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试卷01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试卷02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试卷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共19页。


    积 累 必备知识——基础落实 赢得良好开端
    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
    (1)古代,我国北方以 交通为主;南方 发达。
    (2)现代,主要是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及其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2.特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具有很强的 倾向。
    【特别提醒】 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不同时期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产生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 带来很大影响。
    【特别提醒】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由一个因素决定的。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而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经济带
    (1)特征:以 为主轴,以途经的 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
    (2)产生: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提高了 ,更强化了区位优势,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 。
    (3)类型:经济带可分为沿海型、沿河型、沿路型、复合型等类型。
    【特别提醒】
    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增加就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 升 关键能力——能力突破 掌握解题技法
    关键能力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典题精研】
    [典例1] [2019·江苏卷]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2)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
    【考点精析】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多、快、好、省”
    【题组精练】
    运输里程是交通网中某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总长度,如图是1979~2014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里程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运输里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年间,四种交通运输里程均有提高
    B.公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
    C.2000年以来,民航运输里程增长率最高
    D.2001年起,民航运输里程超过铁路运输里程
    2.图中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体现公路运输比铁路运输( )
    A.速度慢 B.运价高
    C.灵活性强 D.连续性差
    3.公路里程比是指公路实际长度与起讫点间线段长度的比值。华北平原国道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主要是因为华北平原( )
    A.河网密度小 B.聚落密度大
    C.农业规模小 D.工业规模大
    4.[2021·浙江6月选考,28(3)]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
    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关键能力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因素
    【典题精研】
    [典例2]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3)
    [感悟核心素养]
    【考点精析】
    一、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1.为什么修——决定因素
    建设交通线一般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建设的决定因素。
    2.在哪里修——制约因素
    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
    3.能不能修——保障因素
    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建设过程中技术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方法技巧】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原则——“低、高、大、小”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题组精练】
    小明乘飞机去欧洲旅行,在飞机起降时发现跑道末端有数字编号。经过网络检索得知,机场跑道编号与飞机进入跑道的航向有关,正北方沿顺时针旋转至飞机进入跑道航向有一夹角。该夹角除以10后四舍五入得到的两位数编码是跑道编号。每条跑道可从两个相反的方向起降,两端跑道编号相对。图甲显示欧洲四个机场的跑道编号信息,图乙为卢森堡机场的跑道编号含义图解。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区域机场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走向 B.盛行风向
    C.航线方向 D.鸟类迁徙方向
    2.与卢森堡机场相比,哥本哈根机场拥有双跑道,其主要原因为( )
    A.海岛面积狭小,增加起降空间
    B.沿海分布,降低海浪影响
    C.起降班次较多,增加起降能力
    D.纬度较高,规避打滑危险
    3.受海雾频发的影响,哥本哈根机场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跑道上安装了雾天起降辅助系统,推测该跑道的编号为( )
    A.04 B.22 C.12 D.30
    关键能力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典题精研】
    [典例3] [2020·浙江7月选考]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2)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图解思路]
    [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
    【考点精析】
    1.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分布与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对商业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商业网点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下图所示: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3.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题组精练】
    下图是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 )
    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B.加强杭州与外界的联系
    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
    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
    2.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 )
    A.城市用地充足,相对均衡地向四周发展
    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是为了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
    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
    3.[2021·河北卷,17(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4分)
    主观题专题指导❻ 交通区位类
    交通区位类主观题常用“分析”“说明”“描述”“解释”等行为动词引领,结合区域地图以及区域环境特征描述,点明设问方向及内容。命题视角主要有三类:分析某地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某地交通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分析影响某地交通建设的原因。
    【典题精研】
    [典例] [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
    [写·我的答案]



    [评·样卷分数]
    [找·失分原因]
    【答题思路】
    1.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分析
    2.交通运输线、点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或布局
    3.交通运输线区位条件分析
    4.交通运输点——港口的区位条件分析
    5.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
    评价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阐述或说明交通线、点建设的作用等。如某地交通建设的作用或意义可从经济、社会政治、战略等方面分析。(见下表)
    【应用体验】
    1.[2021·浙江1月卷,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 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5分)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4分)
    2.[2020·全国卷Ⅱ,3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如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8分)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必备知识
    一、
    1.(1)陆路 水运
    2.空间集聚
    二、
    1.(1)铁路 (2)城市格局
    2.(1)交通干线 大中城市 (2)可达性 经济带 (3)港口 河流 长江 铁路 复合型 两种 综合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一
    [典题精研]
    [典例1] 答案:(1)A (2)D
    [题组精练]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内河航运里程有所下降,A项错误;运输里程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民航运输,B项错误,C项正确;对比民航运输里程和铁路运输里程坐标可知,D项错误。故选C。第2题,运输里程公路高于铁路,主要体现了公路运输灵活性较强。故选C。第3题,华北平原国道里程比高于东北平原,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稠密,聚落密度大,实际里程长。故选B。
    答案:1.C 2.C 3.B
    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径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答案: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关键能力二
    [典题精研]
    [典例2] 答案:(1)B (2)A (3)D
    [题组精练]
    1~3.解析:第1题,由跑道编号含义与图解,结合欧洲四地机场跑道编号可判断,该地机场跑道基本都是西南—东北走向,刚好与该区域的盛行西风风向一致,故影响跑道走向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盛行风向。第2题,机场跑道是供飞机起降的,则起降的飞机多,需要的跑道多,实施双跑道独立离场运行模式,意味着两架飞机可以在两条跑道上同时起飞、降落,大幅提升进出港效率,增加机场使用率。故C正确。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先弄清跑道编号。根据材料和图乙可知,跑道编号04即正北沿顺时针旋转40°,22即正北沿顺时针旋转220°,可推测04~22跑道为东北—西南走向,同理可推断12~30跑道为西北—东南走向。海雾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导致,海雾随盛行西南风向东北漂移,飞机多逆风起降,即起降时朝着海雾多的22号跑道端点飞翔,所以需要安装起降辅助系统。
    答案:1.B 2.C 3.B
    关键能力三
    [典题精研]
    [典例3] 答案:(1)A (2)D
    [题组精练]
    1~2.解析:第1题,甲铁路线为杭州对外交通铁路,完善了城市对外交通,加强了杭州与外界的联系,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B对,A、C错;铁路建设能引起站点附近的房价上涨,而不是整个沿线的房价上涨,D错。第2题,据图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发展;西南部是山区,所以限制城市向西南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目前,钱塘江泥沙淤积,航道浅,航运价值不大。
    答案:1.B 2.C
    3.解析: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答案: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主观题专题指导❻ 交通区位类
    [典题精研]
    [典例] 答案: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4分)。
    [应用体验]
    1.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布局及其影响因素。考查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区位因素。据材料,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机场位于主城区西南方向,因此,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西南方向。机场布局的优势在于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 km处,减少对主城区的干扰,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又有交通相连接主城区——与主城区联系便捷。第(2)题,本题考查服务业区位因素。本题需关注亮点,一是图示区域是指云贵川地区,地形复杂,二是关注“运输方式选择”关键词,说明本题需从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角度分析。图示区域地形崎岖,陆路交通建设难度大,投资大,成本高,航空运输受地形影响小;该区域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运价值低。第(3)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可从客、货两方面思考。该机场是西南重要的航空港,客货运输量大;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对航空运输需求量大。
    答案:(1)西南 与城市距离适中,减少对城市干扰;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造价高;滩多水急,较难发展水运。
    (3)人口稠密,产业集聚;西南地区重要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
    2.解析:毛油属于大宗物品,从降低运输成本的角度看,长距离运输应尽可能采用水运。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哈大铁路和沿海海运的陆海联运是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即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辽宁营口港或大连港,然后从海上运至广州港再转运到精炼油生产基地。应主要从形态的可变性、空间利用率和返程运输成本等方面分析铁桶与液袋运输的差异,然后找出液袋运输的优势。铁桶质量大,形态固定,占用空间较大,而液袋多为塑料制品,质量小,形态具有可变性,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因此运输量较大;运达目的地后,铁桶还要回收利用,空桶的返程运输增加了成本,而液袋是塑料制品,成本低,可作为废品回收,不需要返程运输;在转运环节,集装箱比铁桶方便,转运效率高。
    答案: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核心素养解读
    知识体系导学
    1.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认识交通对不同区域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综合思维:通过相关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地理实践力:分析我国某高铁的运营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交通运输建设,探讨这种变化对沿线的影响。
    时期
    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举例
    古代
    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古代十分重视道路的建设,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
    我国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的繁盛,皆与水运有关。从西安往西,沿古丝绸之路可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城市
    现代
    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
    石家庄、株洲和怀化
    类型
    特征
    举例
    沿海型
    经济带
    以 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
    经济带
    以 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经济带
    沿路型
    经济带
    以 、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经济带

    经济带
    依托 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 交通运输网络
    区域
    认知
    图示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两条线路所经的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体现了区域认知
    综合
    思维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丝路班列属于铁路运输,海上丝路属于海洋运输,两者相比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小,运价高,运输时效较高;而丝路班列的增加,需要更多务工人员,增加就业岗位
    运输
    方式
    特 点
    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
    水路




    铁路
    较快


    投资大、占地广
    公路
    较慢


    短途运输成本低
    航空



    投资大
    管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投资大
    区域
    认知
    图示为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在区域认知上,分析该区域铁路分布所属的主要地形
    综合
    思维
    根据图文信息,从区域定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及变化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该区域铁路的分布特征和主要运输物资,并推断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成本低
    山区线路起伏要少,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减少隧道修建量;平原道路要直,桥梁要少
    安全性高
    山区线路避开陡坡、陡崖、地质条件不稳定区;平原避开沼泽区
    经济
    效益大
    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与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生态破
    坏小
    平原少占好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保护;避开生态保护区与生态脆弱区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
    因素
    自然
    因素
    水域条件要有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的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
    经济
    因素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港口的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另外,还需完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港湾,与其他交通干线系统有方便的联系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系统相连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少暴雨,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区域
    认知
    图示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在区域认知上分析,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的特征
    综合
    思维
    结合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市郊铁路建设对核心城市的影响。市郊铁路的建设,缩短与外围城镇的运输时间,使得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人口、产业的扩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分工合作,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里程
    沿河谷(等高线)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地质构造稳定(复杂),自然灾害较少(多发);避开(穿过)沼泽地,跨越河流少(多),工程量小(大);气候条件好(差),受××气象灾害影响小(大);距离长(短),运营时间长(短)
    经济因素
    资源、经济、科技、人口
    ××资源丰富地区,对交通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经过地区经济发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自然难题被克服;经过居民点多(少)
    社会因素
    就业、国防、民族团结、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少穿过自然保护区(重要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减少对自然环境影响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陆域
    地形、交通、经济腹地、城市依托
    地形相对平坦(崎岖)、开阔(狭窄),利(不利)于港口建设;交通运输便利,可以实现河海(水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客、货运输需求量大;以××城市为依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水域
    航道、停泊、避风、冰期
    港阔水深,利于船只的停泊和航行;泥沙含量大,容易淤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靠;位于峡湾,避风、避浪;无结冰期(结冰期长),通航时间长(短)
    经济意义
    ①发挥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②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社会、政
    治意义
    ①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交通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③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③促进区际联系,加强区际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43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后作业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棒”的主要功能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32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32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含详解),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32讲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