩(主要含CaCO3)被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1)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__________。
    (2)溶洞形成过程的反应之一是,请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下图所示为几种能源结构变化调整图。

    (1)几种能源中,属于化石燃料是天然气、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由图获得的有关能源结构的信息有:从2020年到2040年,_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29.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排放最有效的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到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典型煤层CO2封存过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和N2逐渐被CO2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

    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吸附CO2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露,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_________。
    (2)图1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再注入。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3)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_________。
    ②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形成酸雨。_________。
    (5)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_________。
    【生产实际分析】
    30.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的主要流程如下。

    (1)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储存在蓝色钢瓶中的氧气用途有 。
    A. 富氧炼钢 B. 食品保鲜
    C. 医疗抢救 D. 火箭发射
    31. 水和氧气是航天员在“天宫”中生活工作的重要保障。下图是空间站资源再利用模拟图

    (1)电解水是空间站氧气的来源之一。
    ①“水电解系统”中与__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氧气。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水净化主要利用的是反渗透膜,其孔径为0.0001微米,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分子则会被阻挡,从而达成净水的目的。反渗透膜的净水原理是 。
    A. 沉降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
    (3)“萨巴蒂尔反应器”可以除去C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能用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3.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_________。
    (3)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证据是__________。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能由此实验得到证明的是:通常状况下, 。
    A. 不与红磷反应 B. 难溶于水 C. 密度比空气小
    34. 用下图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要探究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乙中的A为________。
    35.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对比AB实验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2)若要证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6. 用下图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B处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C处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A处溶液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科学探究】
    37.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部分装置略去)。

    【实验方案】
    Ⅰ.相同温度下,按下表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催化剂

    4%
    15
    无催化剂

    4%
    15
    0.2g
    MnO2粉末

    4%
    15
    xg
    FeCl3粉末
    Ⅱ.某温度下,量取15mL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H2O2溶液的浓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2。
    Ⅲ.量取15mL4%的H2O2溶液,加入0.2g 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反应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3。

    解释与结论】
    (1)③中,x=__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对比①和②,目的是_________。
    (4)依据图2分析,能证明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请结合实验分析,图1、图2中4%的H2O2溶液与0.2gMnO2粉末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压强明显不同(即图中A点与B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6)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还可以研究________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8. 生石灰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由于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理论上28gCaO至少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为“O、Si、Al、Fe”,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C。
    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碳酸易分解,是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项正确;
    故选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堆放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很多图标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5.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液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正确;
    B、氧气支持燃烧,该选项正确;
    C、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该选项正确;
    D、液态氧呈淡蓝色,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7.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O2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
    B、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是氧化物。故对。
    C、MgSO4是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是氧化物。故错。
    D、HCl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错。
    故选B。
    8.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故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2O,故选C。
    9.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盆接水洗菜,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B、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C、用节水型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D、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水资源,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0.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悬垂在容器上方,不可伸入容器。故错。
    B、试管加热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对。
    C、取用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镊子夹取固体放在试管口,将试管缓慢直立起来。故错。
    D、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需要左物右码,故错。
    故选B。
    11.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书写错误,故符合题意;
    B、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硫酸锌中锌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锌的化学式为:ZnSO4,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所以硝酸银的化学式为:AgNO3,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太阳能飞机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
    B、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
    C、水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水力发电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故选项错误;
    D、火力发电的主要燃料是煤,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 【答案】C
    【解析】
    【详解】A、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
    B、是两种物质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
    C、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对。
    D、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与新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
    故选C。
    14. 【答案】B
    【解析】
    【详解】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烧杯,而不用酒精灯。
    故选:B。
    15.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空气无明显现象,不能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
    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气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正常燃烧,氧气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中插入燃着的小木条,木条熄灭,可以进行鉴别,符合题意;
    故选D。
    16.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碳元素符号是C,此选项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原子序数,而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此选项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原子的原子序数,则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此选项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元素的概念,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
    18.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解得x=+4价,故选B。
    19.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经常用来进行急救病人,其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对。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以做气体肥料,其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错。
    C、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可以人工降雨,其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错。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作灭火,其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错。
    故选A。
    2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循环和氧循环中的“碳”、“氧”分别是指碳元素和氧元素的循环而不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1. 【答案】A
    【解析】
    【详解】A、液化石油气能作燃料,所以其主要成分丁烷具有可燃性,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由丁烷的化学式可知,1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即14个原子构成的,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丁烷的化学式可知,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所以不是58 g,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由丁烷的化学式可知,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不是2:5,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具有吸附性,故选项正确;
    B、“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产物可能为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正确;
    D、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理解题意、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A错误;
    B、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存在,关闭燃气灶阀门可移除可燃物,进而熄灭燃气火苗,故B正确;
    C、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使油火熄灭,故C正确;
    D、进入久未使用的煤矿矿坑前做烛火实验极易发生爆炸,煤矿矿坑中含有可燃性气体瓦斯,故D错误。
    故选AD。
    24.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
    C、该实验中溶质、溶剂的种类和水温均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
    D、图中小卵石、石英砂能过滤不可溶性的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河水,故D正确;
    故选D。
    25.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硬度较小,密度比水小,故A正确;
    B、②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上图),约1S后取出,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故B正确;
    C、③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石蜡中含有氧元素,不能说明是否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
    D、蜡烛火焰能被吹灭,是因为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故D正确;
    故选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3题,共45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 【答案】(1)升华吸热
    (2)水蒸气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剂,是因为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热,故填:升华吸热;
    【小问2详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变软,故填:水蒸气;
    【小问3详解】
    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C。
    27. 【答案】(1)
    (2)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CaC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Ca原子1个,C原子1个,O原子4个,H原子2个;反应后Ca原子1个,C原子2个,O原子6个,H原子2个,则_____处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化学式为CO2。
    28. 【答案】(1)煤、石油
    (2)
    (3)所占比例逐渐降低的是煤和石油(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石燃料包含:煤、石油、天然气。
    【小问2详解】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由图获得的有关能源结构的信息有:从2020年到2040年,传统化石燃料中的煤和石油所占比例下降。
    【科普阅读理解】
    29. 【答案】(1)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
    (2)CO2分子间的间隔
    (3)
    (4) ①. 对 ②. 错
    (5)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的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
    【小问2详解】
    图1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超临界流体再注入。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CO2分子间的间隔。
    【小问3详解】
    CO2使水酸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①根据材料可知,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故对。
    ②CO2对环境的危害是引起温室效应,不能形成酸雨。故错。
    【小问5详解】
    观察对比图2中的四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压力范围内,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的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
    【生产实际分析】
    30. 【答案】(1)物理 (2)ACD
    【解析】
    【小问1详解】
    工业制氧气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小问2详解】
    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氧气的用途是火箭发射、富氧炼钢等;氧气可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但氧气具有氧化性,不能于食品保鲜;故选ACD。
    31. 【答案】(1) ①. 正 ②. (2)B
    (3)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水电解系统”中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氧气。
    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水净化主要利用的是反渗透膜,其孔径为0.0001微米,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其他分子则会被阻挡,从而达成净水的目的。反渗透膜的净水原理是过滤。与沉降、吸附、蒸馏无关。故B正确。
    故选B。
    【小问3详解】
    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换成化学方程式为:。故方框中另一种产物是2个水分子,其微粒图示为:。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2. 【答案】(1)酒精灯 (2)####
    (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 ①. B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的常见仪器,故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小问2详解】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或;
    【小问3详解】
    D是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故能用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能用D装置收集;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固体大理石和稀盐酸溶液在常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所以反应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填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 【答案】(1)
    (2)红磷燃烧放热,使甲瓶内气压增大,将甲瓶中液体压入烧杯,使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
    (3)甲瓶内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4)AB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过程中放热,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将甲瓶中液体压入烧杯,使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故填红磷燃烧放热,使甲瓶内气压增大,将甲瓶中液体压入烧杯,使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
    【小问3详解】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当红磷燃烧时消耗瓶内氧气,使得瓶内压强减小,等装置恢复室温后,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故填甲瓶内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小问4详解】
    A、该实验中红磷过量,但是最终红磷熄灭,说明红磷不能和剩余气体反应,故A正确;
    B、集气瓶内液面最终升高到刻度1处,说明瓶内剩余气体不能溶于水(若能溶于水,液面会更高),故B正确;
    C、该实验中不能证明剩余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故C错误;
    故选AB。
    34. 【答案】(1)甲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2)80℃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中水的温度为 20℃ ,低于白磷的着火点40℃,即使通入氧气,但白磷不燃绕,而丙中热水的温度为 80℃ ,高于白磷的着火点40℃,通入氧气,白磷燃绕,甲丙的实验对比,变量是温度,因此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填: 甲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小问2详解】
    可燃物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空气或O2;③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要探究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则为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或O2,故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空气或O2,即空气或O2为变量,其他的实验条件应该相同,所以空气或O2为变量的对比组有乙和丙,因此乙中的A为应为80℃水,故填:80℃水。
    35. 【答案】(1)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分别向盛有氧气、木炭的集气瓶以及反应后的B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解析】
    【小问1详解】
    对比AB实验的现象,A实验中木炭在空气中红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对比现象能够得出,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填: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小问2详解】
    要证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则要证明产物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应该选择澄清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需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分别向盛有氧气、木炭的集气瓶以及反应后的B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36. 【答案】(1)
    (2)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3)没有验证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B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C处蜡烛自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3详解】
    A处溶液变红,但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因为没有验证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变红。
    【科学探究】
    37. 【答案】(1)0.2 (2)
    (3)探究有无催化剂是否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
    (4)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压强不同
    (5)实验温度不同 (6)温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②③作为对比实验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所以加入催化剂质量相同,x=0.2g;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①和②变量为催化剂,目的是探究有无催化剂是否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
    【小问4详解】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的压强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故答案为: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压强不同;
    【小问5详解】
    两组实验中采用二氧化锰质量和状态相同,且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和体积也相同,而造成压强不同,说明可能两组实验反应的温度不同,造成压强不同;
    【小问6详解】
    根据图3可以看出,还可以探究温度的影响。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8. 【答案】解:设至少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


    x=9g
    答:理论上28gCaO至少需要消耗水9g。
    【解析】
    【分析】根据氧化钙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水的质量。
    【详解】见答案。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相关试卷

    2022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顺义初三二模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顺义初三二模化学(教师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顺义初三一模化学(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二氧化氯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在1L下列水样中放入2, 【解】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