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作文预测练习(共10大主题,附写作指导)
展开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中国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2.和平发展
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甲骨文“友”()和金文“友”()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握手礼在西方亦由来已久。公元前9世纪亚述国王宝座上就刻有握手图案,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出现了握手的情节。由于握手会占用原本持有武器的右手,因此被视为放下敌意与争斗,释放尊重与善意。19 世纪中期以来,握手成为常见的问候方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3.家国情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情感要求和心灵皈依,不如说是一种生命自觉和文化承续。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抑或是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驱动,家国情怀往往与摄入心魄的文学书写紧密相连,与情真意切的诗意表达密不可分。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4.人生价值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身影:在工厂车间,青年工人精益求精,就是为拧好每一个螺丝,焊好每一个接头,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使用科技,就是为粮食增产,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在训练场上,青年健儿以过硬的作风和惊人的毅力,向世界顶峰发起冲锋,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高扬;在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冒风雨,顶烈日,抗严寒,为千家万户传送幸福与温暖;在“天宫”“蛟龙”“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担大任,挑大梁,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等等。
材料二: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材料三: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用艰辛努力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一个光明的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5.理想信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9月30日,习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2021年12月28日,习总书记强调:“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
2019年2月22日,习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
看了以上材料,作为一名高中生,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6.使命担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些旋律一响起,便是一代人的青春;有些头一开,就唱得停不下来。《送别》《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桨》《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中国心》《北京欢迎你》《我和我的祖国》《一起向未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回首百年,每一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便藏在这份“百年青春歌单”里。这,就是不同时代青年的青春之歌。
一百年来,一代代青年人勇立时代潮头,奏响时代乐章。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广州日报曾特别推出《青春之百年 经典永流传》 MV (音乐短片),用285秒带你穿越百年,唱遍青春。这些歌曲曾风靡全国,带着时代特有的烙印,激励了一代代青年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7.奋发有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日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未来3到5年内,世界将面临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材料二: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在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对当代中国青年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8.青春血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及遗物归国。抗美援朝战争中,197653名烈士为国捐躯。牺牲前,他们留下的这些话语,字字戳泪。
1952年,邱少云在执行任务时被落在身边的燃烧弹引燃衣物。烈火中,他忍着剧痛一动不动,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6岁。最开始奔赴朝鲜战场时,他就在一封家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到战场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
长津湖战役中,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有的志愿军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战后打扫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纸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1953年,17岁的小战士胡根基与战友先后跃出地堡愤怒冲向敌群,最终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生前,他留下了一段简短却震撼人心的话语:“班长,我没白活十七岁,祖国万岁!”
复兴中学高二(1)班“青春向党,热血报国”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郭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了志愿军战士的遗书后,又播放了根据卫国戍边烈士肖思远真实事迹改编的微电影《重逢》,该片片尾的一个问题“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吗?”,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9.全面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从2022年高考试题评价来看,各科试卷的命制都在落实方案要求,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降低“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引导改变追求套路等固化的复习备考模式。
上述材料对中学生的学习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主题作文预测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0.“中和”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太极图中,黑色与白色均衡对称、稳定和谐地组成一幅美的画图。二者相交相融,互生互动,共同构成的“中和”之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这种“中和”地看待万事万物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包含着清醒睿智的哲思,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写作指导
1.中国精神
【审题指导】
1.试题解读:
此题沿袭2017年全国高考1卷的命题思路,在中国青年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的基础上继续收紧限制,让考生以复兴中学代表的身份在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这是带有特定情境和特定任务的材料作文。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中国精神,传承中国精神。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的核心概念,考生要注意材料厘定的“中国精神”的内涵。材料首先论述“中国精神”是一种坚守,代代相传,并内化于心,潜意识下人人都在恪守;然后援引鲁迅的话佐证,再列举从古到今具有“中国精神”的具体人物,最后总结其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考生结合材料延伸写作,即可完成写作任务。
2.【参考立意】
①中国精神,烛照未来。
②中国精神,民族之魂。
③国之脊梁,为国为民。
④中国精神,浩气永存。
⑤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
【素材集萃】
(一)中国精神的名言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2.中国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而弥新、克难而闪耀。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5.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比铁还硬的精神。(人民网)
6.一个描伤口如花朵的国度,一个抬泪眼望远方的民族,不会被打败,中国就是这样的国家!(梁辰)
7.精神不倒,方可化危机为契机,抖擞民族精神,振奋民族志气,让国泰民康,长治久安!(谢阳举)
8.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二)中国精神的典例
1.中国精神之女排精神
2019年世界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横扫劲敌美国队,豪取七连胜。赛后,人民日报以女排精神为例,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人民日报写道:你觉得什么是中国精神?一个字,拼!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还依然坚持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郎平
2.中国精神之右玉精神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近代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右玉人民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咬定绿化不放松,誓让山川变绿洲”,右玉精神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也是一种坚持生态发展、科学发展的精神。
3.中国精神之西迁精神
64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手持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红色乘车证,登上西行列车,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用生命和汗水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一所著名大学,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来源:中国网)
4.中国精神之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5.中国精神之马兰精神
1958年9月,中国核试验基地在新疆正式组建,因基地选址的戈壁滩上生长着马兰花,又称马兰基地。40多年来,基地官兵以苦为荣,艰苦创业,成功地进行了多次不同方式、不同型号、不同威力的核武器试验,建起了中国精干有效的核自卫力量,孕育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
6.中国精神之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大庆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2.和平发展
【审题指导】
审读材料:
第一层:“握手极欢”,握手以表友好,是基于有共同的志趣爱好,进而言之是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求友即求同。由此,考生可以写人与人之间交友求欢,与人为善,共建美好生活;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共建美好家园。
第二层:“握手言和”意指“彼此反目后又重新和好”,握手在这里有“消释隔阂”“化解矛盾”“和好如初”“包容异见”“求同存异”之意,考生可关联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和”文化,诸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等。言和即存异,这是握手意涵的第二层次。
由此考生可以写止斗求和、消释隔阂、化解矛盾、摒弃前嫌,和好如初、求同存异、包容互鉴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思辨之处:
材料意涵“求友”与“言和”,其深处都会涉及“前嫌”“争斗”等对立元素,正确地思考和处理这些问题,对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都要一定的要求。
材料中的两层意思,均仅仅围绕“握手”,大同小异,相互补充。
至此,立意非常显豁,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好相处,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写作时,“握手”可实可虚,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握手道别、握手致意、握手礼,也可以“虚化”,如国与国之间的和解、尊重、消除隔阂、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等。
【参考立意】
1.人与人之间,学会沟通交流。
2.国与国之间,学会和谐共处。
3.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学会握手,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偏题立意:
1.汉字中蕴含的智慧。(以偏概全,片面理解材料,未能整体把握材料的命意。)
2.不同文化,大归则同。(未能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握手”,架空材料,未能缘事而发)
3.家国情怀
【审题指导】
材料引用了古人的三句话。第一句选自《礼记》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先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家庭,才能治理国家,进而才能使天下太平;第二句选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得到快乐之后再快乐!第三句选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中“位卑未敢忘忧国”,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
综合以上内容来看,材料体现的是个人或小家与国家之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国家就是个人或小家的底气和坚强后盾,为个人或小家遮风挡雨,营造幸福。国家强大,个人或小家的幸福感就增强;国家弱小,个人或小家的幸福感就减弱。而个人或小家也应该珍惜美好时代,反哺国家,以建设祖国、富强国家为己任,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国家才会更强大。
从“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可知,文体主要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什么是这种关系,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处理这种关系。 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勇担时使命,反哺国家和社会。还可运用并列式结构谈强大的国家给个人或小带来了怎样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表达生逢盛世的喜悦和自豪。
【参考立意】
1.厉害了,我的国!
2.躬逢盛世,我辈青年当勇担时代使命。
3.国即是家,家即是国。
4.那一抹中国红,是我辈行走天下的坚强后盾。
4.人生价值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青年人的有所作为的现象,其共性是青年人不管在哪个行业、干什么职业,都在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材料二引用俗语,强调了行业无贵贱,主要肯努力,每一个行业都可以让你脱颖而出。材料三强调新时代青年可以立足平凡岗位,为社会、民族、人民、国家做贡献。
纵观三则材料,都在指引青年应该如何看待平凡岗位和为国奉献,如何在平凡岗位上为国奉献。首先,青年应心中装着祖国,这是我们做事的精神动力;要敢于担大任,挑大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其次,要明白平凡岗位一样能够出彩,一样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第三,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第四,要懂得利用我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与时俱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第五,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不惧艰苦,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考生可以抓其中的一点或者两三点来写,但切记要体现“青年”“祖国”“平凡岗位”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可以写青年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贡献,为国争光,实现人生价值;中间用三个小标题从三个角度分析论证,当然要记得利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使论证充分;要注意联系当下青年的现状,分析心理,指出方法,辨明方向。
【参考立意】
1.立足平凡岗位,同样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2.青年为民族、国家和人民而努力工作,人生才更有价值。
3.不以行业贵贱为意,要以贡献大小为意。
5.理想信念
【审题指导】
本材料主体由习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三次谈话构成,旗帜鲜明地凸显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首句强调年轻干部要从善戒恶,以信仰、精神、思想导引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第二句从方向、动力、慧眼、抗体角度,正面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三句从反面强调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后果危害----从迷失方向到退缩逃避至缴械投降,从而强化坚定理想信念的意义与作用,与前两句形成巧妙呼应。
话题“理想信念”是本次写作的关键词。从狭义来讲,“理想信念”是党员奋斗的政治灵魂,是精神上的“钙”“舵”,是方向,是动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做更广义的理解:除党员之外,无论老一辈还是当今青年一代,无论是功业卓著的英雄名人还是籍籍无名的普通凡人,那种对建功立业、报效家国的伟大抱负,对人生价值、职业规划的初心坚守,对崇尚真善美、赤胆忠心的身体力行,对困境压力、诱惑侵蚀的不断战胜,对科学难关、发展路径的不懈探索,对爱岗敬业、目标任务的突破超越等等,都是对“理想信念”的具体阐释、生动注脚。
【参考立意】
1.理想必不可少,信念不可或缺。理想信念如灯塔,是推动发展的“原生动力”、责任担当的“强心剂”、锤炼党性的“倍增器”、遵规守纪的“紧箍咒”。理想代表雄心壮志、宏图大略,而理想的实现,更重要的在于信念之下的方向、行动。理想和信念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二者缺一不可,否则理想就成了海市蜃楼,信念不过过眼云烟。
2.坚定理想信念,抵达人生彼岸。理想信念不是党员干部的专利,也并非必须冲锋陷阵、捐躯报国,理想信念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国家做贡献。坚定理想信念,抵达人生彼岸,可以是成为一名敬业负责的教师,让知识之美代代相传;可以是投身科研,助力科技发展;还可以是坚守基层,为民服务,热心奉献。只要是为社会奉献,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就是值得的,就是崇高的!
3.理想信念的实现,需要实际行动的护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这个最适合竭尽全力顽强拼搏的青春年华,吾辈着实应当点燃理想信念之火,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只有将宏伟的理想转化为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并矢志不渝的坚持,日积月累下来,成功才能不断靠近,星辰大海才能触手可及。
4.当下多元社会存在各种声音、不同诱惑,追寻理想的道布满荆棘和风雨。长路漫漫,一边是"坚硬现实",生存困境、工作压力、学习负担等沉重如山,另一边是“快乐天堂”,安逸享乐、娱乐游戏、成功捷径等在招手呼唤,是犹豫摇摆还是摆烂躺平抑或坚守心志?当然应该选择在实践中修炼、砥砺,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吃苦、永不言败。
5.坚定理想信念,应以坚持、坚守、坚强为底色。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具恒。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学习、生活、工作,必须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去面对。行动中方向迷茫、信念缺失,没有坚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必然是半途而废、蹉跎岁月。
【素材集萃】
1.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2.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列夫·托尔斯泰
3.无数贤才志士在追求理想中实现人生价值。怀着国家和平、百姓安宁的信念,墨子行十日十夜请见楚王;怀着“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信念,愚公率荷担三夫叩石垦壤;西汉名相陈平,年少时喜读书,心怀大志,终助刘邦一统天下,成就大业;东汉军事家班超,为人有大志,终助汉威慑匈奴,平定西域;西汉经学家匡衡,凿壁偷光,发愤读书,位列朝廷,实现抱负;因为信念,司马迁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记》;因为信念,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因为信念,岳飞留下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千古绝唱;因为信念,鲁迅立下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誓言.......
4.坚定理想信念,要常行“无私奉献”之举。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赓续传承的优秀品质。誓言“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邹碧华,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罹患渐冻症仍在战疫一线奔忙的张定宇……这些共产党员“大写的人生”发挥了思想引领和行为示范的作用。今天,我们更应该树立理想信念,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泥土衡量实绩,以“为民”立场不懈奋斗,以“无我”精神拼搏奉献,以“实干”姿态笃定前行,用忠诚担当的人生底色和勇毅奉献的奋斗姿态来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幸福。
6.使命担当
【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提到“百年青春歌单”,揭示歌单背后的核心神-----青年的使命和担当。第二段交代缘起和意图。广州日报为庆祝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特推出一段285秒的 MV ,带我们领略百年来的"青春之歌",它们见证了时代变迁,更见证了百年来,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强大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据此,我们可以围绕“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这一主题,多角度加以阐述。从纪念的角度,可以谈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青年人应该唱好我们自己的“青春之歌”;从历史经验的角度,可以谈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从时代担当的角度,可以谈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无愧于时代,我们应该牢记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从当今发展主题的角度,可以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的时代主题;从青春意义的角度,可以谈我们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才能在以后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等等。写作中,必须有一定的分析和深刻认知;行文思路要清晰,结构要鲜明;内容要充实生动;语言要流畅自然。
【参考立意】
1.展青年担当,奏时代强音。“百年青春歌单”中唱出的有青年的梦想,有青年的怀抱,更有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一代代青年人,以朝气与志气,以使命和责任,怀揣远大目标,唱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乐章。
2.牢记青年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人生目标,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这份“百年青春歌单”,唱响的是不同时代青年的青春之歌,激励了一代代青年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个国家的未来,召唤着青年们肩负使命;一个时代的重任,寄望于青年们勇于担当。
3.以进取添力量,用担当展风采。一百年来,一代代青年人唱着这些歌曲,勇立时代潮头,奏响时代乐章。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将以蓬勃的青春朝气,努力跨越一个个“雪山”“草地”,征服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4.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百年以来,“百年青春歌单”中的一代代中国青年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而敢于有梦,青年要立大志,做志存高远的坚定信仰者;勇于追梦,青年要成大才,做知行合一的不懈奋斗者;勤于圆梦,青年要担大任,做勇于开拓的奋勇搏击者。
【素材集萃】
1.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习近平总书记
2.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
3.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唯知跃进,唯知雄飞……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4.“糖丸爷爷”顾方舟,在研制出第一批小儿麻痹症疫苗时,不惜冒着终生瘫痪的风险亲自试喝。后来需要在儿童身上试验,他又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他是不爱惜自己,不爱惜亲人吗?肯定不是。只因当时小儿麻痹症在国内暴发,已经导致千余名儿童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临危受命的顾方舟重任在肩,在亿万人民的“大我”和自己家人的“小我”之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
5.“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基层教师心中也怀揣着无限梦想,也满怀对孩子们热忱的爱,也一样点燃自己去照亮他人。扁担窄窄,却能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亦可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80后”教师张玉滚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疾病缠身仍稳步向前,无数次在大雨中奔进教室,背起学生,看到学生安全后,才发现自己的脚下因崎岖不平的山路而刺得鲜血直流……当代青年当如张玉滚,甘于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7.奋发有为
【审题指导】
忧患意识与奋发有为的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全球化进程“危”“机”并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降临的新时代,忧患中的奋发有为,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而对此,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中国青年责无旁贷。奋发有为、共渡难关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必修课。
本题以任正非的“寒气”说与鲁迅的“摆脱冷气”说展开。任正非之“寒”与鲁迅之“冷”含义并不一样。任正非立足于未来3到5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提出华为要“活下去”,体现他的忧患意识;把寒气传给每一个人,表明华为并非穷则独善其身之辈,而是具有天下为公的无私胸怀。鲁迅希望青年人“摆脱冷气”,是希望青年能够积极主动、奋发有为。这两种说法“对当代中国青年都具有启迪和指导意义”则意味着:当今中国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重重挑战,既需要中国青年居安思危,看清忧患,也需要他们奋发有为,在黑暗中见光明,变危机为转机、先机。
【参考立意】
1.直面“寒气”,勇敢前行。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身上就变成一座山,时代的寒气必将影响每个人。在寒气面前,有人彷徨,有人绝望,有人躺平,有人愤世嫉俗。当代中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之栋梁,应该摆脱这些“冷气”,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实现抱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服务社会。
2.感知“寒气”并不困难,难的是不独善其身,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摆脱“冷气”也不困难,难的是敢为天下先,化身燎原的星星火种。当下,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民族未来、国家栋梁的当代中国青年,不仅要“看到寒气”,还应主动“传递寒气”,奋发有为,共渡难关。唯有如此,才算真正的“摆脱冷气”。
3.中国青年要摆脱“冷气”,振奋自我,奋发有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面临着外部与内部的诸多挑战。因此,当代中国青年应当从修身做起,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中国青年要体察“寒气”,警醒自我,专注目标,勉力前行。唯有如此,当代中国青年才能成为合格的时代接班人。
【素材集萃】
1.一个诚挚热心,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鲁迅
2.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3.“电焊大师”“励志哥”……“80后”赵孔标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标签。当很多同龄人上大学时,赵孔标早已从技校毕业,踏上打工之路。由于他刻苦钻研、踏实勤奋,在公司比赛时以精湛的焊接技术脱颖而出,被调任焊接技术员,从事焊工考试、培训及焊接工艺评定制作等工作。多年来,赵孔标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己的焊接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高超的焊接技术,也成就了赵孔标精彩的人生:国家海洋重点工程项目少不了他的参与,不少大国重器的建造都有他的一份功劳。2019年,他入职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生中又多了一个标签-----人民教师。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员调试机器,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讲解给学员听,直到他们完全理解掌握。为满足现场焊接质量需求,他还多次参与编写公司焊接相关培训教材,并直接为一线员工焊接技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与实操培训。他表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就是用智慧把手中的产品不断升华,变成艺术品,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4.2022年8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产生了相当于90多万倍地球磁场的强磁场。2016年年底开始,“全面掌握高场磁体研制关键核心技术,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最高稳态磁场”便成了科研团队心中的火种,30余名年轻人参与攻关。到了关键时刻,他们每天从早8点忙到晚10点,连续两个月基本无休。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该团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继续瞄准稳态强磁场磁体技术世界科技前沿。团队负责人房震说:“我们搞科研,需要吃苦奋斗。眼下,保证混合磁体磁场强度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任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科研人员的身上。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自立自强的精神,抓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8.青春血性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基于情境化驱动的作文题,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七十二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烈士与两年前的卫国戍边烈士,交汇于"青春向党,热血报国"的班会主题这一情境,要求写一篇发言稿,供班会讨论。除了显性的格式要求,还要注意题目中隐性的对话意识。
革命烈士的遗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无论是卫国戍边战士陈祥榕的表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肖思远的日记“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还是抗美援朝烈士生前字字戳泪的遗书,都表现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义无反顾。当代青年恰好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是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写作时要立足于这个视角。如下立意可供参考:
1.这一代年轻人,还有不计生死的血性。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抛头颅、洒热血,回溯历史,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这种不计生死的血性。72年前的朝鲜半岛,正是这种不计生死的血性,不仅让装备占尽优势的美帝心惊胆寒,也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卫国戍边战士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宁将鲜血流尽,不失一寸国土”。在敌人雨点般的乱石和乱棍当中,陈祥榕以身为盾,护住战友;陈红军明明已经杀出重围,却义无反顾地再次冲进数倍于己的敌阵中解救战友,无不体现了男儿的血性。武汉战疫、重庆山火,一页页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不计回报的宣誓词,一张张奔赴一线的背影照,年纪轻轻的白衣天使和消防战士用实际行动诠释时代担当,彰显心中的血性。
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强国一代要有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血性。每一代年轻人都有一股血性,这种血性并不仅仅指“为国牺牲”,这一代年轻人的血性无处不在:在努力工作的日常里,在把自己兴趣做到极致的努力里,年轻人都在闪光,也正在书写着青春的答案。今天的我们,传承着奔流在中国人血管里的血性,传承着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正以青春的姿态托举起中国的未来!
3.当下年轻人,正摆脱身上的负面标签,唤醒与激活心中的“血性”。内卷、摸鱼、佛系、啃老, EMO (丧)、精致利己……裹挟着某些年轻人的神经。甚至有人说,过分安逸平稳的生活,让年轻人少了一些血性,多了几分娇气和软弱。其实这一代年轻人一边喊着“躺平”一边努力奋斗,血性并未丧失。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可一旦需要他们站上舞台,他们立刻就能扛下自己的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4.“血性”与“不计生死”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不计生死”,是“血性”在某种情况下的体现;有“血性”的人,未必会有“不计生死”的表现。无事发生时,我们是祖国的孩子,会淘气,会撒娇,会任性;国家需要时,就披上战衣,视死如归,义无反顾。这就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血性。
【素材集萃】
1.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滨江述怀》
2.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鲁迅
3.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红旗渠,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这个计划得到了河南省委和山西省委的支持。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
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4.如今我们的幸福,由这一代“90后”守护。短片《重逢》中的小远,原型是肖思远,出生于1996年,他牺牲时,相册里还藏着心爱姑娘的照片,梦想着退役后就和喜欢的女孩子结婚。边疆保卫行动牺牲的4个年轻人,年龄最大的陈红军,33岁,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年龄最小的陈祥榕,生于2001年,还是父母眼里的宝贝;而肖思远与王焯冉是同乡,更是同年,都是24岁的青春少年。
9.全面发展
【审题指导】
材料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的相关内容。从以上材料内容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考也要与时俱进,以往的“机械刷题”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进行改变。由改革方案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高考改革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注重开放性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也就是说,只要不符合时代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就需要改革,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发展型的人才,而不是做题的“机器”。而对于考生来说,无论是为了适应高考,还是为了自身发展,都需要从高考的趋势和方向入手,不能像以往一样只顾“刷题”。考生应从创新性和灵活性的角度入手,去适应高考,适应社会的发展等。
从写作任务来看,针对高考的方向和变化,在学习上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是写作时需要思考的内容。而题干表述非常具有针对性,适合写成层进式的结构,并且需要结合考生自身的现状来谈。
【参考立意】
1.要全面发展。一是以德扬善,二是以智启真,三是以体强身,四是以美塑心,五是以劳立行。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就是希望中学生主动将未来的自己与未来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立足于当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动静结合、修身养性、知行合一的有为青年,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之我。
2.不能只追求高分。当下的竞争愈加激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标语随处可见,老式的“读书求知”的观点不见踪影,只剩千万随波逐流的家长、严格苛刻的要求、受到盲目追捧的分数。也许我们应当停下来,静而思之,对时下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进行反思,为追求过分的完美而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3.不要成为做题的“机器”。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成果不是培养一批会做习题、能取高分的机器,而是成就一批有血有肉的英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我们也要明白,社会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者,也需要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诗人、工匠。如此,社会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牛机和活力。
【素材集萃】
1.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神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
2.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3.真正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是以灵魂唤醒灵魂,是以仁爱与真理滋润蓄力生长的成长之树。为了实现真正的教育,还要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一个稚嫩的生命茁壮成长,需要如阳光一般的爱意,需要如甘露一般的鼓励,需要如沃土一般的谆谆教诲。所以说,百年树人,需要科学合理、爱意洋溢的教育方式。正如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卯石臻于完美。”每个生命都应该在充满爱意和真诚的氛围获取知识、受到教化、茁壮成长。充满爱意和鼓励的教育方式,才能够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得到充分的成长和滋润。相反,暴力而冷酷的命令式教育,会损害人的价值和人格,会使得受教育者失去安全感和尊严感。
4.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具有爱国情怀,同时又具有世界眼光,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高远志向和勇于奋斗的精神。
智育是通过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受教育者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受教育者基本的技能技巧的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一直处于中心位置,从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科学知识和真才实学,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上,也体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有能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行原始创新上。
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健康体魄是青年享有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增强道德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劳动教育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要求青少年面对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学会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塑造自己,所以劳动教育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只有五育并举,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智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美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五者尽管内容不同,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条件、不可分割。
10.“中和”之美
【审题指导】
材料先阐述了太极图的表征特点:黑、白两种颜色本是界限分明,但是在相交处,线条柔和,甚至相互交融,从而呈现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之象。然后由表及里,从表征到内涵,提出“中和”之美这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接着将“中和”之美的内涵进行“聚焦式”思考、“情境化”限定,即在“对立”与“互殊”的背景下探讨“共构”与“相通”。最后指出“中和”之美的“普世”价值。
整则材料围绕“中和”之美这个核心话题展开,阐述了“中和”之美的情境----两者常常处于“对立”“互殊”关系之中;解释了“中和”之美的内涵----“相交相融”“互生互动”。此外,还剖析了“中和”之美的传统文化价值,隐性提示我们思考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即事物运行遵循多元存在法则,多元存在的理想形态应该是相反相生,相辅相成,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最终走向和谐统一。
材料引导我们思考“中和”之美所蕴含的行为范式,即其中蕴涵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等,提示我们认识到只有彼此化育,才能共生共赢。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传统文化中的刚柔相济,体现“中和”之美。书法大师挥笔舞墨,一笔笔苍劲有骨,一字字力透纸背。然而,那遒劲的笔力却是用最柔软的毛笔写在最轻薄的宣纸之上,这正是中华民族刚柔相济的智慧写照:阴阳相辅,宜刚宜柔;“中和”之美,得见其中。绘画、戏剧、诗词亦是如此。
2.以“中和”的态度对待得失。范晔有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与失,相伴而生,相映成趣,得失之间蕴涵着哲理。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得到与失去之间,不要计较太多,得失都是我们经验的累积,我们需要真切地感受这些快乐和遗憾。以“中和”的态度处之,我们会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睿智许多。
3.竞争并合作,以“中和”实现共赢。合作中不能没有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一潭死水,在合作中竞争,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竞争中也不能没有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独无力的,在竞争中合作时,才能共同进步与发展。既竞争又合作,以“中和”态度处之,定能实现共赢。
4.处世进退有致,体现“中和”智慧。古人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与“退”都是处世行事的技巧,是“圆”。是进是退都有章法,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会惹来麻烦,甚至是灾难。“进”不张扬,直奔要害;“退”不委屈,妥善收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时世的盛衰和人生的沉浮也是如此,必须待时而动,顺其自然。这就意味着,为人处世要学会“中和”的智慧,懂得“激流勇进”和“急流勇退”的道理。
【素材集萃】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4.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说,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字体的逐一演变,形成了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在汉字文化的演变中最注重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许多汉字的创造上都秉承着还原事物外在的形象,比如"日、月、山"的创造,都是在实际事物的外在特点上演变而来的。这种演变正体现了情理上的中和。
5.宋元时期,中和审美观念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保守性与义理性。一是“温柔敦厚”的中和审美观念重新得到重视。北宋诗人赵湘认为文章创作应“温而正,峭而容,淡而味,贞而润,美而不淫,刺而不怒”。南宋诗论家张戒主张诗文写作应“词婉而意微,不迫不露”。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指出,学诗应具有“无怨怼,无谑浪,无骜狠”的中和心态,而且强调诗人在面对“不平”时,应秉承“责之愈深,其旨愈婉,怨之愈深,其辞愈缓”的原则。宋元时期的乐和书法也以“中和”为审美标准。范仲淹认为音乐应“弗躁弗佞”,这样才能体现中和之道。元代书法家郑杓极其推崇儒家中庸思想,认为“至中”是书法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