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3452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单元 地貌——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展开2023年高中地理新教材合格考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
一、知识梳理
(一)喀斯特地貌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类型
(1)地表喀斯特地貌
类型
形态特征
溶沟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洼地
面积较大,底部平坦
峰丛、峰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
孤峰、残丘
孤立的小型锥状
(2)地下喀斯特地貌
类型
形态特征
溶洞
常常呈层状分布
石钟乳、石幔、石帘
从溶洞顶部向下发育
石笋
从溶洞底部向上发育
石柱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
【知识拓展】
1.石灰岩主要成分CaCO3,受CO2水溶液的影响被溶解
CaCO3+CO2+H2O===Ca(HCO3)2
2. 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如溶洞、洼地等主要是流水溶蚀而成,而石钟乳和石笋等则是流水缓慢堆积的产物。
(二)河流地貌
1.河谷地貌
(1)位置:河流流经的山区。
(2)成因:水流不断侵蚀河谷岩石,使河谷两岸岩石崩解,形成“V”形河谷。
(3)形态特点:“V”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2.冲积平原
(1)位置: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
(2)成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堆积而成的。
(3)形态特点: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山前部分坡度较大,沉积物颗粒较粗;主体部分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湖沼较多;接近河口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3.河曲
(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S”形。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
4.三角洲
(1)位置:河流入海或入湖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种多样,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由河口向海变细。
5.河流的侵蚀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横剖面呈“V”形
中期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6.河流堆积地貌
类型
分布
示意图
形成过程
地貌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洪)积扇。多个冲 (洪)积扇彼此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中下游地区
河流中下游地区下蚀作用减弱,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在洪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
三角洲
河口处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三、风沙地貌
1.风沙地貌: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风沙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2.类型
(1)风蚀地貌
类型
成因
形态特征
风蚀地貌
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风积地貌
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
沟槽和垄脊相间,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2)风积地貌——沙丘
①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②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③分类
(1)沙丘:沙丘是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形态多样,主要类型有新月形沙丘、流动沙丘。
(2)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因状如新月而得名。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3)流动沙丘
①流动沙丘: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②危害: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
四、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类型
类型
形成过程
典型景观
景观图
地貌特点
海蚀
地貌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由于不断受到海浪的击打和侵蚀,导致岩石破碎,岩壁崩落,最终使海岸后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平台等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和淤泥层
海蚀穴
海浪冲蚀海滨陆地形成的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
海蚀拱桥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似拱桥
海积
地貌
海浪携带的泥沙、贝类等物质堆积在近岸的浅水带里,形成海滩、沙坝、贝壳堤等
海滩
由松散泥沙或砾石堆积而成的平缓地面。海滩物质一般上部较粗,滩坡坡度较大;下部物质较细,滩坡平缓。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与海岸略成平行的长条状堆积体。未露出水面的称“水下沙坝”;出露水面的称“岸外沙坝”;完全露出水面的称“海岸沙堤”
二、典型例题
鸡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是一处大型溶洞,长达5600m,上下分五层,落差138m。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自1992年开始开发,新辟进出洞口,铺设洞内道路,安装照明彩灯,修建牌楼房舍。2012年1月9日,鸡冠洞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下图为洞内景点“定海神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是因为北方( )
①气候较为寒冷干燥 ②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 ③多为深层地下水 ④石灰岩分布极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定海神针”是鸡冠洞中最小的一根石柱,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溶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答案】1.A 2.D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洞穴为大型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是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是因为北方气候较为寒冷干燥,且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流水的溶蚀作用微弱,难以形成溶洞,①②正确。北方地区有浅层地下水,也有深层地下水,石灰岩分布较多,③④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可知,石柱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罗布泊东北部,是在以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高10~20米,长200~500米以上,弯曲延伸,远望就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下图示意白龙堆雅丹地貌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为( )
A.西北—东南方向 B.东北—西南方向 C.南北方向 D.东西方向
4.关于白龙堆雅丹地貌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
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
D.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
【答案】3.B 4.D
【解析】3.根据所学,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读右上角风频图可知,当地盛行风为东北风,因此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为为东北-西南方向,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根据材料,该雅丹地貌是在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的,因此其形成过程:首先应该地壳下沉,地势降低,沉积形成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岩层,地貌来看当地发育湖泊;之后地壳抬升,湖水外泄、最后干涸、出露于地表;受地表外力(风力、流水)侵蚀形成雅丹地貌。D正确,排除ABC。故选D。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搬运、侵蚀、堆积 B.侵蚀、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6.上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A.瀑布 B.洪积扇 C.河漫滩平原 D.河口三角洲
【答案】5.B 6.D
【解析】5.读图可知,a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地,河谷狭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因此以侵蚀为主;b位于河流中游,河谷较宽,河流以搬运为主;c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形平坦,河谷宽,流速慢,河流以堆积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图中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由于流速减慢和海水的顶托,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是厦门市海边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河,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会发出呼呼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鼓浪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 D.河流侵蚀
8.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答案】7.A 8.C
【解析】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鼓浪石”位于厦门市海边沙滩上,且随着潮涨潮落,海浪不断拍打这个岩石,发出咚咚声响。因此可知,形成“鼓浪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的侵蚀,A正确;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形成风化壳,与“鼓浪石”的形成关系不大;风蚀对“鼓浪石”的形成有影响,但影响不大,B错误;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形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厦门海边没有冰川,C错误;“鼓浪石”位于厦门市海边沙滩上,主要受海浪侵蚀,河流侵蚀对其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的岩洞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不符合题意,A错误;岩礁是位于或近于水面的石块,为海岸地形之一,是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错误;沙滩是海底岩石风化后的石英砂、被河流带进海洋的石英砂,在海浪的冲击磨洗下变成微小的颗粒之后,在海浪作用下,在平缓的海岸堆积而成,C正确;海岸(又称滨),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这个地区主要是海浪的侵蚀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
下左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 )
A.降水稀少 B.土壤层厚 C.地表水缺乏 D.岩石坚硬
10.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
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
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
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9.C 10.D
【解析】9.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与地貌无关,A错。喀斯特地貌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B错。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表水渗漏严重,而且多暗河,地表水缺乏,C对。岩石为可溶性岩石,D错。故选C。
10.水平梯田能够减缓坡面水流流速,增加下渗,减少侵蚀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体现人地协调发展,A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对丘陵等不利耕作地形改造成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能够增加当地农业粮食,增加收入,B正确 ,不符合题意;梯田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四季景观各异,美不胜收,梯田景区被誉为“诗境家园”,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C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抛物线状沙丘是常年在单向风或近似单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沙角指向上风向,轮廓呈抛物线状。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2.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答案】11.B 12.D
【解析】11.抛物线形沙丘的两翼指向上风方向,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抛物线形沙丘的两角指向上风方向,根据抛物线形态,结合指向标,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B正确。A、C、D选项错误。故该题选B。
12.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背风面,图中的乙、丙在脊线前方,背风堆积为主。甲丁在迎风面,侵蚀为主;A、B、C选项错。D正确。故该题选D。
“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海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沉积
14.下列地貌与“蓝窗”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
A.沙滩 B.海蚀崖 C.风蚀柱 D.石钟乳
【答案】13.C 14.B
【解析】13.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海水侵蚀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通过不断撞击岸边的岩石,加大岩石裂缝,最终使岩石破碎。故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水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海蚀崖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误。石钟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面朝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16.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受侵蚀的是(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答案】15.B 16.B
【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不偏向。题意表明,该河段为平直河段,则河道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顺着河水流向的右岸附近河道较深,受侵蚀作用较强,左岸附近河道较浅,沉积作用较强,表明河水向右偏,根据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判断,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北半球,B符合题意,排除AC;图中没有信息可判断此河流位于回归线上,排除D。故选B。
16.若该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南岸为左岸,北岸为右岸,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向右岸(北岸)偏转,右岸(北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明显,B符合题意;左岸(南岸)河流流速慢,以沉积为主,侵蚀作用不明显,排除A;河流自东向西流动,没有东西岸,排除CD。故选B。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一、知识梳理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组成的层次性: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2.观察地貌的顺序:
①第一步: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例如山地、平原等
②第二步:观察和描次一级的地貌,例如山岭、河谷等
③第三步: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3.宏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地形类型
形态特征
等高线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等高线较稀疏,弯曲部分比较和缓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形
盆地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数值较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且数值较小
高原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为比较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等高线四周密集,中间稀疏,数值中高周低
4.微观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地貌类型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特征地形
说明
山峰、示坡线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四周低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值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的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值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陡崖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绝对高度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2)相对高度是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
①表示: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用坡度角或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②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农业布局
坡地耕作最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交通路线
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3.坡度的影响
①农业布局: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日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②交通线: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
4.坡向: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三)常见坡形的等高线特征
坡的
类型
等高线特点
剖面示意图
陡坡
密集
缓坡
稀疏
均匀坡
间隔均匀
凸形坡
自下而上,等高线由密而疏,表示山下部坡较陡,山上部坡较缓
凹形坡
自下而上,等高线由疏而密,表示山下部坡较缓,山上部坡较陡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高度的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图中最大等高线H大=500 m,最小等高线H小=100 m,等高距d=100 m。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a.图中最大海拔(H最大):H大
首先从图中读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最大值(H大)、最小值(H小)、等高距d和重合的等高线条数n。如图,H大=400 m,H小=100 m,d=100 m,n=4,则:
a.陡崖处最大海拔(H最大):H大≤H最大
(3)闭合处等高线的高度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具体如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a、b、c,a a.如果c=a,则d b.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
2.地形剖面图
(1)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2)绘制步骤
3.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判断
考查方向
具体内容
判断
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②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③山谷中常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穿越河谷时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
分析
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等高线稀疏的河谷水流缓,利航运;
③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有关
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点的
类型
区位要点
图示
水库
坝址
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
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
宿营地
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右图中应选择在B地宿营)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2)选“线”
线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公路、
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右图中公路选线为甲)
引水
路线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右图中选择④线)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
(3)选“面”
面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
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二、典型例题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大桥 B.延安宝塔 C.右侧楼房 D.河堤
【答案】B
【解析】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是最佳的观察地点,B正确。大桥、河堤以及右侧楼房等地地势相对较低,难以俯瞰全局。故选B。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如图为泰山谷地(位于石壁谷中的十八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叙述,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的是( )
A.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 B.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
C.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D.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3.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地貌观察顺序,泰山谷地属于( )
①大的地貌观察②次一级地貌观察③面状地貌④线状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2.D 3.D
【解析】2.泰山处于山东丘陵区,并不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A不符合题意;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仅表示其位置特征,不能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B不符合题意;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仅表现泰山的局部地形特征,不能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C不符合题意;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从宏观范围上体现泰山的地貌特征及与周边地貌的关系,反映了泰山宏观地貌格局,D符合题意。故选D。
3.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察来看,泰山谷地只是泰山整体地貌的构成部分,属于次一级地貌观察,①错误,②正确;按照从面到点的地貌观察来看,泰山谷地从形态上呈线状,属于线状地貌,不属于面状地貌,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小海坨山位于延庆县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赛区之一。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当地政府计划在小海坨山夏季开发漂流项目,下列关于漂流地点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小海坨山是众多“驴友”户外远足的热门之选,下列能直接看到A宿营地的是( )
A.B地 B.C地 C.D地 D.三地均可
6.图示区域最大海拔差可能为( )
A.1500m B.1700m C.2000m D.2200m
【答案】4.C 5.C 6.D
【解析】4.读图可知,①在山脊线附近,没有河流;③地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也是山脊线处,没有河流发育,不能做漂流地点;②和④处等高线都向高值方向凸出,为山谷线,有河流发育,可以选做漂流的地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B地以东有山脊线,与A地之间有高地分布,不能直接看到,A错误;由A到C处的山坡等高线分布是上疏下密,上缓下陡的凸坡,也不能看到C处,B错误;D与A之间为谷地,两地都在山脊线上,因此两个地方都能直接看到对方,C正确,D错误。故选C。
6.图示区域最高点为小海坨主峰,海拔为2241米,最低点位于图示区域东南,海拔为0~500米。因此图示区域最大海拔差可能是接近2241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地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到此图的地貌为( )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8.为了更好的观察图中②河谷,我们应选择的最佳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答案】7.B 8.D
【解析】7.从宏观上来看,结合景观图可知,该区域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应为山地,而非平原、盆地或丘陵。故选B。
8.为了更好的观察河谷地貌,选择的观察位置应在河谷两侧山坡上一定高度进行观察,⑤满足该要求,D正确。①②之间存在山脊,难以通视,A错。②自身就是河谷,可以在②地从事河谷相关的考察活动,但如果需要观察河谷整体地貌,②地不是最好的位置,排除B。③处虽地处河谷附近,但海拔相对较低,难以观察河谷全貌,C错。故选D。
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
A.A B.B C.C D.D
10.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答案】9.B 10.D
【解析】9.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B项正确。A处位置较低,A项错误。C处低洼的山谷处,不易观察,C项错误。D处位于平原,最不适宜观察地貌,D项错误。故选B。
10.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选D。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 )
A.河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
12.考察途中,在丙地( )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答案】11.C 12.C
【解析】11.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A不合题意;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考察路线上,B不合题意;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C符合题意;图中丙处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D不合题意。故选C。
12.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不能看到甲村,AB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能看到乙村,C正确,D错误。故选C。
(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文件包含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必备知识点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必刷题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一单元 人口——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文件包含第一单元人口必备知识点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第一单元人口必刷题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单元 自然灾害——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六单元 自然灾害——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文件包含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必备知识点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docx、第六单元自然灾害必刷题2023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专项精讲+测试人教版2019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