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第1页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第2页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共28页。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
    (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
    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②比屋:邻屋。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
    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
    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
    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
    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

    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弧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弧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年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节选自欧阳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涂掌事:____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3)辄以水沃面:____________  
    (4)由参知政事: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B.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C.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D.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

    8.曾国藩说:“成大事者,必先读书。”这两篇文言文都在写青年读书学习的故事,请结合【甲】【乙】文段内容,说说两文中青年人的读书刻苦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2022春·湖南湘西·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顷岁,孙莘老①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②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莘老:宋孙觉,字莘老,高邮人。②疵:小毛病,引申为缺点。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陈康肃公善射( )      
    (2)但微颔之( )
    (3)尔安敢轻吾射!( )    
    (4)世人患作文字少( )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11.【甲】【乙】两文都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揭示道理,甲文给我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则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才能写好文章。
    12.《卖油翁》让我们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想一想,是不是一件事只要熟练了就一定能够做的很好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2022春·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卷三十三》)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美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卷十二》)
    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永乃发愤读书     乃:_______________
    (2)涉猎经史       涉猎:_______________
    (3)唯傅修期耳      唯:_______________
    (4)过书舍而泣      过:____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15.【甲】文中傅永为什么会发愤读书?


    16.【乙】文中邴原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五)(2022春·广西贵港·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王欢传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①,不营产业,常丐②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注】①耽学:专心研究学问。耽:沉迷。②丐:乞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朱买臣:西汉吴郡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他贫穷落魄,离他改嫁。朱买臣50岁时任老家的地方官会稽太守。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7.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欢笑而谓之曰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闻之笑曰(《河中石兽》) D.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
    1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  竹:
    (2)时闻者多哂之  闻: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20.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孙权劝学》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的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应该摒弃_________________的落后思想。
    21.两文都是谈学习,【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六)(2022春·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随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随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
    (选自《晋书》)
    【注释】①耽:爱,喜欢。②营:求,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样子。怡,喜悦,快乐。⑤哂:讥笑。⑥通儒:学识渊博的儒者。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惟吾德馨   馨:________   
    (2)无案牍之劳形  形:________
    (3)其妻患之   患:________   
    (4)时闻者多哂之  闻: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2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七)(2022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杨震举茂才①,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②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注释】①茂才:秀才。③故人:在这里指杨震自己。
    2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
    2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28.请结合两则语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杨震与周敦顾所说的“爱莲之人”有何共同之处。



    (八)(2022春·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2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出淤泥而不染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
    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乙】
    兰之味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逸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嗅取(兰的香味)。②氲(yūn)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兰之味/水陆草木之花 B.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当世无双
    C.而名之不可/有仙则名 D.即善绘者以意取似/陈康肃公善射
    3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氲 氲 无 所 故 称 瑞 耳 体 兼 彩 而 不 极 于 色
    33.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
    香味:莲——________________;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________________。
    (2)甲文借花写人,乙文借人写花,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九)(2022春·湖北咸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3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字平如砥(磨刀石) B.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
    C.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都) D.殊不沾污(悬殊)
    35.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C.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D.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3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37.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2)自是莫不从用焉
    38.“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①____”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②_____”的缺陷。它们均具有方便实用、造价低廉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用原文中的字句回答)


    (十)(2022春·湖北荆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活板
    沈括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贾逵勤学
    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②。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④,且诵且记,期年⑤,经文通遍。于闾里⑥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员⑦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呑倦,世所谓舌耕也。”
    【注释】①无嗣:无子。②贞明见称: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③牒: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扉屏:门扉、屏风。⑤期年:满一年。⑥闾里:里巷或街道的门。⑦襁负:用布带子把孩子捆在背上背着。
    3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覆盖) B.持就火炀之(烘烤)
    C.第二板已具(具备) D.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
    4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以钱覆其口
    B.一板已自布字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唐人尚未盛为之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D.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
    41.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古人”、“来者”分别指古代和后世的明君贤士。
    B.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表现广漠宇宙空间下人的个体的强大。
    C.“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可诗人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禁不住悲伤落泪。
    D.这是一首古体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鲜明,极具感染力。
    42.对《活板》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活板的排版步骤为:设置铁板——用药物蒙盖铁板——以火熔药——按平板面。
    B.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C.活板的“活”体现在灵活取舍,拆版方便,又可反复多次使用等方面。
    D.“布衣毕昇”,点明发明人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43.对《贾逵勤学》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贾逵能成为大儒,一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二是受到他姐姐和邻人好学的影响。
    B.贾逵家境贫寒,就用庭院里的桑树的皮作纸写字,或在门扇上、屏风上写字。
    C.虽然老师不曾进贾逵的家门,但他边读边记,这样过了十年,经文全部通晓。
    D.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向贾逵求教,并用粮食代替学费,粮食多得装满了粮仓。
    44.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4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十)(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陨石》)
    【注释】:①治平:宋英宗的年号。②震:指雷响。③著:附着,着落。④宜兴县:在江苏省。⑤王无咎:人名。
    4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持就火炀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B.乃一大星       乃密布字印(《活板》)
    C.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D.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意暇甚(《狼》)
    4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4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 一 震 而 坠 在 宜 兴 县 民 许 氏 园 中 远 近 皆 见 火 光 赫 然 照 天
    49.结合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活”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字是活的;“密布字印”可以看出排版是活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2)【乙】文描写陨石多使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主要写了发现陨石时的声音、形状、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参考答案:
    1.A    2.C    3.(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博士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    4.答:甲文中读书大有所益,是从读书的实用功能的角度来说的。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借鉴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当涂掌事”;从结果看,吕蒙读书后大有所益是增长了对治国治军才略。
    乙文中读书的益处在于怡情,享受读书之乐,是精神寄托、情感慰藉,疾痛呻吟、悲忧愤叹都在读书中消解。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A.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以:介词,用。)
    故选A。
    2.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而”是连词,表转折,其前断开,“如”指“像”,是比喻句。据此断句为: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1)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但:只,仅。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以:连词,来。比屋:邻屋。而:表示转折。何:为什么。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甲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分析,甲文中吕蒙读书大有所益,是从读书的实用功能的角度来说的。吕蒙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借鉴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当权掌管事务”;从结果“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看,吕蒙读书后大有所益是增长了对治国治军才略。
    乙文中“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陆游读书的益处在于怡情,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热爱读书。这是陆游的精神寄托与情感慰藉。
    【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陆子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现在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
    陆子说:“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

    5.(1)通“途”,权力    (2)到了……的时候   (3)用    (4)从    6.C    7.(1)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范仲淹年少的时候立下大的志向,经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    8.吕蒙在主公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发奋学习,增长才干和谋略。范仲淹立志天下,废寝忘食地发愤苦读。
    【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涂:通“途”,权力。
    (2)句意为: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了……的时候。
    (3)句意为:就用冷水冲头洗脸。以:用。
    (4)句意为:从参知政事。由:从。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因此断句为: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故选C。
    7.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
    (1)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
    (2)少,年少的时候;以,把;任,责任。
    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甲】文,前半部分写孙权和吕蒙的对话,“蒙乃始就学”写吕蒙在主公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发奋学习;后半部分写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大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侧面写出吕蒙增长了才干和谋略。
    【乙】文,“少有大志,年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写范仲淹立志天下,废寝忘食地发愤苦读。
    【参考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读书,有时晚上读书读到疲倦了,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9.擅长     点头     怎么     忧虑、担心    10.(1)我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诀窍),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2)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    11.     对话(语言)     勤读书多写作。    1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结合生活经历,可赞成也可反对,言之有理即可。“熟能生巧”是一个渐臻佳境的过程,人们以此掌握了很多技能,但“熟”,只是获得了基本的能力,一味站在原处,只会让美好锈蚀在所谓的“熟”之中。要想“巧”起来,还得不断探索、创新。跳出“熟能生巧”这一舒适圈更能给人类事业带来新的契机,进而实现新的突破。这样才能驱动人类社会越来越高级。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善:擅长;
    (2)句意:只是微微点点头。颔:点头;
    (3)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安:怎么;
    (4)句意:但是世上的人担心练笔的机会很少。患:忧虑、担心。
    10.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他:别的(奥妙);惟:只,只是;尔:罢了。
    (2)重点字词:术:方法;为:作;工:精巧。
    11.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两篇文章都主要通过对话揭示道理,因此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根据欧阳修的话语“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可知主要表现写作的技巧关键在于多读书、多练笔。
    12.本题考查启示认识。开放性试题,可赞成,可反对,结合生活经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熟能生巧只是经验之说,但是经验也存在好坏之分。有经验的话可能做一些工作确实比较得心应手,节省时间;但有时候经验也会成为绊脚石,会让你不上进,不接受新知识,从而影响效率。想要提高效率还得创新,运用新工艺,新方法,为什么会熟能生巧,因为一直练习,或者说大脑一直操作,然后操作到有一定成果才能巧,才能成为本能。当“巧”成为本能之后,“创新”才能使我们有更高、更好地发展。
    【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比,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有一 次),(他) 曾经在家里(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箭,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 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乙】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的人担心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尤其有意味。

    13.于是     粗略地阅读     只,只有     经过    14.(1)有朋友给傅永写书信,(他)却不能够回复。
    (2)孤儿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感动。(意思对即可)    15.傅永羞愧于不能回复友人的信,不甘心只能武不能文,想要学习;经过洪仲的责备,决定发愤学习。    16.邴原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傅永于是发奋读书。乃:于是;
    (2)句意:粗略地阅读经书和史书。涉猎:粗略地阅读;
    (3)句意:只有傅修期了。唯:只,只有;
    (4)句意:经过书塾时就开始哭。过:经过。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与:给;书:写书信;答:回复;
    (2)孤者:孤儿;伤:悲伤;感:感动。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可知,傅永勇猛过人;根据“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可知,傅永羞愧于自己不会回复友人的信,不甘心只武力过人而没什么才学,想要学习,经过洪仲的责备,决定发愤学习。
    1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乙文写邴原因为羡慕读书的孩子有父母,能够读书而哭泣,根据乙文“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童子苟有志”可知,邴原虽然家庭穷困,但是邴原还是有志于学习(贫不丧志、立志求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写一个冬天的时间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了,读书的时间短但是内容会背得多,侧面体现其勤奋刻苦。据此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甲】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粗略地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乙】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几岁时,经过书塾时就开始哭,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邴原回答说:“失去了父母的人容易悲伤,穷人容易感伤。凡是能够读书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我第一羡慕他们有父母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十分悲伤,所以就哭了。”塾师听了邴原的话,同情他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有这个志向,我就把你当成我的徒弟,不收你学费。”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了。

    17.C    18.(1)指管乐器  (2)听到    19.(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20.     只要肯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隐居避世(或逃避现实)    21.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解析】17.考查“之”字的用法。
    例句中的“之”是代词,她。
    A.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B.主谓之间,不译;
    C.代词,这件事;
    D.助词,的;
    故选C。
    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竹,指管乐器。
    (2)句意: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闻,听到。
    1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斯,这。惟,只,只是。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2)守,紧守。弥,更加。遂,于是。为,成为。
    20.考查内容理解。
    第一空: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劝说,开始读书学习。在鲁肃过寻阳的时候,他的学识得到了鲁肃的认可和赞赏。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肯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第二空:刘禹锡身居陋室之中,读佛经,听音乐,与好友畅谈,一身才华,却不能贡献给社会,为人民和国家做出贡献,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更是一种损失。所以我们应摒弃消极避世的想法。
    21.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甲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知,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安贫乐道。
    根据乙文中的“安贫乐道,专精耽学”“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可知,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乙】王欢字君厚,是乐陵(这个地方的)人。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2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形体、躯体。     忧虑,担忧。     听到,听见。    23.(1)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2)王欢更加坚守自己的志向,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儒者。    24.相同之处:安贫乐道。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躯体。
    (3)句意为:他的妻子对此感到担忧。患:忧虑,担忧。
    (4)句意为:当时听到这件事的人都讥笑他。闻:听到,听见。
    2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点词语:
    (1)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2)守:坚守;弥固:更坚固;遂:终于。
    24.考查比较阅读。
    相同之处:根据【甲】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知,作者从多角度多方面(居室环境,交往人物,生活情趣)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根据【乙】文总领句“安贫乐道”可知,两文都展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不同之处:根据【甲】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知作者从陋室的环境入手,写与自己交往的都是文雅之士,写自己的爱好高雅;主要展现了刘禹锡虽身居陋室,但是其生活高雅,品德高尚;根据【乙】文“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可知,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欢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专心学习。
    【参考译文】
    【甲】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
    【乙】王欢,字君厚,是乐陵县人。他安于贫困,乐守圣贤之道,专心研究,沉迷于学问。不去经营房、地、货等财产,经常是像乞丐一样边讨饭边朗读《诗经》,虽然家里存粮不多,但他的心境却始终保持和顺愉悦。他的妻子对此感到担忧,有一次就焚毁他的书籍,并要求离异改嫁,王欢却笑着对妻子说:“你没听说过朱买臣妻子的事吗?”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讥笑他。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25.横生藤蔓     少    26.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7.前句感慨惋惜,表达了世上像自己一样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很少;后句批判了世人的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28.语段(一)中“爱莲之人”指那些像莲那样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而语段(二)中的杨震面对他人送金的诱惑,坚定拒绝,这表明他是个正直质朴,洁身自好、追求高洁品格的君子,与周敦颐口中的爱莲之人具有相同的品质。
    【解析】2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横生藤蔓。
    ②句意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鲜:少。
    2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益,更加;清,清芬;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只能;亵玩,靠近赏玩。
    2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子的意思是: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这是个反问句,意思是和我一样的人少之又少,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和他一样品行高洁的人太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句意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作者想说,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批判了世人的趋炎附势。
    2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由选段(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知,作者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像莲那样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的美好品质,而由选段(二)“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可知,面对荆州茂才王密怀揣十斤金子的诱惑,杨震能坚定拒绝,不为所动,可见他就是正直、追求高洁品格的君子,与选段(一)中周敦颐所说的爱莲之人拥有相同的高尚品德。
    【参考译文】
    (一)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二)
    杨震,被推举为秀才,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上任途中,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住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您,您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深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29.(1)沾染(污秽) (2)洗 (3)更加 (4)竖立    30.(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有很多。
    (2)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31.C    32.氲 氲 无 所/ 故 称 瑞 耳/ 体 兼 彩/ 而 不 极 于 色。    33.     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 “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高洁品性。
    【解析】2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染,沾染(污秽)。
    (2)句意: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濯,洗。
    (3)句意: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益,更加。
    (4)句意: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植,竖立。
    3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之,的。可,值得。甚,很。蕃,多。(2)噫,语气词。之,宾语前置。鲜,少,很少。闻,听说,听到。
    31.考查一词多义。
    A.助词,的\助词,的;
    B.没有\没有;
    C.描述,说出\出名,有名;
    D.擅长\擅长;
    故选C。
    32.考查断句。句意:兰花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兰花,是有色彩的,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可断句为:氲 氲 无 所/ 故 称 瑞 耳/ 体 兼 彩/ 而 不 极 于 色。
    3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第一空:甲文中的“香远益清”描写的是莲花的香味。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
    第二空:乙文中的“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表现的是兰花的品味。没有亲近、亲密;没有疏远、冷落。
    (2)考查文本主旨的理解。
    甲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现了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通达方正、仪态端庄的特点,赋予其象征意义,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清高爽洁的生活态度。
    乙文“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一句把兰比作 “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以人类花,表现了兰花品质的高洁。
    【参考译文】
    【甲】水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与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众多了!
    【乙】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逼近闻嗅品赏的。她的香气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飘渺紫回,她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兰花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兰花,是有色彩的,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不能完全表现。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

    34.D    35.C    36.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37.(1)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
    (2)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    38.活     缣贵而简重
    【解析】3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有误,“殊”的意思是“根本”;
    故选D。
    35.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做;
    B.动词,发明;
    C.介词,被;
    D.动词,造成;
    故选C。
    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元兴元年奏上之”前边省略了主语“蔡伦”,“帝善其能”的主语是“帝”,二者之间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停顿应为: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37.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如(像)”“钱唇(铜钱的边缘)”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自是(从此)”“莫(没有谁)”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8.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
    阅读甲文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字印“活”,排版“活”,印刷“活”,字印数目“活”,选用字印“活”,生僻字做法“活”,拆版“活”,充分体现了“活”的优势;乙文中“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的意思是“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弥补了“缣贵而简重”这一缺陷。
    【参考译文】
    【甲】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根本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39.C    40.A    41.B    42.B    43.C    44.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45.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解析】3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解释不正确。“第二板已具”意思是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具”是准备(好了)的意思,而非“具备”。
    故选C。
    40.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A.以:都是介词,用;
    B.自:副词,别自,另外/介词,从;
    C.为:动词,做/介词,被;
    D.更:动词,交替、轮流/副词,另外;
    故选A。
    4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不恰当。根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意“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可知,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没有“广漠宇宙空间下人的个体的强大”之意。
    故选B。
    4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理解有误。根据《活板》②段“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不用木头是因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而非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
    故选B。
    4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有误。根据《贾逵勤学》“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可知,因为家庭贫困请不起老师,而非“老师不曾进贾逵的家门”;根据“至年十岁”“期年”可知,贾逵十一岁就经文全部通晓,而非“这样过了十年”。
    故选C。
    4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句意为:回想以前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家读书,如今差不多一句不漏地全记得。“忆昔”动宾结构,应在“昔”后停顿;“姊抱逵于篱间”主谓结构,应在“间”后停顿;“听邻家读书”动宾结构,应在“书”后停顿;
    因此断句为: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4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常,备:准备。旋:旋即。刻:雕刻。以:用。瞬息:一会儿。成:完成。
    【点睛】参考译文
    活板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
    贾逵勤学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嫁韩瑶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来居住在娘家,她也以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一早一晚就抱着贾逵隔着篱笆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我们家贫困,不曾有教书先生之类的人进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类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想以前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家读书,如今差不多一句不漏地全记得。”(后来)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当作牒来写字,有时又把字写在门扇、屏风上,边念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家住的街巷里,经常有看到他刻苦勤学的人,都称赞说从古以来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学生来向他求学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用襁褓背着孩子,就在他家门旁住下,贾逵都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捐赠贡献粮食(以作学费)积累起来装满了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体力耕种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口舌疲倦,就是世人所说的用舌头来‘耕种’(得到的)啊。”

    46.D    47.(1)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2)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    48.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49.(1)每字为一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2)比喻;     温度     大小、颜色、重量(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解析】46.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就:动词,靠近/动词,从事;
    B.乃:表判断,是/连词,于是,就;
    C.为:表被动,被/动词,做,成为;
    D.甚:都是“副词,很”;
    故选D。
    4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奇字(生僻的字)、素(平常)、旋(立即)、以(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是时(这时候)、视(看)、窍(孔,洞)”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8.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的意思是: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4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甲】文“活”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 ——密布字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每字皆有数印;做字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印刷是活的——更互用之;拆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据此可填写作答。
    从【乙】文“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其大如拳”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陨石多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天有大声如雷”“几如月”“尚热不可近”“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可知,主要写了发现陨石时的声音、形状、温度、大小、颜色、重量等。
    【参考译文】
    【甲】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一点也不会被弄脏。
    【甲】北宋治平元年,一天太阳西下时,在常州的上空,忽然发出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烧毁了。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掘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很热,它大小像拳头一样,一头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似的。常州的太守郑伸得到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到现在还在匣子里藏着,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给人们看。王无咎为此写了这篇文章,记载得很详细。


    相关试卷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含解析),共30页。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共27页。

    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