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修辞手法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3175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修辞手法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3175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修辞手法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3175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升初修辞手法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展开小升初修辞手法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二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粘稠的黄色泪珠里。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炽热的太阳,几乎要把房子烤着了。
2.下面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詹天佑在塞外工作,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B.猫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直冒火星。
C.在家上网课的日子,真是度日如年。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C.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D.居里夫人从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教科书里的新名词,变成了物理学的新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
4.下列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拟人)
B.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排比)
C.男孩想摆脱他们,但是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夸张)
D.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设问)
5.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使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比喻)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反问)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反复)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B.对面走来了一群红领巾,笑笑闹闹,让人感觉到美好。
C.真是奇怪,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挂冠”“拔得头筹”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相近。
9.下列各组中修辞正确的一组是( )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他难道不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吗?
(3)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A.比喻 反问 拟人 陈述 B.比喻 疑问 夸张 拟人
C.引用 反问 拟人 夸张 D.引用 反问 夸张 陈述
10.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你们谁见过这么脏的作业本?”是反问句。
B.“提高”和“效率、水平、产量、质量”都可以搭配。
C.“我们家门前有一块巴掌大的田地。”这句话用了夸张的手法。
D.“这件衣服不能说不好看。”和“这件衣服不好看。”意思是一样的。
1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诗用了( )修辞手法。
A.比喻 B.反问 C.设问和拟人 D.设问和比喻
13.“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一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
A.比喻、对偶 B.对偶、夸张 C.拟人、对偶 D.比喻、拟人
1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从来不敢轻易丢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反复)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对偶)
C.面对有关地球的许多问题,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回答?(反问)
D.栗树新叶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比喻)
1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棵榕树枝叶繁茂,宛如巨大的绿伞。(比喻)
B.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排比)
C.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拟人)
D.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反问)
二、填空题
1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横线上。
(1)武松大喝一声,好像把眼前的山也要震动起来。________
(2)这种云是什么云?哦,原来是积雨云啊! ________
(3)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________
17.先补充句子,再在括号里写出该句所用的修辞。
(1)___________?日:非然也。 ( )
(2)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 ( )
(3)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 ( )
(4)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 ( )
18.指出下列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 )
(2)大虫吼一声,如同半天起了一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
(3)大虫把铁棒似的尾巴倒竖起来。( )
19.指出下列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山间的小花欢快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
(2)夜晚的雷声轰鸣,像是巨人在打鼓。( )
(3)远处的山峰,像出征的战士,像团结的家人,像无边的长城。( )
20.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4).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松树当做人来写,会流泪,有泪珠。
B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是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将大山(五岭和乌蒙)说成细浪与泥丸,这是缩小的夸张。
C项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太阳的热度夸大化,突出天气非常的炎热。
2.A
【详解】本题考查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詹天佑在塞外工作,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写出了塞外环境的恶劣,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3.C
【详解】考查了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引用、对比、借代等。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话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钩”是比喻句。
B.“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句子把“骄傲”比作“草根”,运用比喻的手法。
C.“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居里夫人从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教科书里的新名词,变成了物理学的新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重复出现三次“变成了”,运用排比的手法。
4.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A项判断正确。本题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将太阳拟人化,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慨。
B项判断正确。本题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三个“互相……”的句式,更好的表明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
C项判断正确。本题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将鸡的声音夸大化,表现出男孩对鸡的声音的讨厌之情。
D项判断错误。本题运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用疑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意思是: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
A.“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句话出自《两小儿辩日》,意思是: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该句子把中午的阳光比作热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夸大了八儿喜悦的程度,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这句话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确定的意思,加强了语势,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连用三个结构相近的分句,构成了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
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结合整句话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即可。本题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是C项。
A项:本句话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旷野的黑,什么也看不清,也写出了雷雨来时的天气恶劣。
B项:本句话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用红巾领指代小学生。
D项:本句话中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7.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项“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河的长和山的高,展现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侧面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云比喻成翻墨,将雨比喻成珍珠,颜色干净利索。
C项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进行对比,将人的死的价值轻重比作“泰山”和“鸿毛”。
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8.B
【详解】本题文学常识。
A项,题目叙述正确。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B项,题目叙述错误。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C项,题目叙述正确。从“快要发疯”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D项,题目叙述正确。“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挂冠”“拔得头筹”都是表示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9.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1)本句中引用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这句人们说的话。
(2)本句中“难道不……吗?”是反问句式。
(3)本句中森林写出了人才会做出的动作:“伸出臂膀”“发出呼啸声”所以是拟人句。
(4)本句中“快要发疯了。”是对“喜”的程度的形容。含有夸大的成份,所以本句是夸张句。
10.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词语搭配和句子理解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
A、B、C选项正确;
D.有误,“这件衣服不能说不好看。”意思是“这件衣服好看”和“这件衣服不好看。”不是一个意思。
11.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理解。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比喻。把“粥”比作“农业产品展览会”。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把花生仁写了做人会做的动作“脱了红外套”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比喻。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钩”。
D.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比喻。把“战士们”比作“潮水”。
12.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意思: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有问有答是设问。从“似”可以看出是比喻。
13.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运用的拟人与对偶的修辞手法,扶把“轻风”、“细柳”拟人化了,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句子准确地写出了风与柳,月与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14.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
A项,正确。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句中“留着——留着”是反复。
B项,正确。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其中“明月”对“清风”;“惊鹊”对“鸣蝉”。
C项,错误。面对有关地球的许多问题,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回答?是一个疑问句。
D项,正确。栗树新叶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其中把“栗树新叶”比作了“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15.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和辨析。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B选项里只有两个分句。
16. 夸张 设问 反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本句根据关键信息“武松大喝一声”,“山也要震动起来”可知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本句根据句子“这种云是什么云?”“哦,原来是积雨云啊!”可知这是自问自答,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3)本句根据“花开花落……花开花落……花开花落”句式,连用三个“花开花落”,由此判断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7. 为是其智弗若与 设问 日初出大如车盖 比喻 润物细无声 拟人 燕山月似钩 对偶、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识记以及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1)“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一句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与别人有差别吗?答道:并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有问有答,是一个设问句。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句的意思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犹如车盖那么大可是等到了中午,只有盘子底那么大。这一句把早晨的太阳比作车盖,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底,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的意思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这句话中说春雨滋润大地万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句的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句话把沙子比作白雪,把月亮比作弯钩,而且句式对仗工整,是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
18. 拟人 夸张 比喻
【详解】这道题我们逐个来分析,(1)“星星快活地眨着眼。”,星星本身不会眨眼,这是把星星当做人来写,所以是“拟人”;(2)写大虫的吼声把山冈震动了,说法夸张,所以是“夸张”; (3)把大虫的尾巴说成“铁棒似的” ,所以是“比喻”。
19. 拟人 夸张 排比、比喻
【详解】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比喻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成另一个物体,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据此分析判断句子的修辞手法即可。
20. 夸张 反复 对比 设问
【详解】略
小升初诗词曲鉴赏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诗词曲鉴赏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修改病句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修改病句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修改病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句子综合练习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是一份小升初句子综合练习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