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练习题
展开第五单元11
基础巩固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B.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散六国之从
D.汝幸而偶我
【解析】 A.“彀”同“够”,能够。B.“念”同“廿”,二十。C.“从”同“纵”,合纵。故选D。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解析】 A.“忘情”,古今同义,忘记世间感情。B.“牺牲”,古今同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C.“形容”,古今同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D.“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因此、因而。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重刑法以禁之
B.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C.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日不出门
D.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也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解析】 A.前句,经受。句意: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后句,禁止。句意:加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B.前句,请求。句意: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请求我。后句,告诉。句意: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C.前句,完,完成。句意: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后句,整,全。句意:一整天不出门。D.都是书信的意思。前句句意: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后句句意: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损民以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
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 A.①表示转折,却;②表示并列,可不译。B.①②都是表示目的的连词,来。C.①②都是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对象。D.①②都是副词,竟然、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①蚕食诸侯 ②汝幸而偶我
③外树怨于诸侯 ④故能明其德
⑤遂散六国之从 ⑥逐华阳,强公室
⑦而歌呼呜呜快耳者 ⑧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A.①③⑧ B.②④⑦
C.③⑥⑦ D.④⑤⑧
【解析】 ①蚕,名词作状语,像蚕吃桑叶一样;②偶,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③外,名词作状语,对外;④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⑤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解散;⑥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强,使……巩固;⑦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⑧宝,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宝贝。故选D。
6.下列对文中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侯、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B.翠凤,以翠羽装饰的凤形旗帜。因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
C.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泛指天下。
D.五帝,是对上古时代五位最具影响力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解析】 “汉朝分侯、伯二等”说法错误,汉代分王、侯二等。
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译文: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
(2)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译文: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
(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译文: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4)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这就叫“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的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笑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国家安定,江山稳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德行和道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江水蜿蜒千里、山峰林立的两句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4)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以太(泰)山与河海为喻,引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表明领导者只有广纳贤才,才能彰明美好的德行。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谏逐客书
李 斯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割膏腴之地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B.而陛下说之 王笑而不言(《齐桓晋文之事》)
C.却宾客以业诸侯 加之以师旅(《子路、曾晳、
冉有、公西华侍坐》)
D.士不产于秦 其 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与妻书》)
【解析】 A.前句,助词,的,句意:割让肥沃富饶的土地。后句,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句意:有什么可满足的呢?B.前句,“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后句,连词,表并列,可不译,句意:宣王笑了笑,不说话。C.前句,连词,表承接,句意:拒绝宾客从而使诸侯成就霸业。后句,介词,用、把,句意:把侵略的军队加在这千乘国家上。D.都是介词,在。前句句意:贤士中不出生在秦国。后句句意:大概你会在梦中经常寻找我吧。
10.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五帝”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
B.“黔首”是指平民、老百姓,多在战国与秦时使用。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当时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古时平民百姓亦可称为“黎民”“布衣”“庶人”等。
C.“五刑”是指中国古代官府对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种主要刑罚的统称,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
D.“熙宁”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以王安石在此期间变法而闻名,“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解析】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错。“三王”应为“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1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作者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来自他国的客卿曾对秦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能驱逐客卿。
B.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C.作者将秦王取物与取人的态度作了对比,指出秦王重色乐珠玉而轻人民,认为这样不能使秦国强大。
D.作者认为秦王辞退客卿,使得天下士子不敢向西入秦,与诸侯结怨,这种做法会使秦国处于危难之中。
【解析】 “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说法错误。目的是同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进行比较,指出秦王用物跟用人态度的矛盾。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译文: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朝西方来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译文:百姓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足强盛,百姓乐于被国家所用,诸侯亲附归服。
13.本文第②段论证层层推进,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示例一:
首先以秦王对非秦国所产珍宝的喜爱设问,引发思考;接着,以珍宝、美女为喻从反面论述,论证非秦国所产便排斥的荒谬;然后以音乐为喻,论证弃秦声而取异国之乐在于快意、适观;进而以“取人”与上文“选物”作比较,突出“取人”不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概逐之的不可取;最后,推进一步,分析秦王逐客的危害,放弃对人才的重视,影响秦的统一大业。层层推进,有力地驳斥逐客观点,论证“逐客”为“过”的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参考示例二:
首先以秦王所好类比,以珍宝、美女、音乐设喻,反复论证非秦国所产便排斥的荒谬,选取的标准应该快意、适观,有益于人。其次,以“取人”与上文“选物”作比较,突出“取人”不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概逐之的不可取。最后,推进一步,分析秦王逐客的危害,放弃对人才的重视,影响秦的统一大业。层层推进,有力地驳斥逐客观点,论证“逐客”为“过”的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阅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B.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C.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D.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解析】 “听”的宾语为“其计”,主语为“秦王”,主语承前省略,宾语“计”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D。 “下以财”是状语后置,“以财”是“下”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万乘:古代时指天子。依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
B.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同为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
C.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解析】 “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周天子”错误。文中的“万乘”指的是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而非“周天子”。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
B.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
C.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
D.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
【解析】 “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错误。结合“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分析,廷尉是李斯之后升迁担任的官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译文: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译文:物品不是在秦国出产,(但是)值得珍视的有很多;士人不是在秦国出生,但是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
18.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
答:①留在楚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②秦王有雄心壮志,要把握事秦时机。③想改变自己卑贱贫苦的处境。
参考译文:
文本一: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少时,曾经在郡里当过小吏,看见办公处所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吃不干净的东西,每当有人或者狗走近的时候,老鼠多次受惊逃跑。李斯又走进粮仓,看见粮仓中的老鼠正在吃囤积在粮仓中的粟米,它们居住在大屋子里,没有受到人或狗的惊扰。看到这种情形,李斯感慨叹息说:“一个人有才还是没有才,同这些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决定的啊!”
于是李斯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李斯估计楚王不值得自己侍奉,而六个诸侯国的国势都已经衰弱,没有成就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想向西进入秦国。在临行之前,李斯向荀子告辞说:“我听说如果得到了机会,就一定不要松懈怠慢,现在拥有万辆车马的诸侯国正在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朝政。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六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恰好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地位卑贱之人没有想着去求取功名利禄,这类人就好像禽兽看到肉才想去吃,空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只是勉强可以直立行走罢了。因此最大的耻辱莫过于身份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在卑贱的地位和贫苦的环境之中,还要愤世嫉俗,厌恶功名利禄,假托自己与世无争,这并不是士子原本的性情。因此我将要西行前去游说秦王。”
李斯到达秦国以后,刚好赶上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十分欣赏他,于是保举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于是,秦王委任李斯为长史,听从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携带金玉珍宝前去各国进行游说。对各诸侯国里的名士能用礼物进行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如果不能收买,就用利剑将他们杀掉。这些方法都是为了离间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然后秦王就派遣秦国的良将出兵攻打。秦王委任李斯为客卿。
刚好在这个时候,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诸侯国前来侍奉秦王的人,大多数只是为了他们的国君而来游说、离间秦国罢了,请求大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驱逐的客卿之中。于是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的官职,最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也升官到廷尉之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委任李斯为丞相。
文本二:臣听说地域辽阔粮食就多,国家广大人口就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形成了它的高大;河海不挑拣细流,所以成就了它的深广;帝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他的功德昭著。因此,地域不论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乡,一年四季充实美好,鬼神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现在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去为诸侯成就功业,让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向西而来,裹足不前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人武器,送给盗贼粮食”。
东西不是秦国出产的,可珍贵之物很多;贤士不是秦国出生的,而愿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人民而对仇敌有益,使自己内部空虚而外部又跟诸侯结怨,要想国家没有危险,那是不可能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B.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C.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D.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解析】 “故”是原因,“无异故”动宾结构,其前后需断开,排除B、D;“燕太子”作“归”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少庶子,战国时指年轻的家臣,这一职位与甘罗的年龄非常相称。
B.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只有十二岁,年龄尚小,所以张唐以此称之。
C.具币,文中指准备盘缠,其中“具”与现在“开具证明”的“具”意思相同。
D.郊迎,指古代出城迎接宾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以此表明对来访者的尊敬。
【解析】 “与现在‘开具证明’的‘具’意思相同”错,“开具证明”的“具”意思是“写出”,文中“具”是“准备”。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信侯为了伐赵,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最终使燕太子丹入秦做了人质,以此稳定了秦燕的关系,为将来联合燕国一起伐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B.张唐婉拒了文信侯令他去做燕相的请求,这让文信侯颇感不快,此时甘罗冒死表示愿意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怀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
C.甘罗虽然年幼,但他面对张唐从容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较,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以武安君被文应侯绞死的结局为警示,最后成功说服张唐。
D.甘罗在张唐答应入燕为相之后,又前往赵国进行游说。甘罗告诉赵王,秦燕相亲对赵国不利,并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答应。
【解析】 “冒死表示”错,根据原文“甘罗曰:‘臣行之’”可知,甘罗只是表示可以说服张唐,“冒死”之说并无根据,选项过度解读。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
译文:到燕国去必须在赵国取道,能抓到我的赵国人,就授予他方圆百里土地的奖赏。
(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译文:应侯在秦国掌权的时候,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
23.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①有一定的胆识和勇气。②有较强的论辩才能。③能抓住对方的弱点,洞悉各种利害关系。
参考译文:
文信侯想进攻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去侍奉燕国,历时三年,就使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了人质。文信侯又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计划与燕国共同讨伐赵国,以扩展河间的地盘。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定要经过赵国,赵人捉到我时,可以得到一百里的封地。”文信侯离开张唐后很不高兴。少庶子甘罗说:“君侯为何这般不高兴?”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去侍奉燕国,只用了三年,燕太子丹就已经到我们手里做了人质。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去做相国,可是他不肯去。”甘罗说:“我能让他去。”文信侯呵斥他走开说:“我亲自让他去都不答应,你怎么能让他去呢?”甘罗说:“项橐长到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今天我已经十二岁了!您还是让我试一试,凭什么声色俱厉地呵叱我呢?”
甘罗见到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谁更大?”张唐说:“武安君战胜攻取,不计其数;攻城占县也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当然不如武安君。”甘罗说:“您的确知道功劳不如武安君吗?”张唐说:“知道。”甘罗问:“应侯在秦国执政掌事时,与文信侯相比谁更专权?”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权。”甘罗说:“过去应侯想讨伐赵国,武安君反对他,在离咸阳七里的地方,应侯把他绞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到燕国任相国,您却不肯去,我不知道您将死在何处!”张唐说:“请允许我通过您的帮助再到燕国去!”甘罗于是命令仓库里准备车子,马厩里准备马匹,府库里准备财货,张唐已经启程好几天了。甘罗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兵车,请允许我替张唐先去通报赵国。”
甘罗去见赵王,赵王到郊外迎接。甘罗对赵王说:“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到了秦国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又说:“听说张唐要做燕国的相国,是吗?”赵王说:“听说过。”甘罗说:“燕太子到秦国做人质这件事,说明燕国不会欺骗秦国;张唐做燕相国这件事,说明秦国也不想欺压燕国。秦、燕两国不互相欺诈,而攻打赵国,那么赵国就危险了。秦、燕两国之所以不想相互欺诈,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想通过攻打赵国来扩展河间的地盘。现在大王只要给我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的地盘,我请求秦王归还燕太子,再反过来帮助强大的赵国去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割出五座城邑用以扩展河间,秦国送回了燕太子丹。于是赵国进攻燕国,夺得了上谷地区三十六县,分给秦国十分之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君熙泽,字为霖,号存斋,江西新建人。父鞠庄,以进士任刑部主事,曾讲学于易堂程山之间。殁时,君方七岁。家贫,饘粥不继。母督之学,或乏膏油,则危坐默诵。年十七,奉母命游学京师,从韩慕庐、孙莪山诸先生游,见闻益广。康熙三十九年成进士,同考官静庵窦公更进以身心之学,兼博览史书,求实用。谒选,得广东增城县。时邑大水,田畴成巨浸。既受事,报水灾,开仓发粟,按行村落,散米数千石,更劝富民捐货,民以不困。秋大熟,民相率输仓。至冬,缺二百余石,吏请追比。君弗忍,代还之。听讼之暇,振兴学校,购书籍,聘名师,聚邑人子弟教之。邑介海区,有灵山,复岭层峰,僻径逶迤,潜通七邑,为诸盗逋逃薮。邻封追捕急,咸啸聚剽掠,禽人民,索金帛粟米,出伪牒邀赎。君与同城武弁计曰:“俟报上官往返经旬日贼粮足守险益难夺出不意攻之兵法也我领敢死士先君继之合队夹攻贼穴可速破”武弁唯唯。君戎服佩刀,纠众夜发。武弁逡巡山口。乃分乡兵为二队,直捣其巢。贼闻鼓炮声,不辨众寡,奔散过半,追杀十余贼,生擒其魁,男女掳者悉解缚夺归。当是时,武弁恐形其短,不以白上官。上官亦讳言用兵,功抑不叙。君素以清介自持,凡上官胥吏婪索,绝不一应,百计中伤之。旋以监毙盗犯过多,被劾罢。时毙者十二人,臬狱四、府狱三,皆归狱于县。增城老幼咸叹息泣下。归,葺老屋,居寡嫂及二兄,僦数椽以居。淡饭黄齑,读书不辍。间出游,萧然独往。历名山川,访异人畸士,至老不倦。年七十余,终于家。
(摘编自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五十一》)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俟报上官/往返经旬日/贼粮足/守险益难夺/出不意攻之/兵法也/我领敢死士先/君继之/合队夹攻/贼穴可速破
B.俟报上官/往返经旬日/贼粮足守险/益难夺/出不意攻之/兵法也/我领敢死士/先君继之/合队夹攻/贼穴可速破
C.俟报上官往返/经旬日贼粮足/守险益难夺/出不意攻之/兵法也/我领敢死士/先君继之/合队夹攻/贼穴可速破
D.俟报上官往返/经旬日/贼粮足守险/益难夺/出不意攻之/兵法也/我领敢死士先/君继之/合队夹攻/贼穴可速破
【解析】 “经旬日”是“往返”所用时间,意思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贼粮足守险”的主语是“贼粮”,“益难夺”的主语是“我们”,“益”前应断开,排除A。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京师,指国家的首都、都城。这个意义也可用京都、京城等词来表达。
B.谒选,指官吏赴礼部接受铨选(通过考试量才授官),等候新的任命。
C.武弁,指武人所戴的帽子,后借指级别较低的武官。本文中指后者。
D.畸士,指特立独行、超拔流俗之人,与“畸人”的意义相同。
【解析】 “指官吏赴礼部接受铨选”错误,“谒选”意思是官吏赴吏部应选,而非“礼部”。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夏熙泽年幼时不因家境艰难而荒废学习,到京后又广从名师,考中进士后,他仍然刻苦钻研,努力使书本学问成为实学。
B.夏熙泽刚任增城县令,就遇上水灾,他采取多种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后来,又代百姓偿还了官仓中欠缺的粮食。
C.盗贼盘踞在灵山,绑架良民,夏熙泽亲领乡兵,击鼓开炮,先声夺人,敌人因而大恐,仓促逃亡,首领被生擒活捉。
D.夏熙泽一向清正耿直,对上官胥吏的索贿置之不理,因而受到中伤。不久因对囚犯管理过严,致其死亡而被弹劾免官。
【解析】 “对上官胥吏的索贿置之不理”错误,“胥吏”指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应是“凡是上下级官员有凭借权势等向人索取财物的,他一概不允许”。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饘粥不继。母督之学,或乏膏油,则危坐默诵。
译文:家里贫穷,稀饭都接续不上。母亲督促他学习,有时没有油灯,就端坐着默读。
(2)当是时,武弁恐形其短,不以白上官。上官亦讳言用兵,功抑不叙。
译文:这时,武官害怕显露自己(未曾上报)的过失,就没有把这件事报告上级官员。上级官员也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交战的事,(夏熙泽的)功劳被压下来没有说。
28.根据文本,你觉得夏熙泽有哪些地方仍值得今人学习?
答:(1)学业上不断追求进步,力求实用;(2)为官爱护百姓,注重教育;(3)为人清正耿直,生活质朴闲适。
参考译文:
夏熙泽,字为霖,号存斋,是江西新建人。他的父名是夏鞠庄,凭借进士身份担任刑部主事,曾在易堂程山一带讲学。(父亲)去世时,夏熙泽才七岁。家里贫穷,稀饭都接续不上。母亲督促他学习,有时没有油灯,就端坐着默读。熙泽十七岁时,遵从母命到京师游学,跟韩慕庐、孙莪山等诸先生交往,见多识广。康熙三十九年成为进士,同考官静庵窦公更进一步学习身心之学,同时博览史书,追求实际应用。吏部应选,夏熙泽任广东增城知县。当时,县里发大水,田地汪洋一片。夏熙泽接受完任职,就紧急应对水灾,打开粮仓发放粮食,到村落巡视,分发几千石米,又鼓励富裕人家捐献财物,百姓因此不再贫困。秋天粮食大丰收,百姓一起上缴粮仓。到了冬天,缺少二百多石,官吏请求严限追征。夏熙泽于心不忍,代替百姓交还粮食。审理案件之余,大力发展学校教育,购买书籍,聘请名师,召集县里人的孩子教授他们。县城居于海边,有一座灵山,崇山峻岭,道路偏僻曲折,暗通七座县城,成了盗贼们藏纳的地方。邻县追捕急切,他们就结伙抢劫,抓百姓,索要钱物和粮食,拿出伪造的证件索求赎金。夏熙泽和同城的武官商量:“等待报告上级官员,往返就需十天。盗贼的粮食足够把守险要地势,我们就更难攻入;出其不意攻打他们,是用兵之法。我率领不怕死的勇士冲锋在前,你们接着而上,两队会合夹击,盗贼的巢穴就可以很快攻下。”武官恭敬地应答。夏熙泽穿上军服,带着佩刀,集合众人夜晚出发。武官在山口犹豫不前。于是他把乡兵分为两队,直奔盗贼的巢穴。盗贼听到鼓炮声,分辨不清对方人数多少,四处奔逃的盗贼超过一半,(夏熙泽)追杀了十几个贼兵,活捉了他们的首领,被掳掠的男人女人全都解除捆绑得以归家。这时,武官害怕显露自己(未曾上报)的过失,就没有把这件事报告上级官员。上级官员也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交战的事,(夏熙泽的)功劳被压下来没有说。夏熙泽一向坚持清正耿直,凡是上下级官员有凭借权势等向人索取财物的,绝对一概不允许,(他们)就想尽办法诬蔑他。不久,因为刑讯而死的偷盗罪犯过多,夏熙泽被弹劾罢免。当时死的共有十二人,臬狱四人,府狱三人,其余都归罪县里。增城百姓无不叹息流泪。夏熙泽回到家,修整了老屋,让守寡的嫂嫂和另外两位哥哥一起居住,自己租赁了几间房子来住。吃着简单的饭菜,过着艰苦的生活,从来没停止过读书。偶尔外出游玩,总是悠闲地独自前往。游历著名的山水,拜访奇异脱俗之士,到老也不厌倦。夏熙泽七十多岁,终老家中。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阅读,府狱三,皆归狱于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1.1 谏逐客书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1.1 谏逐客书课后测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