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期末复习】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耳朵的结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时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有趣的自来水管敲击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知识点 第9课、声音的产生思维导图:知识点: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体验并描述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实验方法弹拨尺子音箱前挂气球喉咙发声吹试管里的泡沫屑敲击音钹发声时的状态颤动(抖动、振动)颤动(抖动、振动)麻(酥、震颤)上下四处飞舞颤动(抖动、振动)我的发现这些物体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它们都在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动)。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我的结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 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答:物体发出声音时都会有振动产生。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音叉是物理学常用的实验器材,它是呈“Y”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可以产生单一波长的机械波。各种音叉可因其尺寸和叉臂长短、高矮的不同,而发出不同波长的纯音。叉臂越长,即音叉越高,波长越长,音调越“低”,叉臂越短,即音叉越矮,波长越短,音调越“高”。敲击音叉,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敲击音叉,接近水面,音叉发声时叉臂会振动,当叉臂接近或触及水面时,就引起水面振动甚至激起水花。敲击有水的鼓面,为什么会激起水花?答: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积水振动,从而激起水花。在鼓面上放一些粉笔碎屑,用力敲击鼓面,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答:击打鼓面,鼓面振动发声,引起鼓面上的粉笔碎屑被弹起“跳舞”。 第10课、声音的传播思维导图:知识点:1.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温度等因素有关。4.介质的弹性越大,声音在其中传播得越快。固体比液体和气体更具弹性,因此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5.在给定的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6.在吊着泡沫塑料小球的纸屏一侧的较近处敲小鼓时,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振动。这是因为小鼓发出的声音冲击纸屏,使其振动,间接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产生振动。7.耳朵的结构:声音进入外耳道后会引起鼓膜的振动。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声音经耳廓收集后进入到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小骨机械运动将声音能量传入内耳——也就是耳蜗。耳蜗内数以百计的听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听神经传至大脑,大脑处理获得的声音信号,并告知你听到了声音。9.声音时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答:打“土电话”时,一侧同学发出的声音先引起纸杯振动,然后带动棉线振动,棉线再带动另一侧的纸杯振动,纸杯再把声音传到人耳里,这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0.有趣的自来水管敲击实验在水管的一端敲击水管,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或者三次的敲击声,这是由于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导致的,另一端的人听到的是声音通过钢管、水、空气分别传来的声音。声音在钢铁中每秒传播5200米,在水中每秒传播1500米,在空气中每秒仅能传播340米。可见,如果水管中无水,敲击水管另一端,传播介质是空气、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2次声音。如果水管中有水,传播介质为空气、水、水管,我们就可能听到3次声音。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水管中是否有水。 第11课、不同的声音思维导图: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音量的强弱跟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音调的高低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装水较少的瓶子,音调更高。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度较短的管子,音调更高。敲击铝片琴,长度较短的铝片,音调更高。弹拨吉它时,细的琴弦,音调更高。 发出音调高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 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8.发出高音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发出低音的物体呢?答: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9.乐音是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响度、音调、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它们来区分声音。10.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都是噪声。11.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112.降低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13.保护听力的做法是什么?(1)避免各种噪音。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2)避免乱挖耳朵。耳朵痒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外耳道四壁,深度为1~2cm,也可以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会弄坏耳膜。(3)经常按摩耳朵。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4)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5)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清洁耳道,注意耳部卫生。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到医院及时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6)避免长时间带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每日每耳戴插入式耳机不超过15分钟,耳罩式耳机不超过30分钟。但是长期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者,应注意佩戴专业的防护耳罩,预防噪声性耳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单元复习】小学科学苏教版单元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发现声音可以在,人的耳朵听到声音是,声音的叫音调,噪声是听起来的声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第三单元 昆虫——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身边常见的昆虫有、、、、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第三单元(讲义)——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新能源, 善用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