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附板书含反思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765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附板书含反思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765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附板书含反思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765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旨在整个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为主旨,每一项活动的目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成长;以问题为线,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问”和“自探”中实现教学目标;以语文训练为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进行听说读的训练,教学的过程就是听说读的训练过程。在此基础上,学会倾听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双边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作了明确的设计和指导。“三条线”是:以关注学生成长为线。二、教学目标1.能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对于不同想法,思考他们的理由。2.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3.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4.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教学难点】: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可以朗读课文之后,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五、教法学法分析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名言引路,认识“好书”1.出示名人名言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3.你们都读过哪些书,有什么感受? 4.学习活动一:全班讨论:什么样的书才能算好书?如何去读一本书呢?(1)引导明确:内容健康、生动,有趣的书;语言优美生动的书;图文并茂、给人美感的书;启迪智慧、教人做人的书;帮助人进步,使人获得有益知识的书(2)讨论如何读一本书? 引导: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有些同学读不下去或者出现读后毫无收获的情况,如何实现快速、有效阅读呢?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关键情节了解故事人物(3)总结:阅读往往能唤起读者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读同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好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板书:同读一本书) (二)、交流好书,尝试表达学习活动二:阅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2.交流之前,指导学生如何围绕话题展开交流。(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板书:梳理思路)(2)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板书:依据内容)(3)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板书:勇于表达)3.学习活动三: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值得讨论的话题来展开深入交流。 4.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进行汇报。提示:认真听他人的发言,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对于不同的想法,想想他们的理由是什么。5.师生总结。(1)和同学分享交流之后,说说你对这本书是否有了新的想法。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新的想法。(2)提示方法: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三)、课堂总结读书的身影是我们美丽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读书成为我们的兴趣和习惯,让我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在书的世界里快乐地成长。七、板书设计 梳理思路《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板书 勇于表达--认真倾听交流表达八、教学反思本课实际上是一次阅读交流课,是在同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阅读书本之后的交流可以收获更多。同时,在交流中,也能培养自己围绕观点畅谈感想和用心聆听的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今后的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发展个性阅读。这样的学习,教师需要提前布置阅读内容及提出必要的阅读要求,否则学生在阅读时可能关注的都是细支末节的事,导致交流时谈不到关键点上。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主要旨在通过交流同一本书的读书心得体会,分享阅读收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意识培养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能力,提高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要注意的是:一是“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引导学生表达时要有理有据,让别人接受和理解自己的观点;二是“分辨别人的观念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引导学生倾听的时候要思考别人的理由是什么,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也有理有据。二、教学目标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2.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3.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4.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引用原文说明观点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教学难点】:引用原文的内容,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四、学情分析今天的口语交际让我们明白了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该给予肯定。同读一本书,各叙一段“情”。今后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与好书相伴。请同学们课后向同学、父母或邻居小朋友推荐一本好书。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 首先,我将力图贯彻“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质疑、讨论、品味文中主人公不寻常的经历。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自学、自学研讨。引导学生们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激趣导入: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名言?(学生自由发言)2.知识链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雨果3.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围绕“同读一本书”这个主题进行交流。你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呢?(全班同学读一本相同的书)虽然大家阅读的是同一本书,但是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各不相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二)、合作交流,确定话题1.师:今天老师把《骑鹅旅行记》》这本书带到了课堂上,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本书来开展班级读书会。2.梳理话题: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按类型梳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1).故事内容: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人物评价: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故事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4).相关联想: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5).表达方法: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3.选择话题:与人交流,除了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他人希望与我们交流什么,再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料和准备的情况,选择他人最感兴趣、自己最有把握的话题交流。试着从众多的交流话题中选择一两个和同桌展开深入的交流。(三)、组内交流、互动评议1.合作探究:选取话题“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围绕这本书中的人物展开交流。(1)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观点思路。(2)交流汇报:组内交流完成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 报,看谁的观点说得最清楚。(3)反馈评价:各小组汇报完成后,请大家对刚才他们的 发言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2.交际要求:○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3.交际方法:(1)先想一想围绕这个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2)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3)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4)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4.汇报交流:预设1: 尼尔斯一开始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见书中第一章),但自从他变小了跟着大雄鹅去旅行后,慢慢变成了一个真诚、善良的人。当朋友遇难时,他会冷静下来思考,等待时机去解救。 预设2:小狐仙看起来有点坏,其实它的心很善良。它把尼尔斯变成小人儿,让他与大雁们旅行后,改变了尼尔斯。 预设3:斯密尔是一只狡猾、狠毒、心胸狭隘、诡计多端的狐狸。他因偷袭大雁群受到大雁们的捉弄而记恨在心,一次次地进行报复都未成功,还被尼尔斯用狗链子拴了起来。后来被送进铁笼中,因得到善度的尼尔斯的帮助而重获自由。 预设4:阿卡是一只老练的大雁,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在雁群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5.讨论交流: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自由交流)(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围绕一个话题,引用书中的事例,结合生活经验和具体事例将观点讲清楚。更在对尼尔斯这一人物形象分析的具体时间中明白了分析故事任务要客观,要从多个角度多元地人事和评价人物。七、板书设计原文依据《口语交际:读同一本书》板书 倾听发言八、教学反思我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当拓展故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为例,从课本涉及故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质疑,围绕以下话题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2)整个课堂重点交由小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上面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的,值得讨论的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相信他们课后也一定会去主动阅读这本书。
教学本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班学生都能津津有味地思考、讨论与表达,真正地跟着我走进了作品,走进了汤姆,使他们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迸生了浓浓的阅读兴趣,也收获了阅读的方法。
不足:最大的遗憾是在学完本文之后的一个阶段,没有及时和学生开展《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交流会,没有及时结合生活谈体会。我如果把问题设计成“你遇到过哪些不幸或困难?你是怎么做的?认识了本文中的主人公,你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又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的导向性会更强,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也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故事情节——我来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骑鹅旅行记第二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的分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