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短歌行》学案及答案 学案 2 次下载
-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登泰山记》学案及答案 学案 3 次下载
-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与妻书》学案及答案 学案 2 次下载
-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师说》学案及答案 学案 2 次下载
-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及答案 学案 2 次下载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陈情表》学案及答案
展开
语文一轮复习学案《陈情表》
一、挖空训练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 ),夙( )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行年( )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 )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 )兄弟,门衰祚( )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 )功( )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孑( )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 )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曾废( )离。
逮( )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臣以(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 )首所能上报。臣具( )以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 )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申诉( )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 )伪朝,历职郎署,本图( )宦达,不矜( )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 )夕。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区区( )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 )乞( )终养。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 )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 )愚诚( ),听( )臣微志,庶( )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 )以闻。
二、《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 , ”。
2.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 , ”。
3.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 , ”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 , ”。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 , ”。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 , ”。
7.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 ”。
8.在《陈情表》中,委婉地拒绝了太守和刺史的举荐之后,李密收到了朝廷先后任命他为郎中和洗马的诏书,对此,李密回应是:“ , ”。
9.在《陈情表》中,李密通过“ , ”这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了自己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10.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 ”;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 ”。
1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面对朝廷多次召唤却不能赴任的矛盾心情:想奉旨赴任,“ ”;如果抗旨不去,“ ”。
12.在《陈情表》中,李密很注重语言的表达得体:在陈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气委婉谦卑,但在提及晋朝的统治时,却不惜恭维之辞,其中恭维晋朝很注重孝道的句子是:“ , , ”。
13.在《陈情表》中,李密在文末用“结草”的典故来表明如果朝廷能满足自己抚养祖母终老这个心愿的话,自己将会终身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句子是:“ , ”。
1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
1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 ”,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三、成语积累
零丁孤苦:形孤单困苦无依。 茕茕孑立:孤单无依。qiónɡjié
形影相吊:身和影互相安慰。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将终。
气息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想到晚上怎样。
皇天后土:指天地神灵。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急于星火:比流星坠落还要急。 结草衔环:指感恩图报。
四、文言知识点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夙遭闵凶。 闵,通“悯”。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
二、实词
(一)指出下列多义词的用法
1.行 (1)行年四岁。 经,经历,动词 (2)九岁不行。 走,动词。
2.当 (1)当侍东宫。 任,充当,动词。(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一定,副词。
3伯 (1)既无叔伯。 伯父,名词。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代州郡长官的名称,名词。
4.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 终了,动词。
5.命 (1)辞不赴命。 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 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 生活、生存,名词。
6.拜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授官,动词。
(2)谨拜表以闻。 敬词。
7.是 (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代词。
(2)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和“以”组成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是,此,代词。
8.息 (1)晚有儿息。 子,名词。 (2)气息奄奄。 呼吸,名词。
9.朝 (1)朝廷,名词。 ①逮奉圣朝。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③且臣少让伪朝。
(2)早晨,名词。 朝不虑夕。
10.薄
(1)门衰祚薄。 浅薄,形容词。 (2)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动词。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1. 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行走。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 晚有儿息。
古义:子女,这里指子。 今义:今无此义。
4. 而刘夙婴疾病。
古义:①被……缠着。②多指病重 今义:①今天此义。 ②指病。
5. 逮奉圣朝。
古义:及,到达。 今义:今天此义。
6. 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
古义: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今义:今无此义。
7. 寻蒙国恩。
古义:随即,不久。 今义:今无此义。
8. 除臣洗马。
古义:任命,授职。 今义:今无此义。
9.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古义:大概、或许。 今义:今天此义。
10.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谦词,私爱,或诚挚恳切或固执任用。 今义:多指小。
11. 臣之辛苦。
古义:指辛酸苦楚的处境。 今义:指劳累的意思。
12.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古义:为谦词。 今义:指动物。
三、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用法
1之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5)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的,助词。(5)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2.于
(1)急于星火。 比,介词。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引进动作行为的有关对象,不译,介词。
3. 见
(1)慈父见背。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副词。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看见,动词。
4.以
(1)-(4)句中“以”的用法是:因,因为,介词。
(1)臣以险衅。 (2)臣以供养无主。(3)但以刘日薄西山。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5)猥以微贱。 以:凭,介词。
(6)-(9)句中“以”的用法是:用,拿,介词。
(6)臣具以表闻。 (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8)无以至今日。 (9)无以终余年。
(10)谨拜表以闻。 以:同“而”,连词。
四、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6.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 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谨拜表以闻。 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用法
(一)文言固定句式
1.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 有所希冀。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文言特殊句式
1.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着,被动词。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 “于星火”作形容词“急”的状语,“于”相当于“比”。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宾语前置
五、古代官职变化词语
(1)察、举:考察举荐,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如“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2)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如“拜臣郎中”;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3)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除臣洗马”;又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4)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5)擢:由选拔而提升。
如《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6)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
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
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7)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如《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8)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如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9)出:指出京受任。如《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10)去:卸职。如《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这里的“去”,就是卸职之意。
(11)黜:废免,革职免官。如《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书博鸡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台臣”对“臧使者”的处分。
(12)放:放逐。如《史记·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中的“放”就是贬谪放逐的意思。
“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3)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
“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才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14)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5)罢:革除官职。如《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中的“罢”是指被革去了官职。
(16)复:恢复旧职。如《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复”指重新任命,恢复旧职的意思。
六、《陈情表》相关写作素材
1、搜集整理有关孝的名言名句。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④“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⑤“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2、整理精美语段,研究运用方向。本课可以整理出如下等精美语段,以备今后写作运用。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 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辞,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 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瓣,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学生对上述精美语段应该熟读成诵,该材料可以应用在“智慧”“选择”“清醒”“进与退”
“孝与忠”“情”“美德”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3、写作借鉴:话题“一花一世界”的精彩片断: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以一句谦卑之词,结束了向晋武帝的陈情,
却激起了我心头的浪花。“犬马怖惧”“拜表以闻”,李密卑躬屈膝,胆战心惊的形象跃然纸上。
为臣本甘为犬马,然伴君如伴虎,做官如履薄冰。况晋武帝篡位立晋,虽标榜纲常名荐,但 喜怒无常。若触怒龙颜,则命不久矣,谈何供养祖母?仕途险阻,李密内心的惶惑,怎“怖惧” 二字了得?诗云:“一叶落而知秋。”李密一言而知其苦楚。
七、高考对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阙,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和“字”不能混为一谈。一般来说,出生时只取名,成年后再取字。其中,“名”主要用于他称,“字”主要用于自称。
B.“太子洗马”,中国古代官职名。“洗马”即在马前驱驰之意,“太子洗马”就是太子的侍从官,后来逐渐演变为掌管书籍的官职。
C.“疏”,奏章。封建社会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也可用来指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D.“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居丧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的一部分,如有“居丧三年”不能外出工作的规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普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5.文中说“密有才能”,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李密“有才能”的三个事例。
答案
一、挖空训练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艰难祸患),夙(早年)遭闵凶(忧患凶丧之事)。生孩六月,慈父见(我)背,行年(年岁,年龄)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祖母刘愍(怜惜)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会走路),零丁(孤独的样子)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既无伯叔,终鲜(少)兄弟,门衰祚(福分)薄,晚有儿息(子嗣)。外无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安慰)。而刘夙婴(缠绕)疾病,常在床蓐(草垫子),臣侍汤药,未曾废(停止)离。
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前太守臣逵察(经考察后予以推举。)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举荐)臣秀才。臣以(连词,因为)供养无主(主事的人),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授官)臣洗马。猥以微贱,当(承担)侍东宫,非臣陨(落)首所能上报。臣具(详细的)以表闻(使上闻、报告),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逃避)慢(怠慢、轻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流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病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申诉(苦衷))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惜养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做官)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希图)宦达,不矜(看重、推崇)名节(名誉与节操)。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提拔、擢升),宠命优渥(优厚),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但以刘日薄(迫近)西山,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人命危浅(垂危),朝不虑(想)夕。臣无祖母,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相互)为命,是以区区(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希望)乞(求 )终养。臣之辛苦(辛酸悲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表被动)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照察、审辨)。愿陛下矜愍(怜恤)愚诚(诚意),听(任从。这里指应许)臣微志,庶(希望)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上表章)以闻。
二、《陈情表》理解性默写
【参考答案】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 3.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4.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7.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8.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9.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10.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11.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1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13.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14.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1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七、高考对接答案:
1.B “出为温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从事”是官职,中间也不能断开,排除C项;“弗之劾也”是宾语前置句,表意完整,其前应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
2.A “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
3.D “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4.(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
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师”“方”;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敌”“碎”。
5.①谯周的门人把李密比作子游和子夏;②李密曾经多次出使吴国,吴人称赞他;③皇帝多次征召李密做官。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致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才辩,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说:
“我因为命运坎坷,年幼遭遇不幸……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并列。”司空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司空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果。(当官的人)如果没有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晋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
《陈情表》——【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 这是一份《陈情表》——【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文件包含《陈情表》教师版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docx、《陈情表》学生版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文体“表”,拓展阅读,以家境凄惨写祖母恩深似海,以祖母晚境凄凉叙尽孝之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9.1 陈情表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