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05
福建地区专用
2023 年福建省首次实施新教材新高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三新高考时代,今年福建卷考试题型与去年一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包括16个小题,共48分;非选择题包括3个大题,共52分。
福建省2023年地理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将立足于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进一步贯彻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创设真实情境,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遵循课程标准;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凸显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充分发挥高考正向引导功能。
一系列中国路、中国桥、中国网、中国车、中国港,无数个中国符号汇聚成一股中国风,将中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引领中国更加繁荣、富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将成为塑造中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关键大国形象的重要路径。
同时应特别关注以传统文化、古建筑、地方特色等为背景的情景问题,如本卷选择题的8-10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文化气息,将地理知识、方法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中出题角度可能包括大国成就与大国担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考查可能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传统节日以及传统建筑。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性别比是一定时期区域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相对数,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为102~107。1966年,某国人口总数约7660万下图示意该国1966年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据此完成1~2题。
1. 影响该国1966年40~59岁年龄组性别比的因素可能是( )
A. 人口政策 B. 军事战争 C. 生育观念 D. 产业结构
2. 下列年龄组中、该国1996年性别比最低的是( )
A. 0~19岁 B. 20~39岁 C. 50~69岁 D. 70~89岁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国1966年40~59岁年龄组性别比数据较低,且与前后年龄组的性别比例差距大,这表明这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的男性公民数量较少,最大的可能是发生了军事战争导致这一部分年龄的男性公民大量伤亡,进而导致该年龄组的性别比数据较低,B正确;人口政策、生育观念一般影响人口出生率变化,产业结构主要影响就业,不会造成40至59岁的男性公民数量较少,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1996年性别比中,20~39岁>0~19岁> 50~69岁> 70~89岁,因此70~89岁在四个年龄组中性别比最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影响性别比例的因素较多,出生婴儿性别比、总人口的年龄结构和育龄妇女生育率、人口迁移等。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水平,经济结构,战争,卫生保健条件等也会对人口性别比产生影响。
小乔木梭梭(图左)耐贫瘠,是优选固沙物种。某中学生小组为探究不同生境下梭梭林的枝条分枝状况,在西北沙漠某沙丘(图右)坡顶、坡中、坡底分别挑选一定数量的标准样株测量,并计算枝条分枝情况,发现与坡底相比,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据此完成3~4题。
3. 各位置挑选标准样株时需考虑( )
①生长状况 ②植株距离 ③地形条件 ④人类干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坡顶( )
A. 养分较少 B. 风力较强 C. 光照较强 D. 热量较低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从材料可知,“在西北沙漠某沙丘坡顶、坡中、坡底分别挑选一定数量的标准样株测量”,本实验研究不同地形位置下梭梭的新增枝条变化(生长)情况,地形条件是发生变动的因素不需要考虑控制不变,③错误;依据控制变量实验的原则,要保证除地形条件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尽可能不变,各位置挑选标准样株时应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梭梭,①正确;不同的植株距离会影响梭梭对光照、水分、养分的竞争,影响到梭梭的生长状况,应选择植株距离适中的梭梭,②正确;选择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梭梭植株,以免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当地盛行西北风,坡顶地势较高,风力较强,生长条件差,使得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B正确;坡顶地势较高,坡度大,易被风力侵蚀导致土层较薄,导致坡顶每年新增枝条数量较少,沙漠地区土壤养分均较少,风力强劲为主要原因,A错误;由图可知,坡顶与坡底高差小,光照、热量差异小,CD错误。故选B。
【点睛】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植物的形态具有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1)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2)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土层瘠薄区,植物根系会异常发达吸取养分,例:黄山松。(3)在风力大的地区,植被往往比较低矮,出现旗形树冠。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2021年9月17日下午,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到东风着陆场,返回过程一切顺利。结合图文材料完成5~7题。
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图示A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下降 B.不断升高 C.先升高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6.图示大气圈层中( )
A.A层大气层内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B.B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C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D.C层中存在臭氧层
7.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没有发现生命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体积密度太小 B.表面温度高 C.没有液态水 D.大气稀薄
【答案】5.B 6.A 7.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图示A层是对流层,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对流层是从上而下到达地面的,故大气温度不断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A层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常见云雨雾雪等现象,A正确;B层是平流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的是高层大气,B 错误;大气稳定,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的是平流层,C层是高层大气,C错误;臭氧层分布在B层平流层,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C正确。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似,属于类地行星,A错误。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B错误。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台湾以闽南人居多,保存有许多古老的闽南文化,建筑文化是闽南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环,其中闽南传统的土木砖瓦结构三合院建筑(下图)最有代表性。现今,台湾的闽南传统三合院正面临消失或转型的问题。据此完成8~10题。
8.与北京四合院相比,台湾三合院建造时考虑较少的因素是( )
A.采光 B.通风 C.避寒 D.防震
9.台湾传统三合院不易保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外流严重 B.自然灾害频繁 C.生态破坏加剧 D.全球气候变暖
10.台湾闽南传统三合院最合理的转型方向或保护措施是( )
A.保存所有的传统三合院 B.增建新式的闽南三合院
C.改造周边地区配套设施 D.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答案】8.C 9.B 10.D
【解析】
【8题详解】
台湾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与北京相比,地壳运动活跃,因此防震是建造师要考虑的因素,D错误;采光、 通风是两地建筑都要考虑的因素,A、B错误;台湾纬度较北京低,大部分在热带、亚热带,冬季温和,不需要特别注意避寒,C正确。故正确答案选C。
【9题详解】
台湾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板块的消亡边界,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台湾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频繁,对建筑破坏作用明显,导致其不易保存,B正确;人口外流严重不是自然原因,A错误;生态破坏加剧、 全球气候变暖不是传统三合院不易保存的原因,C、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B。
【10题详解】
保存所有的传统三合院不现实,且没有经济效益,A错误;增建新式的闽南三合院不符合传统三合院的保护,B错误;改造周边地区配套设施不能对传统三合院起到保护作用,C错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既能保护传统三合院。又能取得经济效益,符合转型方向,D正确,故正确答案选D。
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 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D.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12.东南亚5国中,越南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主要原因是越南( )
A.科技水平相对较高 B.劳动力数量最丰富
C.劳动力成本最低廉 D.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13.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
①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萎缩;②国内生产总值下降;③部分就业岗位减少;④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1.C 12.D 13.B
【解析】
【11题详解】
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发生转换,为了腾出发展空间,一部分落后产业急需向国外转移;目前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故劳动力和技术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小,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产业主要转出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越南与我国陆地接壤,距离较近,地理条件优越,我国产业转移至越南成本较低,这是我国产业最多向越南转移的因素,D正确。东南亚5国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都较丰富且廉价,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会导致相关产业在国内的生产工厂关闭,部分就业岗位减少;我国通过转移部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将更多资金、技术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于产业结构优化,③④正确。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不会萎缩,国内生产总值会上升,①②错误。故选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处在风、水两种外力作用的交汇区域,该区域近5000年以来沉积环境变迁主要受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漫洪沉积指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流速和水深骤减,携带的沉积物沉积。图左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图右示意采样点的沉积环境变迁。据此完成14~16题。
14. 推测某次漫洪沉积形成的地层剖面示意图是( )
A. A B. B C. C D. D
15. 漫滩湿地沉积时期( )
①沙漠南缘南移②沙漠南缘北移③风力沉积主④流水沉积为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推测距今4900—3300年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 )
A. 偏北,西风影响增强 B. 偏南,西风影响增强
C. 偏北,西风影响减弱 D. 偏南,西风影响减弱
【答案】14. D 15. D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地层由漫洪沉积形成,说明是河流携带沉积物沉积形成的,河流搬运的沉积物具有颗粒较细并且分选性较好的特点,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D选项的沉积层颗粒较细并且分选性较好,所以某次漫洪沉积形成的地层剖面示意图是D,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漫滩湿地沉积时期,当地河流流量大,以流水沉积为主,③错误,④正确;河流流量大,说明该时期气候较为湿润,降水量较大,沙漠面积缩小,沙漠的南缘会向北移动,①错误,②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由图可知,距今4900~3300年,当地沉积物由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由所学知识可知,流动沙丘会趋于固定,主要是因为植被固沙能力增强,植被状况得到改善,说明降水增多;由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天山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说明该时段内西风影响增强,CD错误;由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河流水主要来自于天山,天山的纬度在44°N以南,该时期降水增多,说明当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弱,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偏南,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洪水-漫湖沉积是湖泊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河流相、滨浅湖相,也不同于一般的三角洲和冲积扇三角洲相,它是在盆地发育地早期,古地形平坦的浅水湖泊中,气候干旱、半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它与近源、短源阵发性洪水的注入及随之而来的沉积作用有关,但又不完全类同于正常分异作用的滨浅湖沉积,而类似于海洋环境的潮坪沉积。即在开阔平坦的湖泊环境中,在洪水期高水位面附近的低能带附近,沉积了泥和粉砂,形成泥坪;在低水位,即非洪水期,湖水面下降,湖浪作用显著,形成砂坪或滩砂;两水位之间的间歇能带形成砂泥混合坪。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地坑院是人们在平坦的地面向下挖6~7米深的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壁开凿窑洞用于居住的下沉式建筑。河南省S市地坑院冬季居住的舒适度较高,为提高其夏季居住的舒适度,当地村委会提出了一种改造方案(下图)。
说明S市地坑院冬季居住舒适度较高的自然原因,并阐述上述改造方案对提高夏季居住舒适度的作用。
【答案】S 市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分)地坑院(为下沉式建筑,)受冷空气影响小,保暖效果好。(3分)窑洞内部设置井道,利于夏季室内暖湿空气上升,起到减湿作用;(3分)设置进出风口,可促进室内外空气流通,起到通风透气作用。(3分)
【解析】
据材料描述,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开凿于地下黄土层中的下沉式建筑,因此受冬季风影响小,保温性能好。夏季气温高,窑洞结构较封闭,增加通风口可以利用室内外气压差使空气流动,降低室内温度,且进风口与出风口建于斜对侧,使空气流动时可以最大面积贯穿窑洞,降温效果最佳。窑洞建于地下黄土层中,可以充分利用地温调节室内温度,夏季黄土吸热蓄能,冬季放热调节室温,减少了取暖燃料的使用,节能环保。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领土被马来西亚分割成西部的本土和东部的淡布隆地区,两地的往来采用水运或从马来西亚绕行。文莱经济结构单一,原油出口是其经济支柱。淡布隆地区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淡布隆跨海大桥沟通了文莱首都地区和淡布隆区。中国企业承建了大桥的CC4标段(见下图)。桥梁的构件均在中国国内预制,通过海运运到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文莱政府于2020年3月17日提前启用淡布隆跨海大桥。
(1)分析CC4标段的桥梁构件选择在中国国内预制的原因。(6分)
(2)与CC1标段相比,分析CC4标段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8分)
(3)分析淡布隆跨海大桥提前通车对疫情防控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1)文莱经济结构单一,桥梁构件生产制造能力弱;中国工业体系完善,生产制造能力强,利于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可采用海运,便于大型桥梁构件的运输;承建单位为中国企业,利于协作。
(2)CC4标段地处雨林和沼泽地带,地基松软;沿海潮水易淹没施工地区;植被茂密,毒虫出没;地处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地处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线路长,工程量大。
(3)减少水运时人员的集聚,降低感染风险;不需要从他国绕行,降低疫情防控难度;缩短运程、提高运速,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材料中提到“文莱经济结构单一,原油出口是其经济支柱”可推断,文莱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弱,桥梁构件制造能力弱;选择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的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工业基础雄厚,构件生产效率高,质量优,保障了工程建设的效率,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由“中国企业承建大桥CC4标段”可知,加强工程建设企业和桥梁构件企业之间交流与协作;由“桥梁的构件均在中国国内预制,通过海运运到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可知,桥梁的构件通过海上运输到文莱,运营安全,运输成本低,降低建设成本。
【小问2详解】
由图例可知,与CC1标段相比,CC4标段经过雨林和沼泽区,土质较为松软,不利于桥梁的建设,需投入更多资源加固桥梁基座,成本较高;沼泽区连接海洋,涨潮时淹没施工地区,拖慢施工进度;热带雨林区,植被茂密,毒虫较多,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位于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对环保要求更高,施工难度大;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导致该区域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施工。
【小问3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淡布隆跨海大桥建成后,公路运输效率更高,耗时更短,人载乘人数少,相对水运稀疏而言,减少人员感染疫情的风险;不需从马来西亚绕行,降低本国疫情防控难度;对往来车辆可逐一统一检查,提高防控的严密性。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山会平原位于浙江省北部。古时,当地先民就开始在此围堤筑塘。至东汉时期,当地进一步修筑了长约64千米的堤岸,形成面积206平方千米的鉴湖(如下图)。通过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鉴湖的水闸,山会平原的种植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聚落数量也随之增加。南宋以后,当地先民对原有河道进行疏浚和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排灌系统,沿海地区也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此后,鉴湖也逐渐因泥沙淤浅和大规模围垦而消失。近年来,有人提出要恢复古鉴湖,但有关专家经考证后提出了反对意见。
(1)解释古时山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说明鉴湖的建成对山会平原种植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
(3)推断南宋以来鉴湖被大规模围垦的原因。(6分)
(4)简述专家反对恢复古鉴湖的理由。(4分)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来自南部山地的众多河流汇水量大,易泛滥;杭洲湾海水顶托。(每点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2)鉴湖面积大,蓄水调节功能强。(2分)水多时闭湖蓄洪,减轻下游平原洪涝灾害;(2分)水少时开湖放水,为下游平原提供农业灌溉淡水,缓解海水倒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 (2分)
(3)地狭人稠,耕地面积有限,粮食需求增多;(2分)因泥沙淤积,湖区坡缓、水浅,易围垦;(2分)水热条件好,淤泥质土壤肥沃,粮食增产潜力大。(2分)
(4)平原北部河湖的增加和沿海水利工程的兴建可替代古鉴湖御咸蓄淡等功能;恢复古鉴湖所需工程量大,建设成本较高;恢复古鉴湖会淹没大量耕地和聚落。(每点2分,答到其中2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鉴湖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湿地形成、湿地对农业的作用、湿地破坏的原因、工程建设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湿地形成的原因主要考虑地形和水源补给与支出两方面进行分析,当地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排水不畅;地处沿海地区,沼泽水会受杭洲湾海水顶托,排水不畅,易形成沼泽湿地;该沼泽湿地有众多河流分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来自南部山地的众多河流汇水量大,易泛滥形成沼泽湿地。
【小问2详解】
农业区位因素中涉及到水源、土壤、自然灾害等方面,鉴湖建成有利于改善当地农业发展的水源、土壤、自然灾害因素,表现为:鉴湖面积大,蓄水调节功能强,可以调蓄洪水,减轻下游平原洪涝灾害;同时可以在缺水时为下游平原提供农业灌溉淡水,改善农业发展的水源问题;当地地处沿海,受海水倒灌影响,土壤易出现盐碱化,鉴湖提供水源能有效改善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
【小问3详解】
围湖造田的原因首先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当地地狭人稠,耕地面积有限,粮食需求增多,需要不断增加耕地面积;自然地理角度涉及到土壤因素,鉴湖有多条河流流入,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因泥沙淤积,湖区坡缓、水浅,易围垦;水热条件好,淤泥质土壤肥沃,粮食增产潜力大。
【小问4详解】
鉴湖修建的水利工程需要一定的工程量,恢复古鉴湖所需工程量大,建设成本较高;且现在的鉴湖地区主要分布着耕地和聚落,恢复古鉴湖会淹没大量耕地和聚落;修建鉴湖主要是为了积蓄淡水,而平原北部河湖的增加和沿海水利工程的兴建可替代古鉴湖御咸蓄淡等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甲卷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乙卷)(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