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河北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河北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三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河北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细胞是生命的单元,它由不同的分子构建成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核酸是相同的
C.火星上发现只有厌氧生物才能产生的磷化氢,说明火星上可能有生命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数目等有关
2.随着时间积累的有害蛋白在细胞分裂时会不均匀地分布到两个子细胞中,神经干细胞核中的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确保这一过程顺利进行,使干细胞能长期增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干细胞分裂间期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发挥作用
B.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神经干细胞的laminB1水平降低,分裂能力下降
C.lamin B1的正常水平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两个子细胞长期维持分裂能力
D.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有利于核DNA移向细胞两极
3.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某植物种子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O2浓度为0时,细胞仍能够进行细胞呼吸
B.b点时,有氧呼吸速率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
C.低温、无氧是储存植物种子的最佳条件
D.c点时,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
4.酶使化学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下列对酶活性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③
酶的高效性
H2O2溶液、新鲜的土豆浸出液、FeCl3溶液
④
酶的专一性
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碘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隔离和生物进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使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产生生殖隔离,最终形成新物种
B.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D.自然环境使进化的种群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6.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主要依赖外太空的辐射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
C.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多倍体育种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来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7.图一中A、B、C表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m、n为基因间隔序列,图二为C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A基因与B基因互称非等位基因
B.m、n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但是可进行复制
C.图二中甲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丙可直接与核糖体结合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一中C基因的表达可能对A、B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
8.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实验和实验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
B.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证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
C.科学家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搅拌离心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D.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9.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虽然微少,但作用却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描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死亡来实现的
B.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例变化会影响花的分化,说明激素的相对含量可决定器官的分化
C.生长素增加到一定浓度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又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
D.多种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时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10.如图为种群的数量特征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种群数量和变化趋势
B.利用信息素来破坏害虫的D使其种群数量低于K/2,属于生物防治
C.若要调查跳蝻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A和C、迁入率和迁出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11.大脑产生的意识能随意地支配四肢的运动,而心脏等内脏、腺体、血管却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受意识支配,完全自主
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含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刹车和油门,共同、精确地调节同一内脏器官
12.古诗词包罗万象,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物学现象及其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寄生现象,蜾蠃增多会导致螟蛉数量减少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竞争关系,这不等同于大豆的生态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演替不等于原有物种的恢复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出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1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过程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从功能上来说这属于选择培养基
B.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的菌株数为1.7×108个
C.除了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尿素分解菌计数外,还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D.若培养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在固体培养基中额外添加酚红进行筛选
二、多选题
14.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具有方向性只能从细胞质基质运往内质网
B.经内质网正确加工后的蛋白质也通过易位子运送到高尔基体
C.易位子和核膜上的核孔相似,既进行物质运输又具有识别能力
D.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和细胞器在生命活动中的分工合作
15.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酶MspⅠ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图甲)。一对夫妻婚后生育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②号个体再次怀孕(图乙)。为确定胎儿是否正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经MspⅠ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的产生说明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③号个体患病,所以①号长度为23kb的DNA条带一定是致病基因
C.分析图乙、图丙得出④号个体为pH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
D.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只要基因正常一定不会得遗传病
16.脑卒中又称中风,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是脑卒中的主要死因。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只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脑卒中死亡的诱因之一
C.脑卒中导致的大脑神经元细胞缺氧时间过长,往往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D.正常人体中从毛细血管渗出的组织液和回流至血浆的组织液成分不完全相同
17.蜜蜂可以通过跳舞来向同伴传递信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由信息源通过信道传给信息受体,具有单向性特点
B.生物或种群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C.生态系统的信息只能由生物发出,不能由环境发出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作用
18.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科学家推测,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此他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②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③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
B.杂交瘤细胞的制备原理是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C.对照组应设置为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单克隆抗体
D.实验组中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可验证上述推测
三、综合题
19.图一为适宜温度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的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图,图二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一中甲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影响情况[单位:mg/(m2·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B点时,甲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在B点时甲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或“”)呼吸作用强度。哪种植物是阴生植物?_____,理由是_____。
(2)图一中乙曲线C点以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为_____;图一中甲曲线C点的总光合速率约为_____mg/(m2·h)。
(3)甲植物在图二a点所对应的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数量关系是_____(填“二者相等”或“前者是后者的二倍”)。
(4)温度通过影响_____来影响光合速率。除了外界因素外,限制光合作用强度不能无限增大的内因是_____(不少于两种)。
20.小麦(2n=42)具有基因型为Tt的雄性不育系,其中T是雄性不育基因,t是雄性可育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EE的蓝粒小麦是小麦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蓝粒基因E位于4号染色体上)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其他染色体不变。小麦5号染色体上存在hh纯合时,会诱导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互换片段。为了培育蓝粒和不育性状不分离的小麦,育种工作人员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小麦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完成了小麦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F1的不育株基因型是_____,F2的蓝粒不育株中基因型为ETHh的概率是_____。
(2)F2的蓝粒不育株理论上在减数分裂能形成20个正常的四分体,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若只考虑4号染色体的分配,且不含4号染色体的配子用O表示,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_____,F3的蓝粒不育株有_____条4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_____变异。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_____。
(3)由于hh的存在F3的蓝粒不育株减数分裂过程中E、T基因可能重组在一条染色体上,若重组成功F1与普通小麦杂交后单株留种的结果为_____。
21.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老年人的死亡率偏高。为探究老年群体感染新冠后的免疫治疗方案,科学家开展了系列研究。
(1)环境中的新冠病毒大部分被人体的皮肤、黏膜所阻挡,少部分进入体液,被树突状细胞(DC)摄取、处理、呈递,DC迁移到淋巴结,将_____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并进一步激活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激活_____细胞,最终裂解靶细胞。
(2)新冠病毒表面的蛋白通过识别人的ACE2受体侵染肺泡细胞,其对小鼠的感染率极低,直接原因是小鼠与人的ACE2受体的_____不同,新冠病毒无法识别。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_____导入到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并记录、计算发现老年小鼠存活率明显降低。
(3)研究发现,感染后老年小鼠比年轻小鼠淋巴结中的DC数量少,科学家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老年小鼠淋巴结中DC增殖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假设二:老年小鼠外周血中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
研究者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DC细胞膜后,将其分别注射到年轻和老年小鼠静脉,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和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所占的比例。
①被标记的DC进入体内后,随着细胞分裂,新形成的DC细胞膜的荧光强度_____。
②若与年轻小鼠比,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所占的比例_____,但老年小鼠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均_____年轻小鼠,说明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支持假设二。
(4)研究发现信号分子PGD含量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且与DC数量降低有关。敲除PGD基因的老年小鼠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小鼠。据此科学家设计研发_____PGD与受体结合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老年群体的新冠病毒感染。
22.在稻田中饲养河蟹,河蟹喜食底栖动物、水稻害虫和杂草,且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土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达到稻谷和河蟹双增收的目的。如图是某稻蟹田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的字母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蟹与底栖动物可能存在的两种种间关系为_____。流经该稻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
(2)农民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诱杀害虫的意义是_____。
(3)图中的b代表_____。生态系统除了具有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有的功能是_____。稻田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是因为它具有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
23.某动物肝脏合成的P蛋白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为建立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工程菌,研究者从基因数据库中获取了相关信息即该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简称P基因),大小为1.5kb,请补充完善以下实验思路:
(1)为获取P基因,提取该动物的_____,再经逆转录酶催化得到cDNA,将其作为PCR反应的模板,并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P基因。
(2)图甲为所选用的载体示意图,其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表。为了实现目的基因和载体的_____,选择PvitⅡ和_____两种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来切割。已知P基因序列内部和两端不含图甲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PCR扩增的P基因,两种引物的_____端分别引入上述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再将这两种限制酶切割的P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时,可选用T4DNA连接酶的原因:_____。
相关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名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名称
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
HindⅢ
EcoRⅠ
PvitⅡ
PstⅠ
KpnⅠ
BamHⅠ
(注:箭头表示切割位点)
(3)转化前需用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以提高转化效率。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常采用_____。
(4)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随机挑取菌落(分别编号为1、2、3、4)培养并提取质粒,用(2)中选用的两种限制酶进行酶切,酶切产物经电泳分离,结果如图乙,_____号菌落的质粒很可能是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判断依据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化学反应、形成液体环境、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
【详解】A、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因而能将细胞需要的营养运进细胞,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A正确;
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一般是相同的,而RNA往往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火星上发现只有厌氧生物才能产生的磷化氢,说明火星上可能有能进行厌氧呼吸的生物,因而推测火星上可能有生命,C正确;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数目等有关,同时还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多样的空间结构有关,D正确。
故选B。
2.C
【分析】1、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的过程,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酶首先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上,从而启动转录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在细胞分裂间期,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还需要可以打开DNA双螺旋结构的解旋酶,A正确;
B、随着人年龄的增加,细胞会随之衰老,神经干细胞的lamin B1水平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降低,神经干细胞的分裂能力也下降,B正确;
C、随着时间积累的有害蛋白在细胞分裂时会不均匀地分布到两个子细胞中,lamin B1确保这一过程顺利进行,其正常水平有利于两个子细胞中的一个长期增殖,而不是两个子细胞长期维持分裂能力,C错误;
D、分裂期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为了便于移动和分配,有利于核DNA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等。温度是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的,所以呼吸速率有一个最适的温度;在无氧条件下植物进行有氧呼吸,当氧气浓度增加时,有氧呼吸逐渐加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
【详解】A、O2浓度为0时,植物种子细胞仍可进行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A正确;
B、b点时,O2浓度不再是限制因素,此时有氧呼吸速率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B正确;
C、干燥、低温、低氧是储存植物种子的最佳条件,若在无氧条件下储存种子,种子将进行无氧呼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C错误;
D、c点时,可通过适当提高温度和O2浓度来提高有氧呼吸速率,D正确。
故选C。
4.A
【分析】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
【详解】①过氧化氢加热易分解,不适合作为反应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①不合理;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可以直接被无机催化剂H+水解,不适合作为反应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②不合理;
③新鲜的土豆浸出液含过氧化氢酶,可以与无机催化剂FeCl3对比来探究酶的高效性,③合理;
④碘液既不与蔗糖溶液反应,也不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反应,不适合作为该实验的检测试剂,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④不合理。
综上所述,①②④不合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典型的物种形成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一个物种的两个或多个种群产生生殖隔离,最终形成新物种,A正确;
B、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本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自然环境对种群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不是自然环境引起种群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D。
6.C
【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A、外太空的辐射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使太空仓中的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属于诱变育种,A正确;
B、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到一起,B正确;
C、杂交育种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错误;
D、多倍体育种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或低温来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不能移向两极,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中A、B、C为基因,m、n不是基因。图二的过程为转录,丙为RNA。
【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图一中的A基因与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互称非等位基因,A正确;
B、m、n片段虽然不具有遗传效应,但可随DNA分子的复制而进行复制,B正确;
C、图二中甲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丙要移动到细胞质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一中C基因的表达可能对A、B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8.D
【分析】1、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差速离心法。
2、光合作用过程中,探究O的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
3、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详解】A、科学家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各种细胞器,A错误;
B、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证明人体细胞和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B错误;
C、科学家使用同位素标记(无放射性)和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C错误;
D、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D。
9.C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 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生长;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解除休眠等;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
【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是通过调控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死亡来实现的,A正确;
B、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分化为雌花,比例低时有利于分化为雄花,说明激素的相对含量可决定器官的分化,B正确;
C、乙烯含量升高是生长素含量增多引起的,乙烯含量增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
D、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生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存在拮抗作用,D正确。
故选C。
10.A
【分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内的种群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
B、利用信息素来破坏害虫的D(性别比例),降低其出生率,使其种群数量降低,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
C、跳蝻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较弱,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
D、A和C(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D正确。
故选A。
11.D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而由发育进程和组织细胞种类不同,基因组中表达功能的其因存在差异,这就成为研究不同发育分化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等进行差异显示的理论基础。
【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受到意识影响,不是完全自主的,A错误;
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只包含传出神经,B错误;
C、交感神经占据优势时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瞳孔也扩张,但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控制却是抑制作用,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刹车和油门,共同、精确地调节同一内脏器官,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表示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2、群落演替是指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的是蜾蠃在螟蛉体内产并以它为食物,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大豆与杂草的 种间竞争关系,大豆的生态位不仅包含它和杂草的关系,还包括它在环境中出现的频率、植株高度等其他特征,B正确;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被保留,属于次生演替,演替不等于原有物种的恢复,C正确;
D、落下的花瓣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再度被植物吸收,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D正确。
故选A。
13.B
【分析】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图中5支试管为梯度稀释,最后经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进行计数。
【详解】A、只有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能生存下来,A正确;
B、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68+175+167)/3/0.1×106=1.7×109个,B错误;
C、除了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尿素分解菌计数外,还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C正确;
D、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可使含有酚红的培养基变红,可根据变红的范围、直径大小筛选出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D正确。
故选B。
14.AB
【分析】内质网对核糖体所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肽链经盘曲、折叠等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肽链正确折叠或对错误折叠的进行修正。
【详解】A、由题意可知,未正确折叠的多肽链会通过易位子从内质网腔运回细胞质基质,A错误;
B、经内质网正确加工后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B错误;
C、易位子和核膜上的核孔相似,都是物质进出的通道,都能识别所运输的物质,C正确;
D、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和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分工合作,D正确。
故选AB。
15.ABD
【分析】分析图乙可知:③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说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苯丙酮尿症是缺乏正常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的疾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错误;
B、据图乙分析,①②号个体正常,③号个体(女孩)患病,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号个体患病,③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有两条,分别来自父母,且一定是致病基因,据图乙分析①②均同时携带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①号对应的23kb的DNA条带有两种,一种23kb的DNA是正常基因,另一种23kb的DNA是致病基因,B错误;
C、④号个体19kb的DNA条带一定来自母亲,且为正常基因,④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一定来自父亲,23kb的DNA条带是正常基因或致病基因的概率各占一半,C正确;
D、生物体的性状不仅受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基因正常染色体数目异常,也会得遗传病,D错误。
故选ABD。
16.CD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详解】A、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不只依赖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还有脑干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参与,A错误;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缓解脑卒中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而非诱因,B错误;
C、大脑神经元细胞缺氧时间过长,往往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如失去语言或运动功能,C正确;
D、正常人体中从毛细血管渗出的组织液中氧气、营养物质丰富,回流至血浆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增加,成分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CD。
17.BD
【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由信息源通过信道传给信息受体,往往具有双向性特点,A错误;
B、生物或种群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雄孔雀既可以对雌孔雀发出行为信息也能发出物理信息(叫声),B正确;
C、物理信息如光、温度、磁场等可以来自无机环境,C错误;
D、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作用,D正确。
故选BD。
18.ABD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流程: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A、题图中②使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未融合的细胞死亡,③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能产生抗CD47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正确;
B、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为杂交瘤细胞,再利用其无限增殖的特性,可以产生大量单克隆抗体,B正确;
C、对照组应设置为不加单克隆抗体的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C错误;
D、实验组中加入了单克隆抗体,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对照组中没有加入单克隆抗体,不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结合,因而无法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验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可验证上述推测,D正确。
故选ABD。
19.(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乙植物 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较低
(2) CO2浓度 7
(3)前者是后者的二倍
(4) 酶的活性 光合色素的数量、酶的数量和活性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1)B点时甲种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能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此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叶肉细胞除了满足自身的呼吸作用外还要满足根细胞的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自身呼吸作用强度;乙植物是阴生植物,因为与甲植物相比,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低。
(2)图一中乙曲线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是光饱和点,且温度适宜,所以图一中乙曲线C点以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图一中甲曲线的呼吸速率为2mg/(m2·h),C点时的净光合速率约为5mg/(m2·h),因此C点时的总光合速率约为7mg/(m2·h)。
(3)图二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a点时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又因为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推出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4)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光合色素的数量、酶的数量和活性等内因也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20.(1) 21 TtHh 1/2
(2) E:T:ET:O=1:1:1:1 3 数目 1/16
(3)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
【分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需要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1)小麦(2n=42),无性染色体之分,基因组测序只需测21条染色体即可;依据题干和题图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TtHH和tthh,F1的基因型有TtHh、ttHh两种,其中基因型为TtHh的个体为雄性不育,符合育种要求;F1中不育株(TtHh)与蓝粒小麦(EEHH)杂交会产生两种基因型的蓝粒不育株,分别是TEHH、TEHh,各占1/2。
(2)F2的蓝粒不育株基因型为1/2TEHH、1/2TEHh,由于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若只考虑4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配子,则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E:T:ET:O=1:1:1:1;只有同时含ET两条4号染色体的配子与t结合后才是蓝粒雄性不育株,所以ETt的概率为1/4,F2蓝粒不育株中Hh占1/2,与hh杂交产生hh的概率为1/4,故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的概率为1/4×1/4=1/16;F3中蓝粒不育株有3条4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的增添。
(3)由于hh的存在,F3的蓝粒不育株减数分裂过程中E、T基因可能重组在一条染色体上,则F4减数分裂会产生ET和t两种配子,再与普通小麦的t结合的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ETt:tt=1:1,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粒雄性不育:非蓝粒雄性可育=1:1。
21.(1) 抗原 细胞毒性T
(2) 空间结构 ACE2受体基因
(3) 降低 相同 低于
(4)促进
【分析】抗原呈递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其作用是可以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加工处理,然后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细胞。体液免疫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1)体液免疫中,一些病毒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称为靶细胞,靶细胞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
(2)由于小鼠与人的ACE2受体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新冠病毒无法识别小鼠的肺泡细胞;为了建立新冠肺炎模型小鼠,研究人员将人的ACE2受体基因转入到小鼠体内,再用病毒感染小鼠并记录、计算存活率,发现老年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降低。
(3)①用荧光分子CFSE标记DC细胞膜,随着有丝分裂的进行,新形成的DC细胞膜的荧光强度会降低。
②如果老年小鼠与年轻小鼠DC增殖能力相同,不同荧光强度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说明假说一错误;若老年小鼠外周血中DC迁移至淋巴结的能力弱于年轻小鼠,则老年小鼠淋巴结中不同荧光强度的DC细胞数量比年轻小鼠的低,说明假说二正确。
(4)新型药物可以促进信号分子PGD与受体结合,既降低了PGD水平,又提高了DC的数量,增强了特异性免疫的能力,降低老年新冠群体的死亡率。
22.(1) 捕食和竞争 水稻、杂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 物理 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分析】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有毒物质。
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活动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②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1)河蟹捕食底栖动物,二者竞争浮游生物,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杂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利用动物的趋光性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利用了光,光属于物理信息;诱杀害虫调整了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图中的b代表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大功能;稻田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是因为它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3.(1)肝脏细胞的总RNA
(2) 定向连接 EcoRⅠ 3′ 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
(3) CaCl2 农杆菌转化法
(4) 氨苄青霉素 2 只有2号菌落的质粒用相应酶切得到了与P基因长度相近的条带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P蛋白在肝脏细胞中合成,只有以肝脏细胞中总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才可获得cDNA。
(2)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同时实现目的基因和质粒的定向连接,应选择两种限制酶来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质粒含有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限制酶切割位点不能破坏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还要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故选择EcoRⅠ、PvitⅡ;在PCR扩增的P基因两种引物的3′端加上EcoRⅠ、PvitⅡ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会在PCR扩增的目的基因两侧加上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表格可知PvitⅡ切割的末端为平末端,EcoRⅠ切割的末端为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故选择T4DNA连接酶来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
(3)CaCl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可以提高大肠杆菌转化效率;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4)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故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活下来的大肠杆菌含有质粒或重组质粒;再次用EcoRⅠ、PvitⅡ将提取的质粒切割,含有P基因的重组质粒会切出P基因和质粒两种长度,而P基因长度约为1.5kb,只有2号菌落的结果符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浙江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新高考考前冲刺卷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新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卷 湖北专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