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它无影无形,使层层水浪滚滚向前,直到生命历程的终点;它又能________,从江海的深处送来一批批新浪,使它们勇往直前。
秋风引人遐思,促人想象,使你的思绪逆迎秋风而上,追溯到历史的________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分木叶下”,风虽袅袅,却吹寒了( )那颗忠诚报国的热心,吹灭了第一骚人的理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________的气概随着秋风而流传千古。当同样的秋风吹到( )的眼前时,
他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那壮阔美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博大胸襟与凌云壮志。( )笔下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流露出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晚年现实;( )更遭受了离情的痛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展现了这位词人的离情别绪。
如果说江水是一部史书,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珠的英杰,浪花却是这部书的书写者,催他们诞生,又使他们消亡。
1.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A. 推陈出新 源头 义无反顾
B. 革故鼎新 源头 义不容辞
C. 推陈出新 尽头 义不容辞
D. 革故鼎新 尽头 义无反顾
2. 下列是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庄子 曹操 诗仙 六一居士
B. 屈原 陶潜 诗仙 青莲居士
C. 屈原 曹操 诗圣 易安居士
D. 庄子 陶潜 诗圣 香山居士
3. 文中画横线的表述不恰当,下列修改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英杰、璀璨的明星,而这部书的书写者则是浪花
B. 那么秋风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璨的英杰,这部书的书写者却是浪花
C. 那么浪花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明星、璀璨的英杰,而这部书却是由秋风书写的
D. 那么浪花就是这部史书中辈出的英杰、璀璨的明星,而秋风则是这部书的书写者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①空,“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它以新的面目出现。“革故鼎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鼎新革故”。由“从江海的深处送来一批批新浪,使它们勇往直前”可知,语境强调以新的面目出现。故选“推陈出新”。
第②空,“源头”,①水发源的地方。②比喻事物的起源。“尽头”,末尾;终点,结束的地方。语境与“追溯”搭配,故选“源头”。
第③空,“义无反顾”,做正义的事只有上前,绝不回头退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语境修饰荆轲的气概,结合“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知,强调不退缩,故选“义无反顾”。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分木叶下”“第一骚人”可知是“屈原”。
由“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博大胸襟与凌云壮志”可知是“曹操”。
由“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可知是“诗圣(杜甫)”。
由“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知是“易安居士(李清照)”。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的能力。
文段表述的中心是“秋风”,故对“秋风”的表述应位于后句,排除AB;
C句的表述不连贯,排除。
故选D。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病毒导致很多患者嗅觉失灵,这是一个医学事实,也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事件。新冠病毒感染鼻腔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细胞。可用于向嗅球发送气味信号的轴突的数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患者的嗅觉感知减弱或完全丧失。新冠病毒大流行精准打击了现代社会系统。全球化模式下,新冠病毒“使各地的医疗系统、社会管理系统、经济运作和相关物质资源系统猝不及防而陷入困境,使传染病由单纯的疾病问题变成了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叠加的问题”。
不仅如此,嗅觉失灵还标志着现代系统“祛魅”的再度深化。“眼耳鼻舌身”对应着“视听嗅味触”的感知体验,视觉和听觉关联着光波和声波的“形式”,道常能如实表征环境中的对象和属性。相比之下,味道至今仍是可疑之“魅”;唤觉、味觉和触觉三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环境中的化学“质料”与主观心理预期发生互动,才让我们拥有丰富的味道体验。味觉是奇特的,因为舌头能提供的,只有咸、甜、酸、苦、鲜和金属味。然而我们在品尝美食时,却能感知松脆的酥饼、软糯的玉米和甜腻的蛋糕。舌头没有酥饼、玉米或蛋糕的味觉感受器,这些可识别的味道,也不能从基本风味中炮制出来。味觉的感知对象是“风味”而非“味道”。丰富的味道,必须借助触觉和嗅觉。
嗅觉与视听感知系统不同,嗅觉受体直接接触环境,不仅是环境物质进入身体的“守门人”,在寻求配偶、躲避危险、调节情绪和唤醒记忆等方面,嗅觉更是起着关键作用。心理学上有一种“普鲁斯特现象”,说的是气味能够唤醒久远的回忆。
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持久不衰,这大概是普鲁斯特现象形成的原因。难怪诗人北岛会写道:关于北京,首先让我感到的是气味儿,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味道有赖于我们主观的“心理建设”,然而现代人的生活却是越来越“没有味道”。事情就像毕·威尔逊指出的那样,现代人的饮食往往在一种“感官断线”的状态下进行:你用手机下单一顿晚餐,食物藏于包裹内送达,在准备吃下第一口前,你闻不到甚至看不到它们。
(摘编自王球《作为祛魅的“祛味”》)
材料二
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有了特定的嗅觉表达,已经认识到嗅觉的多种场合运用。
鼻子作为嗅觉器官,早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如《荀子·正名》的“香、臭、芬……自以鼻异”,《孟子·离娄下》的“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都提到了鼻子对气味的辨别功能,显示着人们对嗅觉机理进行的初步探索。
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其中用得最多的是“臭”,臭有二义,一是泛指所有的气味,二是专指恶臭而言。如《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民食果藤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里的“腥臊恶臭”即是对不好气味的名称表达。对于美好气味的认识,在《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如芬芳、馨香、芳菲菲、蕊芯芬芬等。
先秦时期,人们对嗅觉已经有了丰富的应用。在宗教祭祀场合,人们把令人愉悦的气味奉献给祖先神灵或者上帝,以图满足神灵的嗅觉需要,这就是“用臭”歆神。虞舜时期的祭祀,崇尚用生气,即用牲血、生牲肉、沉在汤下面的半生的肉块来祭祀。殷人崇尚用声音来祭祀,先演奏而飘荡起乐声,待音乐演奏三段,然后出庙迎牲。周人崇尚用气味来祭祀,他们用有香气的曹酒灌地,使香气下达到深渊和泉水中。日常生活里,人们在给祖先或父母进献祭品或食品时,总会将散发着馨香的食物呈上,以让亲人有一种愉悦的嗅觉享受;或者把散发着馨香的花椒、芳草等送给情人作为礼物;人们用兰草沐浴,或者将散发着馨香的香物佩戴于身上,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有舒畅的嗅觉快感。
嗅觉在现实中能趋利避害,有强烈的价值取向性。在现实层面,人们对于芳香的事物,莫不爱之、趋之;对于腥臭的事物,莫不弃之、避之。在超现实层面上嗅觉中的馨香代表的是盛德,如《国语》的“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把盛德作为嗅觉中的最高境界。盛德与馨香的对应,呈现的是赞扬与向往,具有引导色彩。相反嗅觉中的腥臭代表的是侈靡生活和酷刑,不具有任何美学价值,具有批判色彩。
(摘编自陈智勇《先秦时期的唤觉文化》)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病毒导致的“嗅觉失灵”既可指嗅觉感知被破坏,也可指现代社会各种系统未做好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准备而陷入困境。
B. 味道的获得并不是只借助味觉,它需要多种感知模态相互作用和主观心理的参与,因此,在现代系统中仍是可疑之“魅”。
C. 对于鼻子作为嗅觉器官辨别气味的功能的认识至少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籍里记载了不同气味的特定的表达。
D. 嗅觉常被用于宗教祭祀场合来满足神灵需要,比如周人用有香气曹酒灌地来祭祀,而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味”能够被舌头识别感知,是因为舌头提供了对应的味觉感受器。
B. 心理学上的“普鲁斯特现象”表明,嗅觉才能使人们的记忆持久不衰。
C. 人们祭祀时选用的牲血、生牲肉等物的“生气”不属于“腥臊恶臭”。
D. 嗅觉在先秦时期已被运用在多个场合中,体现了嗅觉文化的社会意义。
6.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礼记》中提到不同季节有不同主导气味,如夏天为苦味和焦气,冬天以腐朽味为主。
B. 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能发出气味的植物,如《诗经》记载了樗(臭椿)和芹(芹菜,有香味)等。
C. 《左传》中提到晋君为花、果,鲁君是晋君的气味,既以此说表尊晋,又喻两国情同一体。
D. 《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了“灭腥去臊除膻”,即用火处理,从而催生出熟食的“香”气。
【答案】4. D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崇尚声音的殷人却不用气味来歆神”错。材料二第四段“殷人崇尚用声音来祭祀,先演奏而飘荡起乐声,待音乐演奏三段,然后出庙迎牲”,演奏音乐是祭祀的前奏,最终还是出庙迎牲,用气味祭祀。且殷人崇尚声音来祭祀,不等同于殷人崇尚声音。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B.“嗅觉才能使人们的记忆持久不衰”错。材料一第四段为“嗅觉是唯一不经丘脑直接投射到杏仁核的感知系统,气味记忆因而持久不衰”,说明嗅觉的生物特点使气味记忆长久,而“才能”过于绝对化。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画横线句观点是先秦时期有着丰富的嗅觉表达。
A.“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主导气味”体现了先秦嗅觉表达的丰富性。
B.“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能发出气味的植物”,侧重描述气味载体是古籍,而不是气味的表达。
C.“晋君为花、果,鲁君是晋君的气味,既以此说表尊晋,又喻两国情同一体”,体现了嗅觉用于政治外交场合。
D.“‘灭腥去臊除膻’,即用火处理,从而催生出熟食的‘香’气”,体现了嗅觉的饮食文化。
故选A。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而洵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退而处十年,虽未敢自谓其道有成矣,然浩浩乎其胸中若与曩者异。而余公适亦有成功于南方,执事与蔡公复相继登于朝,富公复自外入为宰相,其势将复合为一。喜且自贺,以为道既已粗成,而果将有以发之也,今将往见之矣。富公为宰相,远方寒士,未可遽以言通于其前;余公、蔡公,远者又在万里外,独执事在朝廷间,而其位差不甚贵,可以叫呼扳援而闻之以言。
执事之文章,洵窃以为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何者?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而其锋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无艰难劳苦之态。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话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彼不知者,则以为誉人以求其悦己也。夫誉人以求其悦己,洵亦不为也;而其所以道执事光明盛大之德,而不自知止者,亦欲执事之知其知我也。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逆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圣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注】欧阳内翰:即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文中范公、富公、余公、蔡公,分别指范仲淹、富粥、余靖、蔡襄等人。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亦必有小人焉闻之 间:离间
B. 而其位差不甚贵 差:稍微
C. 时复内顾,自思其才 顾:拜访
D. 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是:正确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 他植者则不然
B. 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语约而意尽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 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问征夫以前路
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愈
《师说》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
B欧阳修
《伶官传序》
“序”常写在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前面
C范仲淹
《岳阳楼记》
“台阁名胜记”常抒发个人感情和志趣
D苏洵
《过秦论》
“论”包括政论、史论、文论、事论等
A. A B. B C. C D. D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B.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C.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D.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欺/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采用层层剥笋之法,从诸贤的离合变故之中,层层转换分离,最终点出欧阳修,把十年求贤之心归于一人,又为后文张本。
B. 第二段,用孟子、韩愈的文章来反衬欧阳之文,以说明了解欧阳修文章之深。不仅评文精当,而且使文章气势起伏,波澜开阔。
C. 文章结构精致细密,行文婉曲而不失波澜,如叙诸君子离合与叙自己道之成与未成两者的安置上,结合得天衣无缝,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
D. 文章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把苏洵的敬贤之心求荐之意、平生之志叙述得既曲折周详,又委婉得体。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乐道人之善而不为谄者,以其人诚足以当之也
(2)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13. 苏洵在治学写作方面大器晚成,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他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答案】7. C 8. B 9. D 10. B 11. B
12. (1)乐于称道一个人的美好却不是谄媚,是因为那个人的为人确实经得起这样的称道。
(2)一个小人物这样介绍自我,不了解内情的人又会认为在赞誉自我,来求得别人来赏识自己。
13. 广泛阅读;正视差距;长期积累;认真思考;善于反思。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顾:反省。句意: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文章的水平。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助词,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无义;代词,的人。句意:过去天子正当有意于统治国家治理天下的时候。/其它种树的人却不这样。
B.都是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无义。句意:进而我又想,过去众位君子之进入朝廷。/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C.表并列,并且;表转折。却。句意:语言简约并且意思详尽。/ 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
D.连词,表修饰;介词,用,那。句意: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苏洵是《六国论》的作者。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又未能刻苦磨砺意志、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
“读书”是“知”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D;
“以古人”是“自欺”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来反衬欧阳之文”错误,由原文“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可知,是正衬手法。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道”,称道;“以”,因为;“诚”,确实;“当”,经得起。
(2)“自言”,介绍自我;“以为”,认为;“求”,求得;“知”,赏识。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取圣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可知,广泛阅读;长期积累;
由原文“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可知,认真思考;
由原文“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可知,善于反思;正视差距。
参考译文: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苏洵
我苏洵本是乡野平民,生活穷困,曾经私下叹息,觉得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贤慧的,也不可能都不肖。所以贤明正直的人处在世上,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分离又必有聚合。过去天子正当有意于统治国家治理天下的时候,范仲淹公在宰相府,富弼公当枢密副使,执事您与余靖公、蔡襄公任谏官。而我苏洵自认为一己的愚笨无用,所以退下来修养身心,寄希望于大道的将会成功。不幸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还没有修养好,范仲淹公西去,富弼公北上,执事您与余靖公、蔡襄公等,又被分别派到四面八方去。我苏洵那时正在京中,亲眼见到了这些事情,无可奈何地只能仰天长叹。进而我又想,过去众位君子之进入朝廷,一开始,必然是有好人们推荐的;现如今,又必然是有坏人们离间的。当今的时势,要是不再有好人,那就完了啊!而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姑且继续养我的心,让使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更大的成功而期待着,又有什么妨害呢?退下来又过了十年,虽不敢说道已有所成,但是胸中自有一股浩浩荡荡之气,好像与过去不一样了。而余靖公正好在南方有所成功,执事您和蔡襄公又相继登上了朝廷,富弼公又从外任调入朝廷当宰相,这样的形势又可合成一股力量了。真让人高兴而自我祝贺,以为道德学问已经略有成绩并且真将有施展的机会了,现在将能去见见他们了。而富弼公又出任了天子的宰相,边远地方的贫寒之士,没能马上在他面前说上话;而余靖公、蔡襄公,远的还在万里之外,只有执事您身在朝廷,您的地位还不是最高贵,正可以叫得应、拉得着、听得见我的话。
执事您的文章,我苏洵自以为我知道得特别深刻,超过了天下之人。为什么这样说?孟子的文章,语言简约并且意思详尽,然而话的锋芒却谁也不敢侵犯。韩愈的文章,好比长江黄河,浑然浩荡奔流宛转。而执事您的文章,委婉详备,来来回回多曲折变化,却条理清晰通达,疏阔而畅适,无间隔,不折断,气势造极而语言净尽,从没有艰苦费力的表现。上述这三点,都足以断然使您自成一家。乐于称道人善良而不谄媚于别人,是因为那个人的为人确实经得起这样的称道;那些不知情的人,则认为赞誉人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欢欣。赞誉人以求人喜欢的事,我苏洵是不会做的;之所以情不自禁要称道执事您的光明盛大的德行,也是为了想让执事您知晓我是了解您的。
我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又未能刻苦磨砺意志、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感到写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就拿古人的文章来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觉得自己文章的水平,似乎不应该只停留在目前这种状态。于是我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伟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年时间。刚开始,读进去的内容只觉惶惶然,接着广泛地考察这些文章外在的表达方式,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得也更精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近日所作的《洪范论》《史论》等一共七篇,执事您看看,究竟写得怎样?啊!一个小人物这样介绍自我,不了解内情的人又会认为在赞誉自我,来求得别人来赏识自己。我只期望执事您会念在我十年来对您的倾慕敬仰和努力求学的用心,从而明察我并不是偶然才这样做的。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
四、(25分)
14.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作答。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下列对两部作品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诗开篇语言朴实无华,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杜诗开篇点明时间、地点,用语轻快轻俊爽,画面轻柔秀美。
C. 两首诗所写季节不同,环境特点不同,但都塑造了羁旅征人的形象。
D. 两首诗语言风格不尽相同,但是都着笔于田园之美和人情之美。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过”字的含义。
(3)请比较两首诗运用艺术手法的异同。
【答案】(1)C (2)孟诗:拜访杜诗:路过或长满皆可。
(3)同:借景抒情,对偶。
异:孟诗:白描、远近结合。杜诗: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视触多感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都塑造了羁旅征人的形象”错。根据“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可知《村行》一诗尾联确实塑造了羁旅征人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但《过故人庄》一诗与“羁旅征人的形象”无关。全诗先叙事,交代作客田家的原因;再写景,由近而远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叙事,写临窗对饮,畅淡农事,写出了平静质朴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全诗与“羁旅征人的形象”无关。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能力。
“过故人庄”意为“去朋友的田庄拜访”;
“柔桑过村坞”意为“桑树长出嫩芽,高过村庄”,“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柔桑动态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柔桑生长的过程之快,长势茂盛,覆盖面之广。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分析《过故人庄》。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运用对偶修辞,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次分析《村行》。首联叙写道经南阳,颔联描述秀丽风光,颈联表现农村儿女生活,尾联感激主人热情招待。表达了诗人从村庄中经过时的轻松欢悦之情。虽全用白描,但洋溢着对农村风光的热爱和对农家真情的感激。颔联写景,“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对仗整齐,垂柳扶风,娉娉袅袅,春雨点点,回落塘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情趣。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此句以乐景衬乐情,强化了诗人的感情。
根据以上分析从同和异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答案】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举类迩而见义远 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 赢粮而景从 ⑤. 积土成山 ⑥. 风雨兴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弘毅”“迩”“频烦”“赢”“景”等。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十三记(之九)
肖复兴
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树的生命要长久得多。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
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将会是什么样子。祈年殿和圈丘,俯瞰四周,只是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或者是一些杂花新树,该会发出怎样的唱叹,肯定会感觉像是无帅麾下没有了威武成阵的将士,而只是一片花拳绣腿。
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圈丘,也是不适合的。只有古柏,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在天坛漫长的历史中,在人为的战火和自然的灾难中,无辜倒下而死亡的古柏有很多。我一直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栽倒在地。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几十年过去了,_______,_______。几十年算什么,几百年都过去了,它不是照样青春如昔吗?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这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只鸡婆,四周圈绕着一群鸡娃,或者像一个孙儿绕膝的老爷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夏天,我坐在它对面画它,觉得它越发枝叶茂密、浓郁苍绿,如一潭深湖。我一遍遍端详它,仔细看遍了它的浑身上下,忽然,觉得它好像在对我讲话,只是我听不懂树的语言。
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不是树的语言。树叶的语言,无须借助风。树叶也不是树的嘴巴。我们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呼吸,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树和我们人一样,也会说话,我们不知道树的语言是什么。我们的先人讲究天人合一,我们如今更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我们听不懂树的语言,我们和它们隔膜得很。
古柏很有特色,尤其是天坛的古柏,因融入苍茫的历史而富于生命感的力度和深度。当年,梵高居住在法国阿尔的时候,很爱画柏树,即使病重住进圣雷米疗养院里了,还在画疗养院里的柏树。他说:“柏树在线条和比例上都很美,像埃及的方尖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以这样崇高的比喻评价柏树。
史铁生对地坛的古柏情有独钟,也曾经从绘画的角度说那里的古柏“躯干和树冠可以表现的元素太丰富了,随便换个角度都会感觉不一样”,说它们“纠缠在一起的枝条,像是岁月无声的撕扯”,说“这些和树干扭曲在一起的大疖有特殊的故事感”。
面对柏树,梵高是画家的角度,史铁生则是作家的角度。史铁生强调它们的故事感和历史感等更多文学的元素,梵高强调它们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或许,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丰富而准确地概括天坛里的古柏给予人们的启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它们。
梵高画的柏树,是丝柏树,和天坛里的柏树不完全相同,而且,也没有天坛里的柏树古老。不过,他对柏树的这个“方尖碑”的比喻,让我感到新鲜。我想,如果在梵高眼里普罗旺斯的柏树是“方尖碑”,天坛里的古柏,尤其是我自童年就见到的这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又该是什么呢?我一直想找到一个比“方尖碑”更崇高更合适的比喻,可是,思短词穷,一直没有找到。
有一天,我到北大参观塞克勒博物馆,忽然看见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
(有删改)
16. 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以古柏作为明线,由此引发的联想与思考为暗线,巧妙编织,显隐结合。
B. 文章叙议结合,丰富了作品的表现方式,体现出作者与天坛古柏间的深情。
C. 由标题可知,作者记录了许多与天坛相关的事物,柏树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D. “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第四段连用三个问号表示加强感叹语气。
E. 文章情丝细腻,意味隽永,写出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17. 作者多次使用比喻的修辞来描写古柏,请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18. 请依据文意在文章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19. 请简要阐释文章前后两次写到古柏“和天坛相配”的用意。
20. 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创作特点。
【答案】16. AD 17. (1)“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将一棵斜躺古柏比作了一个武士、一尊雕塑,形象地展现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2)“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运用比喻,把“这棵古柏”比作“日晷”,写出了斜立的古柏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配。
18. 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
19. 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天坛相配;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晷,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如答“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或“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也可)相配。
20. ①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②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文章以古柏作为明线”错,“古柏”并非文章线索,本文是以作者看到古柏后的联想与思考为线索。
D.“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第四段连用三个问号表示猜测语气。
故选A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运用比喻手法,“它(一棵斜躺古柏)”是本体,“武士”和“雕塑”是两个喻体,将斜躺古柏比作了武士和雕塑,形象地展现出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
“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运用比喻,“这棵古柏”是本体,“日晷”是喻体,写斜立的古柏像日晷,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配。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根据两个“几十年过去了”可知,此处是把这棵古柏和“我”对比;再根据前句“它还斜卧在那里”,和后面的“如今,它的树根处,居然又长出了新的枝丫,许多青草也爬满四周,甚至缠绕上它苍老皴裂的躯干。这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只鸡婆,四周圈绕着一群鸡娃,或者像一个孙儿绕膝的老爷爷,充满人间烟火气息”可知,此处是说几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年老了,而这棵古柏依旧枝繁叶茂,依旧年轻如昨,故补写内容为“我垂垂老矣,它还是像以前那样的枝繁叶茂。”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意象的作用的能力。
(1)根据“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一直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栽倒在地。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分析,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天坛相配;
(2)根据“院落里的石座上放着一块日晷,由一根针一样细的支柱支撑,呈斜立状,指向天空。我一下子想起,天坛里的这棵古柏不也是斜立着吗?而且,比日晷的倾斜度还要大。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分析,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晷,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相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鲁迅先生关于文章选材的论述“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主要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选材要严,即选材要具有典型性。文章写天坛,能与天坛这样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建筑相提并论的,并能见证其历史发展历程的,只有古柏。“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它是斜躺在那里的”“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写天坛古柏,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
二是开掘要深,即立意要具有深刻性。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如梵高的“方尖碑”强调古柏特殊的美和美术的元素,史铁生强调古柏“有特殊的故事感”,从而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我觉得古柏、起码这棵古柏就像我们古代的日晷,直指天空,直指时辰,和天坛相配”然后进一步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
六、(10分)
21. 《红楼梦》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请在“勇、贤、俏、慧、痴、美”中选择恰当的字填入相应的回目中。
甲___袭人娇嗔箴宝玉
乙___平儿情掩虾须镯
丙___晴雯病补雀金裘
丁___紫鹃情辞试忙玉
【答案】 ①. 贤 ②. 俏 ③. 勇 ④. 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由《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可知,此四处应填“贤、俏、勇、慧”四字。
22. 校刊编辑刊载植树节主题的专刊,请你在下列三幅图中选择一幅进行推荐,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字数在100字以内。
甲 乙 丙
【答案】示例:
推荐第一幅图。
理由:
构图新颖:托举的双手构成树干,张开的五指化成树枝;
主题明确:点明了植树节的日期“3.12”;双手代表人人植树;
寓意美好:富有生机的绿叶环绕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体现生态环境守护美好家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的能力。
三幅图都是与“植树节”有关。
第一幅图是“中国植树节”邮票。画面上是两只向上托起的手抽象处理化作树干,张开的五指意化为树枝,双手托起处标有植树节的日期“3.12”。树干枝头,上方是生机盎然的绿叶,层层绿叶中点缀了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画面寓意是人人植树,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第二幅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一块土地上长着几个松树;往左上角延伸有几块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应该是零散的小片树林;而上面则形成了茂密的森林,中间还写着一个“节”字,寓意像小片树林虽然零散,但终会积少成多,汇聚成大森林。这幅图画启示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植树,就会形成庞大的森林,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三幅图由一把铁锹的锹柄构成树干,上面长满绿叶,中间写着“植树造林,共享蓝天”。铁锹代表行动,这幅图画寓意,人人都行动起来,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一定会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天空更加蔚蓝。
三幅图各有侧重,给出推荐的理由的时候要揭示出图画与植树节的关系,点明构图的优点。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槽,非隶非槽,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讲“板桥体”是在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板桥体”的字体独特创新,不能没有这种字体,但又不能模仿这样的字体。
第一句话“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槽,非隶非槽,非古非今”说明艺术需要独创,而独创需要的前提就是自己固有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他人之长,且不着痕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说明这种字体并不是凭空创造的,它既借鉴了他人的长处,又继承了前人的传统。从借鉴与独创、继承与创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话“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说明了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关系,个体与整体仿佛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单个字形看似歪歪斜斜”,这不是郑板桥字体的缺陷,而恰是他的独创,是他用隶书参以行楷,所形成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独特效果,就是这些歪歪斜斜的字,排列组合起来,才给人以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总体感觉,成为郑板桥完美的书法作品。这句话说明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而是要以全局的观念来看问题;或者我们不能只被局部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透过假象看到它的实质;或者独具个性的个体,统一在完美和谐的整体之中,因此只有将个体与整体统一起来,看问题才能全面。
第三句话“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说像“板桥体”这种书法作品,不可以没有它,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字体,是在继承前人和借鉴他人基础上的一种创造;但既然是郑板桥的创造,那就只能属于郑板桥一人,别人去竞相摹仿,那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价值。从这一角度立意,那就是强调创新,反对摹仿。
写作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比如首段可以明确观点: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文章主体安排成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可以先写继承,再写创新,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最后再照应开篇。
立意:
1.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2.既要有借鉴也要有创新。
3.看问题要全面。
4.勇于创新,反对摹仿。
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