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讲本课件
展开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1)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2)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如O2和O3等),因此由同一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3)结构决定性质。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结构不同,即碳原 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考点2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若观察到上层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上层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2.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显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考点4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5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业制取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制取(详见“重要实验突破”)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_
2.写出图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合理即可)
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的选择(1)实验室用大理石作反应物的原因:原料价廉易得,且块状大理石与液 体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气体。(2)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收集的CO2中混 有HCl气体。
(3)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 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4)不能用碳酸钠(或碳酸钾)来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碳酸钠(或碳酸 钾)是粉末状固体,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剧烈,不利于控制反应 速率及气体的收集。
2.发生装置的改进及评价与改进前相比,图中装置的优点分别是: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能通过控制液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二氧化碳的净化及体积测量(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实验中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CO2的体积。此外,植物油上 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避免CO2与水接触而部分溶
4.实验反思(1)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有: ①石灰水变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CO2,原因是能使燃着的木条 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N2等气体。
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命题分析】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出现在简答题中,有时结合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考查的知识点有:①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③碳单质的用途等。
【例1】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名师点拨】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构成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装饰品等;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是非金属;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足球烯(C60)是由碳分子构成的。
【例2】(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uO 2Cu+CO2↑
1.(2020·本溪)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B.都是黑色固体C.硬度都很小D.都由碳元素组成
2.(2021·自贡)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都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命题点2 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命题分析】本考点考查的内容包括: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②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③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④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性质的比较;⑤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鉴别、除杂等。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
【例3】(2021·北部湾)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2020·牡丹江)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1.CO与CO2的鉴别
命题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命题分析】本考点常在实验探究题中出现。主要的命题点有:①实验原理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②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③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④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等。
【例4】(2020·黔西南州)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装置中实验所需的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装置制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或干燥的石蕊试纸)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题关键是要掌握:(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3)注意CO2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方法不同。
【例5】(2021·自贡)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命题点4 CO2与环境保护
4.(2021·湘潭)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
(1)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
(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大力植树造林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考点1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
1.(2021·恩施)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鄂州)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
3.(2019·鄂州)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
A.C、CO、CO2、CaCO3B.C、CO、CO2、H2CO3C.CO、C、CO2、CaCO3D.CO2、C、CO、H2CO3
4.(2019·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2020·宜昌节选)探究性质:
(1)实验一,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2)实验二,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3)实验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CO2===CaCO3↓+H2O
6.(2021·荆州)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___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
①②③⑥(或①②⑥⑨)
2KClO3 2KCl+3O2↑
7.(2021·恩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
(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大力植树造林②露天焚烧秸秆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H2+O2 2H2O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讲本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物质的变化,其他物质,没有改变,考点拓展,化学变化,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称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使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讲本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拓展,CH4,C2H5OH,CH3COOH,CONH22,C6H12O6,废弃塑料,可降解,针对训练,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讲本课件: 这是一份全国版2022中考化学第一篇教材梳理夯实基础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讲本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燃烧和灭火,考点拓展,实验燃烧条件的探究,核心素养,3科学创新,针对训练,天然气,小于56,可燃冰,考点1燃烧与灭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