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物质的微粒性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物质的微粒性,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8物质的微粒性 一、单选题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物质分子个数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17g氨气约6.02×1023个22.4L24.1L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粒子构成的。下面事实能说明微粒在不停运动的是A.热胀冷缩 B.美酒飘香 C.蒜辣梅酸 D.海绵吸水4.(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的较快——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 ——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6.(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也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B.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中各部分密度和浓度都相同——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中均匀分布D.用湿润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值偏大——稀释导致H+的数目减少,酸性减弱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变大B.水结冰——水分子停止运动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8.(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9.(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10.(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B.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11.(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体温计内汞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2.(2021·山东济南·统考三模)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自身体积大小发生改变B.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C.能量观—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变化观—二氧化碳和碳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13.(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微粒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水的天然循环—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电解水—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将固体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溶液中反应粒子接触机会较多14.(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一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5.(2020·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徵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变小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A.A B.B C.C D.D16.(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该溶液由氯化钠分子和水分子构成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D.新冠病毒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分子在不断运动17.(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变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8.(2020·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19.(2020·山东青岛·一模)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 B.花棚里香气扑鼻C.湖面上柳絮飘扬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二、多选题20.(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B.模型与推理: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C.宏观与微观: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探究与创新: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参考答案:1.D【分析】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详解】A、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温度和压强会影响分子间间隔,温度降低,间隔变小,压强增加,间隔变小。2.C【详解】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C。3.B【详解】A.热胀冷缩是微粒间间隔变化的结果,故A错误;B.美酒飘香是酒精分子不停运动到人们嗅觉细胞的结果,该事实能说明微粒在不停运动,故B正确;C.蒜辣梅酸说明不同的微粒性质不同,故C错误;D.海绵吸水是指海绵内部细微孔隙的吸引力,让水分子进入海绵中,并在海绵细微孔隙中滞留,海绵吸水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D错误。故选:B。4.B【详解】A、具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接触到嗅觉细胞使人闻到香味,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而且间隔的大小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原子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会生成有异味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分子的性质也发生变化,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前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后是水分子,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也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A正确;B. 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B正确;C. 氯化钠溶液中各部分密度和浓度都相同,故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中均匀分布,故C正确;D. 用湿润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值偏大,稀释时氢离子的数目不变,水的质量增加,浓度变小,酸性减弱,故D不正确。故选:D。7.B【详解】A、汽车轮胎爆炸,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结冰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不正确;C、氧气和液氧都可以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8.A【详解】A、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错误。B、1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可以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正确。C、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正确。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正确。故选A。9.D【详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D。10.C【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正确;B、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人闻到,正确;C、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错误;D、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正确。故选C。11.B【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汞原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一滴水中大约有1. 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A【详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体积不变,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说法正确;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和碳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说法正确。故选A。13.C【详解】A、水的天然循环,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选项A正确。B、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选项B正确。C、电解水,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C不正确。D、将固体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是由于溶液中反应粒子接触机会较多,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微粒的基本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B【详解】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A正确。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错误。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氢分子变成了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C正确。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我们可以闻到各种气味,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区分酒精和水,D正确。故选:B。15.A【详解】A、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16.A【详解】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白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快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缘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病毒分子在不断运动导致新冠病毒能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故D正,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17.B【详解】A、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是因为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不符合题意;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能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18.D【详解】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不是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而是形成保护层,错误;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火焰也就越高,错误;C、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错误;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正确。故选D。19.B【详解】试题分析:分子太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雾是小液滴,不是分子,故A错;能闻到香气是由于花香的分子不停地运动造成的,故B正确;柳絮也不是分子,故C错;氧气被压缩进钢瓶是由于外力作用的结果,不是分子运动造成的,故D错;应选B。【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20.CD【详解】A、某物质R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CO2和H2O,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生成物质含有碳、氢、氧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说法正确;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说法正确;C、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说法不正确;D、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所以要探究粉笔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除了设计实验证明粉笔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还需设计实验验证粉笔末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说法不正确。故选C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32化学物质与健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6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8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