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丹江口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下图为2003——2018年丹江口市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丹江口市下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属于支撑服务功能的是(   A. 维持生物多样性 B. 废物处理C. 调节气候 D. 提供美学景观2. 丹江口市水源涵养功能随时间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B. 局地气候的不断改善C. 森林植被覆盖率提高 D. 水库蓄水量逐年增加【答案】1. A    2. C【解析】1题详解】在丹江口市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中,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形成与保护属于支撑服务功能,A正确;废物处理属于调节服务功能,B错误;调节气候属于气候调节服务功能,C错误;提供美学景观属于文化服务功能,D错误。所以选A2题详解】据图可知:丹江口市水源涵养功能随时间的上升,城镇化进程中人为扰动下垫面,会导致水源涵养功能不断下降,A错误;局地气候改善属于气候调节服务功能,与水源涵养功能无关,B错误;森林植被的功能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正确;南水北调水库蓄水会使水量增加,但不会不断增加,D错误。所以选C【点睛】生态服务价值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主要包括向经济社会系统输入有用物质和能量、接受和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如人们普遍享用洁净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回答下列各题。3. 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B. 降水多,季节变化小C. 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D.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4. 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A. 导致海平面上升B. 加剧湖区草场沙化C. 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D.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河道弯曲,水流平缓与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关系不大,且流经甲湿地的两条河流较为平直,A错。读图可知,甲湿地地处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BC错。甲处有河流汇集,水源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功能强,故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小,D正确。故选D4题详解】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全球变暖所致,乙湖泊水位下降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A错。乙湖泊水位下降导致湖区周围水分条件变差,加剧湖区草场沙化,B正确。入湖径流大幅减少是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不是乙湖泊水位下降的影响,因果关系倒置,C错误。乙湖泊水源发源于蒙古,来水量小,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不明显,且湖泊水位下降后,蓄水能力增强,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应有所提高,D错。故选B【点睛】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年、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的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下图是我图各省(市)地级市规划区范围浅层地热能可采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的是(   A. 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湖南 B. 西北地区的青海、宁夏、甘肃C. 南方地区的宁夏、云南、广东 D. 南方地区的安徽、江苏、湖南6. 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 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面积等多在北方省区出现B. 多数地区对浅层地热能开发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C. 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利用易造成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D. 各省区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对城市环境污染【答案】5. D    6. D【解析】5题详解】湖南不属于北方地区,A错误;青海不属于西北地区,且青海、宁夏地热资源较缺乏,B错误;宁夏不属于南方地区,云南、宁夏地热资源较缺乏,C错误;由图可知,南方地区的安徽、江苏、湖南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较丰富,D正确。故选D6题详解】由已知近年来,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年均增长速度在28%以上,建筑物供暖面积5.5亿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湖北、上海等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可知,年均增速快,建筑物供暖面积等多在北方省区出现,A正确;由已知西藏羊八井、河北霸州等少数地区有用于发电、采暖和温室种植等的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大多数地区以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B正确;供暖和旅游疗养为主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容易导致地下水利用过多,进而导致地区地下水位下降,C正确;地热资源是清洁能源,对浅层地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明显污染,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ABC不符题意,选D【点睛】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于地表以下200米以内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热能,温度小于25度,是近20年来被快速开发利用的清洁环保型的新型能源,具有分布广、储量大、可再生及就近开发利用等特点。浅层地热能作为低温资源,借助地源热泵技术可广泛用于建筑空调的取暖制冷等方面。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采取不同的方式,可分地源型(地埋管)、地表水源型和地下水源型三种。加龙河位于欧洲西南部,发源于比利牛斯山东段,自东南向西北穿越西班牙和法国,最终注入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加龙河全长647千米,支流很多,有运河通连地中海,使得法国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可以绕开直布罗陀海峡,在法国境内修建了50座水闸。下图为加龙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法国在加龙河上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旅游景观 B. 增加降水量 C. 储蓄淡水 D. 调节径流量,保障通航8. 人类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在获得巨大益处的同时,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说明(   ①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②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不会产生冲突③人类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选择最优利用方案④人类获取各种服务不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7. D    8. A【解析】7题详解】结合材料加龙河有运河通连地中海,使得法国船只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可以绕开直布罗陀海峡,在法国境内修建了50座水闸和示意图可知,加龙河与上游运河连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但加龙河上游与海洋高差较大,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径流量,保障航运,D正确;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旅游景观、增加降水量、储蓄淡水,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为了可持续利用,就需要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能量需求;(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如水能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3)文化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4)支撑服务: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生态足迹是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各类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六类)的总和,用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生态足迹的总量取决于(   ①土地资源数量②土地利用结构③人均消费水平④人口数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天山北坡经济带能源生态足迹很大,主要由于该地(   A. 能源资源储藏量大 B. 工业结构以能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C. 能源资源消费量大 D. 人口空间分布与能源空间分布一致【答案】9. D    10. B【解析】9题详解】生态足迹是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各类用地,土地资源数量的多少与人类活动消耗的用地数量无关,错误;土地利用结构展现的是生态足迹的使用结构,不能决定生态足迹的总量,错误;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生态足迹需求的多少,从而决定生态足迹的多少,正确;人口数量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多少,从而决定消耗的土地数量,所以人口数量决定生态足迹总量,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ABC错误。10题详解】能源资源若不被开采,则不会产生生态足迹,A错误;天山北坡工业结构以能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占用的土地属于能源生态足迹,B正确;一个区域消费的能源不一定由本地区供应,也可以由其他区域输入,不一定产生生态足迹,C错误;人口空间分布于能源空间分布一致,为能源生态足迹提供需求,还需要通过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才会产生能源生态足迹,D错误。故选B【点睛】生态足迹的意义: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黑炭粒子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和动植物体的不完全燃烧,通过烟尘形式飘动,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黑炭粒子增多,大量黑炭粒子不断飘向北极,北极正在逐渐变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下列属于黑炭粒子来源的是(   A. 内陆荒漠 B. 森林火灾 C. 光伏电站 D. 矿山开采12. 促使黑炭粒子涌向北极最主要的动力是(   A. 大气环流 B. 洋流 C. 地表径流 D. 热力环流13. 黑炭沉降会使北极地区(   A. 冰川融化加快 B. 地表降温加快 C. 地面辐射减弱 D. 极夜天数增加【答案】11. B    12. A    13. A【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黑炭粒子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和动植物体的不完全燃烧可知,化石燃料和动植物体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炭粒子,森林火灾会导致森林的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炭粒子,B正确;内陆荒漠既不属于化石燃料,也不属于植物体不完全燃烧,A错误;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来发电,与化石燃料无关,C错误;矿山开采不会导致化石燃料和动植物体不完全燃烧,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根据材料通过烟尘形式飘动可知是风促使黑炭粒子涌向北极,所以最主要的动力是大气环流,A正确;洋流是海水的大规模流动,对烟尘飘动影响小,B错误;同理,地表径流影响不大,C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影响范围小,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黑炭沉降会使北极地区会使得北极地区变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地面辐射加强,使得北极地区的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地表降温变慢,所以A正确、BC错误;极夜天数的多少受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黑炭沉降对极夜天数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点睛】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之后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增温,即太阳暖大地;地面升温后形成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即大地暖大气;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一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弥补地面损失的能量,起到保温作用,即大气还大地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基础地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关于资源安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土地、水和劳动力资源有保障 B. 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要有保障C. 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会破坏自然环境 D. 资源安全属于常规国家安全15. 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   A. 运输因素 B. 经济因素 C. 资源因素 D. 军事因素16. 就资源供给方面来看,影响我国资源安全的做法是(   A.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B. 发展循环经济,重复利用资源C. 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 D. 大量出口稀缺资源,赚取外汇【答案】14. B    15. C    16. D【解析】14题详解】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既包括资源的数量,也包括资源的质量,劳动力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B正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或在利用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可以减少或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C错误;资源安全属于国家战略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利用本国资源受外界不安全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小,相对就比较安全。可见,资源因素是对资源安全的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C正确;运输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属于次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属于资源消费方面,不属于资源供给方面,A错误;发展循环经济,重复利用资源,是资源消费方面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B错误;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可以在资源供给方面保障资源安全,而不是影响我国资源安全,C错误;大量出口稀缺资源,虽然赚取了外汇,但难以保障我国稀缺资源的供给,会影响资源安全,D正确。故选D【点睛】人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如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增加区域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从而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最大化,规避各种利用风险等,从而节约和优化资源使用。2021年9月26日上午,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中心示范区举办的“智能+能源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表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7. 下列各省与其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A. 广东——地热能、水能 B. 甘肃——风能、太阳能C. 湖北——潮汐能、生物质能 D. 新疆——风能、天然气18. 与山西省相比,长三角地区风电场分布更加密集,主要原因是(   A. 交通发达,建设材料运输便捷 B. 经济发达,风电技术最为成熟C. 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 D. 海域面积广阔,风能资源丰富19. 新能源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气候变暖缓解②臭氧层空洞缩小③就业岗位减少④产业结构调整⑤减轻大气污染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答案】17. B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广东地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但地热能不丰富,A错误;甘肃位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丰富,B正确;湖北属于内陆省份,不适宜发展潮汐能,C错误;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但是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缺乏,所以,与内陆相比,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更加密集,C正确;ABD项所述内容有利于风电场建设,但不是主导因素,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通过新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能够降低化石燃料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暖缓解,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是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新能源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不能直接影响臭氧层空洞,错误;新能源的发展会推动产业结构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还会开辟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正确、错误;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新能源逐渐取代化石能源可以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正确;综上所述,①④⑤正确,故选A【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保护合理就能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二是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矿产资源需漫长年代,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故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A. 西北、东北 B. 西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南沿海21. 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A. 生态环境脆弱 B. 经济发展快C. 耕地数量少 D. 耕地质量差22. 专家警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①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②大面积围湖造田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小灾害对耕地的影响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20 A    21. B    22. C【解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可平衡年限最长,根据材料可推断,这些区域耕地被占用后可用于回补耕地的土地资源多。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大,可转化为耕地的非耕地资源多,故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东北和西北地区,A对,BCD错。故选A21题详解】浙江、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热量充足,降水较多,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相对于其他省区,生态环境并没有表现脆弱,A错;浙江、福建经济较发达,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导致非农业建设占地数量持续维持较高数值,同时由于地价较高,回补耕地落实难度大,B对;占补平衡制度是指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后,由占地单位负责开垦处新的耕地用于补足耕地数量,和现有耕地数量以及质量关系不大,CD错。故选B22题详解】农村住房公寓化,对农村住房占地面积影响不大,错;大面积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错;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积极性,同时可以在耕地减少的背景下保证粮食安全,对;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准备应对措施,以减少灾害对耕地的破坏,对。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③④ABD错,C对。故选C【点睛】耕地后备资源一般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耕地的非耕地资源。更广 义地说,将那些低产耕地,通过土地开发、土地改良、土地整理等方法,使单位面积的生物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故这些低产的耕地也可视为耕地后备资源。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有关M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B. 亚非航线的必经要道C. 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D. 沟通了北海与大西洋24. M海峡在海洋资源禀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是(   A. 石油 B. 海盐 C. 波浪能 D. 淡水25. 图中M海峡,建有海底隧道,其开发利用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是(   A. 宣示海洋国土主权 B. 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C. 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 D. 利于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答案】23. D    24. C    25. C【解析】23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M海峡为英吉利海峡,沟通了北海和大西洋,A错误;D正确;英吉利海峡位于欧洲,并不是亚非航线的必经要道,B错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英吉利海峡位于西风带,风浪大,因而波浪能具有突出优势,C 正确;石油、海盐、淡水没有突出优势, ACD 错,故选 C25题详解】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建设改善了岛屿和欧洲大陆的通达性,C正确;海底隧道不能宣示海洋国土主权,A错误;不能提供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B错误;海底隧道不是用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D错误。故选C【点睛】英吉利海峡修建海底隧道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二、综合题(共50分)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美丽的椭圆形珊瑚岛,它就是瑙鲁国(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为咸水湖。全岛被厚达6-10米的优质磷酸盐所覆盖,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瑙鲁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化学肥料需求的急剧增长,作为上等磷肥原料的磷酸盐供不应求,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磷酸盐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磷酸盐的开采,资源已接近枯竭,磷酸盐产业开始衰退,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转换经济开发模式。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瑙鲁岛为什么磷酸盐储量大。2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瑙鲁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原因。3简述磷酸盐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答案】1瑙鲁位于低纬太平洋,热量条件好,鱼类生长速度快,海鸟食物丰富;该岛远离其它陆地,面积狭小,人类活动少,受人类干扰小;且是候鸟迁徙重要节点,大量海鸟聚居该岛,产生大量粪便,日积月累,该岛沉积大量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后形成丰富的磷酸盐。    2经济上过度依赖磷酸盐的开采和出口,产业结构单一;磷酸盐产业深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磷酸盐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粗放的露天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必备生活资源短缺,加剧社会陷入危机。    3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海水侵蚀加剧,地下水质变差;海鸟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地势升高减慢,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瑙鲁国的磷酸盐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多样性、鸟粪矿化成磷酸盐的地质作用过程、国家安全、开采矿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全岛被厚达6-10米的优质磷酸盐所覆盖,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说明瑙鲁岛磷酸盐矿物多是因为鸟类多,产生大量鸟粪,乌粪经过矿化形成。当地鸟类多说明食物来源丰富,人类活动少,可以从水热条件导致鸟类食物来源丰富,远离大陆,人类干扰少等角度进行分析。据图可知,瑙鲁位于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鱼类生长速度快,海鸟食物丰富,海鸟众多。同时,该岛远离其他陆地,面积狭小,人类活动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小;且该地是往返南北半球的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使大量海鸟聚居该岛,栖息、产卵,产生大量粪便,日积月累,该岛沉积大量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后形成丰富的磷酸盐。【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瑙鲁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说明其经济上过度依赖磷酸盐的开采和出口,结构单一,易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导致产业衰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瑙鲁磷酸盐产业的深加工能力弱,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易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磷酸盐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影响国家的资源安全。当地磷酸盐分布地表,粗放的露天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当地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均不发达,易导致必备生活资源短缺,加剧社会陷入危机,影响国家社会安全。【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当地磷酸盐分布地表,长期大量开采磷酸盐,易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岛屿地势升高减慢,甚至海拔降低,易导致海水侵蚀加剧,地下水质变差,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当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易导致海鸟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能源结构特证是“富煤、少油、有气、我国资源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煤炭品种有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其中发热量高的煤炭占储量的2/3,在我国整个能源消费体系中煤炭的比例约占70%,且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制油”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近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材料三: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1)据图文资料,归纳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试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煤制油”产业的积极影响。 (3)山西省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4)“煤制油”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能源安全。【答案】(1)数量上:储量丰富;分布上:空间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种类上:煤炭种类丰富;品质上:品质较高(任答三点)(2)经济: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加了就业岗位,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当地的城市化进程环境:实现煤炭的清洁利用,保护了环境;可以促进当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的统一。(3)煤炭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原料;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大;科技水平高,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国家政策支持“煤制油”产业发展(任答三点)(4)开拓多元的石油进口渠道;大力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石油储备量;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等(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能源面临的现状,考查能源结构调整等相关知识点。【详解】(1)读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和材料可以得知,我国资源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煤炭品种有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所以储量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北多南少;其中发热量高的煤炭占储量的2/3,说明品质较高。(2)本题为影响分析题,关键词:发展“煤制油”产业,答题方向: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分析积极影响。从材料中得知,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考虑,社会上:缓解了材料中提到的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增加了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经济上:产业链的深度开拓,促进了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上:煤改油,清洁了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统一。(3)本题为条件分析题,关键词:发展“煤制油”产业,答题方向:“有利条件”。通过材料二的内容得知,石油的依赖,市场广大;山西省分布了大量的煤田,原材料丰富;又在近年来,结果了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科技得到突破;国家有步骤的进行布局,政策的支持。(4)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一方面增加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开发新能源,同时进行能源合理规划开发和节能节约。所以拓展获取能源的进口渠道;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能源储备;利用技术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可行的措施。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汤逊湖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是国内最大的城中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汤逊湖水系属于典型的平原区浅水湖泊。汤逊湖湖泊群周边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使汤逊湖湖泊群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问题,武汉市提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将“死水”变“活水”,恢复汤逊湖湖泊群的水生态环境。下图为汤逊湖水系连通工程示意图。1说明水质恶化对汤逊湖的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害。2分析汤逊湖水污染严重的原因。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分析其原因。【答案】1加剧了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短缺,损害了汤逊湖的供给服务功能;湖泊净化水质的能力降低,损害了汤逊湖的调节服务功能;环境恶化,降低人们的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损害了汤逊湖的文化服务功能;湖边芦苇等植被大量减少,生物栖息地受到影响,损害了湖泊的支撑服务功能。    2城市发展,建筑、工业用地面积增加,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缩小,水系割裂,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位于城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过多,超过湖水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业发展,湖泊营养物质过剩,加重水污染。    3连通工程完成后,汤逊湖与外界水体交换增加,流动性增强,水质变好,适宜生物生存;连通工程增强了汤逊湖与其他湖体的联系,使得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联系起来,更适宜繁衍生息,所以生物多样性明显好转。【解析】【分析】本题以武汉市汤逊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撑服务等方面。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汤逊湖是武汉市的备用水源地,可以为武汉市提供淡水资源,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可以为武汉市民提供渔业资源,水质恶化后,供水功能弱化、渔业资源减少;汤逊湖能够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等,水质恶化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功能变化不大,净化水质的功能下降,影响湖泊的调节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国内最大的城中湖,可供市民闲暇时休憩、游玩,水质恶化后,湖水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精神享受,破坏湖泊的文化服务功能;汤逊湖作为众多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水质恶化后,栖息地收到破坏,支撑服务功能受影响。【小问2详解】水污染的原因可以由污染的概念入手,从污染源的排放、湖泊的自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产业园与开发区的快速建设侵占湖泊,使湖泊面积减小,自净能力下降;产业园与开发区建成后,工业快速发展,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湖泊的自净能力;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导致投入湖泊的饲料增多,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增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了水污染。小问3详解】连通工程完成后,通过引江济湖和湖湖连贯使得汤逊湖水量增大,而且将死水变成了活水,湖泊水流通性变好,水体交换增加,自净能力增强,水质变好,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连通工程完成后,随着水量增加与湖湖连贯,栖息地面积增加,原来碎片化的栖息地连成一片,改善了栖息地的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与其他水体连通后,其他湖泊的水生动物得以进入,增加了汤逊湖的生物多样性。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米是我国居民的重要主食,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材料二: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转变成“北粮南运”。黑龙江省作为“北粮”主产区之一,在1980年至2014年的35年间,单产提高了167%,粮食产量增加了3.3倍。目前,黑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三者已连续多年居全国榜首。1分析广东省成为最缺粮省份之一的社会经济原因。2简述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自然原因。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请从提高单产角度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出具体措施。【答案】1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必答);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侵占大量耕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价格升高,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土地价格上升,粮食种植成本增加;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地形较为平坦;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较为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较丰富;耕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宜农荒地多,增产潜力大;    3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改善和保障土壤水分条件,减少旱涝灾害;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大力施用农家肥和増施化肥,提高土壤肥力;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有效减少粮食损失;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发展间作套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析】【分析】本题以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图和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和粮食安全,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思维、区域认识的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影响粮食产量;土地价格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因此粮食种植成本增加,人们种植粮食的意愿下降,影响粮食产量;市场上粮食单位面积产值低于其他农产品,因此受其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必然减少;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广东作为黑河腾冲线东南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广东省成为最缺粮省份之一。【小问2详解】黑龙江省粮食调出量大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平原,平原面积大,地形较为平坦;东北气温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肥沃,粮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由于黑龙江省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日温差大,土壤肥沃,少用化肥农药,粮食品质好。黑龙江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灌溉水源丰富。【小问3详解】提高粮食单产主要从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旱涝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科技和机械化的角度回答。提高土壤肥力就要大力施用农家肥和増施化肥;减轻病虫害可以使用农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能减轻旱涝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和引进优良品种,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扩大水稻复种面积,提高单产。
     

    相关试卷

    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运城市康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