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0页。
    河北行唐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
    高二生物5月份月考试卷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I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酒精等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值可能低于实际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培养基浑浊的原因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2.下列对发酵工程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
    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
    C.利用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生产微生物饲料
    D.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结合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3、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催化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②催化不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③催化两个黏性末端互补碱基间氢键的形成
    ④催化DNA分子两条链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A.3 B.4 C.9 D.12
    5、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如图所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推论
    实验现象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目的基因插入位置
    A
    能生长
    能生长
    a
    B
    不能生长
    能生长
    b
    6、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 ④提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7、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
    ①同一种限制酶 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③RNA聚合酶 ④目的基因 ⑤DNA连接酶 ⑥四种脱氧核苷酸 ⑦ATP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⑦
    8.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它的外观如图A所示,只需要将采集制备的样液滴在点样口(S)处,15分钟后,若T线和C线处同时显示横杠即阳性,要即时隔离、核查就医。它的内部结构如B所示(胶体金法),结合垫,T线和C线处分布有不同种类抗体,其中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抗体2能与抗体4结合,如果有被聚集沉淀的胶体金则会显色,出现横杠。下列关于该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单克隆抗体可以保障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
    B.抗体1和抗体3与待测抗原的结合部位是相同的
    C.点样后,结合垫的抗体1和2能随样液向右扩散
    D.与抗原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适用于早期诊断且
    准确性高
    9.Leigh氏综合征是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一位母亲的线粒体携带这一突变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有该病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了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而成为全球首个“三亲婴儿”,图为该婴儿的孕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卵母细胞和父亲精子的细胞核
    B.该技术涉及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等操作
    C.卵母细胞A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能够遗传给“三亲婴儿”
    D.“三亲婴儿”同时拥有自己的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全部基因
    10.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如图为该过程中的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依次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图示时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时期之后的胚胎进行
    11.精子获能所利用的化学物质可以是   (        )
    A.一定浓度的肝素B.一定浓度的ATP C.一定浓度的葡萄糖D.一定浓度的血清
    12.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该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属于平板划线法B.步骤①中为操作方便,可将培养盖放在桌面上
    C.步骤②在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D.步骤④中接种环共需6次灼烧处理
    13、下列哪项表述说明了目的基因表达成功(  )
    A.用DNA探针检测目的基因出现杂交带
    B.用DNA探针检测mRNA出现杂交带
    C.用抗原—抗体杂交检测蛋白质出现杂交带
    D.以上都不能说明
    二.多项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21.1881年,科赫在第七届全球医学大会展示了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平板涂布分离微生物的技术,该技术深刻地影响和促进了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平板涂布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分离纯化大肠杆菌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在灼烧后应立即进行涂板,以免杂菌污染
    C.图中的平板涂布操作中的唯一不规范之处是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
    D.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15.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有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割T质粒的限制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或4个核苷酸序列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体DNA上
    C.获得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至少需要限制酶断开6个、DNA连接酶连接4个磷酸二酯键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16.下图为科学家培育克隆猴的基本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对A猴卵母细胞去核是为了保证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都来自B猴
    C.必须将重组细胞培育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植入代孕动物体内
    D.A猴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进B猴体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17.花粉植株是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柑橘(2N=18)花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③④均存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B.培养基中的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激素
    C.图中获得的花粉植株高度不育,表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D.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橘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有18条染色体
    18.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用的都不是纯种微生物
    B.在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则相反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9分.
    19.苏云金芽孢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与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20、如图是制备分泌抗X(H1N1流感病毒)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 。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__。
    (5)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分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
    (6)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根据以下信息,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只有D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入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________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________个
    (3)该研究小组成功分离出某品种产脲酶细菌后,用等量菌液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分别置于转速为150r/min、200r/min、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摇床转速为250r/min的产脲酶细菌种群密度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方法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得到的结果,其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得到的是曲线____________,下列判断依据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①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数活的酵母细胞,死细胞无法形成菌落
    ②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时,可能会将死细胞与活细胞一起计数
    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长成一个菌落
    ④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2.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在马铃薯的脱毒及育种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__________(“茎尖”叶片”),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__________。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___________。
    (3)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但二者存在杂交不亲合性。利用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质的思路是___________。
    (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应从___________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至少答出2点);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___________等培养条件(至少答出3点)。
    23. 某植物有A、B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A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
    品种B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浓度(μmol/L)
    生长素浓度(μmol/L)
    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m1
    n1
    Ⅱ诱导形成幼芽
    m2
    n2
    Ⅲ诱导生根
    m3
    n3
    据表回答:
    (1)Ⅰ阶段时通常选择茎尖、幼叶等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Ⅰ、Ⅱ、Ⅲ阶段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
    (3)为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品种B的激素配比(m1>2.0),以0.5 μmol/L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应设为________μmol/L。
    (4)Ⅲ阶段时,科研人员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 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幼芽都能达到最佳生根效果,原因是处理幼芽时,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________。
    (5)在________阶段用秋水仙素对材料进行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生物参考详解答案
    一、选择题
    1.D【分析】果酒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灭菌→榨汁→发酵。利用葡萄皮表面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产酒精。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毫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0算每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
    【详解】A、利用葡萄皮表面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产酒精。次生代谢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产生的酒精不是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所以是次生代谢物。大多数杂菌在缺氧、有酒精的环境下无法繁殖,A正确;
    B、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毫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0算每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故先求平均菌落数为(62+68+74)÷3=68,除以涂布体积0.1mL后等于680个/mL,稀释倍数为1×104,再乘103,最后为6.8×109个/L,计数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偏小,B正确;
    C、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接种时的玻璃瓶口等都需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
    D、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养,丙瓶与乙、丁瓶相同条件培养,但培养液没有酒精产生,且瓶内活菌数量不低,推测丙瓶是通气培养;甲接种无菌水,瓶中无菌,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无菌操作正常,丁组的活菌数比乙组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组一样多,所以丁组产生酒精能力比乙强,D错误。故选D。
    2.C【分析】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
    【详解】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A正确;
    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害虫的,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将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正确;
    C、微生物饲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高蛋白菌体来生产饲料的,而并非是从菌体提取单细胞蛋白,C错误;
    D.由蛋白质工程概念可推知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结合能生产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D正确。故选C。
    3、解析:选D。在DNA重组技术中,两个DNA片段间必须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才能互补配对,进行结合;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分子连接时,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即把“梯子”的“扶手”缝合起来。
    4、解析:选C。每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后会留下特征性的黏性末端,同时一次切割后,会把DNA分割成两个片段,且不同的限制酶切割后的片段不一样,如果将题图中的三个切割位点自左至右依次标为甲、乙、丙,在甲处切,可产生两个片段,即a和右边的b+c+d段,如果只在乙处切,就有a+b和c+d段,如果只在丙处切,就有a+b+c和d段,在甲、乙两处同时切,就有a、b和c+d段,在乙、丙处同时切,就有a+b和c、d段,在甲、丙两处同时切,就有a、b+c、d段三种片段,在甲、乙、丙三处同时切,就有a、b、c、d四种片段。所以本题应该选C。
    5、解析:选B。a、b两处分别破坏了抗四环素基因、抗青霉素基因,则在含有四环素、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6、解析:选C。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7、解析:选D。用同一种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作为运载体的质粒进行切割切出的末端相同,以便于用DNA连接酶连接,此过程需消耗ATP。
    8.B【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使用单克隆抗体可以保障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A正确;
    B、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结合,抗体1位于结合垫位置,先与抗原结合,抗体3位于T线位置,后与抗原结合,抗体1、3均能与待测抗原(同一种抗原)结合,说明抗体1和抗体3与待测抗原的结合部位是不同的,B错误;
    C、吸水垫在右侧,点样后,结合垫的抗体1和2能随样液向右扩散,C正确;
    D、抗体检测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检测病毒的有无,若病毒表达量低则误差较大,而核酸检测是检测病毒的RNA,通过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再对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荧光含量,由于PCR可以对核酸进行扩增,因此即使病毒含量少也能检测出来,适用于病毒早期的检测,且准确率高于抗体检测,D正确。故选B。
    9.A【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母亲卵母细胞B和父亲精子的细胞核,A正确;B、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核移植、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B错误;
    C、卵母细胞A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在细胞核,不会传给“三亲婴儿”,C错误;
    D、“三亲婴儿”同时拥有自己的父亲细胞核基因、母亲细胞核基因、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细胞质基因,D错误。 故选A。
    10.D【详解】A、如图是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A正确;
    B、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B正确;C、胚胎从①中伸展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C正确;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图示细胞所处时期可以进行,D错误。故选D。
    11.A【详解】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对于啮齿动物、家兔和猪等动物的精子,一般采用培养法,即将取自附睾的精子,放入人工配置的获能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精子就可获能;对于牛、羊等家畜的精子常采用化学法,即将精子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A正确。故选A
    12.B【详解】A、据图④可知该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属于平板划线法,A正确;B、图示过程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步骤①中为操作方便可将培养盖放在桌面上是错误的,B错误;C、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步骤②在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正确;D、每次划线前后均要灼烧接种环,图④中划线4次,所以灼烧共6次,D正确。故选B。
    13、解析:选D。目的基因表达成功需从两个方面检测:一是分子水平检测。包括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二是个体水平检测。如抗虫或抗病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植物抗虫或抗病特性,需要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
    二.多项项选择:
    14. BCD【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除了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详解】A、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所以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分离纯化大肠杆菌,A正确;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在灼烧后应该待酒精燃尽、涂布器冷却后,再进行涂布,B错误;
    C、图中的平板涂布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除了培养皿的盖完全打开,还有没有在火焰旁进行等,C错误;
    D、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少,D错误。
    故选BCD。
    15.BCD【详解】A、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均能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但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一定是6个或4个,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少数限制酶识别列由4、5或8个核苷酸组成,切割Ti 质粒的限制酶也是如此,A错误;B、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的T-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即整合到④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正确;C、若只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则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需要断开4个磷酸二酯键,切开质粒需要断开2个磷酸二酯键,即至少需要断开6个磷酸二酯键,而在重组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需要用到DNA连接酶,且要连接4个磷酸二酯键,C正确;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抗虫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且成功表达,即植株发生了定向的可遗传变异,D正确。故选BCD。
    16.BCD【详解】A、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而是体现动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A错误;B、去除A猴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目的是排除A猴核遗传物质的干扰,保证克隆猴的核遗传物质都来自B猴,B正确;C、必须将重组细胞培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后才能植入代孕动物体内,才可正常继续发育,C正确;D、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故体细胞的细胞核需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后才能表现出全能性,D正确。故选BCD。
    17.ABCD
    【解析】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获取花粉粒,②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分化形成丛芽,③④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A、过程①取花粉粒的过程和②脱分化过程不存在细胞分化过程,A错误;
    B、该培养基为植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其上应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而非生长激素),B错误;
    C、图中花粉粒离体培养可获得的单倍体植株,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C错误;
    D、四季柑橘单倍体植株是由花粉发育而来,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故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其染色体数为9条,D错误。
    故选ABCD。
    18.BCD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都没有进行严格的灭菌,因此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全程密封发酵,B错误;
    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都逐渐降低,C错误;
    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
    故选BCD。
    二、非选择题
    19、答案:(1)4 (2)2  1 (3)复制
    (4)DNA水解酶 (5)表面无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6)抗性
    解析:
    (1)若假设①DNA可表示为,则由于上述两种酶形成的黏性末端不一样,所以被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之后所形成的片段有四种,即a、b、c、d。(2)同时被两种限制酶切割有两种不同的目的基因,即AB和BA,所以重组质粒有两种。BstⅠ与BamH Ⅰ酶切割的末端一样,同时用这两种限制酶切割只能形成一种目的基因,所以只能形成一种重组质粒。(3)质粒要进行复制才能表达出更多的产物,所以重组之后要能复制。(4)酶具有专一性,对TDNA的降解酶为DNA水解酶。(5)生物细胞表面的受体具有特异性,人类肠上皮细胞没有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所以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6)自然选择是普遍存在的,纯种种植自然选择会使害虫抗性基因频率快速增长。所以混合种植的目的是降低害虫的抗性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20、答案:(1)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
    (2)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3)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4)动物血清 (5)胰蛋白酶
    (6)杂交瘤细胞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7)方法: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
    原理: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B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解析:(1)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为获得特定抗体,用特定抗原刺激,小鼠体内便可产生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浆细胞,即可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既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从图中看出,单克隆抗体技术实际是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4)动物细胞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基相比,除物理状态不同外,成分也不相同,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含动物血清。
    (5)细胞融合时是单个细胞和单个细胞的融合,为将细胞从动物组织中离散,可用胰蛋白酶处理。
    (6)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由于从小鼠体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可能有多种,以及细胞融合方式有多种。从而产生多种融合细胞以及多种杂交瘤细胞,因此需多次筛选。从图中可看出,④是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⑤⑥是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7)据题干信息可知,可在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不能增殖,而B淋巴细胞一般不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癌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
    21.      尿素     酚红     红     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108     摇床转速越高,提供的氧气越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     乙     ①和② (或①②③)
    【详解】(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酚红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由于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使培养基显碱性,因此,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第一、三个平板中的菌落数没在30~300范围内,不符合要求,故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191)÷3÷0.1÷105=1.75×108个。
    (3)该研究小组成功分离出某品种产脲酶细菌后,用等量菌液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分别置于转速为150r/min、200r/min、250r/min的摇床上培养,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摇床的转数,因变量是菌体数目,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摇床转速为250r/min的产脲酶细菌种群密度最大,其原因是在摇床高转速条件下,提供的氧气更充足,酵母菌代谢旺盛,增殖快,种群数量大。
    (4)菌种计数的方法有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两种,这两种方法中,前者在观察时不能鉴别菌体的死活,因此该方法计数的结果是高于实际数目,而后者在计数时,如果两个或多个菌体聚集在一起长出的是一个菌落,所以计数的结果偏低,据此可知曲线乙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得到的结果。
    ①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计数活的酵母细胞,死细胞无法形成菌落,是解释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结果偏低的原因,①正确;
    ②采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时,可能会将死细胞与活细胞一起计数,进而使计数结果偏高,②正确;
    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长成一个菌落,从而使计数结果低于菌体数量的真实值,③正确;
    ④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计数的原则是待菌落稳定是开始计数,不会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④错误。
    故选①②③。
    22.【答案】 ①. 茎尖 ②. 叶肉细胞带病毒(病毒载量大)、细胞的全能性低 ③. 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④. 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含量高 ⑤. 将野生马铃薯种细胞与马铃薯栽培种细胞融合,经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成植株 ⑥. 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及器械灭菌、实验人员无菌操作 ⑦. 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环境(O2、CO2)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一般选择茎尖作为外植体,而叶肉细胞带病毒(病毒载量大)、细胞的全能性低,一般不能作为外植体。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外植体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生能力(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再分化形成芽和根的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是由一定的要求的,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生长素含量低、细胞分裂素含量高。
    (3)根据题意分析,两种马铃薯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但是各有其优点,则可以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两者的优点集合到同一后代身上,即将野生马铃薯种细胞与马铃薯栽培种细胞融合,经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成植株。
    (4)在植物组织培养时,为了减少污染,应该从外植体消毒、培养基及器械灭菌、实验人员无菌操作等方面制定措施;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环境(O2、CO2)等培养条件。
    23.【答案】 ①. 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②. Ⅰ、Ⅱ、Ⅲ ③. m1+1.0 ④. 浸泡法(长时间处理) ⑤. 沾蘸法(短时间处理) ⑥. Ⅰ
    【解析】
    【分析】愈伤组织是由一团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在组织培养中,条件适宜就会分化成各种组织。如果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合适,会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分化出根和茎叶;细胞分裂素太多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生长素用量太多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而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则愈伤组织继续生长,不发生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指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有选择表达的现象,据此分析。
    【详解】(1)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通常采用茎尖、幼叶做外植体,因为这些部位的细胞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全能性容易表达,容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2)Ⅰ过程愈伤组织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结果,脱分化过程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的明显改变,成为未分化状态;Ⅱ、Ⅲ过程形成幼芽、根的过程存在细胞的分化,分化和脱分化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Ⅰ、Ⅱ、Ⅲ阶段都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根据题意,表中数据为品种B的最佳激素配比,若要确定品种A的Ⅰ阶段最佳细胞分裂素浓度,以0.5μmol/L为梯度,可参考m1为中间值,故实验中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可设为m1+1.0μmol/L。
    (4)实验中用生长素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浸泡法时间长、所需浓度低,而沾蘸法处理时间短、所需浓度高;因此Ⅲ过程中分别选用浓度低于或高于n3μmol/L的生长素处理品种A的幼苗芽,选用低浓度生长素时的处理方法为浸泡法,时间长,而选用高浓度生长素时处理方法为沾蘸法,时间短,都能达到比较适宜的浓度,达到最佳生根效果。
    (5)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愈伤组织分裂旺盛,故在Ⅰ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最易获得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多倍体。
    【点睛】本题以植物组织培养为背景,主要考查组织培养过程激素的使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和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相关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PDF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