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北京卷】
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D | A | A | D | A | C | B | C | D | C | D | C |
二、多项选择题
13 | 14 | 15 |
ABC | BD | AC |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6. (3分) 热胀冷缩 连通器 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详解】[1]温度的变化难以直接观察,温度的改变会引起液体的体积的变化,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
[2]U形管压强计在没有安装橡皮管使用之前,U形管部分上端开口,下端相连,两侧液面静止时是相平的,这个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制成。
[3]密度计工作时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即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工作的,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当浮力一定,液体密度越大,其排开的液体体积就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小。
17. (3分) 桌腿陷入细砂中的深度 甲、乙 没有控制高度相同
【详解】(1)[1]物体A的重力势能越大,对桌子做功越多,桌腿陷入细沙中的深度越大,运用看得见的桌腿陷入细沙的深度来描述重力势能的大小。
(2)[2]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是否有关,应该改变高度,控制物体的动能相同,故应该选择甲、乙两次实验。
(3)[3]小亮利用乙、丙、丁三次实验,质量不同,高度不变,而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高度不变,改变质量,故乙、丙、丁三次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高度相同。
18. (4分) 右 测量力臂 对 1.5
【详解】(1)[1]杠杆调节水平平衡时,应依据“左低右调,右低左调”的原则,因此题中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杠杆两端没挂任何物体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实验中,重物和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为了能够方便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测量和读取力臂,应该让杠杆与拉力相垂直,即杠杆应在水平位置平衡。
(3)[3]乙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左端重物对杠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支点到此拉力作用点的距离为阻力臂,实验过程中阻力和阻力臂没有变化,即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则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也不变,故图像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在直线与两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总相等,小明的判断是对的。
[4]从乙图像中选取一组数据,动力F1=3N,动力臂
l1=2cm=0.02m
从甲图中可读出阻力臂为
l2=4cm=0.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阻力为
杠杆左端所挂重物所受的重力等于重物对杠杆的拉力,即重物的重力等于阻力,则物体重力为
G=F2=1.5N
19. (4分) F2-F3 F4-F1 不充分 见解析
【详解】(1)[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时,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F浮=F2-F3
(2)[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的重力等于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空桶的重力,即
G排=F4-F1
(3)[3][4]小明分析测得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充分,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应换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以及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0. (4分) 15.0 80.0 凸透镜 B
【详解】(1)[1]由甲图知,物距
u1=40.0cm﹣10.0cm=30cm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有
u1=2f=30.0cm
即凸透镜的焦距为
f=15.0cm
(2)[2]由乙图知,原来蜡烛在刻度尺的0cm处,u2=40.0cm,此时
u2>2f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
v2=65.0cm﹣40.0cm=25.0cm
小明将蜡烛移到15.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
u3=40.0cm-15.0=25.0cm
即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像距即为原来的物距,即为40.0cm,即凸透镜移动至
l=40.0cm+40.0cm=80.0cm
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3]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将透镜向下移动。
(4)[4]如图丙所示为某同学的照片,②③为正立放大的像,对凸透镜而言,正立的像一定是虚像,故透镜在远离照片的过程中,开始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焦点越近,成的虚像越大,故先看到③,然后是②;当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看到的为①;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④,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21. (3分) 30 0.87 是
【详解】(1)[1]量筒分度值1mL,所以体积为
V=30mL=30cm3
(3)[2][3]量筒内酒精质量
m=50g+10g+2g-35.9g=26.1g
酒精密度
在0.885~0.86g/cm3范围内,所以是合格的。
22. (3分) 顺时针 变化 ①③④
【详解】(1)[1]某个LED发光的颜色与通过其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1,电流方向不同,LED灯发光颜色不同,由图可知,两次灯光颜色不同,证明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同,而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和线圈转动方向有关,两图中磁场方向不同,故线圈转动方向相同,这样会导致电流方向不同。故线圈也顺时针转动。
(2)[2]电流方向不同,LED灯发光颜色不同,LED交替发出红、黄光,则该过程a中电流方向变化。
[3]由电磁感应现象可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④。
23.(4分) P=UI 当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3安时,甲小灯正常发光 见解析
【详解】①[1][2]该实验的原理是伏安法测电功率,故公式为P=UI;判断甲灯是否正常发光,可以通过观察电流是否到达额定电流0.3A,当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3安时,甲小灯正常发光。
② [3]小华选用小灯甲正确连接电路,即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小灯泡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电流表串联,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故如下图所示:
③ [4]两灯额定电流相同,当都正常发光时,小灯乙正常发光时比小灯甲亮,说明乙灯额定功率大于甲灯,而电流都相同,根据可知,乙灯的电阻大,当小华选用小灯甲正确连接电路,正常发光时,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相同,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则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同理,小红选用小灯乙连接电路,乙灯正常发光,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偏转程度相同,且也是电流表0.3A,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这说明两种电路中,电压表并联的部分不同,小红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若小红的电压表也并联在小灯两端,由题意可知因为甲乙两小灯额定电流相同,它们额定电压也相同,即额定功率相同。而实际是乙小灯更亮,即乙额定功率大,所以乙小灯额定电压大,即电压表位置不相同。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24. 三脚 串联 D A
【分析】(1)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的是三脚插头,家庭电路中,用电器如果漏电,用电器的外壳和火线相连,人接触用电器外壳,会间接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
(2)串联电路中各元件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互不影响;
(3)①根据图象判定膨胀大小;②C是调节旋钮,调节它可改变双金属片与静片接触的力度,从而调节双金属片断开的温度;③根据蒸汽开关的作用分析;④金属片触点接通时的瞬时电流较大;
(4)分析电阻的变化,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得到电功率的变化,从而确定哪个图像符合题意.
【详解】(1)为防止电路漏电使金属外壳的电水壶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用电器外壳必须用导线与三孔插座上的接地线相连,这样电水壶接入电路时,使用的电源插头必须是三脚插头;
(2)电热水壶上的蒸汽开关与双金属片开关互相影响,只有同时闭合时才能工作,当一个开关断开时,电路就断开,故它们串联接在电路中;
(3)A、由图可知,同样受热时,金属片向a弯曲,说明金属层a比b膨胀慢,故A错误;
B、调节图中的旋钮C,使静片向左弯曲一些,则双金属片要向左弯曲得更多才能使电路断开,这时对应所需的温度更高,即调温电熨斗的设定温度值将提高,故B错误;
C、水烧开时,水壶内部有大量的水蒸气会推动蒸汽开关断开,如果蒸汽开关失效,壶内的水会一直烧下去,直到水被烧干,发热元件温度急剧上升,位于发热盘底部也有一个双金属片开关,会因为热传导作用温度急剧上升,膨胀变形,断开电源,故不是同时断开的,故C错误;
D、双金属片触点频繁通断电,此时的瞬时电流较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容易烧接在一起,故D正确.
故选D;
(4)由图象丙可知,发热材料的阻值随时间的增长,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由 可知,电压不变,其功率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故A图正确.
故选A.
五、计算题(共8分)
25.(1)1800J;(2)50kg;(3)90%;(4)3000N (4分)
【详解】解:(1)滑轮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
W有=Gh=4500N×0.4m=1800J
(2)卷扬机拉力做的总功
W总=Pt=1000W×2s=2000J
则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800J=200J
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
动滑轮的质量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卷扬机的重力
G卷=m卷g=50kg×10N/kg=500N
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0.4m=0.8m
卷扬机的拉力
卷扬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绳子向下的拉力和工作台面对卷扬机的支持力的共同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工作台面对卷扬机的支持力
F支=G卷+F=500N+2500N=3000N
答:(1)滑轮对物体A做的功是1800J;
(2)动滑轮的质量是50kg;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90%;
(4)工作台面对卷扬机的支持力是3000N。
26.(1)3.24×104J;(2)1.67W;(3)4500J (4分)
【详解】解:(1)若电池充满电,能够存储的电能
W=UIt=5V×1800×10-3A×3600s=3.24×104J
(2)由电路图可知,当S1闭合,S2断开,S3接a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大,串联后的最大电阻为
Rmax=R1+R2=5Ω+10Ω=15Ω
由可知,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最大时,电功率最小,眼罩处于低温档,则眼罩在低温挡工作时的电功率为
(3)当开关S1、S2闭合,S3接b时,R1与R2并联,此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并联后的最小电阻为
由可知,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最小时,电功率最大,眼罩处于高温档,则眼罩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为
答:(1)若电池充满电,能够存储的电能为3.24×104J;
(2)当眼罩在低温挡工作时电功率约为1.67W;
(3)若眼罩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产生的热量为4500J。
物理(河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河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共4页。
物理(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共8页。
物理(山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山西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