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9.5分)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 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是( )A. 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 B. 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
C. 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3. 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下列行为习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是( )A. 注意个人卫生 B. 保持心情舒畅 C. 适当体育锻炼 D. 熬夜上网游戏4. 中国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研究室为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准备了127种食物,以保证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营养需求。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被航天员直接吸收的是( )A. 水、淀粉、脂肪酸 B. 水、维生素、蛋白质
C. 水、脂肪、无机盐 D. 水、葡萄糖、维生素5. “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明明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小丽增服(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6. 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这是因为青少年骨中有机物超过,使其( )A. 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 B. 弹性大,硬度大,容易变形
C. 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D. 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7. 用解剖针的尖端挑起1粒小麦种子,放在酒精灯上燃烧,燃烧后能产生灰烟,说明食物中含有( )A. 淀粉 B. 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蛋白质8. 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母体影响胎儿发育,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 胎盘 B. 脐带 C. 卵巢 D. 子宫9. 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样年华”,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是( )A. 睾丸和卵巢 B. 精子和卵子
C.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D. 前列腺和子宫10.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提出的养生方法,也是青少年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下列饮食习惯,不科学的是( )A. 用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B. 食物清洁卫生,不霉变
C. 一日三餐,定时适量均衡 D.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王刘群同学最近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去医院做了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偏低。请据血常规检查表和“平衡膳食宝塔”完成各小题:项目提示结果单位参考值白细胞(WBC) 8.7310%4~10红细胞(RBC) 3.771012/L3.5~5.5血红蛋白(HGB)↓83g/L113~160血小板数(PLT) 256107/L100~300
11. 根据该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该同学可能患有( )A. 贫血症 B. 坏血症 C. 炎症 D. 佝偻病12. 你认为他应该多补充“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13. 某AB型血的幼儿因病需要大量输血,根据安全输血原则,应首先考虑给他输入( )A. A型血 B. B型血 C. AB型血 D. O型血14. 亲子鉴定主要是通过提取双方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进行比对和鉴定,准确率可达99.99%。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于亲子鉴定的是( )A. 口腔上皮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肌肉细胞15. 取一定量人的新鲜血液,加入盛有少量5%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静置一会儿后,试管中的血液会发生分层现象,上面淡黄色、半透明的物质是( )A. 纤维蛋白原 B. 血清 C. 血细胞 D. 血浆16. 在医院进行肺部X光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要求被检查者尽力吸气后不动,此时( )A. 膈顶下降、肺收缩 B. 膈顶下降、肺扩张 C. 膈顶上升、肺扩张 D. 膈顶上升、肺收缩17.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做文明公民,请勿随地吐痰。痰的形成部位是( )A. 气管、支气管 B. 鼻、口腔 C. 口腔、食道 D. 咽、喉18. 某同学测肺活量时,三次测定的数值分别是3700毫升、3900毫升、3800毫升,那么他的肺活量是( )A. 3700毫升 B. 3800毫升 C. 3900毫升 D. 4000毫升19.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PM2.5到达人体肺部的路径是( )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鼻→咽→喉→食道→气管→支气管→肺 D. 鼻→咽→食道→气管→支气管→肺20. 如图表示人体内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各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 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D.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1. 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储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图一是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作答:
(1)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心房直接与 ______ 血管相连。
(2)“切脉”是我国中医学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切脉”所切的血管是心脏中血管的分支 ______ 。(填图一中的序号)
(3)今年春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在不少校园流行,某同学口服感冒药后,感冒药成分最早出现在心脏四腔中的 ______ 。(填图一中的序号)
(4)若图二中A为肺,甲、乙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______ 。
(5)若图二中A为小肠,此图所示的血液循环途径是属于 ______ 。(选填“体循环”“肺循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2. 我国女足顽强拼搏,荣获2022年亚洲杯冠军。在比赛中,运动员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如下表是某研究者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影响的实验设计(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液,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1号试管2号试管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滴加碘液2滴2滴加入唾液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温度条件37℃乙(1)在米饭、鱼头豆腐、肉松、鸭梨中,能为足球运动员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______ 。(只填一种)
(2)面筋是一种蛋白质,它被彻底消化发生在 ______ (填图中的序号)。
(3)在本实验中实验组是 ______ 号试管。
(4)2号试管“乙”处的温度条件应是37℃,目的是 ______ 。
(5)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______ 号试管蓝色先褪去,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含量增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①是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
B.②是输卵管,功能是输送卵细胞,同时也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B符合题意。
C.③是卵巢,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C不符合题意。
D.④阴道是娩出胎儿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图中①子宫,②输卵管,③卵巢,④阴道。
解答此题要掌握女性的生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2.【答案】D 【解析】解:人体能够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例如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会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促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
故选:D。
1、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2、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就叫体液调节。如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
解答此题要掌握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
3.【答案】D 【解析】解:ABC、次啊三项都对身体健康有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D、熬夜上网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使人意志消沉,还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故选:D。
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键熟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
4.【答案】D 【解析】解: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故选:D。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练掌握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幼年缺钙会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维生素D的作用,其它几种维生素的作用也要注意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多以这种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6.【答案】A 【解析】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A正确。
故选:A。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
解答此题要掌握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
7.【答案】C 【解析】解:小麦种子内的淀粉、维生素、蛋白质等有机物能够燃烧,水分在燃烧的过程中会蒸发,燃烧后产生的灰烟是无机盐。由此可见选项C正确。
故选:C。
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简单,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是无机物,无机物不能燃烧;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是有机物,有机物能燃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或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8.【答案】A 【解析】解:AB.胎儿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其过程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脐带内有脐动脉和脐静脉,起运输作用。A正确,B错误。
C.卵巢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C错误。
D.子宫是定期产生月经和胎儿发育的场所,D错误。
故选:A。
在输卵管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是怀孕的开始。然后,胚泡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
掌握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器官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而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性腺器官,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前列腺液,而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支持营养精子的作用;子宫的作用是孕育胚胎胎儿的器官,是产生月经的器官。
故选:C。
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性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10.【答案】A 【解析】解: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因此用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是不科学的,A符合题意。
B.清洁的食物能够防止细菌、病毒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霉的东西容易对身体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急性胃肠炎以及食物中毒等危害,因此食物清洁卫生,不霉变,利于身体健康,B不符合题意。
C.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属于合理膳食,C不符合题意。
D.食物多样,粗细搭配可以避免肥胖,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的疾病,可能会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还能够减少患者的胃肠部的负担减少患者的胃肠疾病,除此之外经常粗细搭配还能够有效保护心血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掌握合理营养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1~12.【答案】A 、C 【解析】解: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可以和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机体使用。同时,身体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与血红蛋白相结合,通过血液运送到肺部,再随呼吸排出体外,根据该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王刘群同学血红蛋白为83g/L,正常值为113-160g/L,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故选:A。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人体杀灭外来的细菌、病毒或者其他病原体。
4、红细胞是人体内血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种血细胞类型,具有输送氧气和运输二氧化碳的作用。
5、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正常的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和出血后止血。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解: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可以和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供机体使用。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分离,所以全身可能发生组织缺氧症状,比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分析血常规检查表可知,王刘群同学血红蛋白为83g/L,正常值为113-160g/L,他可能患有贫血病,应该多吃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他应该多补充“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为奶和奶制品、肉蛋类。
故选:C。
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2、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人体杀灭外来的细菌、病毒或者其他病原体。
4、红细胞是人体内血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种血细胞类型,具有输送氧气和运输二氧化碳的作用。
5、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正常的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和出血后止血。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13.【答案】C 【解析】解: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因此,某AB型血的幼儿因病需要大量输血,根据安全输血原则,应首先考虑给他输入AB型血。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
2、A型血红细胞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3、B型血红细胞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O型血红细胞上则没有A、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及抗B凝集素;
4、AB型血红细胞上含A、B两种凝集原,血清中则不含抗A及抗B凝集素。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互相反应,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
解答此题要掌握输血的原则。
14.【答案】B 【解析】解: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肌肉细胞都有细胞核,可以进行遗传物质(DNA)进行比对和鉴定,血小板没有细胞核,不适合用于亲子鉴定。由此可见,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遗传物质DNA在细胞核中。
15.【答案】D 【解析】解: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即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为红细胞,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血小板和白细胞。
故选:D。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关键点: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16.【答案】B 【解析】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所以在医院进行肺部X光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要求被检查者尽力吸气后不动,此时膈顶下降、肺扩张。
故选:B。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A正确。
故选:A。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掌握痰形成的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测量肺活量时,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某人测肺活量时,三次测定的数值分别是3700毫升、3900毫升、3580毫升”,那么他的肺活量是3900毫升。
故选:C。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
肺活量取最大值,测量胸围差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处理数据取平均值。
19.【答案】B 【解析】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PM2.5到达人体肺部的路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正确。
故选:B。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
掌握气体进入肺的过程是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AB、据柱状图可见:无论吸入气体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AB错误;
C、据柱状图可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C错误;
D、据柱状图可见: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是因为细胞利用氧才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D。
通过柱状图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吸入的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多了,水蒸气的含量也增加了,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因此呼出气体中含量变化较大的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
在分析气体变化的数据时,除了搞清楚气体变化外,一定要弄明白气体的含量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21.【答案】静脉 6 3 乙 体循环 【解析】解:(1)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心房直接与静脉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2)脉搏即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位的搏动,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即心脏收缩时,由于心室输出血液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医生可据此诊断疾病,脉搏是动脉所特有的现象。所以“切脉”所切的血管是心脏中6主动脉血管的分支。
(3)某同学口服感冒药后,感冒药成分在小肠处被吸收后,经肠静脉、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4右心房。
(4)若A为肺,则此循环途径为肺循环,甲血管为肺动脉,乙血管为肺静脉,在A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了气体交换,肺泡中所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动脉血流回左心房。所以流动脉血的是血管乙。
(5)体循环是指由左心室射出的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经过交换后,再经过小静脉、各级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
肺循环是指从右心室射出的血液流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的过程。若A代表小肠,则该图示表示血液流入小肠然后流回心脏的过程,因此属于体循环。
故答案为:(1)静脉;
(2)6;
(3)3;
(4)乙;
(5)体循环。
图乙中:1上腔静脉、2肺静脉、3右心房、4右心室、5下腔静脉、6主动脉、7肺动脉、8肺静脉、9左心房、10房室瓣、11左心室。
明确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米饭 ② 2 控制单一变量(或使变量唯一;确保只有一个变量) 2 【解析】解:(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面筋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最先在③胃开始被消化的,胃液内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为多肽,而蛋白质最终是在②小肠处被彻底消化的,小肠内有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多种酶,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3)由实验可知,1号与2号试管形成了一组以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1号试管为对照组,2号为实验组。
(4)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乙处的温度条件应是37℃,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或使变量唯一;确保只有一个变量)。
(5)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2号试管颜色褪去时间少于1号试管,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1)米饭
(2)②
(3)2
(4)控制单一变量(或使变量唯一;确保只有一个变量)
(5)2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4)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肝脏,②小肠,③胃,④胰腺,⑤大肠。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