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展开昆明市2023届“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1.(3分)B(A项中“‘十八般武艺'指出了文学体裁的丰富多样”扩大范围;C项中“流量包裹下的艺人大部分······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曲解文意;D项中“优质的偶像不需要无懈可击的容颜”绝对化,原文说的是“未必有无懈可击的容颜”)
2.(3分)C(“它的初衷是培养优质偶像,这一做法无可厚非”错误,“偶像养成”模式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流量变现”)
3.(3分)A(“意在证明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更加深刻,更具有传播价值”错误,原文提到“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新闻含义”“各自的特点又是十分明显的”)
4.(4分)①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③用鲜明的观点传播观点信息。④形成具体有形的意见(鲜明的引导性)。(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5.(4分)①引导读者辨别是非。指出“颜值即正义”是一种畸形价值观,“无脑式”的追捧行为不可取。②引导读者思考具体做法。指出偶像的打造,应该将重点放在教育而不是包装上;我们应该多谈一点文化,多传播一些正能量。(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6.(3分)C(A项不坐公交是因为雪天公交慢、挤,不能体现低调;B项“周秉义的回答透露出与秉昆相似的遗憾之情”理解有误;D项“它是两兄弟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们很多回忆,所以周秉义立志要整顿”理解错误)
7.(3分)A(A项“主要是为了”理解有误)
8.(6分)①认真敬业,从不懈怠。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一直保持这样的作风。②对组织的培养心怀感恩。从周秉义的话语中可以看出。③心有大义,克己奉公。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整顿光字片。④平易低调。在百姓面前不摆架子,百姓觉得他可亲可敬。(每点2分,答满三点满分)
9.(6分)①对话推进情节发展,自然流畅。②兄弟间的对话表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助于塑造人物。③对话中有家常回忆,有责任担当,有人生感悟,凸显主旨。④对话折射出沧桑的历史与时代的变迁。(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10.(3分)FKO
11.(3分)C(“籍吏民,封府库”的“籍”意思是“登记”,与本文之意不同)
12.(3分)A(两人看法一致)
13.(8分)
(1)纵横家在这时出现,各怀术法来向各国君王请见。(译出大意给2分,“挟”“干”各1分)
(2)赵国君臣商议对策,赵国并没有亲附秦国的想法,只是迫于秦国威势强大罢了。(译出大意给2分,“亲”“迫”各1分)
14.(3分)①蔺相如出使秦国时欲捧璧撞柱,渑池之会时欲以颈血溅之,这是自不量力,最终使赵国陷入覆灭之境。②渑池之会时仅以限期不返立太子为约,蔺相如没有万全之策,就与君王做危险的事,失智者之虑。(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
【参考译文】
周室末年,天下分割为战国,纵横家在这时出现,各怀术法来向各国君王请见,观察君王的喜怒悲惧的神色从而拉拢联合他们,求取名利,本来就不值一提。
我读《蔺相如传》,没有不赞美他的为人,却叹息他像纵横家那样。秦国凭借历代祖先的资本,放纵虎狼一般的残暴行径,侵略吞并天下,有并吞诸侯的野心,并不能够与他在礼义上接近来谈论是非。蔺相如玩弄口舌,进入危险不可预测的秦国,最终能够带着完整的和氏璧回来,也是值得赞美的!然而正当蔺相如手里拿着和氏壁眼睛斜看着石柱,来显示他的必死之心,大概也就像老虎磨着牙齿了吧。死亡并非困难,死亡不能失去道义,不能损失勇武,这是君子感到困难的事情。况且秦赵两国的实力不对等,是一强一若两个国家。自身的存亡,不仅是一块和氏璧的重量;而国家安危的征兆,也不在于和氏璧的保全或失去。那么赵国有和氏璧,保全可以,失去也可以。当初,蔺相如捧着和氏璧进入秦国,赵国君臣商议对策,赵国并没有亲附秦国的想法,只是迫于秦国威势强大罢了。用小国去侍奉大国,古代有的人用皮币、玩好之物、珠玉去侍奉大国却不能免祸,竟至于放弃国家而逃亡,何况一块和氏璧呢?即使交付秦国也是可以的。蔺相如不提出这一建议,却孤身一人出使,逞螳螂发怒的威势,在秦庭之上对抗阻挡车轮前进的趋势,形势危急好像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难道不危险吗?正当那时,假使秦国知道赵国的和氏璧最终不能得到,那么想侥幸不死就很难了。如果这样那么还哪里能够做到不失去道义、不损失勇武呢?不过数年,赵国最终有全军覆灭城池陷落的厄运,只是因为和氏璧带来的祸害呀。那么保全和氏璧归还赵国有什么好处吗?
至于渑池会,那么他的危险更大了。当时赵王到西方,廉颇约定赵王一月不返就拥立太子,来断绝秦国的希望,那么这次出行也没有万全之计,即使不去也可以。《榖梁传》说:“聪明人能深谋远虑,正义的人行动果断,仁德的人能保住国家,然后可以出国与人会盟”。三者缺一,就是危险的事情。带着大国之君做危险的事,并非恰当的策略。蔺相如作为赵国的卿相,他的智谋勇武不能使赵国贵重,不能使秦国不敢喘息,却想牺牲自己与对方搏命,难道是孔子所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也不会后悔的人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A(“造成战事未息”“渲染凄凉氛围”错)
16.(6分)同:同样表达对邓骘、李广等功臣志士的赞美(或“对盛世太平的渴望”)。
异:①高诗表达对当时带兵将领无能与昏庸的深刻批判。②钱诗表达对王使君平定叛乱的祝愿。(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6分)
(1)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2)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3)示例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示例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示例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示例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每句1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18.(6分)①也拥有春分;②形成沙尘暴;③风速降低。(每句2分,共6分)
19.(4分)南北半球的巨大温差给大气运动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定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每改对1处2分,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20.(3分)①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②兼收并蓄③危急存亡(风雨飘摇、山河破碎)(每空1分,共3分)
21.(4分)①西南茶马古道穿越陇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三大民族走廊,②拥有网络状的发达道路系统,③促进了众多民族的经济文化往来。(一句1分,两句3分,三句4分,共4分)
22.(3分)①突出西南茶马古道历史悠久、路途艰险。②引出后文关于茶马古道的相关内容。③衬托西南各民族开拓进取、不懈努力的精神。④突显地域特色,展示地域文化。(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共3分)
四、写作(60分)
23.作文(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见高考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名句引用不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四)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五)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0页。
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