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
专题10: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一)-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一)-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一-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0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一-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总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10 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一、积累·涵文化底蕴
1.小语将近期学习的部分诗文名句进行了整理,请你帮助他在横线上填写完整。(10分)
诗文景致美。“蒹葭萋萋,(1) ”(《蒹葭》)营造了秋天的萧瑟冷落;“(2)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绘就了潭水的透明澄澈;“(3)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展现了洞庭湖的雄伟磅礴;“渭城朝雨浥轻尘,(4) ”(《送元二使安西》)勾勒了雨后春晨的清新明朗。
诗文情志长。“(5) ,君子好逑”(《关雎》)是河边邂逅的一见钟情;“一日不见,(6) ”(《子衿》)是思而不见的无可奈何;“独学而无友,(7) ”(《礼记》)是对学子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呼吁。“(8)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以豁达积极的心态对远行友人的劝慰。
【答案】
1.(1)白露未晞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客舍青青柳色新 (5)窈窕淑女 (6)如三月兮 (7)则孤陋而寡闻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
1.考查名篇背诵默写,注意:晞、泽、撼、舍、窈窕、淑、兮、寡。
2.小文在摘抄本上摘录了表格左边这首小诗,请帮助她完成右边的题目。(8分)
生活处处充满诗意清晨第一声蝉鸣
叩开夜的寂静
雾ǎi行将消散
xié带泥土的气息
河畔苏醒的树木,邀来清脆的雀啾
piān然绽放的花儿,满怀幽香
__________在晨风里
黎明的帷幕被拉开
世界一下子开阔而明亮
你发现生活的诗意
也许就明白了什么是生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雾ǎi xié 带
Piān 然 河畔
(2)给诗中“ ”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迷漫 B.弥漫
(3)从划“ ”的诗句,你联想到的成语是 。(1分)
(4)阅读这首小诗后,小文说了阅读感受:“通过阅读这首小诗,使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充满诗意的道理。”小文的话有语病,请修改。(2分)
【答案】
2.(1)霭 携 翩 pàn (2)B (3)豁然开朗 (4)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
2.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运用。
(1)考查字音字形。
雾霭:读音是wù ǎi,意思是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注意“霭”的正确书写。
携带:读音为xié dài,意思是随身带着。注意“携”不要写成“挟”。
翩然:读音为piān rán,意思是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注意“翩”不要写成“偏”。
河畔:意思是河边,岸边。“畔”意思是界限、旁边,读pàn;不要读成bàn。
(2)考查近义词辨析。
迷漫:意思是指茫茫一片,看不分明。弥漫:指充满或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由语境“绽放的花儿,满怀幽香……在晨风里”可知,是香气充盈在晨风里,应选择“弥漫”;
故选B。
(3)考查成语概括提炼。
“开阔而明亮”是“豁然”,由此而联想到的成语是“豁然开朗”。
(4)考查病句的辨析。
“通过阅读这首小诗,使我明白了生活中处处充满诗意的道理。”是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3.小语打乱了关于“植物探测金矿”的一段文字,你认为下面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①此外,杉木、铁芒箕以及蕨类植物中的鸡脚蘑、凤眼兰,都是金矿的“引路者”。
②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科学家竟然发现此处的地下有储量丰富的金矿。
③除了石竹花之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能带你找到金矿,比如沙溪中的䈪子和兔唇草等。
④但在1985年,科学家在胶东三山岛附近发现了大量连片生长的野生石竹,让人大惑不解。
⑤有一种野生石竹,繁殖能力极差,所以这种花都是“独来独往”。
A.②③①④⑤ B.⑤④②③① C.②①③④⑤ D.⑤②③①④
【答案】3.B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根据植物来探金矿。⑤句先介绍野生石竹繁殖能力极差;④句“但”字承接⑤句科学家发现了大量连片生长的野生石竹;②句承接④句这一奇异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找到 了金矿;⑤④②三句介绍的是依据野生石竹探矿。再根据③句的“除了石竹花之外”和①句“此外”,语句的正确排序为:⑤④②③①。故选B。
4.小文“文学文化常识笔记”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B.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C.《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魏学洢。
D.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滑稽人物、年轻男子和老年女子。
【答案】4.D
【解析】
4.考查对文学或文化常识的掌握。
D.有误,小旦、小生、小丑和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和老年女子;
故选D。
5.近日,你班正在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小语和小文请你参与。(6分)
(1)【古诗分类】小语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你认为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1分)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新闻报道】古诗词诵读比赛结束后,小文为这次活动写了下面这则新闻。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3月21日下午三点,我班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鉴赏水平。
①小文请你为这则新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②比赛前,小语想让你邀请学校文学社辅导员李兰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请你在横线上写下邀请李老师的话。(3分)
【答案】
5.(1)C (2)①古诗词诵读比赛圆满结束。/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②尊敬的李老师,我是某某班的宣传委员,我班计划3月2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我们热切期望您的到来。谢谢!
【解析】
5.(1)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句诗抒发了诗人热爱家乡,离开家乡时依依不舍之情;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与“思乡”无关;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又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故选C。
(2)①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根据“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3月21至23日,我班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分析,主体是:我班。事件是: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可将标题拟写为: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②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有称呼,如:尊敬的李老师。然后介绍自己的身份。接着介绍邀请的有关事宜。如:我班计划开展了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诚挚邀请您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特别注意要写清时间和地点:3月21日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最后写敬语,期待您的光临!或:热切期望您的到来!
二、阅读·飨文化盛宴
(一)阅读·诗文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答题。(6分)
舟中二首(其一)①
[宋]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6.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3分)
7.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6.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迅疾,气势之猛。
7.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愤。
【解析】
6.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颔联“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意思是: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风涛气势之盛,有横压三江五湖的气概。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风浪之大之深,表现了风浪的迅疾,势不可挡。
7.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首联“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意思是: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表面是写江上行船的环境险恶实际上是借“恶风”“黄流”展现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联系注释“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可知,此句表现了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颈联“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意思是: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亮光,只好在舟中坐起,静待更残。“空荒”“待残更”展现了归家途中的荒凉落寞之景,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尾联“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意思是:回想起我数十年来,历经人生的坎坷,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满头白发的人,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去国之情。虽“今头白”,但是情“不尽”,作者虽被罢职但是依旧想为国效力,表现了作者韶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题。(14分)
【甲】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贻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①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 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闭。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②,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③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节选自宋·郭彖《睽车志》,有改动)
【注】①褐:粗布衣服。② 营营:内心不安。③方寸:内心。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②从人丐得钱( )
③尝贻一衲袍 ( ) ④或衣以出( )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狼》)
B.刘欣谢而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C.因市一锁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D.忽自悟以一袍故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 (2分)
自 得 袍 之 后 不 衣 而 出 则 心 系 念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2.拒绝,是一种态度。【甲】文中的桃源中人拒绝和“外人”来往,【乙】文中的“乞人”最终拒绝了“衲袍”,说说这两种拒绝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
8.①邀请 ②跟随 ③赠 ④穿衣
9.D
10.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
11.(1)(富人)过了几天见到他,他还像以前一样穿着旧粗布衣服。
(2)这个(捕鱼)人把他听到的内容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惊叹惋惜。
12.甲文中表现桃源中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来破坏。
乙文反映了遵循自己的内心,追求内心坦然,不愿为物质所牵累、甘守清贫的人生态度。
【解析】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延:邀请;
(2)句意:跟着人家讨钱。从:跟随;
(3)句意:曾经赠送给他一件袍子。贻:赠;
(4)句意:有时穿袍子出门。衣:穿衣。
9.A.副词,竟然、居然/连词,于是、就;
B.表顺承,可不译/表转折,却;
C.副词,于是、就/动词,顺着、就着;
D.均为介词,都译为“因为”;
故选D。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自从得到袍子后,不穿它出去,就心里记挂着。
“自得袍之后”为状语,在其后断一处;“则心系念”的原因是“不衣而出”;
故断为: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越:过;数:多;褐:粗布衣服;如初:像以前一样;
(2)具:详细地;皆:都;叹惋:惊叹惋惜。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可知,渔人向桃花源人详细地介绍了桃花源外的世界;从桃花源人“皆叹惋”的表现来看,外面的社会是动荡的,是战乱频繁的;所以在渔人离开时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拒绝与“外人”来往,可见此举体现了桃花源人对如今美好和谐生活的珍视,不希望外人来打搅他们安宁的生活。
乙文,写“乞人”未得到富人赠与的“衲袍”,内心自在、坦然,出去、晚上回家睡觉时都不用关上门睡觉,行为自然洒脱;但是得到富人赠与的“衲袍”后,心里总是惦记“衲袍”,担心“衲袍”丢失(内心不安),后来便将衣服给了过路人;联系“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恰巧碰到一个人从我的面前经过,就脱了袍子给他,我的心里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着它)”可知,“乞人”最终拒绝了“衲袍”体现了“乞人”遵循自己的内心生活,追求内心坦然,不愿为物质所牵累、甘守清贫的人生态度。
【点睛】
【甲】参考译文: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这个(捕鱼)人把他听到的内容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乙】参考译文:
刘先生是河朔人,年纪有六十多岁,住在衡山紫盖峰下面。有时走到衡山县集市上,跟着人家讨钱,(讨到钱)就买盐、酪后就直接回去,用完了再出来讨钱。方圆百里的人都认识熟悉他。县城里的一个富人曾经赠送给他一件袍子,刘先生高兴地道谢后走了。(富人)过了几天见到他,他还像以前一样穿着旧粗布衣服。(富人)便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差点被你拖累。我常常每天出去,庵有门不关,等回来了就睡,门也不用关上。自从得到袍子后,不穿它出去,就心里记挂着,于是就买了一把锁,出门就锁上。有时穿袍子出门,晚上回来就紧紧收好防止被盗。几天以来一直内心不安,不能作出决定。今天偶然穿它上街,忽然自己悟到因为一件袍子的缘故,使自己的心中竟然变得这样,这实在是非常可笑。恰巧碰到一个人从我的面前经过,就脱了袍子给他,我的心里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着它。唉,我差点让你给拖累了!”
(二)阅读·现代科技
阅读《“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
①曾经某集团官微发出一条招聘公告《我们在寻找机器人“饲养员”》。招聘启事显示,这位“饲养员”要为机器人“制定食谱科学喂养”,其实就是将常见的问题输入给机器人;教机器人说话,解决用户的问题;帮助机器人搭积木,也就是搭建机器人成长模型;最后是带机器人去交朋友。据说机器人“饲养员”工作无须打卡、薪资福利优渥、成就感直接超越大熊猫饲养员。
②杭州有个90后小伙子海桐,已经“喂养”了机器人一年之久。他的机器人宝宝已经成为卖货小能手。海桐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应聘到森马电商做一线客服工作。
③2016年6月,公司开始引入智能客服机器人“店小蜜”,它能将传统的大量客服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它甚至可以帮助电商解决顾客的尺码推荐、物流查询、活动解读、退换货等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几乎发现不了和自己聊天的竟然是一个机器人。
④领养机器人宝宝后,海桐很快就发现了“店小蜜”的高效。以前客服组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0多人,售后问题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处理。现在使用机器人“店小蜜”来回答,很快就得到解决。比如用户需要一个退货的地址,机器人提供的速度远远要快于人工。
⑤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也得到很快提升。之前一个人工只能供应十几个服务商,但“店小蜜”的加入,能够去服务更多的买家,同时提供一个很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⑥但“店小蜜”也有“弱点”,例如售前处理能力不错,但售后处理能力弱一些,有时并不能及时地将一些买家的问题处理掉,尤其是在高峰期。
⑦因此,“店小蜜”需要不断地被“喂养”数据,让它变得更聪明,能够识别买家意图。既让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又能解救像机器一样工作的人,做人工做不了的事,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神奇美妙之处。但让机器人懂人,并非易事。海桐大学因为有森马工作的经历,使他比一般人更了解需要给机器人客服“喂”什么。
⑧“首先要给它喂商品数据,譬如尺码、面料、版型。”海桐说;现在“店小蜜”在买家咨询量最高的尺码问题上,已经能做到秒回,准确率达到了90%~95%.而且团队会预设多种买家的提问方式,让“店小蜜”能够以此作拓展,更精准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⑨海桐每天花3小时对“店小蜜”进行训练,这个规定动作是雷打不动的。花1小时做数据检查,检查昨天数据是否有异常,做好标注及数据分析,他自称为“机器人客服质检员”。另外2小时,会根据数据日报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知识库,挖掘“店小蜜”个性知识库新问法,收集整理有用的问法,聚类成相应场景。检查“店小蜜”每天的实时聊天记录,根据实时聊天记录进行打标优化。
⑩通过不断训练,机器人更加像一个真人,其实,海桐是在模拟人机接待的过程。“我会把“东西”(学到的内容)“喂”给它,它下次在买家购买提问题时,要做一个判断,买家是否在问这个问题,当它判断对的时候,才会回复。”海桐将自己和店小蜜的关系形容为“一个相互学习的关系”。
13.文章以“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为标题,有何妙处?(3分)
1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内容说明其效果。(3分)
15.第⑧段加点词“秒回”可以换成“回复”吗?为什么?(2分)
现在“店小蜜”在买家咨询量最高的尺码问题上,已经能做到秒回,准确率达到了90%~95%。
16.如果让你“喂养”“店小蜜”,你会“喂”它什么呢?请选择下面选项中的一个(也可以自己写一个),并说明“喂养”此“食物”的理由。
A.依据言语和嗓音识别人的情绪
B.人的情感和同理心
……
【答案】
13.运用比喻、拟物(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把给机器人输入问题这一工作比作饲养宠物,赋予机器人的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交代本文的说明内容。
14.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表现了领养“店小蜜”后的高效(或机器人工作效率高于人工)
15.不能,“秒回”写出了机器人回复速度快速高效,而“回复”则没有这一效果。“秒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互换。
16.示例一:选A,通过听取顾客的言语和嗓音来辨别不同性别顾客的内心需求和情绪变化等,从而准确判断出需要推荐给顾客的产品等。
示例二:选B,因为喂养之后,在处理售后问题时,店小蜜能感受顾客心理,产生同理心,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沟通与回应,既照顾了顾客的情绪和满足顾客的需求,也会给推荐产品提更高要求。
【解析】
13.考查赏析说明文题目。题目把给机器人输入问题这一工作比作饲养宠物,这是比喻的修辞。“喂养”把机器人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比喻和拟人的运用,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还点明了说明内容:将常见的问题输入给机器人这一工作。
14.考查说明方法。画线句列举了海桐领养了机器人宝宝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的实例,这是举例子。“机器人提供的速度远远要快于人工”把机器人的速度与人工进行了对比,这是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领养“店小蜜”后的高效(或机器人工作效率高于人工)。
15.考查说明文语言。“秒回”的意思是很快就做出回复,表现了机器人回复速度快速高效的特点。而“回复”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秒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互换。
16.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A,可围绕着“通过分析言语和嗓音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快速判断顾客的购买意向,给出合理的推荐”来表述。如果选B,可围绕着“学习人的情感与同理心,可以帮助店小密设身处地的感受顾客的心理与情感,产生同理心,贴心地帮助顾客解决遇到的问题”来表述。
(三)阅读·文学作品
阅读《戏看》,完成下面小题。(16分)
⑴喜欢看戏,是从小时候开始。
⑵故乡在霸州,出了个唱老生的李少春,家乡人以他为荣,他唱的《野猪林》无人能越,“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往事萦怀难排遣……”那时我外公天天唱这几句,我外婆一张嘴是“苏三离了洪洞县”,外婆人美,好像她真是苏三一样。
⑶我最初被外婆带着去看戏,是乡下的戏台子,草席围成的,一人多高,也有灯光,极暗。但台上的人儿如此吸引我,小戏子画得美似天仙,穿着绸啊缎的,一张嘴,更是婀娜。
⑷《玉堂春》最是精彩,苏三一身罪服,却艳得惊人,红与黑配,再跪在那里泪眼婆娑。在我看来,她是最美丽的人儿了,我恨那些冤枉她的人,恨不能上去打人家。
⑸我不肯和外婆坐在那里看戏,去扒着台子看,扒长了,非常累。因为离得近,可以看到那戏子的眼睫毛,演《六月雪》,她真哭,妆被冲了,有黑线流下来,我也跟着哭,台上是疯子,台下是傻子。
⑹喜欢看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⑺后来我听磁带,刺刺啦啦的,是些老带子,程砚秋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录的,那时录音质量不好,可我听起来,是前世今生之感。
⑻去石家庄读大学时,跑到平安剧院去看戏,有戏就要去看。有一次,看到李世济,她唱《锁麟囊》,已经六十岁的老人了,仍然美到惊艳,一张嘴,还是那样绕梁三日。
⑼后来工作在廊坊,离北京近,更有机会去看戏。坐火车四十分钟到北京站,北京站对面就是长安大戏院,那是中国最好的戏院,我看完再乘火车回来。寒冬里,一个人奔跑着赶火车,回来时往往是半夜,我哼着新看的戏,边走边唱,无限的美。
⑽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张火丁的戏《春闺梦》。
⑾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火丁一出场,他就嚷,好……然后眼睛就发着贼光,好像全世界只有火丁了。他平时是个极其沉静的人,但那一刻,却非常忘形。其实我也同样被吸引,张火丁如蝴蝶,在台上翩翩飞着,她人冷艳,不轻易和人热络,正是我最喜欢的性格。
⑿去后台看她,她正在镜子前,我看着镜子中的她,俨然不是人间的女子,好像在云端,分外地薄凉。
⒀我和她,谁也没有说话,我看着镜子中的她,她看着镜子中的我,她或许知道我的喜欢吧?京胡响起来了,她上台,一张嘴,满场的好。“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境……”我站在侧幕边上,惊得失了魂,这台上台下的人生,有几个识了人间的真味呢?
⒁也去看过野戏班子演戏。
⒂陶然亭公园,每周有京剧票友在那里唱,我被朋友拉去,唱一段《大登殿》,因为有人看,我红了脸,唱走了板,旁边的人说,“别紧张,反正是玩。”我还是紧张,还是喜欢看戏,然后为人嚷那一声“好”。
⒃看戏二十年了,慢慢养成淡泊性格,人说戏如人生,我说人生也似戏,一出出,总演呢。你哭也罢笑也罢,你累也罢苦也罢,总得演下去,上了台,大幕拉开了,没有退下去的可能。
⒄演得好呢,台上就有观众,演不好,就给自己看。有什么大不了呢,无非是一场戏,再回头,满城灯火已黄昏,转眼就老了,就这么快。
⒅我记得昨天我还在外婆怀中,月亮升起来,雾水来了,外婆背了我回家,今天外婆已在天堂,而我茕然独立于花廊下,再回首,已过小半生。韶华中,只听到有人唱:未开言不由我珠泪滚滚。
⒆一梦二十年,何时到康桥?
⒇我总以为自己是看戏的人,其实,我也是戏中人呢。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而演呢?我想,惟有好好演下去,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掌声,我只要人生两个字——不悔。
17.请根据文章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将作者看戏的过程补充完整。(3分)
⑴儿时,受外祖父母影响喜欢上看戏
⑵
⑶
⑷廊坊工作时,独自去北京看戏。
⑸
18.品味语言。(4分)
⑴赏析第⑻段中加点词语“绕梁三日”。(2分)
⑵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⑾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19.本文题目叫“戏看”,其实写的是自己看戏的经历,那题目为什么不叫“看戏”而叫“戏看”呢?(3分)
20.最后一段作者说“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6分)
链接材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两者都是多年以后的感慨,说说本文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的真味”是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链接材料里“我”的感慨又是什么,“我”怀念的仅仅是那夜的豆和那夜的戏吗?谈谈你的理解。
人生真味:
启 示:
链接材料:
【答案】
17.⑵听磁带,感程砚秋先生的知遇之音 ⑶读大学,逢戏必看 ⑸陶然亭看野戏。
18.(1)“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凸显出了六十岁的李世济嗓音了得,唱戏好听到极点,也写出了我对戏的痴迷
⑵对朋友语言和神态描写,既写出了朋友看到张火丁出场时的高兴的心情和对张火丁的热爱,也从侧面写出张火丁的演技之高超,受到人们广泛好评。
19.“戏看”题目新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本文通过写自己看戏的经历感悟到了人生真味,感悟到了人生短暂如戏,表达了作者淡泊、努力、无悔的人生态度。
20.人生真味:戏如人生,人生也如戏,二者相似)但即使淡泊,也要认真、无悔度过。
启示:示例,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但就是这样,我也要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比如每一次跑步,每一次练习,每一次读书,都全力以赴。有梦想就努力去追求,不让自己的人生留有遗憾。就如文章中作者爱看戏,可以坐四十分钟火车到北京只为看戏。“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链接材料:因为我怀念平桥村老人孩子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民风,怀念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怀念那里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17.考查概括事件。
第一空:根据第⑺段中的“后来我听磁带,刺刺啦啦的,是些老带子,程砚秋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录的,那时录音质量不好,可我听起来,是前世今生之感”可得:听磁带,感程砚秋先生的知遇之音。
第二空:根据第⑻段中的“去石家庄读大学时,跑到平安剧院去看戏,有戏就要去看”可得:读大学,逢戏必看。
第三空:根据第段中的“⒂陶然亭公园,每周有京剧票友在那里唱……我还是紧张,还是喜欢看戏”可得:陶然亭看野戏。
18.考查词句赏析。
(1)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联系前句“已经六十岁的老人了,仍然美到惊艳,一张嘴”可知,这个成语表现了六十岁的李世济嗓音了得,虽然已经六十岁了,但还是嗓音高亢,惹人惊叹,让人回味。联系前句“有戏就要去看”可知,也表现了作者对戏的痴迷。
(2)“他就嚷,好”是对朋友的动作和语言描写。“然后眼睛就发着贼光”是对他的神态描写。联系句中的“好像全世界只有火丁了”和朋友为火丁叫好的细节可知,写出了朋友看到张火丁出场时的高兴和兴奋的心情。通过朋友的表现,也可以从侧面感受到张火丁演技的高超,得到人们的喜爱与好评。
19.考查赏析题目。
题目不叫“看戏”而叫“戏看”,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戏怎么看?戏如何看?戏看什么?引起读者疑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联系末段中的“我总以为自己是看戏的人,其实,我也是戏中人呢。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而演呢?我想,惟有好好演下去,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掌声,我只要人生两个字——不悔。”可知,作者从看戏中感悟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道理。从戏中了解到人生的真味。“不要掌声”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态。“无悔”表现了作者努力无悔的人生态度。
20.考查语句赏析和阅读启示。
人生真味:根据末段中的“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而演呢?我想,惟有好好演下去,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掌声,我只要人生两个字——不悔”可知,作者从戏中领悟到的人生真味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懂了戏里的悲欢离合,也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既然人生如戏,那就要好好演好自己的角色,拥有一个无悔的人生。
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没有英俊的相貌,没有显赫的家世,也许我的人生之戏远不如他人那样精彩。但我也会全力以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都会尽自己所能,努力追求最好的结果。即使我的“演出”不很成功,但我的努力本身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链接材料:联系小说内容可知,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自己随母亲到平桥村归省的日常活动,表现了平桥村孩子们的淳朴与善良。月夜行船,描写了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对于赵庄看戏的情节并没有过多介绍。只是说自己喜欢的角色没有出场,不喜欢的老旦又坐下来唱。这让作者觉得乏味。归程偷豆的情节,表现了乡下孩子的淳朴。作者所怀念的,不仅仅是那夜的戏和豆,更多的是对乡村自然风光、自由快乐的生活、童年伙伴们的亲密与和谐。作者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其实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怀念,是对美好、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阅读·经典名著
21.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 》《 》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2分)
【答案】
21.《周易》《史记》(答案不唯一)
【解析】
21.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识记。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
据此填空即可。
2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朱自清指出了他们的什么特点?(2分)
(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选段为例简单分析说明。(2分)
【答案】
22.(1)纵横家。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2)示例:“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解析】
22.(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和“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从“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可知,他们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2)本题考查名著特色。
从题干“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可知,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从选段中选取通俗易懂的句子即可,如“谁用他们就帮谁”等句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地指出了纵横家“翻覆”的本性。
三、写作·绘文化图景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鲁迅在“平桥村”里追寻着至真至纯的童年回忆,陶渊明在“桃花源”中追寻着简单幸福的美好生活,柳宗元在“小石潭”边追寻着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和快乐……生活中美好的风景无处不在,值得我们追寻,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以《追寻那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例文
追寻那处风景
我一味地固执地认为远方的远方有最美的风景,又单纯地以为一个人的旅行会成长更多。急着看最美的世界,盲目地寻找最美的风景。
曾经一个人看过上海世博会的汹涌澎湃,也和朋友目睹了三亚海岸线上那一刹的喷薄日出,更独自在厦大门前虔诚的许下心愿……,回忆斑驳着光圈告诉我它们是美的,可如今再度拾起这些照片,没了昨日的风尘,已然只成了呆滞死板的底片。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最美的风景,在众里寻他千百度后擦肩匆匆错过。
浅水湾的阳光有些刺眼,我伸手却也遮不住阳光斑驳的吻痕。母亲赤脚留下一行沉默的足迹,父亲背着单反相机跟在后面。并不经常与父母出行的我只得拿出手机记录风景。海浪调皮地舞着漫上我的脚踝,当我定格这一瞬间后,天仍是蓝的透明、天际的一米阳光仍是闪亮,只是浪花不再雀跃欢笑。我索性放下手机,静静寻找。
天和海蓝的有些单调,沉闷的群山将风一丝不落地劫住,这样闷热。百炼而挑剔的视觉有些疲劳,我要的最美风景不应是这样的吧?
不知不觉间竟踏进海水,突然一个浪头拍了过来,湿了衣襟发梢,身旁的母亲惊笑起来,我撩起水花向着旁边偷笑的父亲,却不知怎的一不留神自己座到水里,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像是突然清爽的风,像是突然缓和的气氛。我们仨竞像孩子般在沙滩上堆起了城堡,我们仨竟毫无拘束地躺在沙坑里。奇怪突然暖了的日光,奇怪突然斑斓的海面、突然生动了的天空。
我惊叹此时的风景,无意间低下头看见印在沙滩上紧紧依偎的三重影子。不语。心中翻腾着小浪花既而愈来愈地澎湃,猛然间充斥了心房。紧紧相依的我们仨,诉说着爱的这一家,此刻我们紧扣不舍分开的手,我们相互交叠的光影让世界生动,必然是最美的风景。
光怪陆离的都市是美,静僻的林间晨光是美。然而,当一段风景被赋予了爱,它便美的惊天撼地,美的气吞山河。将时光裁剪,我们仨的相依偎暗淡了其它风景成了永恒。
年少时光的我们家庭的那份其乐融融必然是最美的风景。还在人海中寻觅的我亲爱的陌生人,或者是远方或者是故乡,不要忘记那些你爱的或是爱你的,蓦然回首间,潸然泪下,身边的他们才是灯火阑珊处隐匿的你久久寻找的最美风景。
【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那处风景”既可以指生活中某处真实的风景,也可以是脑海中想象或者向往的风景,甚至是曾经见过的而今仍旧无比怀念的“记忆里的风景”,但是无论是哪种风景,它都是能够给予作者内心慰藉的地方,都应是一处美好的令人神往的所在。另外注意题目另外一个动词“追寻”,“追寻”的意思是“追求和寻找”,那就意味着我们文中所描写的风景应该是此时此刻无法触及的风景,要么是已经消失的过去的风景,要么是还没找寻到的未来的理想中的风景,要突出追寻的心理过程。围绕导语可以有三个思路,一是选取自己儿时记忆里的美好风景,表达对美好的童年的亲切怀念;二是选取自己内心想要见到的无比憧憬的那处风景,表达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三是可以选取自己旅行途中涉足的某处风景,记录自己发现那处风景的心理变化以及对那处风景的情感。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写几件事,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二)-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1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二-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11期中仿真模拟测试二-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作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作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9作文-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6:文言文阅读-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6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docx、专题06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专题训练与模拟测试江苏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