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_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3154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_苏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3154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_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_苏教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地球的大小情况,导入,认识地球的大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示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内容安排了: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二、了解地球的大小情况。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是曲折漫长的。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时1课时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日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学生准备:玩具小船教 学 活 动 设 计[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体流程[来源:]教师活动[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三、认识地球的大小 1、出示课件:地球2、谈话: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人类自从在这个星球上诞生起就在不断的探寻它的真面目,有一首诗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呢?3、教师补充介绍古代中国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说”和“擎天柱补充说”。4、张衡有着怎样的大胆认识?他的认识根据是什么?5、教师补充介绍,强调:张衡能够认识到地如鸡卵是很了不起的。6、普通百姓对于地球又有着怎样的认识?7、师做演示实验。8、介绍麦哲伦的环球航行。9、总结:麦哲伦经历了重重困难,牺牲了生命终于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认识,这种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1、观察地球 2、阅读资料。说说自己的想法:古人愚昧。古人落后,古人充满幻想,古人也在不断探索。 3、学生质疑。 4、进一步阅读资料,张衡和亚里士多德的大胆推论。 5、普通百姓通过出航与归航的船只认识到地球的形状。6、学生配合实验的完成。7、生阅读相关材料,并介绍自己所查找到的资料,全班交流。 地球是个球体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没有认识到呢?还出现了哪些荒唐的想法呢? 8、地球很大。 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9、根据资料测量绕地球行走一圈所需的时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案分类_苏教版,共4页。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_苏教版,共2页。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案洗衣服的学问_苏教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行假设,讨论变量,制定实验方案,小组实验,收集证据,交流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