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docx
    • 练习
      语文(上海B卷)(考试版)A4.docx
    • 练习
      语文(上海B卷)(考试版)A3.docx
    • 练习
      语文(上海B卷)(参考答案).docx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1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3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1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3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1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1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02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上海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上海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语文上海B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上海B卷考试版A4docx、语文上海B卷考试版A3docx、语文上海B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B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⑴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⑵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________》)

    ⑶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写武侯祠春意盎然的景象,又在景物描写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以下诗句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在网购中,“草”字通常可以理解为长势很凶猛的购买欲。而网络语言“拔草”意指把心痒痒的购买欲给“拔”除了。很多吟咏小草的古诗可以形成有趣的类比,如:“_______,______”,表达出购物欲也是随季节变迁,每到换季时节总会悄然萌生:“_______,_______”,流露出在满眼广告的世界里,到处都有你心仪的东西,随时激发你的购物欲:“______,_______”,则是真切地呈现了购物欲总是挥之不去,不管别人劝阻还是自我放弃,隔几天又会浮上心头的情形。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______________;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_______,从而_______,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 ②构成境、象 ③得到清晰的再现 ④成为笔下的境、象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

    赵鑫珊

    ①美国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②结论是:婴儿同母亲的心跳有着天生的亲和关系。自娘胎里,婴儿的心脏是被母亲的心跳起搏、激活的。在心跳和谐共振的基础上,母子之间已奠定了生理、心理(情感)交流的雏形。人成年后,从母亲怀抱走近充满矛盾、冲突和处处是陷阱的外部世界,便经常在潜意识里回忆当年母亲的心跳。那心律,永远意味着平安、清洁和舒适。因为在娘胎里,我们既没有严寒,也没有酷暑,更没有忧患。这便是人依恋母亲的生理基础。非常本能,根深蒂固。

    ③其实,现代人渴望旅游的冲动,在本质上也是去寻找大自然母亲的心跳的冲动。旅游的冲动,也是潜意识渴望返回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来自那里。不管你今天是总统、董事长,还是小学教师或外地民工,从根本上都来自那里,无一例外。

    ④一阵清凉的风,掠过河边的山谷,吹动一大片枫树林中的叶,发出沙沙声,那正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雁荡、华山多好溪,流水潺潺,那也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山光水色,猿声鸟啼,依稀在耳,同样是她的心在跳,那么亲切、祥和、安康!

    ⑤你也许会说:“不必特意跑到雁荡山、黄山去听猿声鸟啼吧!我们家鸟笼子里就有只黄莺,每天早晨它都叫,叫得好听极了!”

    ⑥“不,笼子里的鸟叫是被人扭曲的大自然母亲的心声。它不叫还好,一叫,我就想哭。把大自然关在笼子里是现代人的一大愚蠢,也是当代世界危机的总根源之一。”我回答。

    ⑦有好几次我住在宾馆里。初冬,不算冷,但暖气已烧到25℃。一切都是封闭式的我觉得被陌生和敌意重重包围着:里面的空气、地毯、化学制品的墙纸……我想呕吐。我终于逃了出来。一回到外面空气中,原先的压抑和胸闷感便烟消云散。尽管上海的空气已经被严重污染,居然还有这般疗效、功效,要是回到雁荡山、黄山……其疗效可想而知。

    ⑧其实,我们时时处处都被许多陌生的现代人工制品包围着,其中有许多东西对人还是抱有敌意的:柏油马路、塑料制品、洗涤剂、农药、化肥、噪音、汽车废气、席梦思……现代这种生存环境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人在地球上进化的历史却长达几百万年。从真正能制造工具的人进化到今天,也有一百万年的漫长时间。几十年比一百万年,怎不觉得生活方式的变化突然、陌生?再者,科技迅猛发展,人性跟不上,骨子里适应不了变异的生存环境,因为那不是大自然母亲的心跳!

    ⑨不错,人性也是进化的。但进化速度极缓慢,一千年前后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然我们就读不懂唐诗。迅猛发展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几乎在日夜拖着人性拼命向前奔跑。人性觉得很累,颇有心力交瘁之感。于是出外旅游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⑩有一回,朋友请我去新锦江顶层旋转餐厅吃夜宵。桌上点燃着蜡烛,烛光很柔和,缓解人的生理、心理上的压力、紧张,给人以宁静、平和、安稳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农业文明的祥和时代。农业文明约有一万年的历史。人性更亲近风车、水牛、马车、木制纺织机、豆油灯、蜡烛光和水井……所有这些离大自然母亲的心跳很近很近。

    ⑪今天,人们去旅游,无非是出于两大动机:人文历史的追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后者似乎更有意思。比如在山谷草地上野餐,因为几万、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打猎归来,就是在草地上烤野猪、野鹿、野鸡的。今天的旅游者喜欢野餐,点燃篝火,正是在潜意识层对大自然母亲心跳的一种追忆方式。

    ⑫这就是人的大自然情结,永不散的结。

    3.美国生理学家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③段“从根本上都来自那里”中的“那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作者“住在宾馆里”感到“被陌生和敌意重重包围着”,产生这样感受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末说:“这就是人的大自然情结。”人们钟情于大自然的情结,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

    流逝的古典

    黄晖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⑤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⑥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⑦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8.请赏析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写听“老教授的课”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⑤段“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中“抚摸”一词用得好,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第⑥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原因。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北宋】 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①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②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注释】①青蛾:指南朝陈后主宫廷里的年轻歌妓。②结绮临春:指陈后主营造的结绮阁、临春阁。

    12.诗中的“凤凰台”位于今日的____________古称金陵1分

    13.对作品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以“浩浩”“入海”的眼前景来突出长江的气势和不朽,与下联衰败的人事形成鲜明对照。

    B.颔联写当年宫中歌妓随陈后主一起被掳离故国,而战争留下的累累白骨依旧埋在江边的古墓。

    C.尾联写陈后主华美坚固的楼阁已无迹可寻,人们只能年年在楼阁故址向荒草诉说不尽的愁意。

    D.从韵脚和“现实—怀古—现实”的思路看,作品既符合“次韵”的要求,又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

    14.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潮卷新沙换故洲”一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9分)

    ①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父濯,扬州秀才,蚤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愍孙饥寒不足。母琅邪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蚤以操立志行见知。初为扬州从事,及世祖即位,除侍中。孝建七年,皇太子,上临,宴东宫,愍孙劝颜师伯酒;师伯不饮,愍孙因相裁辱。师伯见宠于上,上怒,出为海陵太守。

    ②愍孙清整有风操,自遇甚厚,常著《妙德先生传》以自况,曰:“有妙德先生,气志渊虚,姿神清映,性孝履顺,有舜之遗风。家贫尝仕,非其好也。混其声迹,晦其心用,故深交或迕,俗察罔识。修道志,终无得而称焉。”

    ③元徽元年,丁母忧,葬竟,令亲职,加卫将军,不受。敦逼备至,中使相望,粲终不受。二年,桂阳王休范为逆,粲扶曳入殿,诏加兵自随,府置佐史。时兵难危急,贼已至南掖门,诸将意沮,咸莫能。粲慷慨谓诸将帅曰:“寇贼已逼,而众情离沮。某受先帝顾托,本以死报,今日当与尔曹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马,辞色哀壮。于是陈显达等感激出战,贼即平殄。

    ④三年,徙尚书令,进爵为侯,又不受。粲闲默寡言,不肯当事,主书每往谘决或高咏对之时立一意则众莫能改。宅宇平素,器物取给。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及受遗当权,四方辐凑,闲居高卧,一无所接,谈客文士,所见不过一两人

    (选自《宋史·传·卷八十九》,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皇太子         ②修道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①咸莫能    

    A.出力    B.举起    C.振作    D.抵抗

    令亲职    

    A.整顿    B.辅助    C.代理    D.取得

    17.用“/”为第④段加粗部分断句。3分

    主书每往谘决或高咏对之时立一意则众莫能改

    18.将第④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及受遗当权,四方辐凑,闲居高卧,一无所接,谈客文士,所见不过一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②段引述了袁粲《妙德先生传》内容,试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③④段多次写袁粲拜官而“不受”,请结合文本,分析几次“不受”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1)乙丑,上(唐太宗)问房玄龄、萧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文帝勤于为治,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一日万机,虽复劳神苦形,岂能一一理!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2)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遂不受。

    (3)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无过事,史官所述,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选自《资治通鉴》

    2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置百官             为心

    B.文帝勤于           后来之戒

    C.谁敢不竭心力修职业      求服远之名

    D.异前世帝王         事无失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郡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章第(3)段,唐太宗“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他这样做有何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根据文章(1)(2)段内容,分析唐太宗的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70分)

    25.有人说,人的一生充满选择的机会,这使人获得自由。

    你对这种说法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关试卷

    语文(天津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天津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语文天津B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天津B卷考试版A4docx、语文天津B卷考试版A3docx、语文天津B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上海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上海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语文上海A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上海A卷考试版A4docx、语文上海A卷考试版A3docx、语文上海A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全国乙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全国乙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文件包含语文全国乙B卷全解全析docx、语文全国乙B卷考试版docx、语文全国乙B卷参考答案docx、语文全国乙B卷答题卡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语文(上海B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