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第十单元酸碱
展开1.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溶液(酸不变色碱变红)【注意】①.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时,变色的是指示剂。②.酸性溶液=酸+显酸性的盐(NH4Cl 氯化铵 );碱性溶液=碱+显碱性的盐(Na2CO3 碳酸钠 )2.酸:溶于水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醋酸(CH3COOH)等 浓硫酸 H2SO4浓盐酸 HCl颜色、状态、气味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无味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特性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常用作干燥剂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用途用于制造化肥农药、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有盐酸,可帮助消化。敞放在空气中的变化(物理变化) 性质变化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保存浓盐酸挥发性挥发出HCl,溶质减少减小减小密封浓硫酸吸水性吸收H2O,溶剂增加 增大减小密封 浓硫酸的稀释: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在水中都能电离出H+,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电离出的酸根离子不同。5.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H前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铁和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浅绿色)锌和酸反应:Zn+H2SO4 = ZnSO4+H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氧化铁和酸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Fe2O3+3H2SO4 = 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氧化铜和酸反应:CuO+2HCl = CuCl2+H2OCuO+H2SO4 = 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HCl+NaOH = NaCl+H2OH2SO4+Ca(OH)2 = CaSO4+2H2O⑤酸+盐→新盐+新酸(复分解反应)2HCl+CaCO3 = CaCl2+H2O+CO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H2SO4+Na2CO3 = Na2SO4+H2O+CO2↑现象:产生大量气泡BaCl2+H2SO4=BaSO4↓+ 2HClAgNO3+HCl=HNO3+AgCl↓6.碱:溶于水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①NaOH(氢氧化钠))、Ca(OH)2 (氢氧化钙))②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 、Al(OH)3(氢氧化铝))③Cu(OH)2(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Fe(OH)3(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④液体:NH3·H2O(氨水)碱NaOH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Ca(OH)2氢氧化钙(消石灰、熟石灰)工业制法Na2CO3+Ca(OH)2=2NaOH+CaCO3↓CaO+H2O=Ca(OH)2特点易溶于水,放热,是物理变化,吸水而潮解。微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鉴别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氢氧化钙 用途用于制取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可以除油污,实验室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做建筑材料、涂树木上防冻伤和防虫卵,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7.碱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②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SO2、CO2、SO3) 2NaOH+CO2 = Na2C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2NaOH+SO2 = Na2SO3+H2O(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Ca(OH)2+CO2 =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③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2HCl+Cu(OH)2 = CuCl2+2H2O 现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蓝色④碱+盐 → 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气体,水,沉淀。Ca(OH)2+Na2CO3=CaCO3↓+2NaOH波尔多液(注:波尔多液不是溶液):Ca(OH)2+CuSO4=CaSO4+Cu(OH)2↓8.溶液酸碱度H+或OH-浓度决定,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OH-浓度越大,碱性越强,PH越大。9.pH的测定方法:在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被测液的pH。10.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HCl+NaOH = NaCl+H2O ①曲线起点pH<7,可判断是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随着水量的增加无限接近7①曲线起点pH<7,可判断是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随着水量的增加无限接近7①起点pH>7,溶液显碱性,判断为向碱溶液中加入酸的pH变化图象②各点分析A点. pH>7,溶质为NaOHB点. pH>7,碱过量,溶质为NaOH、NaClC点. pH=7,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D点. pH<7,酸过量,溶质为NaCl、HCl①起点pH<7,溶液显酸性,判断为酸溶液中加入碱的pH变化图象②各点分析A点. pH<7,溶质为HClB点. pH<7,酸过量,溶质为HCl、NaClC点. pH=7,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D点. pH>7,碱过量,溶质为NaCl、NaOH11.中和反应实质:H+ + OH –=H2O。(中和反应都放热) 12.中和反应的应用①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水改良碱性土壤。 ②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 = AlCl3+3H2O ; 2HCl+Mg(OH)2 = MgCl2+2H2O 13.正常雨水显酸性:CO2+H2O=H2CO3 ;酸雨:SO2+H2O=H2SO3 1.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注意】①.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时,变色的是 。②.酸性溶液= ( 氯化铵 );碱性溶液= ( 碳酸钠 )2.酸:溶于水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常见的酸:盐酸( )、硫酸( )、硝酸( )、醋酸( )等 浓硫酸 H2SO4浓盐酸 HCl颜色、状态、气味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无味无色的液体、 特性具有 ( )常用作 具有 (打开瓶塞, )用途用于制造化肥农药、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 等。用于 、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有 ,可帮助消化。敞放在空气中的变化(物理变化) 性质变化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保存浓盐酸 挥发出 ,溶质减少减小 密封浓硫酸 吸收 ,溶剂增加 增大 密封 浓硫酸的稀释: 。 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电离出的 。5.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 ②H前金属+酸→盐+氢气( )铁和酸反应: 【现象】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的盐溶液呈 )锌和酸反应: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③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氧化铁和酸反应: 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 氧化铜和酸反应: 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 ④酸+碱→盐+水( ) ⑤酸+盐→新盐+新酸( )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6.碱:溶于水时,形成的 全部是 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②白色沉淀: (氢氧化镁) 、 (氢氧化铝))③ (氢氧化铜) 、 (氢氧化铁) ④液体: (氨水)碱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工业制法 特点易溶于水,放热,是 ,吸水而 。微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不明显。鉴别通入 , 用途用于 、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可以除油污,实验室做某些气体的 。做 、涂树木上防冻伤和防虫卵, 。7.碱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色紫色石蕊溶液变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②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SO2、CO2、SO3)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检验二氧化碳;石灰墙“出汗”)③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现象: 消失,溶液变为 ④碱+盐 → 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气体,水,沉淀。 波尔多液(注:波尔多液不是溶液): 8.溶液酸碱度H+或OH-浓度决定,H+浓度越大,酸性越强, ,OH-浓度越大,碱性越强, 。9.pH的测定方法:在 ,即可得到被测液的pH。 10.酸、碱溶液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起点 ,可判断是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随着水量的增加无限 ①曲线起点 ,可判断是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②往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但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只会随着水量的增加无限 ①起点pH>7,溶液显碱性,判断为向碱溶液中加入酸的pH变化图象②各点分析A点. pH>7,溶质为 B点. pH>7,碱过量,溶质为 C点. pH=7,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 D点. pH<7,酸过量,溶质为 ①起点pH<7,溶液显酸性,判断为酸溶液中加入碱的pH变化图象②各点分析A点. pH<7,溶质为 B点. pH<7,酸过量,溶质为 C点. pH=7,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 D点. pH>7,碱过量,溶质为 11.中和反应实质: 。(中和反应都放热) 12.中和反应的应用①用 改良酸性土壤; 改良碱性土壤。 ②治疗胃酸过多: ; 13.正常雨水显酸性: ;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