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新未来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新未来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河南省新未来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脂滴是细胞中储存脂质的重要结构。脂质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膨大,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形成脂滴。脂滴形成后,内质网定位蛋白DFCP1会定位在脂滴的表面,新生脂滴通过融合进一步变大,生成成熟脂滴。多种代谢性疾病,如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往往都伴随着脂质贮存的异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包裹在脂滴表面的膜结构最可能具有两层磷脂分子
B.脂滴膜中磷脂亲水的头部最可能朝向细胞质基质
C.新生脂滴通过融合生成成熟脂滴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脂滴可以积累和贮存脂肪、胆固醇等,使细胞免受高脂影响
2.糖酵解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B.糖酵解过程需要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C.糖酵解过程产生的NADH均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D.牛成熟的红细胞仅依赖糖酵解途径供应能量
3.蜜蜂中工蜂和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32条染色体(2n=32),雄蜂则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蜂王基因组的甲基化(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程度低于工蜂,蜂群中能持续获得蜂王浆的雌性幼虫会发育成蜂王,否则发育为工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
B.工蜂的出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雄蜂是单倍体,减数分裂时能形成8个四分体
D.可推测蜂王浆能降低雌蜂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
4.苏木杰现象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后,反射性出现清晨高血糖,常见于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患者夜间3:00 时血糖出现最低值,之后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而造成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代偿性增加,从而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血糖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肝脏是重要执行器官
B.夜间3:00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C.夜间3:00 血糖出现最低值,此时胰岛素分泌量达到最大
D.通过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或适量加餐可缓解苏木杰现象
5.科研人员对某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该自然保护区南湖的沿岸分布着芦苇,湖边一定范围内分布着莲藕,湖心分布着浮水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群落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
B.沿岸的芦苇、湖边的莲藕和湖心的浮水植物体现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
C.恢复重建区建立后,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
D.保育区的植物丰富度最高,说明该区植物数量最多,且存在优势树种
6.梨树是雌雄同株植物,研究发现其具有通过“不亲和基因”(复等位基因S₁、S₂、S₃、S₄)抑制“近亲繁殖”的机制,具体表现为:当花粉与母本含有的基因相同时,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父本S₁S₂与母本S₂S₃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₁S₂、S₁S₃
B.S₁S₂×S₁S₃正反交结果相同,且都没有纯合子后代
C.基因S₁、S₂、S₃、S₄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
D.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₃S₄的梨树杂交可提高结实率
二、综合题
7.如图所示,淀粉和蔗糖均为马铃薯光合作用的产物,两者合成过程均需利用丙糖磷酸作为原料,磷酸转运蛋白(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产生的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同时将等分子数的磷酸(Pi)反向运回叶绿体基质;在植物体内,制造或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被称为“源”,接纳有机物用于生长或贮藏的组织、器官被称为“库”。研究人员对马铃薯光合作用及其蔗糖的运输、利用和储存进行了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丙糖磷酸的产生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内合成淀粉和蔗糖的具体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 ;若TPT的活性被抑制,光合速率会降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2)淀粉是马铃薯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据图分析,其合成淀粉的葡萄糖来源于 _____________ 。
(3)光合产物从“源”向“库”运输的物质形式主要是蔗糖,与葡萄糖相比,以蔗糖形式运输的优点是__________ (答出1点)。
(4)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转光膜(该膜可将部分紫外光和绿光转变成蓝紫光、红光)。与普通大棚膜相比,这种转光膜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提高大棚马铃薯的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8.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_____________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可通过调控低级中枢进而控制排尿,该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的 _____________ 调节。
(2)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 _____________ 兴奋,神经冲动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_____________产生“尿意”。尿意产生后随着自身调节,尿液排出加速,该过程为____________调节。
(3)尿崩症临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透压尿,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通过测定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和禁水—加压素实验可以进行区分。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抗利尿激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在禁水一加压素实验中,患者禁止饮水、注射抗利尿激素后检测尿液情况,若患者的尿液不浓缩,尿液渗透压仍很低,判断该患者为肾性尿崩症,推测其患病原因可能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 ,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有关。
9.塞罕坝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1962年至今,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2)森林中,影响动物群体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3)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还具有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 价值。
10.家蚕(2n=56)为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皮肤油性和非油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纯合非油性雄蚕与纯合油性雌蚕杂交,F1全为非油性,F1个体自由交配得F2。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___________条。家蚕皮肤的油性和非油性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
(2)现欲根据F2的结果判断等位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①若F2中雄蚕和雌蚕的皮肤非油性和油性均为3:1,则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则等位基因A、a可能位于仅Z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需再通过杂交组合___________来确定等位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已知等位基因A、a仅位于Z染色体上。与雌蚕相比,雄蚕产丝多且质量好,为培育只产生雄蚕的家蚕杂交系,育种专家用某个致死基因(D)导入某非油性雌蚕体内,让其与油性雄蚕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性别比例。
①若D基因整合到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能正常生存的蚕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若D基因整合到Z染色体上,则子代中能正常生存的蚕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③若欲培育只产生雄蚕的家蚕杂交系,则符合生产要求的雌蚕中D基因应整合到___________染色体上。
1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 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了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___培养基,该过程中按种等量样品稀释液至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倒平板前,需要加入灭过菌的 __________ 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吸取适量的菌液,一般采用 __________ 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上。
(3)为探究筛选的纤维素分解菌中纤维素酶活性,研究人员将其与某高效纤维素酶进行了活性对比实验如下:
锥形瓶号
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溶液
高效纤维素酶溶液
缓冲液
纤维素粉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一
步骤二
1
0mL
0mL
10mL
10g
35℃保温5分钟后终止酶促反应
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55℃保温22min
/
2
1mL
0mL
A
10g
+++
3
0mL
1mL
B
10g
++++
注:“+”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①表中A处应该加入 _____________ mL缓冲液。
②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则需______________ 。
12.野生茄子具有耐盐基因StP5CS。研究人员扩增StP5CS 基因并双酶切该基因和改造后的中间载体pCAMBIA1301 ,经DNA 连接酶连接酶切产物,最终得到下图1所示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StP5CS。将该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进而获得了耐盐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茄子幼嫩叶片的总RNA,在 _____________ 的催化下合成c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StP5CS基因。PCR利用 ____________ 的原理。
(2)扩增StP5CS 基因的上游引物为 ZHPs: 5'-CACATTTCTGCTCCTACATT-3',下游引物为ZHPa :5'-CTTCCTAAATACACAACTGGAT-3', 两种引物中C+G 的比例保持一致主要是为了保证 _____________ 。StP5CS基因PCR扩增的每次循环分为3步,在循环前常要进行一次94℃、5min预变性,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3)构建耐盐基因StP5CS 表达载体时,用限制酶BamH I和SmaI切割质粒pCAMBIA1301,15 min 后需将温度从36℃升高至65℃左右并保温20 min,目的是___________ ,从而终止酶切反应。mRNA合成方向是 图2是StP5CS基因示意图,为使其能正确插入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则图中P处的碱基序列应为 5'-______ -3'。
(4)若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柑橘细胞中,常用_______________法,表达载体上的 Ori 可以保证其在柑橘细胞中能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脂滴外侧由一层磷脂分子包裹。
【详解】A、脂滴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并累积膨大形成,裹在脂滴表面的膜结构最可能具有单层磷脂分子,A错误;
B、磷脂亲水的头部朝向细胞质基质的水环境,亲脂的尾部朝向内部的脂质,B正确;
C、新生脂滴通过融合生成成熟脂滴的过程中,包裹脂滴的膜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
D、脂滴可以积累和贮存脂肪、胆固醇等,使细胞免受高脂影响,防止疾病出现,D正确。
故选A。
2.D
【分析】糖酵解过程即有氧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糖酵解是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NADH、丙酮酸和少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用于合成ATP )的过程,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糖酵解过程产生少量能量,葡萄糖中的大多数能量仍保留在丙酮酸中,A 错误;
B、糖酵解过程即有氧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相关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不能发生在线粒体基质,B错误;
C、进行有氧呼吸时,糖酵解产生的NADH 与氧气反应生成水;进行无氧呼吸时,糖酵解产生的NADH 用于丙酮酸的还原,该过程不消耗氧气,C错误;
D、牛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D正确。
故选D。
3.C
【分析】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说明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
【详解】A、结合题意可知,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即受精卵发育成雌性,而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A正确;
B、工蜂的出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工蜂因为没有摄食蜂王浆,因而发育成没有生育功能的雌蜂,B正确;
C、雄蜂细胞中含16条非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无四分体形成,C错误;
D、题意显示,蜂王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且蜂群中能持续获得蜂王浆的雌性幼虫会发育成蜂王,否则发育为工蜂,据此可推测蜂王浆能降低雌蜂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因而可发育成蜂王,D正确。
故选C。
4.C
【分析】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且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者转化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苏木杰现象”是指某些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的症状。
【详解】A、调节血糖平衡的中枢是下丘脑,肝脏是重要执行器官,其中的肝糖原在血糖上升时合成,在血糖下降时分解,A正确;
B、患者夜间3:00时血糖出现最低值,因而此时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有可能增加,B正确;
C、夜间3;00血糖出现最低值,则胰岛素分泌量在此之前已经达到最大,C错误;
D、通过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或适量加餐可缓解夜间低血糖,进而可避免出现清晨高血糖出现,即避免苏木杰现象出现,D正确。
故选C。
5.D
【分析】生物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A、群落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群落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A 正确;
B、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沿岸的芦苇、湖边的莲藕、湖心的浮水植物体现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
C、恢复重建区建立后,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变化,且由于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该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C正确;
D、丰富度是指物种种类数目的多少,保育区的植物丰富度最高,并不能说明该区植物数量最多,D错误。
故选D。
6.B
【分析】梨树是雌雄同株植物,具有通过“不亲和基因”抑制“近亲繁殖”的机制,可知不存在纯合子。
【详解】A、父本S₁S₂与母本S₂S₃杂交,含S₂的花粉不参与受精,后代的基因型为S₁S₂、S₁S₃,A正确;
B、S₁S₂×S₁S₃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都没有纯合子后代,B错误;
C、基因S₁、S₂、S₃、S₄为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
D、基因型为S₁S₂和S₃S₄的梨树杂交,所有花粉均可参与受精,可提高结实率,D正确。
故选B。
7.(1) [H](或NADPH)和ATP 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TPT的活性被抑制时,丙糖磷酸不能运出叶绿体,进而转化为淀粉,淀粉含量增加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进而使光合速率降低
(2)(叶绿体中)丙糖磷酸合成和(细胞质基质中)蔗糖的水解
(3)蔗糖为二糖,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蔗糖对渗透压的影响较小;蔗糖为二糖,性质(结构)较稳定;蔗糖为二糖,(比单糖)运输效率高等
(4) 能 该转光膜能将光合色素几乎不吸收的紫外光和绿光转化为光合色素吸收的蓝紫光和红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分析】由图可知,丙糖磷酸在叶肉细胞质基质中被合成为蔗糖,并通过韧皮部筛管运输至根、茎、果实,用于分解供能或转化为淀粉等储存;或者转化为葡萄糖,并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
【详解】(1)马铃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丙糖磷酸的产生过程为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由图可知,叶肉细胞内合成淀粉和蔗糖的具体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
TPT的活性被抑制时,丙糖磷酸将不能运出叶绿体,进而转化为淀粉,淀粉含量增加会抑制暗反应的进行,进而使光合速率降低。
(2)由图可知,马铃薯合成淀粉的葡萄糖来源于叶绿体中丙糖磷酸合成和细胞质基质中蔗糖的水解。
(3)光合产物从“源”向“库”运输的物质形式主要是蔗糖,与葡萄糖相比,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蔗糖为二糖,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蔗糖相比,蔗糖对渗透压的影响较小;蔗糖为二糖,性质(结构)较稳定;蔗糖为二糖,(比单糖)运输效率高等。
(4)由题可知,这种转光膜能将光合色素几乎不吸收的紫外光和绿光转化为光合色素吸收的蓝紫光和红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产量。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物质变化,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8.(1) 脊髓 分级
(2) 感受器 大脑皮层 (正)反馈
(3) 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抗利尿激素受体异常
【分析】1、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详解】(1)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大脑皮层控制,大脑皮层调控脊髓进而控制排尿属于分级调节。
(2)当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入低级神经中枢,并进一步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尿意产生后随着自身调节,尿液排出加速,该过程为(正)反馈调节。
(3)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抗利尿激素的依据是抗利尿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依据实验现象,推测患肾性尿崩症的原因可能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的抗利尿激素受体异常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反射、反射弧、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1)物种组成
(2)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标志重捕法
(3) 全球性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4)直接和间接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1)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详解】(1)塞罕坝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2)森林中,影响动物群体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大山雀活动范围广,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3)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开发利用新能源等来减少碳排放。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还具有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1) 0或1或2 油性
(2) 常 F2中雄蚕均为非油性,雌蚕非油性:油性=1:1 (纯合)油性雄蚕×纯合非油性雌蚕
(3) 非油性(雄蚕):油性(雌蚕)=1:1 均为油性(雌蚕) W
【分析】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纯合非油性雄蚕与纯合油性雌蚕杂交,F1全为非油性,说明非油性为显性性状,油性为隐性性状。
【详解】(1)雌蚕的染色体组成为ZW,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分裂结束后,形成2个子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Z和W为同源染色体,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分离,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导致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W,也可能不含有W(0),若含有W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只含有1条W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粒)的分裂,导致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个W染色体,故正常情况下,雌蚕的次级卵母细胞中W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0或1或2;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纯合非油性雄蚕与纯合油性雌蚕杂交,F1全为非油性,说明非油性为显性性状,油性为隐性性状。
(2)①若F2中雄蚕和雌蚕的皮肤非油性和油性均为3:1,说明该性状与性别无关,即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等位基因A、a仅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ZaW,子一代基因型为ZAZa、ZAW,子二代表现型为雄蚕均为非油性,雌蚕非油性:油性=1:1;若等位基因A、a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AZA、ZaWa,子一代基因型为ZAZa、ZAWa,子二代表现型为雄蚕均为非油性,雌蚕非油性:油性=1:1,故若F2中雄蚕均为非油性,雌蚕非油性:油性=1:1,则等位基因A、a可能仅位于Z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以用(纯合)油性雄蚕×纯合非油性雌蚕组合来确定等位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若雌、雄蚕均表现为非油性,则A、a位于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雄蚕均为非油性,雌蚕均为油性,则等位基因A、a仅位于Z染色体上。
(3)某个致死基因(D)导入某非油性雌蚕(基因型为ZAW)体内,让其与油性雄蚕(ZaZa)杂交,
①若D基因整合到常染色体上,雌蚕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DOZAW,与油性雄蚕OOZaZa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OZAZa(致死):OOZAZa:DOZaW(致死):OOZaW=1:1:1:1,故若D基因整合到常染色体上,则子代中能正常生存的蚕的表型及比例为非油性(雄蚕):油性(雌蚕)=1:1;
②若D基因整合到Z染色体上,雌蚕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ZADW,与油性雄蚕ZaZa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ZADZa(致死):ZaW=1:1,故若D基因整合到Z染色体上,则子代中能正常生存的蚕的表型及比例为均为油性(雌蚕);
③若欲培育只产生雄蚕的家蚕杂交系,意味着雌蚕(ZW)可以因含有D基因致死,则符合生产要求的雌蚕中D基因应整合到W染色体上。
11.(1)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选择 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2) 高压蒸汽灭菌法 刚果红(或CR) 稀释涂布平板
(3) 9/九 缩短步骤一的保温时间
【分析】1、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用途或功能可以归类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培养基中会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湿热灭菌中的高压蒸汽灭菌的效果最好,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微生物的接种工具(涂布器、接种环、接种针等)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进行灼烧灭菌。
【详解】(1)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选择培养基。该过程中接种等量培养液至普通培养基作对照的目的是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若选择培养基起到了选择作用,则接种相同的菌液时,普通培养基上明显会出现更多的菌落。
(2)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倒平板前,可以加入一定量灭过菌的刚果红(或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当鉴别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以初步分辨纤维素分解菌。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为了得到单个菌落,观察它的周围是否有透明圈,比较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初步筛选高效分解纤维素的菌种,在吸取适量的培养液后,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上。
(3)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1~3号锥形瓶中加入的试剂应当只有纤维素酶溶液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因为1号锥形瓶没有加纤维素酶溶液,加入了10mL的缓冲液。2号锥形瓶加入了1mL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溶液,所以表中A 处应该是加入了9mL缓冲液。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相当于将酶的浓度增加了2倍,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则需缩短步骤一的保温时间。
12.(1) 逆转录酶 DNA双链复制
(2) 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复性)过程温度相近 增加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变性)
(3) 使限制酶失活 CCCGGG
(4) 农杆菌转化 自我复制
【分析】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详解】(1)由RNA到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提取茄子幼嫩叶片的总RNA,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cDNA。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2)DNA中碱基A和T配对,且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碱基C和G配对,且C和G之间有3个氢键,DNA分子中氢键越多热稳定性越强,所以两种引物中C+G的比例要保持一致,以至于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一致,从而致使PCR复性过程温度相同。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过程;PCR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变性处理,是为了是使增加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使模板DNA充分变性),以保证和引物顺利结合,使PCR过程顺利进行。
(3)限制酶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失活,将温度升高至65°C并保温20min,目的是为了是限制酶变性失活,从而终止酶切反应。基因转录的方向沿着模板链的5'→3',为了使基因定向插入质粒,图2的模板链5'端应接近终止子,对应的使SmaI的识别序列,即5’-CCCGGG-3’序列。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使用农杆菌转化法,因此,若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柑橘细胞中,可以使用农杆菌转化法,表达载体上的Ori(复制原点)可以保证其在柑橘细胞中能自我复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新未来名校联盟高三5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生物Word版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新未来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