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1页
    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2页
    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辽宁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2,B 4,A 6,C 8,A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辽宁地理·全解全析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CBAABCBACBCAAB 1B    2C【解析】1.读图分析,两个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时间是北京时间20221130日,地球公转位置位于秋分至冬至一段,白露时间位于923日以前,A错误;大雪时间位于秋分至冬至一段,接近1130日,B正确;谷雨位于321日至622日之间,C错误;惊蛰位于1222日至321日之间,D错误。故选B2. 当航天员在天宫”“胜利会师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潍坊市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才会昼夜等长,B错误;菏泽市地处北温带,无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C【点睛】从太空遥望地球,航天员可以看到白云、陆地和海洋,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只有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才会有极昼极夜现象。3B    4A【解析】3.由题目可知,土塔以泥土为主混合一些木碎、麦穗而成,这是由于当地气候较为干旱、森林资源少、植被稀少,泥土资源较为丰富,当地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B选项与此无关。故选B4.依据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图,土耳其地处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边界,此次土耳其大地震能量来源为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故选A【点睛】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5A    6B【解析】5.中国五个南极科考站都位于高纬度,A正确。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B错误。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没有暴雨,C错误。11~次年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是科考的最佳时间,5-10月是冷季,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6.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并利于大风通过,南极智慧温室大棚的主体建筑架空高地,B正确。架空高地不是为了防寒保暖、保护动物及防止南极冰水融化后淹没温室大棚,故ACD错误。故选B【点睛】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7C    8B【解析】7.读图可知,甲图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炎热干燥,乙图位于西藏地区,气候高寒,聚落都表现出沿河分布的特点,C正确;与中纬度地区、气候炎热的地区无关,排除AD;乙图位于内陆地区,排除B。故选C8.图甲沿河流分布,主要是受水源影响,A错误,B正确;乙地河流流量较小,航运不便利,C错误;乙区域主要位于河谷地区,主要受热量条件影响,与光照无关,D错误。故选B【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9A    10C    11B【解析】9.我国人口基数大,2010年至202010年间人口共增加0.7亿,人口增长率由0.57%变为0.53%,说明我国人口总数在缓慢增加、增幅变缓,A叙述正确。由表格中数据可知,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13.4亿,2020我国人口总数14.1亿,说明我国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B叙述错误。1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2010年为70.14%2020年为63.35%,说明我劳动力人口比重有所下降,C叙述错误。0~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2010年为16.6%2020年为17.95%,说明我国少儿人口比重有所增加,D叙述错误。故选A10.题干反映了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有关内容,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与婴幼儿相关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少儿比重,减轻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减轻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少儿比重增加,抚养成本上升,不符合题意。故选C1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占比下降,未来劳动力相对短缺,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以及缓解国家养老负担的问题,①③④正确。并不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故选B【点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12C    13A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吉为吉林省,鲁为山东省,闽为福建省,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读图四个省区植被返青吐绿进程吉林、新疆在420日前、山东大部分地区在3月底之前、福建为常绿林木,所以选项四个省区植被返青吐绿最早的是福建,C正确,ABD错误,该题选C13.读图我国植被返青吐绿进程大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南方纬度低,气温高,植被返青早,A正确;读图我国植被返青吐绿进程大致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植被返青吐绿主要和热量相关,和降水的关系不大,C错误;气温的回升快和纬度有关,和海陆位置关系不大,D错误,该题选A【点睛】纬度位置影响气温,我国南北温差大;距海远近影响降水,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青藏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14A    15B【解析】14.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濒临东海,水陆交通便利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全国著名侨乡,又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共同有利条件均是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故BCD错误,故选A15.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B正确;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薄弱,A错误;两地国家政策的扶持相当,C错误;两地都是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D错误。故选B【点睛】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濒临东海,水陆交通便利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全国著名侨乡,又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濒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161     150     50002D3     E     E处位于山谷,易受洪水危害4     乙村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海拔和相对高度、比例尺、等高线的特点、不同山体部位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A海拔为550米,B海拔为400米,相对高度为150米。比例尺为:1:2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米,图上2.5厘米,实地距离为5000米。2D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途径悬空刺激的玻璃栈道应在D处。3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F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雨季有山洪,途经须谨慎标志应设置在E山谷处,避免遭受洪水危害。4)水库的选择要求在峡谷处,而在峡谷上游地区要有口袋形洼地,能够蓄水。故应该选在C处。口袋形洼地内大量农田、村庄会被淹没,乙村需要搬迁。171低纬度的热带2     西高东低     河流自西向东流34     河流     分布在铁路线附近 【分析】本题以某国区域地区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该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特点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该国大部分位于12°N-14°之间,属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2G国东部地区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判断依据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注入加勒比海。3)为了缩短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程,该国已开通了一条运河,假设从建设运营投资成本考虑,该运河应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之间的距离最近处,工程量小。 4)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密切。据图可知,G国东部城市的分布在河流两岸,与河流相关,河流和提供丰富的水源和便捷的交通;与东部城市相比较,G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分布在铁路沿线,交通便利。181干旱2          3印度4水能【分析】本题以国道G219路线及沿途停靠站景观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新疆的气候、我国的地势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叶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脉阻挡,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附近高山的冰雪融水。2)班公错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一年中湿地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是夏季,该季节冰雪融水多。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日喀则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壤;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该山峰有地球之巅之称。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龙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水较多,水量大,穿越横断山区,途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191水稻2    云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水田     3   黄土高原     减小4   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可以为农业生产保持水源可以用来发展旅游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 【分析】本题以我国主要梯田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农业,发展旅游业的措施,地形,耕地类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婺源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为水稻。2)读图可知,哈尼梯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云南省,该地区森林茂密,具有涵养水土的作用,降水丰沛,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但河谷气温较高,蒸发量大,产生大量的水汽。3)读图可知,彭阳梯田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当地居民将坡地变为一层层平整的台阶和田埂,减小了地表坡度,减轻了当地的水土流失。4)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梯田主要是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为农业生产保持水源,用来发展旅游业,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   
     

    相关试卷

    (湖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湖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解全析),共8页。

    (河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析全解):

    这是一份(河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析全解),共7页。

    (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北京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地理(全解全析),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