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地理(考试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地理(考试版)A4,共9页。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地 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剖面位置和土壤平均粒径。该剖面的黄土是北侧沙漠的同源异相沉积物,风力强弱影响沙漠进退和沉积物粒径大小,剖面所在地干湿状况与沙漠南缘几乎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克里雅河上游海拔2750米处沉积的黄土主要来源于( )A.塔里木盆地 B.青藏高原C.准噶尔盆地 D.黄土高原2.根据沉积物粒径大小,可推测剖面所在地距今3050~2600年间( )A.降水偏少 B.夏季风偏强C.风力偏弱 D.地形雨偏多3.从沉积剖面64㎝深处至剖面顶部,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始终稳定在平均值以上,主要是因为( )A.农业活动 B.聚落分布C.河流沉积 D.寒冻风化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的金龙河峡谷(峡谷成南北走向)的西岸崖壁。古时人们在峭壁上修建了栈道,后世以此为依托建起悬空寺。悬空寺“日晒不着、雨淋不着、风吹不着、千年不倒”。始建初期,悬空寺距离谷底近百米,后来与谷底距离越来越近。下图为悬空寺位置示意图。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4.悬空寺建在距谷底近百米的峭壁中部,推测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古栈道②洪水③光照④气温⑤岩石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5.每天悬空寺的日晒时间平均只有2小时左右,不考虑天气因素,下列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有太阳照射的是( )A.9点 B.11点 C.13点 D.15点冬贮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传统。由于无霜期短,本地蔬菜上市时间约为6个月,人们需要大量晾制干菜,窖藏白菜、萝卜、马铃薯学,腌制各种咸菜来保证冬季对蔬菜的需要。直到今天,广大农村仍保留这个传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主粮主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高粱7.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东部基带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地植被以草原为主C.甲乙两地降水量最大相差为600mm D.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雨季长短8.东北地区冬贮传统形成的原因(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②生长期长,食材丰富③蔬菜供给时间短④交通不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年7月,中企承建的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正式通车,这座联通克罗地亚领土的跨海大桥是克罗地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工程和战略工程。下图为亚得里亚海及佩列沙茨大桥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按照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类,佩列沙茨大桥属于( )A.海岸滩涂开发利用 B.海面及水体的利用C.海底基础设施建设 D.海洋矿产资源开发10.佩列沙茨大桥建设对克罗地亚的重要意义是( )A.加强与邻国的合作联系 B.增加内陆城市出海通道C.密切地区间的空间联系 D.更多参与国际贸易交流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显示全国总人口约14.12亿,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下表为第七次普查部分地区性别比(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区男(%)女(%)性别比全国51.2448.76105.07广东53.0746.93113.08湖南51.1648.84104.77吉林49.9250.0899.6911.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需要不断调整人口政策 B.吉林未婚女性数量多于湖南C.吉林重工业后备劳动力充足 D.三省中广东省生育观念较好12.下列行业发展,有利于降低性别比的是( )①IT制造②幼儿教育③护理④家装设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东京都市圈由一都(东京都)三县(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经济发达,生活着全日本近1/3的人口。下图为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推测1995年以前,一都三县的城市化状况( )A.东京都出现郊区城市化 B.东京都出现再城市化C.三县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三县城市化发展迅速14.东京都市圈在1995年以前的发展状况,说法合理的是( )A.东京都市圈人口出现负增长 B.东京都城市用地明显扩张C.东京都部分产业转移至三县 D.三县的服务范围相互嵌套15.与前期相比,造成1995年以后东京都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交通条件改善 B.产业结构升级 C.服务设施完善 D.生活成本降低二、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在紧邻长江南岸的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多发育砂山-黄土堆积序列。砂山多发育在距长江约5km范围之内,黄土堆积则在延伸至距长江20km岗地附近,且其堆积在山前具有明显增厚的特点(黄土堆积多为风力远程搬运的粉尘颗粒),往南进入赣东北中低山丘陵地带则很难在发现有黄土沉积。下图为长江南岸现代江滨湖滨地带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序列图。(1)指出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的可能来源。(3分)(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长江南岸一二级阶地上砂山-黄土堆积物颗粒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说明原因。(5分)(3)区域内风成沉积体系的发育大致始于末次间冰期晚期,请从物源、动力条件分析全球变冷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的原因。(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被称为“风车之国”的荷兰,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面积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材料二:16、17世纪,风车被大量建造,为荷兰围海造陆贡献很大。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各国加快了新能源转型步伐,海上风电建设也在加速。荷兰将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建设重点在港口城市鹿特丹附近海域,计划到2030年将容量翻一番,结合风电制氢,开发多种清洁能源。海上风能开发带动了鹿特丹及周边地区发展。材料二:荷兰地势图(1)说出荷兰在16、17世纪大量建造风车的自然地理背景。(5分)(2)简述荷兰开发海上风电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8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潭阳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安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下图为潭阳竹田农业系统示意图。材料二 竹制工艺品长期以来是潭阳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20世纪末期,由于市场对竹产品需求的增长,竹林迅速向周围扩张。为保护农业文化景观,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竹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近年来,竹林面积保持稳定,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1)简述潭阳竹田农业系统中水稻田布局的有利条件。(2)筒析竹林对村庄人居环境的调节作用。(3)说明该村实施竹产业转型对当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据美国夏威夷MLO站观测数据,2021年大气中CO2浓度比工业革命(1760年)前增加了50%,北极地区的增温速率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出现“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水热量输送等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密切相关。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海冰数据显示,在1979—2016年期间,北极地区夏季海冰的最大消融区集中在东西伯利亚沿岸和阿拉斯加沿岸海域。下图中左图为某学者依据研究成果绘制的北极地区夏季海冰覆盖范围随时间演变示意图,右图为北极地区气温、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统计图。(1)指出一年内北极地区海冰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特征。(2)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北极地区夏季海冰覆盖范围缩小并非只受CO2浓度增加的影响,请结合图文资料为该学者的观点找出合理证据。(3)气候变暖背景下,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水热量输送等角度分析北极地区海冰加速消融的可能原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全国乙卷)(考试版)A4,共7页。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广东卷)(考试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威胁流坑村生存的首要因素是,该村东西向街巷的主要作用有,夏季洋流的成因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考试版)A4,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