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展开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关于一些生活常识,正确的是( )
A.一支普通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0~42℃
B.一个普通的医用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C.高速路限速指示牌上所显示的数值的单位是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2.(3分)中华诗词有许多对物态变化现象的描述。下列用物态变化描述诗词中加引号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凝固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液化
C.“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熔化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凝华
3.(3分)如图所示,小彤不小心把一些干燥的芝麻洒在地板上,她取出保鲜袋在毛衣上摩擦几下,接着使它靠近地上的芝麻,芝麻立刻被吸到保鲜袋上,轻松地完成了清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鲜袋得到了电子,则保鲜袋带负电
B.保鲜袋能吸引芝麻是因为它有电流
C.保鲜袋原来不带电,摩擦创造了电荷
D.保鲜袋因摩擦毛衣而带了电,说明塑料是导体
4.(3分)如图所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的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鹊有着“东方宝石”之称,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朱鹮发出的声音可能是次声波
B.只要朱鹮的发声部位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的声音
5.(3分)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发电
B.光纤通讯是依靠激光来传递信息的
C.太阳能和酒精都是可再生能源
D.制作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
6.(3分)如图是西安某住宅小区门口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杠杆与它类型一致的是( )
A.钓鱼竿 B.核桃夹
C.托盘天平 D.羊角锤
7.(3分)小豪在弹奏电吉他时突然想到,电吉他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电学知识,于是他打开了电吉他中的电拾音器,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基本结构,查询资料得知:“磁体附近的金属弦容易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关于电拾音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走磁体,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B.金属弦如果选用铜制成,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C.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大线圈中感应电流
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与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如图所示,鸭子感知春江水暖是通过 的方式。初春的傍晚,江水比岸上砂石暖是由于水的 较大,温度变化较小。鸭子离开水面时身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的作用。
9.(3分)2022年5月4日,科考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队员的背包中都装有小型氧气罐,如图所示,是队员从小型氧气罐里吸取氧气的情景。当氧气罐里氧气被吸取部分后,罐内氧气的密度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体积为1000mL的氧气瓶供氧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5g,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kg/m3;当瓶内氧气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kg/m3。
10.(3分)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某同学制作的眼球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内有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该图模拟的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佩戴用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1.(3分)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 (做功/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与图 (甲/乙)汽油机的冲程一致.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每分钟燃气对外做功 次。
12.(3分)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在图中正确的握笔方法是 (选填“甲”或“乙”)。如图丙所示,当所有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来,像这种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是 (选填“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安装 (选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
13.(3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图甲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图乙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人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人的像,则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若将图甲P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人在P窗户中的像将 (选填“随”或“不随”)窗平移;若将图乙Q窗户转动150°打开,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户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14.(3分)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返回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7分,分别为2分+2分+3分。
15.(2分)图中,物块A沿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的示意图。
16.(2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大致的折射光线。
17.(3分)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有磁性,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A处标出电源的极性。(用“+”或“﹣”表示)
(2)请在B处标出电磁铁的磁极。(用“N”或“S”表示)
(3)请在C处磁感线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8分,共19分。
18.(4分)如图中所示的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测量工具。
(1)图甲中,所测铅笔长度是 cm。
(2)图乙中,停表的示数是 s。
(3)图丙是小宏家的寒暑表,此时小宏家的室温是 ℃。
(4)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9.(7分)如图是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实验前,小明用手指轻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这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停止按压,如图甲所示,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使U形管两侧的液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2)比较图乙、丙,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
(3)小明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图丁),于是得出了“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该结论的得出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你判断的理由是 。
20.(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物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电压恒为3V)、电流表、电压表,电阻R有4个阻值(5Ω、10Ω、20Ω、30Ω)供选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保持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选填“A”或“B”)端。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 。
A.R短路
B.R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当把10Ω电阻换成20Ω电阻后,为保持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P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
(6)该小组用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们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闭合S、断开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闭合S和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则Rx= (用R0、I1、I2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7分,共13分。
21.(6分)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型战略运输机“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该飞机有n=14个轮子,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0=0.3m2;疫情期间,该飞机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满载着抗疫物资从成都飞抵武汉,已知起飞质量m=210t,飞行高度h=8000m,飞行距离s=1080km,飞行时间t=100min。g取10N/kg,求:
(1)飞机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
(2)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3)飞机升空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W。
22.(7分)小聂家新买了一台电饭煲,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且R2=2R1,可通过闭合不同的开关实现高、中、低挡位切换。正常工作时低温挡的功率为1000W。求:
(1)R2的阻值;
(2)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功率;
(3)某次烧水时,家庭电路中只有该电饭煲工作,1kg的水从20℃升高到30℃,电能表(如图乙所示)闪了20次,求电饭煲烧水的效率。[c水=4.2×103J/(kg•℃)]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小题5分,第24、25小题各7分,共19分。
23.(5分)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并命名为“福建舰”(如图所示),这艘航母满载时排水量(即排开水的质量)达8×104t(1t=103kg),吃水深度在10m以上,配备电磁拦阻系统,其他各项技术指标领跑全球同类其他航母。(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当“福建舰”满载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它受到的浮力为 N,它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m3。
(2)当航母吃水深度(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1m时,舰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Pa。
(3)当一架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质量为3.2×104kg的歼15舰载机通过电子弹射方式飞离航母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航母的吃水深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母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了 m3。
24.(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蔚蓝的天空
太阳光属于电磁波,它分解后得到的七种色光的波长各不相同。
黑体是一种科学模型,黑体辐射是指它只辐射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如太阳,它的辐射能力非常强,而它反射能力却比较弱,所以我们可以把太阳看作一个黑体。黑体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如图甲中图象a所示,波长过长或过短的电磁波辐射的能量较少,而处于中间区域的电磁波,其辐射的能量达到一个峰值。太阳辐射的情况也大概如此,其辐射能量最强的部分是人眼的可见光范围。
光的散射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偏离原方向的光称为散射光。不同的光在经过介质时,有些光散射能力比较强,有些光散射能力比较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其散射能力与它的波长的关系如图甲中图象b所示。散射能力强、辐射能量大的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中的蓝光区域,如图乙所示,当太阳光从大气层上方射下来时、在大气中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散射,所以我们抬头一看天空,整个天空都是蓝色的。
太阳光穿过越薄的大气层,发生散射的光就越少。当太阳光从我们的正上方直射向下时,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发生混合,因而中午我们看到的太阳几乎成白色。
(1)红光的波长 (>/</=)紫光的波长。
(2)波长越长的光,它的散射能力越 (强/弱)。
(3)在可见光中,最容易发生散射是 光。
(4)早晚的太阳是斜射的,相对于中午来说,太阳光要穿过很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人眼。散射能力强、辐射能量大的光散射得较多,最终到达我们人眼的是波长较长的光。所以早晚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几乎是 色。
(5)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在月球上,从面对太阳的一侧去看天空,则看到的天空应该是
A.蓝色的
B.红色的
C.白色的
D.黑色的
25.(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汽车
一般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中制动能量回收是最常见的,它主要是回收车辆在制动或惯性减速时释放出的多余能量,并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再转存至蓄电池中用于汽车的动力行驶。
XX型汽车
总质量(kg)
1600
储能效率(%)
60
耗油量(L/100km)
2
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是通过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表中所示是该型号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耗油量是指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发电机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作出Ek﹣s图象,如图所示。
(1)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储存在蓄电池中,此外,由于线圈有 ,因此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
(2)汽车正常行驶200km,消耗燃油的质量为 kg,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 J(燃油的密度ρ=0.7×103kg/m3,热值q=4.6×107J/kg)。
(3)由Ek﹣s图象可知,表示没有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图线是 (选填“①”或“②”)。
(4)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100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00m,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 kW。
(5)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能Ek0=7.2×105J,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同时发电机开始工作,最终有 J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关于一些生活常识,正确的是( )
A.一支普通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0~42℃
B.一个普通的医用口罩的质量约为50g
C.高速路限速指示牌上所显示的数值的单位是m/s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解答】解:A、一支家用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42℃,故A错误;
B、一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g,故B错误;
C、高速路限速指示牌上所显示的数值的单位是km/h,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故D正确。
故选:D。
2.(3分)中华诗词有许多对物态变化现象的描述。下列用物态变化描述诗词中加引号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凝固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液化
C.“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熔化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凝华
【解答】解:A、冰是液态水凝固形成的,故A正确;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3.(3分)如图所示,小彤不小心把一些干燥的芝麻洒在地板上,她取出保鲜袋在毛衣上摩擦几下,接着使它靠近地上的芝麻,芝麻立刻被吸到保鲜袋上,轻松地完成了清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保鲜袋得到了电子,则保鲜袋带负电
B.保鲜袋能吸引芝麻是因为它有电流
C.保鲜袋原来不带电,摩擦创造了电荷
D.保鲜袋因摩擦毛衣而带了电,说明塑料是导体
【解答】解:A.电子带负电,若保鲜袋得到了电子,则保鲜袋带负电,故A正确;
B.保鲜袋能吸引芝麻是因为它带有静电,故B错误;
C.保鲜袋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从而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保鲜袋不容易导电,所以塑料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4.(3分)如图所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的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鹊有着“东方宝石”之称,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为“神话之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朱鹮发出的声音可能是次声波
B.只要朱鹮的发声部位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
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的声音
【解答】解:A、次声波的频率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之外,是人听不到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的频率过高或过低,高于或低于人耳的感知范围,人类不能听到,故B错误;
C、音调和响度无关,朱鹮和中华凤头燕鸥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可依据两种鸟发出声音的音色来区分它们的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5.(3分)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发电
B.光纤通讯是依靠激光来传递信息的
C.太阳能和酒精都是可再生能源
D.制作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
【解答】解:A、目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A错误;
B、光纤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激光属于电磁波,故B正确;
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酒精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制作手机芯片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故D错误。
故选:B。
6.(3分)如图是西安某住宅小区门口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逆时针拉起来,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杠杆与它类型一致的是( )
A.钓鱼竿 B.核桃夹
C.托盘天平 D.羊角锤
【解答】解:由图可知杠杆绕A点右侧的轴转动,则A点的动力臂远小于杠杆重力的阻力臂,所以杠杆是一个费力杠杆。
核桃夹、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7.(3分)小豪在弹奏电吉他时突然想到,电吉他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电学知识,于是他打开了电吉他中的电拾音器,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基本结构,查询资料得知:“磁体附近的金属弦容易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关于电拾音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走磁体,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B.金属弦如果选用铜制成,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
C.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大线圈中感应电流
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与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解答】解:A、取走磁体,就没有磁场,振弦不能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吉他将不能正常工作,故A正确;
B、铜不可以被磁化,则选用铜质弦,电吉他不能正常工作,故B正确;
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故C正确;
D、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如图所示,鸭子感知春江水暖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初春的傍晚,江水比岸上砂石暖是由于水的 比热容 较大,温度变化较小。鸭子离开水面时身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引力 的作用。
【解答】解:鸭子感知春江水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初春的傍晚,江水比岸上砂石暖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
鸭子离开水面时身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引力。
9.(3分)2022年5月4日,科考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队员的背包中都装有小型氧气罐,如图所示,是队员从小型氧气罐里吸取氧气的情景。当氧气罐里氧气被吸取部分后,罐内氧气的密度将 变小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体积为1000mL的氧气瓶供氧时,瓶内氧气的质量为5g,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5 kg/m3;当瓶内氧气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则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2.5 kg/m3。
【解答】解:(1)当氧气罐里氧气被吸取部分后,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ρ=知,罐内氧气的密度将变小;
(2)原来氧气的体积为:V1=V容=1000mL=1000cm3,原来氧气的密度为:ρ1===5×10﹣3g/cm3=5kg/m3,
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质量:m2=×5g=2.5g,体积不变,氧气的密度为:ρ2===2.5×10﹣3g/cm3=2.5kg/m3。
故答案为:变小;5;2.5。
10.(3分)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某同学制作的眼球模型如图所示,其中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内有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该图模拟的是 近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需要佩戴用 凹透镜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解答】解:由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题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照相机;近视眼;凹透镜。
11.(3分)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 做功 (做功/热传递)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与图 乙 (甲/乙)汽油机的冲程一致.如果该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每分钟燃气对外做功 1200 次。
【解答】解:(1)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飞船的温度升高;
(2)在图甲中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且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图乙中的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且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图乙符合题意;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
飞轮转速为2400r/min,所以每分钟可以完成1200个工作循环,做功1200次。
故答案为:做功;乙;1200。
12.(3分)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在图中正确的握笔方法是 甲 (选填“甲”或“乙”)。如图丙所示,当所有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来,像这种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是 总功率过大 (选填“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安装 空气开关 (选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
【解答】解:(1)在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用笔尖接触导线,当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则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当氖管不亮时,说明接触的是零线,由图可知甲的握笔方法是正确的;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总共有2个原因:短路和总功率过大,图中用电器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功率之和,并联的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根据公式P=UI,电流会非常大;
对于空气开关是保护电路的,即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会自动断开,对电路或用电器有保护的作用;而漏电保护器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人,即当电路中漏电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路,对人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安装空气开关。
故答案为:甲;总功率过大;空气开关。
13.(3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窗户,图甲窗户可在直线轨道上左右平移,图乙窗户可绕固定轴转动。如果人站在窗户前,能通过玻璃看到人的像,则看到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若将图甲P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则人在P窗户中的像将 不随 (选填“随”或“不随”)窗平移;若将图乙Q窗户转动150°打开,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户中的像之间距离将 先变大后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玻璃看到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虚像;将甲图窗户左右平移打开,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你在P窗户中的像将不随窗户移动;
将乙图Q窗户转动150°打开,在0~90°时,像远离物体,距离变大,在90°~150°时,像靠近物体,距离变小,则窗框上的A点与A点在Q窗中的像之间距离将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虚;不随;先变大后变小。
14.(3分)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返回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解:AB段,返回器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是返回器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返回器的动能变小;
BC段没有受到空气的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
CD段,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返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小于。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7分,分别为2分+2分+3分。
15.(2分)图中,物块A沿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作用点也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与重力画成共点力。如下图所示:
16.(2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大致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7.(3分)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有磁性,小磁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A处标出电源的极性。(用“+”或“﹣”表示)
(2)请在B处标出电磁铁的磁极。(用“N”或“S”表示)
(3)请在C处磁感线上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磁针的下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电磁铁的下端为S极、上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所电源的下端为正极、上端为负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8分,共19分。
18.(4分)如图中所示的是初中阶段常见的测量工具。
(1)图甲中,所测铅笔长度是 5.80 cm。
(2)图乙中,停表的示数是 337.5 s。
(3)图丙是小宏家的寒暑表,此时小宏家的室温是 25 ℃。
(4)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38.8 g。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铅笔的左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5.8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5.80cm﹣0.00cm=5.80cm;
(2)由图乙可知,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为0.5min,所以小表盘的读数为5.0min=300s;大表盘的分度值为0.1s,因为小表盘的指针超过了半刻度,所以大表盘的读数按大于30s读数,即小表盘读数为37.5s,故停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3)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的上表面与25度的刻度线对齐,所以读数为25℃;
(4)由图丁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8g;砝码的质量为20g+10g+5g=35g,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即:m=35g+3.8g=38.8g。
故答案为:(1)5.80;(2)337.5;(3)25;(4)38.8。
19.(7分)如图是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的实验过程。
(1)实验中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高度差 来显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实验前,小明用手指轻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这说明该压强计 不漏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停止按压,如图甲所示,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使U形管两侧的液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 。
(2)比较图乙、丙,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 ?
(3)小明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他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图丁),于是得出了“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该结论的得出是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你判断的理由是 橡皮膜所处液体深度发生了变化 。
【解答】解:(1)液体压强的大小采用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来反映;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不漏气;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2)比较图乙和丙,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时,应控制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密度。加入盐水后,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增大,深度也会增大。但因探头的位置不变,则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相较于在清水中的深度会增大,所以此时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
故答案为:(1)高度差;不漏气;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3)不合理;橡皮膜所处液体深度发生了变化。
20.(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物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电压恒为3V)、电流表、电压表,电阻R有4个阻值(5Ω、10Ω、20Ω、30Ω)供选用,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保持 断开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 A (选填“A”或“B”)端。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 B 。
A.R短路
B.R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实验过程中,当把10Ω电阻换成20Ω电阻后,为保持 电压表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P应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6)该小组用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们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闭合S、断开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闭合S和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则Rx= (用R0、I1、I2表示)。
【解答】解:(1)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应选小量程并联在电阻R两端,如下图所示:
;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保持断开;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阻值最大处,即A端;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并不变,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即原因可能是R断路,故选B;
(4)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10Ω电阻换成20Ω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
(5)由图乙可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UV=IR=0.4A×5Ω=……=0.1A×20Ω=2V,为一定值,可以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实验步骤:
①闭合S、断开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②闭合S和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③在步骤①中,电路为只有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0的电流,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则电源电压为U=I1R0;
在步骤②中,R0与Rx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示数为I2;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Rx的电流为:Ix=I2﹣I1,则电源电压为:U=IxRx=(I2﹣I1)Rx,
根据电源电压相等知:I1R0=(I2﹣I1)Rx,
解得:Rx=。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断开;A;(3)B;(4)电压表;A;(5)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6)③。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7分,共13分。
21.(6分)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型战略运输机“运20”,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该飞机有n=14个轮子,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S0=0.3m2;疫情期间,该飞机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满载着抗疫物资从成都飞抵武汉,已知起飞质量m=210t,飞行高度h=8000m,飞行距离s=1080km,飞行时间t=100min。g取10N/kg,求:
(1)飞机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
(2)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3)飞机升空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W。
【解答】解:(1)飞机满载时的重力G=mg=210×103kg×10N/kg=2.1×106N,
飞机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2.1×106N,
飞机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5×105Pa;
(2)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180m/s;
(3)飞机升空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W=Gh=2.1×106N×8000m=1.68×1010J。
答:(1)飞机满载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
(2)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80m/s;
(3)飞机升空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为1.68×1010J。
22.(7分)小聂家新买了一台电饭煲,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R1、R2均为电热丝且R2=2R1,可通过闭合不同的开关实现高、中、低挡位切换。正常工作时低温挡的功率为1000W。求:
(1)R2的阻值;
(2)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功率;
(3)某次烧水时,家庭电路中只有该电饭煲工作,1kg的水从20℃升高到30℃,电能表(如图乙所示)闪了20次,求电饭煲烧水的效率。[c水=4.2×103J/(kg•℃)]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三个开关都闭合,两个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P=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挡;闭合开关S和S1,只有R1的简单电路,闭合开关S和S2,只有R2的简单电路,因为R2=2R1,所以闭合开关S和S2,电路的电阻最大,由P=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处于低温挡,闭合开关S和S1,电路的电阻较大,由P=可知电路的总功率较小,处于中温挡,正常工作时低温挡的功率为1000W,
R2的阻值R2==48.4Ω;
(2)R1的阻值R1=R2=×48.4Ω=24.2Ω;
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功率=3000W;
(3)水吸收的热量Q=c水mΔt=4.2×103J/(kg•℃)×1kg×(30℃﹣20℃)=4.2×104J,
电饭煲消耗的电能kW•h=0.0125kW•h=4.5×104J,
电饭煲烧水的效率η=≈93.3%。
答:(1)R2的阻值是48.4Ω;
(2)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功率是3000W;
(3)电饭煲烧水的效率是93.3%。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3小题5分,第24、25小题各7分,共19分。
23.(5分)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三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并命名为“福建舰”(如图所示),这艘航母满载时排水量(即排开水的质量)达8×104t(1t=103kg),吃水深度在10m以上,配备电磁拦阻系统,其他各项技术指标领跑全球同类其他航母。(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当“福建舰”满载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是 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它受到的浮力为 8×108 N,它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8×104 m3。
(2)当航母吃水深度(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1m时,舰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 1.1×105 Pa。
(3)当一架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质量为3.2×104kg的歼15舰载机通过电子弹射方式飞离航母时,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航母的吃水深度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母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了 32 m3。
【解答】解:(1)当“福建舰”满载时漂浮在水面时,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8×104×103kg×10N/kg=8×108N,
它浸入水中的体积V排===8×104m3;
(2)水面下10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p=ρ水gh=1.0×103kg×10N/kg×11m=1.1×105Pa;
(3)歼15舰载机通过电子弹射方式飞离航母时,航母的总重力变小,但航母仍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F浮=G可知航母受到的浮力将变小,船上浮一些,船的吃水深度变小;根据G=mg和F浮=ρ水gV排可知
航母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ΔV排===32m3。
故答案为:(1)平衡力;8×108;8×104;(2)1.1×105;(3)减小;变小;32。
24.(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蔚蓝的天空
太阳光属于电磁波,它分解后得到的七种色光的波长各不相同。
黑体是一种科学模型,黑体辐射是指它只辐射电磁波,而不反射电磁波,如太阳,它的辐射能力非常强,而它反射能力却比较弱,所以我们可以把太阳看作一个黑体。黑体会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如图甲中图象a所示,波长过长或过短的电磁波辐射的能量较少,而处于中间区域的电磁波,其辐射的能量达到一个峰值。太阳辐射的情况也大概如此,其辐射能量最强的部分是人眼的可见光范围。
光的散射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偏离原方向的光称为散射光。不同的光在经过介质时,有些光散射能力比较强,有些光散射能力比较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其散射能力与它的波长的关系如图甲中图象b所示。散射能力强、辐射能量大的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中的蓝光区域,如图乙所示,当太阳光从大气层上方射下来时、在大气中会发生一次又一次的散射,所以我们抬头一看天空,整个天空都是蓝色的。
太阳光穿过越薄的大气层,发生散射的光就越少。当太阳光从我们的正上方直射向下时,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发生混合,因而中午我们看到的太阳几乎成白色。
(1)红光的波长 > (>/</=)紫光的波长。
(2)波长越长的光,它的散射能力越 弱 (强/弱)。
(3)在可见光中,最容易发生散射是 蓝 光。
(4)早晚的太阳是斜射的,相对于中午来说,太阳光要穿过很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人眼。散射能力强、辐射能量大的光散射得较多,最终到达我们人眼的是波长较长的光。所以早晚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几乎是 红 色。
(5)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在月球上,从面对太阳的一侧去看天空,则看到的天空应该是 D
A.蓝色的
B.红色的
C.白色的
D.黑色的
【解答】解:
(1)由图甲可知,红光的波长>紫光的波长;
(2)由图甲的b图线可知,波长越长的光,它的散射能力越弱;
(3)根据“散射能力强、辐射能量大的光主要集中在可见光中的蓝光区域”可知,在可见光中,最容易发生散射是蓝光;
(4)早晚的太阳是斜射的,太阳光要穿过很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人眼,在可见光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其散射能力最弱,最终到达我们人眼,所以早晚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几乎是红色的;
(5)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到达月球表面而发生混合,所以在月球上,从面对太阳的一侧去看天空,看到的太阳几乎成白色,而天空中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1)>;(2)弱;(3)蓝;(4)红;(5)D。
25.(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汽车
一般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中制动能量回收是最常见的,它主要是回收车辆在制动或惯性减速时释放出的多余能量,并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再转存至蓄电池中用于汽车的动力行驶。
XX型汽车
总质量(kg)
1600
储能效率(%)
60
耗油量(L/100km)
2
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是通过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表中所示是该型号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耗油量是指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测试中,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分别测出开启和关闭发电机两种情况下,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对应的速度大小v,计算出动能Ek,作出Ek﹣s图象,如图所示。
(1)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电能 储存在蓄电池中,此外,由于线圈有 电阻 ,因此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
(2)汽车正常行驶200km,消耗燃油的质量为 2.8 kg,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 1.288×108 J(燃油的密度ρ=0.7×103kg/m3,热值q=4.6×107J/kg)。
(3)由Ek﹣s图象可知,表示没有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图线是 ① (选填“①”或“②”)。
(4)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100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3000m,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 15 kW。
(5)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能Ek0=7.2×105J,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同时发电机开始工作,最终有 2.88×105 J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1)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发电过程中,动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由于线圈有电阻,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
(2)据题可知,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为2L=2×10﹣3m3,则汽车正常行驶2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为4×10﹣3m3,消耗燃油的质量为:
m=ρV=0.7×103kg/m3×4×10﹣3m3=2.8kg;
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
Q=qm=4.6×107J/kg×2.8kg=1.288×108J。
(3)先让汽车正常行驶,然后关闭发动机,因为开启发电机情况下,部分动能要转化为电能,汽车速度v下降较快,因此通过的路程s较短,动能Ek减少较快,所以由Ek﹣s图象可知,表示开启发电机进行测试的图线是①。
(4)测试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
P====Fv=1000N×15m/s=15000W=15kW。
(5)据题可知,汽车储能效率为60%,因此关闭发动机,同时发电机开始工作,转化为内能的动能有:
(1﹣60%)Ek0=7.2×105J×40%=2.88×105J。
故答案为:(1)电能;电阻;(2)2.8;1.288×108;(3)①;(4)15;(5)2.88×105。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2023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